Quantcast
Channel: 歷史 – BuzzOrange
Viewing all 63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全世界都是MIT?】麻省理工研究:台灣人可能是現今地球所有人類的共同祖先

$
0
0

16385053284_c46a8f02fe_z

人類的起源一直以來是考古學界和科學界最好奇的謎團,而現在竟有一份報告指出,台灣人可能是現在地球上所有人類的共同祖先!

這份報告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2003年發表的論文《on the Common Ancestors of All Living Humans》。這篇文章假設,如果現在地球上的人類有一個共同祖先,那位祖先會是哪裡人?「最晚」可以推到多少年前?

關於人類起源,學界仍存在許多分歧,目前較有公信力的單地起源說認為人類「最早」來自非洲,經過多次遷徙後分別來到亞洲、歐洲。因此,這份報告並不是探討人類「最早」的祖先是誰,而是利用電腦演算推估出最近的人類共同始祖是來自何處。

結果發現,公元三百年前居住在台灣沿海都市的某個人,有極大可能和目前地球上每一個人都有關係。報告指出,這是因為台灣過去是航海民族居住的大本營。靠著優異的還海技術,這位台灣人(嚴格上來說,他是現今原住民的祖先)從台灣航行到菲律賓,再到印尼,最西到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最東到復活島,最南到紐西蘭。

這個觀點在網路上引發許多討論,林媽利曾藉由台灣人血液成分斷定台灣族群的起源,並得出台灣祖先是從東南亞島嶼(菲律賓印尼)等地遷徙到台灣的結論。不過和林瑪莉的研究不同,這份麻省理工的報告是利用電腦計算的假設,並不存在實際的人類學基因研究證據。

而這份2003年的報告之所以在最近被翻出來,是因為有「藏書界竹野內豐」之稱的黃震南在最近出版的書《台灣史上最有梗的台灣史》中(書摘內容),用有趣的口吻再次將這個觀點提出來的原因。而他本人也在PTT上現身,親自回答鄉民的問題。

另外,在著名的科普頻道Vsauce,也提過這件事。如果大家對於「台灣起源」說還存有許多疑問,也不妨來看看這段影片的介紹。

(首圖來源:er madx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出爐啦!你知道鄭成功每天都是被自己帥醒的嗎?
【文化台灣】台灣原本可成為文化輸出的寶地──為何現在會瞧不起自己的文化呢?
除了淡水紅毛城,荷蘭人在台灣還留下了什麼?土芒果、豌豆、還有一個你怎麼也想不到的習慣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靠邊站!挑戰生存率只有 2% 的西域,張騫才是「史上最強冒險家」

$
0
0

【我們為什麼選這本書】

小時候在課本裡我們都讀過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然而你知道,他的這趟旅程到底有多艱辛嗎?不僅被匈奴擄獲兩次,一百多人出發的西進團,最後也只剩2人回來。

而張騫本人,則是娶了一名匈奴妻子,但也在逃跑的過程,和妻小生離死別。一起來看看,你所不知的中國史。(責任編輯:黃靖軒)

2916677437_f0275f42da_z

西元前141年,景帝去世,16歲的劉徹繼位,他便是中國歷史上「雄才大略」的漢武帝。

漢武帝小時候做過一件挺有趣的事,就是「金屋藏嬌」。景帝還在位時,太子本不是劉徹,而是栗姬的兒子劉榮,後來因為栗姬得罪了景帝,劉榮被廢,之後劉徹才被立為太子。

劉徹小時候很聰明,又討人喜歡,景帝的姊姊長公主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希望自己的女兒阿嬌(陳阿嬌)日後能當上皇后,便找個機會問劉徹:「這邊這麼多宮女,以後都給你做老婆好不好?」

劉徹則搖頭不應。然後長公主又問:「那把阿嬌嫁給你做妻子怎麼樣?」

劉徹面露喜色,答道:「好啊,我要造個金屋子把她藏起來!」後來經過長公主數次懇求,景帝終於答應了這門親事。

漢武帝上臺之後,開始重視儒學,重用了一批像董仲舒這類的儒學家,罷黜了其他學派,獨尊儒術。其實,事實也不盡如此,漢武帝在崇尚儒學,施行仁義的同時,還加強法治,重用酷吏,說白了就是一個儒表法裡的統治者。

14224703_10206838128298810_6727878965173505194_n
漢武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功績顯赫,和秦始皇被後世並稱為「秦皇漢武」。

 

在漢武帝眾多成就之中,最值得矚目的便是抵抗匈奴,其中除了與匈奴大規模的武力征戰之外,還派張騫出使西域各國,試圖聯合各國共同出擊匈奴。

當時匈奴除了跟大漢王朝有著多年的恩怨之外,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王國也與匈奴有著不共戴天之仇,這便是月氏王國。

早年,月氏王國本來在河西走廊,首都為張掖(甘肅張掖),是一個比較有實力的大國。後來,月氏王國被匈奴汗國擊潰,國王的頭骨被冒頓單于的兒子當作尿壺,舉國上下被迫西逃,最後在阿富汗以北的地區定居下來,定都藍市城(阿富汗瓦奇拉巴德市)。

這件事被漢朝政府知道後,便想與月氏王國取得聯繫,同仇敵愾,一同對抗匈奴。但兩國相距甚遠,想要取得聯繫,總要有人出使月氏王國、與他們搭上線;於是,中央政府下達告示,徵求使臣,張騫便是此時自告奮勇前來應徵的。與此同時,還有一百多個和他一樣有勇氣的人,這些人帶著崇高使命踏上西去的征途。

從長安出發到月氏王國,直線距離有三千餘公里,那時候出了金城(甘肅蘭州)便是匈奴汗國的版圖。在祁連山南麓又有殺人越貨的羌族部落,再往西就是傳說中恐怖的西域。

相傳西域除了沙漠什麼都沒有,那裡寸草不生,在裡面走上一個月都看不到人煙,時不時還會颳起大風沙,讓人迷失方向。其中又沒有特定的道路,只能跟著前人的枯骨前行,確實是一段艱難無比的旅程。

張騫一行人也算倒楣到家,進入河西走廊後沒多久,就被匈奴汗國的巡邏部隊當成不法分子給抓住。拷問之下,發現這幫人竟然是去找他們的老對手月氏王國,首領軍臣單于火冒三丈,怒道:「月氏王國在我們西邊,你們漢朝怎麼敢越過我們匈奴,去跟他們來往?要是我派使臣去南越王國(廣州廣東),你們漢朝政府會允許嗎?」

14192116_10206838104978227_9004344045430075998_n
張騫是中國漢代的旅行家、外交家、探險家。他奉漢武帝之命,從長安出發,出使西域期間兩次被匈奴軍隊俘虜囚禁,歷時13年終於逃回長安覆命,從而成功開拓絲綢之路。

於是,這幫人就被匈奴給扣下了,但是匈奴也沒有虧待他們,一方面敬佩這幫人敢闖敢拼的勇氣,另一方面也是想收買人心,賞他們每人一個匈奴女人做老婆,讓他們在匈奴住下來。迫於當時匈奴人的勢力,張騫等人只能隱忍不發,老老實實的在當地生活,偷偷尋找逃跑的機會。

十年後,匈奴放鬆對張騫等人的監視,張騫便夥同他的同伴,找機會拋妻棄子,向西逃去,最後逃到了大宛王國(烏茲別克的卡散賽城)境內。接著,大宛人又將這一行人送到康居王國(哈薩克突厥斯坦)。最終,在康居人的指引下,張騫一行人到達了月氏王國。

張騫原以為月氏王國一聽到有人願意和他們聯合進攻匈奴,肯定會欣然接受,怎料事實並非如此。月氏王國現在非常富有,好吃好喝,相較於之前在河西走廊的生活,日子過得舒服多了。況且這一代的月氏國王,是之前被匈奴所滅的國王的孫子,對爺爺的感情本來就很淡,所以根本就沒有復仇的打算。

張騫在月氏王國住了些年,確定月氏王國沒有合作之心後,失望而歸,怎料在歸途中又被匈奴給抓住,再次失去人身自由。西元前126年,張騫再度準備逃跑,這次他的妻子聽到風聲之後,連忙帶著兩個兒子緊隨其後,但由於追兵逼近,張騫最後只搶到一個兒子,妻子和另一個兒子就此與他離別。

時隔12年,張騫回到長安,當初出行之時有一百多人,如今卻只剩兩人,可見這趟旅程有多麼險惡。雖然這次出行,張騫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政治目的,但是他發現了一片比當時中國領土還要大的世界,他的貢獻,只有後世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才能與之相提並論。

張騫還發現,大夏王國(阿富汗東北部)有漢朝蜀郡出產的布匹、竹子,一問得知,他們是從身毒王國(印度)買來的,以此推斷,既然商品可以通過身毒王國流通,那麼人馬定然也可以通過,這樣以後去西域,便不用再冒著被匈奴扣留的危險,從蜀郡出發去西域就安全多了。當張騫把這個推斷告訴漢武帝後,得到漢武帝的大力支持,漢朝開始加強對「西南夷」的開拓。

西元前121年,匈奴汗國的渾邪王投降,河西走廊劃進了中國的領土,此後中國跟西域便開始直接接觸。張騫此時又向漢武帝提出,跟西邊的烏孫王國(吉爾吉斯伊什提克)結盟。因為烏孫王國之前和月氏王國同在河西走廊,後來遭月氏王國驅逐才西遷,成了一個橫跨伊黎河的大國。

相較於月氏王國,烏孫王國對匈奴更有威脅,只要能邀烏孫王國東遷,回到河西走廊,就能大大降低匈奴汗國的威脅。

張騫這次又滿載著希望啟程,只是跟第一次西行一樣,又失望而歸。烏孫王國很是冷淡,一方面他們不知道漢王朝的實力怎樣,另一方面他們也怕遭到匈奴的攻擊,所以並沒有給出滿意的答覆,張騫只能失望而歸。但這次張騫歸來時做了兩件事:一是派他的下屬分別去康居、月氏、大夏、安息(伊朗)、身毒等國,宣揚國威;二是邀請烏孫王國的使者跟他一同回國訪問。

張騫回國之後,於西元前114年逝世,但是他派到各國的使者都不負使命,帶著各國的使者團前來中國訪問,抵達了長安。至此之後,中國與西域諸國的交往日益頻繁。其中烏孫王國的使者見到漢朝的富有強大之後,大為震驚;雖然他們並沒有東遷,但是表示願意臣服於漢朝。當然,漢朝那時候已經在河西走廊設置了四個郡,也不想他們東遷。

張騫窮其一生開通的道路,被後人稱為絲綢之路,他打通了中西部的交通路線,為後世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本文書摘內容摘錄自《極簡中國史啟示錄》,由合作夥伴大是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BuzzOrange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林 耀民,CC Licensed

【台灣影視敢談白色恐怖嗎】韓流崛起原因不是帥歐巴而已,而在不怕談論各種禁忌議題!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近期韓國在影視上的表現越來越亮眼,近期幾部電影如《下女的誘惑》、《屍速列車》等都登上國際舞台,也在票房上表現驚人。而韓劇部分,也不是只有帥哥美女、失憶、車禍、絕症而已了。

韓國的影視實力不可忽視,早已具備多元題材、深度省思社會議題的作品,敢於自我省思國內重大事件,更敢於讓觀賞的人一起討論。

(責任編輯:林芮緹)

1470902823900SL_0E07C3D5E8FB97EE3F78F025F779E2D4

文/邱立本

 

朴槿惠曾經說自己是一個「四無」的女人,也就是「無父、無母、無夫、無子女」。她把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韓國,她的母親陸英修被朝鮮刺客殺死,她的父親朴正熙 被自己屬下、中央情報局局長金載圭暗殺身亡。她和家人遭到繼任總統全斗煥和反對黨清算,被限制人身自由,她在絕望中遁入鄉下,放棄了婚姻,放棄了生命的一 切。

但後來她上演了一場令世人驚奇的「公主復仇記」,在一連串的選舉中節節勝利,最終登上了總統大位。她讓那些懷念朴正熙創造「漢江奇蹟」的選民,將澎湃的紀念之情,轉化為選票,讓她成為韓國的第一位女總統。

但更令人驚奇的是韓劇早在朴槿惠還沒決定是否競選總統時就拍攝了一部《愛上女總統》的電視劇,是韓國SBS電視台在二零一零年的年度大戲,女主角徐惠琳由高賢廷飾演。劇中這位政治紅星被描繪為具有政治潔癖、不按牌理出牌的領袖,似乎又和朴槿惠的性格若合符節。

事實上,韓劇的動力在於它不斷挖掘現實的題材,並具有很多前瞻性的洞察力。儘管不少評論家都會挖苦「韓劇三寶」——車禍、絕症、失憶,但韓劇在全球擁有市場,證明它在憂患中培養的創意,正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軟實力。

軟實力來自韓劇敢於面對自己歷史的傷口,將國家記憶中的痛苦昇華

一 九八零年光州事件,總統全斗煥下令血腥鎮壓,近年拍成電影《華麗的假期》,用一個計程車司機的角度,看這場二百多人死亡、兩千多人受傷的悲劇,讓觀眾看得 熱淚盈眶,也反思為何韓國無法避免這樣的悲劇。二零一二年的《新娘面具》,刻畫日本殖民統治期間,如何在親日與反日之間擺盪,反映大時代的悲情與兩難,劇力萬鈞。

韓劇也不乏對威權時代的嘲弄。

《總統的理髮師》是一部黑色喜劇,描繪在朴正熙年代的御用理髮師,在一九六八年朝鮮間諜入侵的諜影重重中,被懷疑是「匪諜」,慘遭刑求,連八歲的小兒子都被株連,展現白色恐怖時期的悲哀。

無疑韓劇有不少荒誕與穿越的作品,包括最近被譏評的「韓劇新三寶」——洗澡、健身、游泳,賣弄帥哥、壯男「小鮮肉」,但韓劇在多元化題材中,還是有現實主義底色,勇於面對現實世界的殘酷,敢於自剖集體心靈中的黑暗角落

而這恰恰是華語影視作品中所缺乏的元素,也是韓劇在中國大陸社會歷久不衰的原因。

《正義辯護人》是二零一三年的電影,以八十年代壓迫青年學生的白色恐怖事件 為背景,一名稅務律師因為幫助一個有恩於己的餐館老闆,為她被冤屈的兒子洗脫閱讀禁書的罪名,冒著得罪獨裁政府的風險,投身人權運動;原型為人權律師、已 故前總統盧武鉉。這電影在中國大陸極受歡迎,讓人想到近年不少被抓的人權律師。

因而韓流在中國的流動中,不僅有娛樂的效應,也有微妙的政治效應,讓中國人在韓國的變革中,發現新的自我,也發現新的改革願景。

(本文經合作夥伴亞洲週刊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韓流的夢幻與歷史反思〉。)

 

 

老是分不清民間信仰、佛教和道教的差別?一篇文章讓你看懂台灣四百年宗教史

$
0
0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身為台灣人,我們都有上過寺廟求平安的經驗,然而你能分清民間信仰、佛教和道教的差別嗎?

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數百年來的文化交流也造就了豐富有趣的宗教文化。就來看看這篇文章,一次讓你搞懂400年宗教歷史!(責任編輯:黃靖軒)

14548377774_6c0d363e22_z

文/ga037588

台灣民間信仰,為何如此多元與佛道不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也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

最簡單來說,別說台灣的民間信仰分不清,從明朝以來,當時大多數的百姓就分不清了。別說百姓分不清,連許多專業的神職人員,老道長,大和尚,儒官員,也是分不清。

這篇文章很長,如果有興趣想要知道他們為啥分不清,請聽我娓娓道來。

本文主要分兩大部份,前一部份說明分不清之三大理由。後一部份說明台灣民間信仰現況之五花八門,混到萬紫千紅的歷史背景。(本文相關每一句論點都有歷史文本之憑據,為求行文簡便順暢並不多引用)

分不清有好多個理由,每一個理由都是非常專業的主題,只能勉強簡寫:

理由(一),因為在歷史上大家早已難以分清你我彼此:

儒道釋三個宗教,長期影響中土思想,思想信仰互相融攝,甚至連神明譜系也彼此收編,長期混血之下,都已經有所沾染。

比如,道教裡的斗姥天尊,佛教稱為摩立支天菩薩,佛教的觀世音菩薩,在道教裡認稱為慈航真人。佛教許多法師稱玉帝是忉利天主,作為佛家護法神。

然而釋迦牟尼,在道教裡亦被歸為為大覺金仙。道藏有收經書說老子化胡,西傳道法化身為釋迦牟尼。道教支派普庵派,其宗師便是佛教的僧侶普庵禪師。

除了神系相互影響,佛道二教彼此經書抄來抄去,也在所多見。這部份扯到許多偽經考證,本文不多探討。

至於道家大師註佛經(呂祖注金剛經),佛家大德解道經(道德經憨山註)等等,三教之間的宗師彼此用自己的教義解識他教的經典,更是歷代常見。

明清以來,道人習佛法,僧人住神廟,這都已經不是稀奇的事情。尚有許多出家大師紛紛提倡三教同源,互有高低。雖然是「同源」,佛家的說道家儒家低點,自己最高;道家的說佛家儒家低點,自己最妙,反正最後也是大家各自表述,信者恆信。

既然大家都這樣融來混去,各顯千秋,那自然會有人脫古奉新,自創新教。

理由(二),充滿創意與革新的新興宗教,直接結合三教教義合一:

在明清以來,許多宗教勢力打入民眾,蓬勃發展。

1.有的宗教直接以三教原始經典為學習對象,但是修行方法自己走出一條路,如:理教:以儒家為基底,奉觀音為主神,習道法道術濟世。台灣在戰後有位理教大法師,是越戰前南越的國師,道功十分精湛,也是著名中醫許多人不知其理教背景,視其為道門人士。

2.有的宗派自創新經典、新背景、新教義融合三教,如:羅教:只要跟無生老母或真空家園有關的信仰系統,都是源於此教。羅教在明清傳播甚廣,發展出數百種各式各樣的宗教,此教自創經典、神系與世界觀,採用許多佛道二教的說法與術語,但是被二教人士認為其偏離二教原始教義。

因此羅教系統的相關經典,自然也不會被二教承認。在羅教的傳承發展裡,在台灣比較有名氣的宗教有一貫道跟齋教。齋教在清朝時分別傳入台灣,其實是龍華教、先天教與金幢這三個羅教子孫教派的統稱,而一貫道則是在民國之後才傳入。

一貫道方面,主要是講五教共和,儒道佛耶回一家親,多為人知。而齋教是日治時代才有的名詞,被日本政府視為佛教的支派,被稱為白衣佛教。齋教之稱,也是因為其神職人員吃素但不出家仍主持教儀之故。

3.伏乩寫經書的鸞堂:

明清時代,沿海各省常有乩童被神靈附身寫書,或藉人操器具書寫經文的宗教活動。此類宗教活動的場所稱為鸞堂,寫手稱鸞生,寫出來的東西稱鸞書或鸞經。

在台灣,鸞堂與齋教信仰有時會相互結合,其主要又與恩主公信仰密不可分。恩主公信仰五恩主,主要供奉關聖帝君為主神,台灣有許多關帝宮廟,其背景出自恩主公信仰的鸞堂系統,著名的行天宮即是此一背景。

其中許多關帝經典是鸞經,尚未被道藏收錄。鸞經所提出的關帝接玉帝說法,自然也不會被純道教信仰者接受。

既然宗教信仰如此混合多元,一般民眾如果未仔細了解,有拜有保庇,信者得佑護,自然不了解其中源流差別,也不會去在意其差別。

理由(三),紅塵俗子多半重視靈驗,少有時間專讀經典教義:

三教的教法不太相同,雖然原始的經典皆有自己的獨立體系與思想,但是如沒有仔細深究,自然搞不清楚其中的區別。

反過來講,想要分得清其中差別,多半是純粹三家的修行者或奉行者,依照經典的教法,還有戒律的框架來提供分辨的依據。這涉及許多複雜的問題,比如經典的真偽考證與認證,一般來說會把放在道藏或佛藏經的經典視為正典,不在其中經典與相關說法,視作為附會外道。

但是對於求保佑的俗子們來說,是較少會去關注的議題,反正大家信者恆信,在習俗上也是照樣延用,自然就成為了現在的風貌。

基於前三個理由,可以再從歷史的發展來解釋台灣民間信仰道佛混血的現況。

台灣歷史上,造成神佛難分之原由主要有五個貢獻者:

1.鄭家王朝 2.移民 3.官員 4.神職人員 5.日本政府

(一)鄭家王朝:

羅教系統的教派,由於在中國基層人民傳播很廣,組織嚴密,受到朝廷的忌憚與壓制。這些教派往往轉為地下傳播,秘密結社甚至轉為幫會。鄭成功抗清的背景與天地會有十分密切的關連,與許多秘密幫會只要同以抗清為目標,多互通聲息與串聯合作。

因此,有別於清廷的嚴加禁止,鄭家王朝對於羅教系統的宗教傳播採取寬鬆的政策,信眾們隨著鄭氏來台,羅教的神佛融合教義,慢慢地融入並影響台灣人民的生活。

(二)移民:

從中國歷史文化來看,漢人的民俗信仰就是以道教為基底,其中天公城隍與土地公等等,就是最普遍的民間信仰對象,早已深植人心。

自鄭家經營台灣時期開始,大量漢人移民來自沿海各省,特別是福建。閩地多山,原住民多行巫術,算是道佛二教傳教的邊陲地帶,歷史上閩地的風俗,就有特別好祀鬼神的習慣,各類的神廟很多。只要「相信」對方能夠有所保佑,各路的神靈不論出身與背景,都可以供奉。

這裡面從二教的神靈(觀音菩薩,玉皇大帝)、高道高僧(純陽真人,清水祖師,普庵祖師,慚愧祖師),鄉里的賢達(保生大帝)或是功國的神靈(開漳聖王,開閩聖王)等等,都可以作為保護移民的信仰對象。

漢人的移民大多來自閩地的漳泉二州,面對堅苦的環境,從渡海到開墾,處處都是危機。為了集群力開墾合作,建立聚落與大型公共設施(比如水利灌溉系統),同鄉的移民們帶來了自己家鄉的信仰,作為凝聚力量的重要依據與信心。

為了祈求渡海的平安,移民們信奉媽祖與玄天上帝(北極星化身)。為了能脫離新墾地的瘴厲之苦,移民們信仰能夠去除瘟疫的王爺們。

當工商業漸漸發達後,關帝的信義精神成為商家或幫會的信仰,加之鸞堂興盛,恩主公信仰對於關帝信仰的普及更是推波助瀾。

這種有保佑就拜的民俗習慣,將道佛二教的神靈與賢者民俗化,而非作經典教義上的探討與分辨,許多信眾是「逐靈驗而信」,常有兼拜多神的習慣,甚至一廟寺多祀數神,間接造就了宗教混血的狀況。

(三)官員:

官員如果沒有在經典教義上多所涉獵,自然大多也搞不清楚狀況。別說明清時代的官員,當今的許多官員可能也不太清楚純佛教與純道教是怎麼回事。

許多官員在主導廟寺的建立時,有權力安排奉祀的神祇與延選主持的僧道。常常蓋一個城隍廟或天后宮,後殿就安排陪祀個觀音菩薩。或是建了個佛寺,旁殿也安排個土地公坐坐,反正這些神明都有大慈悲心,救苦救難,彼此也不會計較門戶之見。

這些廟寺每逢神明們壽誕,亦照樣辦法會不論佛道之分。

另外,清代官員們多半從閩地延請神職人員來台辦理廟寺事務,然而清室尊佛抑道,佛興道衰,僧人多而道人少。

台灣的官員往往聘任僧侶來當道廟的住持,管理廟務,以天后宮與關帝廟最常見。這也影響到近代廟眾管理委員會自理廟務的習慣,比如北港朝天宮就以出家師父主持廟務,甚至請和尚(妙傳法師)撰寫天上聖母經作為唸誦之用。

(四)神職人員:

在清朝的時候,台灣的神職人員往往來自福建這個二教的邊陲地帶,許多佛教僧侶不一定受嚴格的戒律要求,也不見得非常仔細的深研經典,他們把宗教當作是糊口的工具更甚於自身的修行,本身對於純粹的二教教義不見得有非常清楚的分別與分辨,但是這些並不影響他們為信眾完成宗教法事,科儀經懺等等。因此自然不會特別要求信眾去分辨其中的差異。

以道教來說,福建一地的道教信仰以支派閭山派為大宗,此派有很濃厚的地方巫教色彩,結合了道教南系的正一派,佛教的禪宗思想,甚至部份密教的修法與咒語,本身就是一個混血濃厚的道教支派。

閭山派主要分二派,紅頭道士奉三奶夫人為主神,多作生者法事。黑頭道士奉法主公為主神,多作亡者法事。另外齋教與鸞堂等等三教合一的信仰在清朝時,亦漸漸在台灣生根興起,隨著這些神職人員的不太認真(分辨彼此)與認真傳教(三教合一思想的新教),這都促成了台灣歷史宗教文化上的佛道不分情況。

台灣民俗信仰的佛道不分,在清朝時已經完全融入人民的血肉之中。進入日治時代後,雖然政府大力嘗試改變此狀況,最後反而加深了混血。

(五)日本政府

日本政府對於台灣的宗教信仰政策,主分為三個時期,以兩個重大事件作為分界點,分別是西來庵事件與蘆溝橋事變。

在西來庵事件之前,日本政府與台灣人民之間彼此還在磨合與了解,政府對台灣的民俗信仰採取寬鬆的態度,不太多作干涉,也尊重宗教各自發展。

西來庵事件(1915)是日治時期最大規模的抗日活動,也是一個很悲慘滑稽的起事,礙於篇幅,儘量簡寫。起事者余清芳信仰齋教,號稱得到台南西來庵五福王爺降乩的密旨,說日本人在台灣只有20年的氣數,現在時機已到,大家要合力趕出日本人。

宗教信仰是團結人心最強的利器,余清芳這個大神棍,開始販賣號稱配帶後可以刀槍不入的靈符,告訴信徒轉賣靈符不只可以保佑全家,還能自己抽成賺錢。余清芳允諾大家事成後大分日本田,信徒們都可作富翁,並喝騙信徒說自己得到呂祖的密法,藏了一把寶劍在深山,他只要唸咒,這寶劍就自動飛出擊殺日本人與叛徒,

最後逼大家在神明前發毒識,如果事洩便全家不得好死。

於是,余發了財又聲勢浩大,然而風聲不幸走漏,被迫提前起事。不怕死的信徒們配著靈符,擺出宋江陣衝鋒,拿著柴刀與鋤頭一一被日本兵用槍炮擊殺。最後余被處死,倒楣的王爺廟被拆,神像全數燒毀。

在此事件之後,日本政府開始積極清查台灣宗教,並在蘆溝橋事變(1937)後展開皇民化運動,企圖改造台灣人民成為日本人,著手積極介入轉變台灣民俗信仰。

日本政府的策略,是打算用日本的神道教取代台灣的道教信仰,並用日本式的佛教取代台灣的佛教信仰。這迫使許多齋教信徒選擇改信日本佛教,或轉入地下秘密傳教。

日本人想將台灣的民俗信仰連根拔起,首先祭出優惠政策,只要把家裡拜祖先的神主牌交出,就可以換到可觀的白米,然而幾乎沒有人去換。接著由警察強制取締道教神廟,廟方須將所有道教神像交出,集中管理。

日本當時的口號是:支那神由支那人拜,台灣是日本的一部份,已經脫離支那了,因此支那神請統統回家吧。於是,日本天皇派了大臣到台灣擔任主祭,在祭文中感謝這些中國神為台灣人民的護佑,並責備台灣人民竟敢將天界神靈請到人世,這實在大不敬。因此,這次由日本政府作主,祭拜後恭送祂們回去天庭。

祭拜完後,一把火把這些神像全燒了。當時被毀的神像近兩萬尊之多。有許多信眾事先聽到風聲,把神像偷偷藏起來,信眾們發現只要是佛寺就能倖免於難,紛紛在廟裡改放佛教神像,指廟為寺,試圖躲避警察的追緝。

很多神廟為了避免被毀,寧可空空的什麼都不拜,有廟無神。或者甚至被迫成立新廟,合祀日本神靈。

到了日本戰敗之後,信徒們紛紛把藏起的道教神像拿出來,繼續拜原來的神明。

有些添了新佛像,假稱為寺的廟宇,總不能不再拜佛祖,只好一起奉祀,於是間接造成了廟祀裡佛道混血的情況。至於那些被迫拜日本神的廟寺,原本的神像紛紛復位,日本神體便被忍耐已久的鄉民燒毀或扔掉。

然而在日治時期,也有積極想要融合日本與台灣本土信仰的例子。比如台北天母地名的由來,取自當時的天母神社。日本人有見於台灣人民對媽祖信仰的熱衷,創立了一個「天母教」,合祀天照大神與天上聖母媽祖,想要調和神道教與道教的信仰,但這個新教派在日本戰敗後便一起衰亡了。

結論:

台灣的民俗信仰,可以說是以道教信仰為基底,風俗習慣為介質,結合不同有能有力的對像崇拜的產物。

人民信仰的基礎多半是追求務實生活上的幫助,只要能夠有助於務實面上的福祿壽,人們對崇拜的對像來者不拒,非常多元離奇,跨越宗教,物種,國界與職業。

從建廟立像的例子來說,我們可以看到:

從怨死的母豬到顯靈的天皇:

(台南鎮山大將軍廟,長濱天龍宮祭日本天皇)

遇難的公主到溺斃的姑娘:

(墾丁八寶宮祀荷蘭公主瑪格莉特,水流屍張玉姑)

荷蘭的硬漢到菲律賓的小哥:

(水林綠佑將軍廟祀荷蘭將軍Leo,太平菲賓大哥廟祀不知名姓的菲國男性水流屍)

叛亂的份子到平亂的功將:

(內門興安宮祀朱一貴,鳥松大將廟祀征朱一貴殉職的陳元)

民國的歌手到日本的警察:

(二林廣懿宮祀鄧麗君,東石鄉富安宮祀義愛公 森川清次郎)

二二八的元兇到殉難的烈士:

(蔣公王爺廟祀蔣介石,虎尾三姓公廟祀二二八烈士顧、李、王三人) 有求必硬的陽具到鐵嘴的大砲,都可以成為立廟塑像崇拜的對象。(萬里百花宮祀陽神爺,東石福靈宮祀鐵嘴將軍)

eZoS6Ap

L3MpwUV

宗教混合的狀況已經非常深入地影響了台灣的民俗信仰,各家的傳教士拼命傳教,自成山頭,自立為王,比賽誰的信徒多,發言權自然多一點。

宗教這種東西,往往是白紙一張先接觸誰,建立了系統價值觀後,就比較難撼動。在台灣傳播的宗教系統非常多元,甚至可以說是混亂,要一一離清源流與教義,

對一般人來說,要分清是不太容易的。

大多會想要討論「分清」純道教與佛道教與民俗信仰的差異,這是國民政府遷台後,帶來江浙佛教僧侶與龍虎山張天師一系(正一道)、全真道等等修士之後的事情,在那之前,混合式的民間信仰早已是台灣人民的主要信仰方式。

國民政府遷台後,在佛教方面,涉及江浙佛教與閩粵佛教(本土佛教與宗教)的爭端,這是另一個故事了。現代許多佛教山頭與著名高僧,可以說都是屬於江浙佛教的系統。

至於道教方面,大家一律尊張天師為首,然而道教支派繁多,近期尚有靈山信仰興起,這其中的風風雨雨,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至於齋教信仰,一貫道信仰,於二教間的紛亂戰局,這也是另一段故事。人人都想爭正統,搶信徒,宗教都不宗教了,實在是台灣宗教與民俗信仰的一大憾事。

至於其他那些故事,由於本文篇幅實在太長,如果日後還有機會,

有版友問卦的話,擇期再一一撰寫。

(本文經原作者ga037588授權轉載,並同意BuzzOrange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Re: [問卦] 有沒有分不清民間信仰跟佛道教的八卦?〉。)

延伸閱讀:
老是搞不清各種神明的位階?這張企業組織圖讓你秒懂

【你所不知的歷史】康有為竟然是白人優越主義,超前衛支持約炮和男男交往?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你知道康有為其實有白人優越傾向,而且覺得人種可以進化嗎?(但他自己沒有成功照自己的理論 CCR整套)並且原來康有為支持廢除婚姻,只有兩情相悅的關係(大為佩服這觀點),也支持男男交往?(不過女女交往呢)

(責任編輯:林芮緹)

Kang-youwei2-large

文/中山立志傳

康有為的人類補完計畫其一:全球CCR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流亡海外。在遊歷各國後,他於印度寫成了《大同書》,作為他一生政治理想的總結。

在康有為的主張中,人類有一個理想的大同世界。而欲達到大同世界,就必須破除「九界之苦」:「國界、級界、種界、形界、家界、產界、亂界、類界、苦界

今日看來,書中「破除九界」的具體方式頗為驚世駭俗。
本篇就先談談「種界」的部分。

《大同書》中把人種分成四個等級:白種最高、黃種次之、棕種再次、黑種最低。而在康有為的概念中,人種是可以「進化」的,所以最好所有人都進化成白人,但進化還是必須按照等級次序的,只有黃人才可以進化為白人,而進化的方法是:

「若多行太陽之中,挹受日光,遊居通風之地,吸受空氣,加以二三代合種之傳,稍移南人於北地,更易山人於江濱,不過百年,黃種之人,皆漸為白色,加以通種,自能合化,故不待大同之成,黃人已盡為白人矣。」

康有為認為黃人只要多曬太陽、住通風的地方,再加上多跟白人混血,不用一百年就可以全部變成白人。那棕人要怎麼進化為黃種人呢?

「欲補救之,一曰移地,二曰通種,先變為黃人,則再變為白人不難矣。移地之法,凡熱帶棕人皆移居冷帶近海沿江之地,改其服食,易腥食者為熟食,去其蟲草之不宜於人胃者,改其宮室之太溫而不通風透日者,則二三百年代為改良,可進化為黃色不難也。通種之法,則高懸賞令,凡有黃、白之女與棕人之男合婚者,則優賞而厚禮之,贈以仁人寶星,名曰『改良人種』,若是則進為黃種人尤易也,經大同後三數百年可矣。」

只要把棕色人種移居到非熱帶的地方、改吃熟食、住的涼快一點,而且還可以懸賞鼓勵黃、白人與棕人通婚,這樣棕人要進化為黃色就不難了,不過還是要兩三百年。至於對黑人康有為的主張亦類似:

「其現居熱帶之黑人皆移居美洲、加拿大中及瑞典、挪威之北,…經二三百年,傳四五世後,顏色必可變為棕色。更懸重賞,令棕人之婦女與之合婚,其賞仁人寶星亦曰『改良人種』,經數百年必可大改色矣。」

不過如果進化的過程不順利,康有為主張將棕黑人種絕育:

「棕黑人有性情太惡,或有疾者,醫者引其斷嗣之藥,以絕其種。」

他的理由是:

「千數百年後,大地患在人滿,區區黑人之惡種者,誠不必使亂我美種而致退化。」

最後在康有為的想像中,破除了「種界」的大同理想世界是這樣的:

「大抵由非洲奇黑之人數百年可進為印度之黑人,由印度之黑人數百年可進為棕人,不二三百年可進為黃人,不百數十年可變為白人。由是推之,速則七百年,遲則千年,黑人亦可盡為白人矣。…全地人種,顏色同一,狀貌同一,長短同一,靈明同一,是為人種大同。合同而化,其在千年乎!其在千年乎!當是時也,全世界人皆美好,由今觀之,望若神仙矣。」

不過結果在實踐上,康有為雖然有六個老婆,但其中外國籍的也就是一個華僑和一個日本而已,還是沒有他理論中最高級的白人。距離他CCR(Cross Cultural Romance)的理想,仍相當遙遠。

康有為的人類補完計畫其二:人人有砲約

上週介紹了康有為《大同書》理想世界中的種族政策,本週繼續介紹康有為書中的兩性政策。

康有為理想中的婚姻是期約制的:

「婚姻期限,久者不許過一年,短者必滿一月,歡好者許其續約。」

原因是世人多半喜新厭舊、見異思遷。如果照改成期約制,時間到了如果不喜歡可以結束,比較符合人性。

「凡人之情,見異思遷,歷久生厭,惟新是圖,惟美是好。如昔時合約,已得佳人,既而見有才學尤高,色相尤美,性情尤和,資業尤富者,則必生愛慕,必思改交。」

不僅要換人比較方便,而且喜歡的話還是可以期滿續約。

「假令果有永遠歡合者,原聽其頻頻續約,相守終身。」

康有為還非常重視男女平等,強調雙方合約不可有高下輕重之分。

「蓋男女既皆平等獨立,則其好約如兩國之和約,無輕重高下之殊。若稍有高下,即為半主,即為附庸,不得以合約名矣;既違天賦人權平等獨立之義,將漸趨於尊男抑女之風,政府當嚴禁之,但當如兩友之交而已。」

而在他的理想中,世上沒有婚姻,只有「交好之約」,沒有夫婦(「不得為夫婦」、「不得有夫婦舊名」),雙方「當如兩友相交而已」——也就是我們今天俗稱的ㄆ…友。

「太平大同之世,男女各有獨立之權,有交好而非婚姻,有期約而非夫婦,期約所訂,長可繼續而終身,短可來復而易人。」

因為約期短,也就不需要為了外遇之類的理由打離婚官司。

「兩人永好,固可終身;若有新交,聽其更訂;舊歡重續,亦可尋盟;一切自由,乃順人性而合天理。」

不過還是必須到政府登記。

「立媒氏之官。凡男女合婚者,隨所在地至媒氏官領收印憑,訂約寫券,於限期之內誓相歡好。」

雖然「交好之約」極度自由,但仍有門檻。門檻一是女人必須要有學歷才能自由與男人交好。

「女子未入學及學問未成不能領卒業憑照者,不能自立須仰夫養者,不用此權。」

原因是怕沒學歷的女子不能自立自養而被男子拋棄無所依靠。

「蓋今舊俗尚多,驟改必多不便,或女子終身受夫男之養而忽棄之,則於報禮不公;或男子疑女子而棄之,亦於生育之事未安。且女子所以能自立者,亦以其學問才識備足公民之人格,故許享有獨立之權;若其未能備足公民之人格,則暫依附於夫以得養瞻,亦人情也。」

門檻二則是要滿二十歲。

「惟自由之義,乃行之於二十出學之後。」

原因是「在童男、童女之時,身體未成。」

總之,能兩情相悅的交合,是康有為主張的基本人權。

「凡有色欲交合之事,兩歡則相合,兩憎則相離,既無親屬,人人相等。夫人禀天權,各有獨立,女子既不可為男子之強力所私,其偶相交合,但以各暢天性。」

而人人能不受限於名分,只基於情感的交合,就是康有為心中的大同世界。

「故大同之世,交合之事,人人各適其欲而給其求,蕩蕩然無名無分,無界無限,惟兩情之所屬。」

康有為也主張開放男男交往。原因是他認為在男女平權的世界,男男交往和男女交往並沒有分別。以往禁止只是怕影響生育,但在太平之世根本不用擔心人口太少。

「昔之禁男色者,恐好於彼則惡於此,慮害嗣續而寡人類,故禁之。太平之世,男女平等,人人獨立,人人自由,衣服無異,任職皆同,無復男女之異,若以淫論,則女與男交,男與男交,一也。其時人太安樂,不患人類之不繁,無待過慮。」

但康有為還是強調,不論是男女或男男,兩人「歡合」都要找政府訂合約,免得像現在一樣常常有人約砲約到被告。

「其有歡合者,不論男女之交及兩男之交,皆到官立約,以免他爭。」

總結來說,康有為的「大同之世」,雖然在他的年代看來已超常前衛
但小編還是認為不夠理想。因為他只提及了「男女之交」和「兩男之交」,卻沒有「女女之交」。沒有百合的世界怎麼能算是理想世界呢?

(待續)

(本文經原作者中山立志傳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康有為的人類補完計畫其一:全球CCR〉〈康有為的人類補完計畫其二:人人有砲約〉。首圖來源:維基百科

【逆思】台灣歷久不衰的永和豆漿,原來是中華少棒讓它紅起來的?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永和豆漿已經幾乎是台灣說到中式燒餅、油條、豆漿,最容易聯想到的關鍵字。如今這個名稱已經不只限於永和,各大縣市都有「永和豆漿」的店面,也有各式各樣的「永和豆漿版本」。不論早餐或消夜,都會想到它。

但你知道一開始為什麼會有永和豆漿嗎?原來最一開始「永和豆漿」不是指稱某家店?1995年至今歷史最悠久、也最夯的永和豆漿竟然不叫永和豆漿?

(責任編輯:林芮緹)

a4c2c3_f7e56e1796044686a6d1290d0b53506f~mv2_d_5376_3024_s_4_2

文/葉承彥、編輯/黃化臻

對於早餐的印象,在西方強勢文化傳入之後,逐漸以漢堡、土司、三明治為主。伴隨各類西式早餐店林立,油條、燒餅、蘿蔔糕逐漸從人們記憶中淡去。然而,卻有一個中式早餐的品牌在這樣的趨勢下仍然屹立不搖,其名號也早已深深烙印於我們心中。

無愧於「大王」的名號,「永和豆漿大王」這六個字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論是住家附近,或是外出旅遊,總可以見到永和豆漿大王的蹤跡,也是享用早餐的良好選擇。究竟這個由北到南,遍布臺灣各地的永和豆漿大王,由來為何?與永和又有什麼密切的關連呢?

緣起——從五零年代開始談起

永和豆漿,起源雖然難以確定,不過最早大約可以追溯到1955年的臺北永和頂溪地區。它泛指在這個地區以販賣豆漿為主的早餐店,而非特定某一個叫做「永和豆漿大王」的店家。

據說,店家的成立是由一群先後從華北遷移至臺灣的退伍老兵,為謀求生計而各自創立;一開始其實也就像普通的早餐店一樣,磨豆漿、烤燒餅、炸油條等,用簡單的推車沿街叫賣。之後規模逐漸擴大,名聲也逐漸響亮,直至今日。

十分有趣的是,其中直至今日仍有營業且最有名的店家,名字卻和永和無關,是開設在永和路二段上的「世界豆漿大王」。由退伍士兵李雲增和王俊傑共同創立,後來王家退出經營,由李家後代繼承創始本店,並於西園路、松隆路與民族西路各有一家分店。

發展——是少棒的風氣導引,還是對於豆漿滋味的懷念?

遙想當年中華少棒在美國的傲人成績,帶動了觀賞棒球比賽的風氣。任何老一輩的的記憶中,必定會有與他人擠在電視前面,收看棒球實況轉播直至清晨的景象吧。

據說這正是間接導致永和豆漿大王開始興盛的原因:因為當時最早開門的就是永和中正橋頭的豆漿店,而其他店家都還沒開始營業,因此大家就開始漸漸習慣,看完電視棒球賽轉播去永和吃豆漿。

也有一種說法是,中正橋興建之時,建築工人都在橋邊的豆漿店享用早餐。興建完畢後,工人奔走回鄉,卻難忘美味的豆漿滋味。名聲漸漸傳開後,各地皆以「永和豆 漿」之名開店,無論是工人自己以「永和豆漿大王」的名號開業,或是原本永和地區的豆漿店連鎖出來,都更加強了名聲的遠播。

無論原因為何,「永和豆漿」這個名號已經漸漸為人熟知。各處早餐豆漿店皆以「永和豆漿」為名,或加上些許修飾,比如「大臺北永和豆漿大王」和「永和四海豆漿大王」等;或直接用「永和豆漿大王」的名字開店。

無可否認的是,永和豆漿已經逐漸成為大眾耳熟能詳的名字。

至於原本就位於永和的「世界豆漿大王」,並未改變其名號,但因應大眾口味的改變,除了販賣原本就有的油條、燒餅和豆漿,還增加了肉包、蛋餅、鍋貼、小籠包等等。更打破傳統早餐店只在早晨營業的慣例,成為第一家24小時通霄營運的豆漿店。

興盛——註冊商標與進軍中國

由 於看好永和豆漿大王的巨大商機,當時正在從事仲介的林炳生於1985年,成立了臺灣弘奇食品有限公司;並且搶先註冊了「永和」商標,真正創立了「永和豆 漿」的品牌,開啟了以知識產權保護「永和」之名的首例。

此後,其在1995年將此商標於中國註冊,並於2000年成立上海弘奇食品有限公司,邁出了經營中 國市場的步伐。直自今日,連鎖店已多達數百家。

另外還有一家於1996年創立的「上海永和豆漿大王餐飲有限公司」,由林猷澳為首,同樣販售中式早餐,於1997年在中國註冊了「永和大王」的商標。因為被 上海弘奇食品有限公司認為侵害其商標的相關權利,變更為「上海永和大王餐飲有限公司」,至今也有百餘家連鎖店,也同樣擁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結論——共同的記憶,文化的密碼

伴隨時代的遷移與世代的交替,某些曾經深埋於與上一代心中的記憶,終將伴隨其埋入歷史的荒塚。豆漿逐漸被紅茶與奶茶取代,飯團、燒餅和油條也慢慢變成漢堡、 土司和三明治。然而在時代潮流下,卻有一個名為「永和豆漿大王」的名字逆流而上,濺起一陣不容忽視的水花。

這個名字,值得被我們珍視、記憶與保存。

(本文經合作夥伴逆思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平凡的早餐,不朽的傳說--走過半世紀的永和豆漿大王〉。)

【歷史解密】你所不知的「國庫通黨庫」:那些國民黨辛苦從國庫「借來」的政黨預算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黨產歷史悠久,顧立雄編列了歷史學者加入黨產委員會算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有了歷史學家的協助,必能從過去厚厚的史料中找出盤根錯節的黨產流向。

(責任編輯:林芮緹)

16334439325_262f1ea98b_z

文/陳昱齊

行政院「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在8月31日正式掛牌開張,首日就接獲兩件檢舉,9月5日又通過檢舉獎勵辦法,檢舉獎金最高為該不當黨產價值的1%,最高1億元。國民黨家大業大,是全球最有錢的政黨,想必已經有許多人磨刀霍霍要來賺這高額獎金了

這次的不當黨產委員會的委員組成特別找了歷史學者,就是因為知道國民黨的黨產問題不但盤根錯節,許多更是年代久遠,如何找到這些佐證的資料,就非得仰賴歷史學者不可。

筆者也想從歷史檔案中找尋不當黨產的蛛絲馬跡,拋磚引玉,希望更多人能加入追討行列。

國民黨不當黨產問題由來已久,外界的抨擊也非始於近日,早在這之前,社會上的有識之士就已指出「國庫通黨庫」的問題了,例如雷震所主持的《自由中國》半月刊就有大量的批評,如今看起來,句句真知灼見,無怪乎蔣介石眼中容不下雷震,非得親自下令將雷震打入大牢不可,茲舉數例如下:

「縣市黨部的經費,由縣市政府在『人民團體補助費』及種種名目項下撥給,已為人盡皆知的『秘密』」(48.5.1社論)

「普遍設立在各公營事業內的產業黨部、郵電黨部、公路黨部、鐵路黨部等,其人員或列入正式編制,或寄名在所隸行政單位,其經費更照例編入各單位預算;有的黨部甚至把黨部招牌,公然掛在所隸行政單位的大門之上,這些也是已經人所共知。」(49.6.1社論)

「據可靠的統計,四十五年度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一年的預算數字,已高達兩千八百餘萬元,四十六年概算數字,更增加到三千一百餘萬。⋯⋯這樣龐大的開支,顯然不是國民黨員本身負擔的,而是加在全臺灣納稅人的頭上。」(48.1.16社論)

「各縣市的民眾服務處及鄉鎮民眾服務站的經費,也完全是由縣預算中支給。」(48.5.1社論)

「在國家財政萬分困難的關頭,任何大小單位,都該盡力節省開銷,⋯⋯但青年救國團卻運用特殊的方式與關係,在各方面要津貼找財源,而置國家財政於不顧。」(47.1.1社論)

《自由中國》雜誌封面(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關於「國庫通黨庫」,有許多種方式,其中最簡單的一種方式就是由國家預算來支應黨的花費,前述所舉《自由中國》已有批評,而曾任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副主委的阮毅成先生,在其所留下的〈中央工作日記〉裡也留有大量的一手記錄,尤其關於各種「經費的紀錄」更是詳細,也為「國庫通黨庫」留下歷史見證。

51年8月4日,國民黨中央財務委員會主委徐柏園在中常會報告52年度中央委員會總預算案,當時國民黨中央一年總預算1億又720萬元,由國家總預 算編列支應的有9075萬又78元,比例達85%。

隔一年10月23日的國民黨中常會上,時任行政院長同時也是國民黨副總裁的陳誠年坦承「現在黨費每年由 政府預算負擔者,已達一億餘元,幸立法院中,本黨同志佔多數,易於通過,此後是否順利,殊難一定。」

至於地方層級的黨部,如臺灣省黨部連同其所屬黨部,根據時任省黨部主委的薛人仰報告,52年度預算為5956萬4369元,經費來源分成三大塊,分別是中央補助264萬元(其實也等同於國家預算補助)、自籌131萬6545元及最大一部分省級補助5560萬7824元(民眾服務社就有3千多萬),而 省的補助就來自於各個縣市的預算。

換算國家納稅人補助93%給臺灣省黨部。54年度預算5793萬670元,「其中由省縣級行政單位補助之收入為5656 萬8970元。」比例上升至98%,把臺灣省黨部當作臺灣省政府底下的一個機關來形容恰如其分。

中央預算只要「立法院」一個機關點頭就可以,但地方預算可是要20多個縣市的民意機關同意才行,相形之下質疑聲浪當然比較多。

省黨部主委薛人仰就自承「民意機關審議地方政府預算時,由於黨外議員責難,使從政同志苦於應付。蓋此種『夾帶』性質之編列,隱藏既有困難,說明復有未便,以致常遭刪減。」 「每逢縣市長或議員選舉時,黨外競選者輒以本黨濫用公帑充作黨費予以攻擊。」

這種將預算「夾帶」在政府預算中的作法,首先,得先過行政機關這一關,也就是 縣市政府,這在國民黨自己主政的縣市還容易做到,若是遇到非自己人執政就有困難,例如53年的縣市長選舉,國民黨輸掉了四個縣市,考量縣市長非自己人,故 將這四縣市本應分擔省黨部的經費446萬元改由其他縣市分擔,說到底,最後還是由地方政府公務預算支應,納稅人買單。

除了中央黨部及省黨部之外,國民黨轄下還有各式各樣的「特種黨部」,經費來源多數也來自於「相對應的公家機關預算」,茲舉數例如下:

郵政黨部53年度經費218萬8千元,郵政總局以郵政職工敎育名義補助211萬6千元,佔97%。

電信黨部53年度經費196萬2020元,電信總 局以通信職工敎育費名義,補助185萬4020元,佔95%。

產業黨部連同所屬各支區黨部54年度概算654萬5千餘元,「由各生產事業單位以勞工訓練補 助費名義撥助者為580萬元。」

國民大會代表黨部55年度預算60萬元,國大秘書處補助24萬元。

鐵路黨部55年度預算204萬7千3百元,鐵路局補助 140萬元,另由鐵路局補貼專任人員10人津貼金全年11萬4千5百元。

在「黨庫通國庫」的歷史中當然少不了「附隨組織」的身影,如54年度,革命實踐研究院獲得省教育廳補助359萬2千元,中央總預算則編列280萬5560元補助青年反共救國團,352萬補助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539萬4550元補助國防研究院,158萬補助華興育幼院。

以上所舉由國家預算支應國民黨開銷的經費,當然都算是不當黨產的一環,如何追討還有賴不當黨產委員會費心思,但可以確定的是不當黨產的挖掘工作才正要開始,各方人士應該積極加入,把不當黨產的真面目徹底揭開,早日將黨產歸還於民,國民黨也該放棄困獸之鬥,誠實面對,否則將國民黨推向歷史灰燼的正會是 國民黨自己。

(本文經合作夥伴想想論壇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從史料看「黨庫通國庫」的歷史〉。)

延伸閱讀:

【顧立雄快查啊】賣大樓護黨產?救國團:我們跟國民黨無關,不是黨產
【國民黨不告訴你的歷史】不當黨產背後,是無數個台灣被壓迫的菁英與破碎家庭的故事
【普天之下莫非黨產】黃金和故宮寶物都是黨產,不承認一個中國就不准碰!

稱鄭成功是「台灣人精神錯亂350年的代表」,柯文哲感嘆:我都不曉得我現在是誰

$
0
0

20160908000053L

台北市長柯文哲前兩天出席台師大舉辦的「台灣的悲愴年代─從皇民化到二二八」研討會,他表示,台灣人已經「精神錯亂350年」,而鄭成功就是一位「台灣精神錯亂的代表」。對於更名多次的「台灣」,他感嘆說道:「有時候,我都不曉得我現在是誰」。至於精神錯亂四字有什麼含意?柯P說交給大家自由解讀。

提到鄭成功是精神錯亂的代表,柯文哲說如果用google搜尋鄭成功,會跑出兩張照片,一張是是日本浪人,另一個是明朝官員。雖然鄭成功只活了39年,但從他身上就能看見複雜的認同。因為他爸爸是中國人、媽媽是日本人。鄭成功七歲前住在日本,之後則搬到中國。

至於鄭成功到底是文人,還是軍人?是海盜還是官兵?柯文哲認為,比較正確的說法是「領有執照的海盜」,鄭成功一家是分裂的,一半歸順清廷,另一半則認同明朝。柯P認為,鄭成功的身世就反映了台灣歷史時常面對多元衝突,他就是「精神錯亂」的代表性人物。

柯市長進一步解讀,他曾想過鄭成功若多活十年,亞洲歷史都可能改變。因為假使鄭成功選擇南向政策打下呂宋,就會出現兩個中國。一個是「大陸中國」,一個是「海洋中國」。

而對於台灣定位,柯P指出,從鄭成功時期一直到現在,有時候這座島叫台灣,有時候則是中華民國,另外也有人叫「中華民國在台灣」,或是「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中國台灣省」、「中華台北」、「福爾摩沙」。他自己都納悶,到底台灣歷史要怎麼看。

柯文哲認為,台灣處境很倒楣,周邊都是強國,一直以來都是苦悶的民族。「就像我們的民族英雄是廖添丁,為何不是羅賓漢,顯示我們是悲苦的民族」。他認為,個性是會遺傳的,當反抗的台灣人不斷被殺掉,剩下的「順民」結婚生子後只會出現更多順民。

說到被打壓的歷史,柯文哲感性回憶起自己的祖父,一度落淚。他說祖父生做日本人不是他的錯,而是在那個時代,生下來就是日本人。祖父讀過日本師範學校、接受過皇民化運動,當然認同日本文化。但當國民黨來台接收後,祖父的世界又全部崩潰,過去相信的東西都不見了。

柯文哲認為,這就是台灣人的困境。每代台灣人只有兩個選擇,不是投降當順民,就是被迫自我侮辱、自我摧殘,以求在新時代繼續活下去。不論是鄭成功燒掉西班牙教堂,到日本、國民黨來台時剷除異己,這塊土地的歷史一向如此。雖然有文明,但這400多年來,文化卻是一直斷裂,沒有延續。

(本文提供合作單位轉載。首圖來源:)

本文相關資料來源:
Nownews:稱「鄭成功是台灣精神錯亂的代表」 柯文哲:多元化例子
自由:鄭成功精神錯亂?柯文哲:反映台灣歷史多元衝突
聯合:柯文哲:台灣有文明 沒有文化
風傳媒:「台灣人精神錯亂350年」 柯P坦言:不曉得自己是誰
中時:柯文哲:台灣在350年就已經精神錯亂 鄭成功是代表


魚夫:台南博物館裡的嘉義東門町派出所,告訴你日本警察的秘密

$
0
0

【為什麼挑這篇文章】

嘉義市不少古蹟已經被政府拆除殆盡。而原日治時期嘉義東門町派出所,更是列為古蹟,卻至今尚未修復;諷刺的是,反而在台南博物館中,有一個仿製的警察局,作為介紹當時的警察制度的展示空間。這派出所,認真說起來可是走過兩代的警察制度呢!

連假在即,不如有機會到台南博物館去看看這個建築吧。也希望嘉義市不要浪費這麼難得的歷史古蹟了。

(責任編輯:林芮緹)

魚夫繪。
魚夫繪。

文/魚夫

原日治時期嘉義東門町派出所,在現在嘉義市東區公明路236號,原基地包含一座辦公廳舍與兩棟宿舍,1987年廢止使用,1996年又借給東區聯合里當辦公室,2000年歸還市警局。不過原建物雖列入歷史建築,目前為止仍未發包修復,反而在臺南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造了一座好大的仿製品,當成是介紹日本時代警察制度的展示空間。

仿製所依據的老照片裡,有一張是一排警所人員的合照,館方將警察的蠟像依樣畫葫蘆,在旁側坐成一排,故意留出一個空位來,成為許多參觀民眾拍照留影時的最愛。

東門町派出所約於日治初期、明治37-38年(1904-1905)間,即有「嘉義東門街警察官吏派出所及廳舍敷地用土地寄附收納報告」等文件記載,大正12年(1923年)煉瓦磚造的派出所落成,還請梨園演出慶祝。

只是在1930年的大地震中,建物受創嚴重,改以檜木重新建築,現為一和洋混搭木構造式建築,日式屋頂,西式屋身,採左右不對稱分佈,中間入口處向內收束,留出玄關空間來,其後則包覆了警備用活動空間。由於目前並未開放,所以不能理解各個量體的用途,而史博館則僅表面陳列,很像影城裡的道具。

在我的畫中還示意性的畫了兩位壯丁團成員,約相當於現在義警、義消的身份,主要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防範抗日勢力。日治時期的警察工作無所不包,舉凡治安、戶口、衛生、催租、動員大掃除、捕鼠,乃至於推廣農作技術演習、急難救助等等。所以史博物館在派出所內也展出一張「南無警察大菩薩」的圖畫來,現代人看來非常逗趣。

IMG_7946
臺南的臺灣歷史博物館裡的東門派出所仿製品。魚夫攝。

1935年出生的施福珍老師有首台語唸謠《油炸粿》,形容日治時期的警察大人的八面威風:

「油炸粿、杏仁茶,見著警察磕磕爬,碗公弄破四五個,警察掠去警察衙,叫阮雙腳站齊齊,哎呀喂,大人啊喂,阮後「回」(讀音:擺)不敢賣,阮後回不敢賣。」

賣油炸粿、杏仁茶者,沿街叫賣的小販也,被警察大人撞見會被抓去嚴刑重罰,所以嚇得兩腿發軟,手忙腳亂,碗盤全打碎了,看來警察連路邊攤都得管,只不過從前警察大人威風澟澟,哪裡有如今警察輕聲細語的「親民」。

日人治台後,先是採乃木希典大將的「三段警備」制,即由軍隊、憲兵、警察組成維護社會治安的主力。然而,1899年深坑人陳秋菊起兵抗日,二次圍攻臺北城、大稻埕一帶,當時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乃召來辜顯榮研商治「匪」策略。

辜主張成立保甲制度,讓全民投入治「匪」行列,總督兒玉源太郎採納斯言,通過「保甲條例」,成立「保甲總局」,任命辜顯榮為第一任局長,辜又花了2個月的時間成立年齡從17到47歲的壯丁團。

這一招果然奏效,從此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保,甲設甲長,需經郡守認准;保設保正,需經州長認准。雖是義務職,但社會地位崇高,到了1930年代,臺灣有甲數51,542個,保數有5,383個。

最後整個日本統治下的警察制度漸趨成熟,從警察本署、廳(警務課)、支廳與派出所再加上保甲組織,編織成五層綿密法網,以達成控制社會的目的。

1945年日本戰敗,從8月15日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到10月25日國民黨政府前來代表盟軍接收的無政府狀態期間,台灣社會卻奇蹟似的平靜,並無重大動亂出現,可見社會控制已深入民心,如此統治策略後來當然也就被國民黨政府全盤接收了。

東門町派出所無異是這兩個世代警察制度的見證者,現在晾在那裡,風吹雨打,不知何時修復?

用手機拍了影像來分享:

(本文經合作夥伴獨立評論@天下、作者魚夫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原文連結:〈魚夫:台南博物館裡的嘉義東門町派出所,告訴你日本警察的秘密〉。)

因種族歧視被「藏起來」的無名英雄:《阿波羅計畫》背後的非裔女性科學家們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阿姆斯壯踏出人類的第一步——但這項歷史紀錄的背後,隱藏著一群因為種族、因為性別被淹蓋功勳的英雄們,一群非裔女性科學家。

她們的名字無人知曉,升遷之路因為族裔、性別受到重重阻礙。而只有勇敢抗爭,她們才有獲得平等的機會。

(責任編輯:林芮緹)

20160906145107228364
, 一群非裔女性科學家推動人類大夢的故事,將在2017年搬上大螢幕。(福斯影業)

1969年7月21號凌晨2點56分,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阿姆斯壯的一小步替全人類跨出一大步後,全球媒體爭先報導,消息不斷傳播,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這群太空人身上——太空白種男人。

但如俗語道:「成功男人背後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在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內也脫不離這個大道理,而且「這個」偉大女人不只一個,是「一大群」優秀的非裔女性。

一群被「藏」起來的非裔女性,人類夢想的最大推手

但當我們在維基百科搜尋「阿波羅計畫(Project Apollo) 」,卻找不著這群女人的蹤跡,沒能在人類太空史上劃下一筆的她們,默默在NASA裡鞠躬盡瘁數十年,讓人類的白日夢,幻化美夢如真實現。

從小被非裔女性科學家環繞的雪特莉(Margot Lee Shetterly)寫了一本新書《被藏起來的人(Hidden Figure)(暫譯)》,首度揭露「藏在太空史」背後,這群非裔女性的故事。

種族藩籬高築,跨越千辛萬苦堅守科學夢

在1940年代,種族主義還在美國本土肆虐著,非裔、白人間的藩籬高築,難以跨越。正如同電影《姐妹(The Help)》的場景,非裔不得共用白人的廁所,吃飯也不能一起吃。在科學界裡,這道藩籬也同樣高高地橫亙在非裔族群面前。

在當時,非裔就讀大學比率不到2%,這些非裔大學畢業生能選的工作為數不多——老師、護士、秘書。但幾個數學天才不肯屈就現實,翻過種族主義、性別主義的高牆後,躋身當時還叫做NACA(NASA的前身)的機構裡,發揮數學專長,從事縝密的計算工作。

她們的努力,從二次大戰、冷戰到公民權利運動間不曾中斷,處處推動著太空科學的進步。

受邀加入NACA,卻逃不出「種族隔離」的魔掌

1943年,佛格翰(Dorthy Voughan)坐在公車上的「有色隔離區」,今天是她在NACA工作的第一天,負責協助發展太空科技、計算資訊。從大學畢業後,原本只是從事教職的她,像其他女人一樣,找到喜歡的人,組成一個家庭,打算安穩過完一生。

有一天,她收到NACA的邀請,她加入了一個名為「West Computers」的工作小組,裡面全是非裔女性。在種族隔離政策籠罩下,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非裔和非裔工作,白人和白人工作,兩群人中間就像畫了一道分水嶺,誰也不能、甚至不願跨過去。

強森在工作室的樣子。(NASA)

幾年後,原本也是老師的傑克森(Mary Jackson)和強森(Katherine Johnson)也加入NACA從事計算相關工作。當時,NACA的計畫面臨困難,在控制室裡的太空飛行實驗不斷失敗。所幸有這群數學非裔天才的加入,才使危機成轉機。

成就非凡,升遷卻面臨重重困難

然,這群成就人類大夢的非裔女性,事業路卻坎坷難斷。不像其他白人,非裔女性難以加入核心的「工程小組」,升遷也只能當到「West Computers」的主管。

儘管如此,她們沒有放棄。《被藏起來的人》作者雪特利表示,「她們從沒停止嘗試任何方法,讓自己變得更好。因為她們知道,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好,之後的非裔女性才有更大的空間,和更大的可能。」

唯有反抗,才能改變

以強納森來說,她拒絕使用「非裔專用廁所」。另一位NACA非裔女性科學家達登(Christine Darden)甚至和部門主管當面衝突,「為什麼那些和我一樣的男人,甚至比我更差的都可以順利升遷,而我不行?」達登最後如願順利升上工程小組,並成為 該領域最權威的專家。

達登說,「我曾站在別人肩膀上,完成許多大事。我也希望其他非裔後輩也能站在我肩膀上,繼續下去。」

被「藏」起來的故事,搬上大螢幕

這個被藏了數十年的故事,在2017年將搬上大螢幕,由曾出演《姊妹(The Help)》並獲84屆奧斯卡女配角獎的奧塔薇亞・史班森(Octavia Spencer)出演,高頌這群偉大非裔女性的故事。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被「藏」起來的非裔女性 成就人類最大夢想〉。)

【驚呆了】破除文盲百招齊出!那些年,偉大的中國人就是這樣學會寫字的

$
0
0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你可以不喜歡中國,但不能否認,中國政府在破除文忙上的努力。身在台灣的我們很難理解,中國在當年是如何將文字大量普及。就讓這篇文章帶你認識,當年中國式如何無所不用其極的破除文盲。(責任編輯:黃靖軒)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5.5億人口中80%是文盲。而到2000年,中國文盲率下降到6.72%,這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史做出的傑出貢獻。這樣巨變的背後,是堪稱「世界奇觀」的文化普及方式。

20160909192121864

1952年的全軍運動會上,賽跑不用發令槍,誰先寫出規定的字誰起跑:

20160909191943785

20160909191947977

牛童在牛背上學知識:

20160909191950460

婦女在船頭練習寫字:

20160909191954341

掃盲被當成戲劇來演出:

20160909192004192

 

演員一下台還沒來得及卸妝就開始寫字:

20160909192008442

戰士行軍時背包上都有註音,方便後面的人邊走邊閱讀:

20160909192012191

20160909192012335

還有這張照片很有名,延安時期,毛澤東在教兩個小八路識字:

20160909192017612

這些記錄著中國文化歷史的老照片, 來自新華社微紀錄片欄目推出的紀錄片《國家相冊》,9月9日播出的第二期《一個都不能少》。

9月8日是國際掃盲日。1949年到1969年,中國先後四次開展掃盲運動,這才有了現今的成績。識字是文化的起點,全民重教氣氛的形成正在改變中華民族的命運。而一個國家和民族榮耀的背後,是人民經歷的難以想象的艱辛與苦難,以及巨大的犧牲與付出。

《國家相冊》依托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而打造,每周五推出,每期時長5分鐘左右。

第一期《勝利的日子》中,展現了1937年攝影師王小亭冒著槍林彈雨拍下的日軍轟炸後上海南站的場景,展現了日本投降、東京審判、東條英機被送上絞刑架等鮮為人知的老照片,展現了新華社記者拍攝的新中國第一次審判外來侵略者的現場影像。

中國照片檔案館是我國館藏量最大的照片檔案館,已收藏1892年以來的珍貴照片1000多萬張,其中凝固著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瞬間,成為記錄國家歷史的珍貴典藏。走進中國照片檔案館,就打開了一部「國家相冊」。

擔任這一欄目講述人的陳小波是新華社高級編輯,國內知名影像學者、圖片策展人。她首次帶領觀眾走近這些老照片,把影像講述與三維特效結合,打開那些被濃縮的人生、被折疊的時代,細述那些鮮為人知的人與故事。

想了解這系列紀錄片的更多信息,請點擊這裏

(本文經合作夥伴觀察者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堪稱世界奇觀的新中國文化普及方式:賽跑誰先寫出規定的字誰先起跑〉,本文圖片來自新華社紀錄片截圖。)

台灣人才懂的味道!台灣吃了數百年虱目魚料理,就像秋刀魚對日本一樣重要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除了政治,虱目魚也是台灣庶民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一如日本對秋刀魚的情感一樣深厚。

中國人嫌棄虱目魚刺又細又多,但虱目魚料理可以說是台灣人最普遍的小吃,也是庶民的補品。尤其台南比比皆是的魚湯、魚粥,清晨來上一碗,五臟廟飽足了又暖了身子。

(責任編輯:林芮緹)

7479868004_a731cf041c_z

文/阿圖賽

因為堅持台灣主權與尊嚴的民進黨政府上台,中國不再續約台灣契作的虱目魚。虱目魚是台灣人的傳統食物,便宜卻又營養,是早年台灣人攝取營養的重要魚類之一。談到台灣的虱目魚,也總會令人想起日本人的秋刀魚。

秋刀魚是日本人飲食與生活文化的一部份。在日本文化中,秋刀魚是秋天代表性的魚類,代表著時令與飲食文化的結合。秋刀魚和台灣的虱目魚一樣相當便宜,但同樣也是極富營養的食材。

秋刀魚不僅是日本人的庶民生活文化,也見諸於文藝創作中。詩人佐藤春夫在其作品「秋刀魚之歌」(秋刀魚の歌)中,開頭就寫著「唉!秋風啊,你若有 情,請傳達訊息,有個男人在晚餐時,獨自吃著秋刀魚,陷入沈思。」佐藤春夫的「秋刀魚之歌」,就是借用秋刀魚在日本文化中的意義,藉以引伸描述男女、家庭 與故鄉飲食習慣間的複雜情感。

小津安二郎的電影「秋刀魚之味」(秋刀魚の味)則是許多台灣電影人推崇的作品。這是一部以庶民生活為背景,描寫日本戰後父親嫁女兒的故事,以人與人 之間的善意,娓娓道來人生的縮影。雖然「秋刀魚之味」全劇都沒有任何凸顯秋刀魚的鏡頭,但如同秋刀魚滋味般的人生,正是這部電影所描述的平淡且真實的日本庶民生活。

電影《秋刀魚の味》海報(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秋刀魚之於日本的意義,或許,對許多台灣人而言,就好似虱目魚之於台灣的意義。

台灣和許多東南亞國家同樣都有食用虱目魚的習慣。

在台灣,17世紀荷蘭人殖民台灣時,就曾經記載台灣有養魚用的「塭仔」(oenij),清國文獻則 是記載台灣魚塭養殖的「虱目」。台語中的「虱目」(sat-ba̍k)一詞發音來源有不少說法,有一說是來自菲律賓語的虱目魚發音Sabalo;因為根據 考證,台灣的虱目魚應該是來自於東南亞。

虱目魚不僅是許多台灣人的共同記憶,也是現今飲食文化的進行式。

2011年,中國與台灣展開為期5年的虱目魚契作,2016年期滿不再續約。不續約 是政治因素還是市場因素,令人費猜疑,因為中國人不吃虱目魚。2015年起,中國負責承銷台南契作虱目魚的福建海魁水產集團,在收購虱目魚後就全數留在台灣販售。

畢竟,魚刺細且多的虱目魚並不得中國人胃口,台灣人才有吃虱目魚的傳統。

台灣人的虱目魚料理方式非常多元,包含內臟、魚皮等等在內的整隻魚都有不同的料理方式。虱目魚的料理,當然以台南一帶最有名,台南的街頭巷尾都有販賣虱目魚料理名店。很多台灣人,或許像我一樣,很羨慕台南人;只要一出門,令人垂涎的虱目魚是處處唾手可得的小吃。

在台灣錢淹腳目之前的年代,那時尚不富裕的台灣,蘋果是臥病在床者專屬的水果。小時候,為了一嘗蘋果的滋味,希望自己也能生病都算是一種奢求。台灣尚未富裕的彼時,便宜的虱目魚也是台灣人營養攝取的最佳來源之一。

對於許多台灣人的記憶而言,當歸黃耆虱目魚湯是記憶中的媽媽味道,現在也是漢醫師推薦改 善體質的一帖便宜良方。許多人的小時候,在冬天的夜晚,每當聞到當歸的香味,就知道電鍋裡有一盅令人溫暖的當歸虱目魚湯。

虱目魚,從數百年前就是台灣庶民文化的一部份。對許多人來說,虱目魚之味對台灣人的意義,就如秋刀魚之味對日本人的意義一樣──平凡但真實。

現在的虱目魚,雖然因為兩岸關係染上了政治色彩,媒體以中國拒絕再續約契作台灣虱目魚來解讀兩岸政治議題。

不過,虱目魚終究是屬於台灣人特有的飲食文化,中國人 不喜愛虱目魚,再如何強銷虱目魚到中國,充其量也只是滿足中國的台灣人餐廳需求,以及在中國經商或工作的台灣人思鄉之情吧?

虱目魚(圖片來源:由Bryan Harry,公有領域)

終究,虱目魚還是台灣人的味道。

在國外唸書時,曾經寄居在一位台僑的家裡;這位台僑總是從台灣帶著處理過的虱目魚肚來到異鄉,冰箱冷凍庫滿滿的虱目魚肚,是台僑對台灣的記憶,其實也是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虱目魚之味」,不僅是台灣人的記憶,也是現在進行式的飲食之味、生活之味,更是深層的台灣文化之味。因為,虱目魚之味一直紀錄著那個樸實與真實的台灣。

(本文經合作夥伴想想論壇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縮影人間】虱目魚之味〉。首圖來源:Dal Lu, CC Licensed)

魚夫:瞧,拿國產當包租公的國民黨──重繪新世界館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有到台北西門町的人可能都會注意到原本誠品的位置被拆除,包上鐵皮之後原本看似又要改建成什麼百貨卻又突然停工。

這個建築物正是當初國民黨戰後收走的「新世界商業大樓」,包租公是隸屬於國民黨名下的中影集團,可說是「黨庫通國庫」的標誌。

至於現在究竟怎麼了,還得歸功於中影因為租金太貴被誠品退租後,原本招到 H &M 結果又想漲租金把人嚇跑了,果然,現在 H&M 就跑到台北車站對面了。

(責任編輯:林芮緹)

newworldoktif
日治時期的新世界館就是現在的國民黨黨產新世界商業大樓。魚夫繪。

文/魚夫

新世界館創立於1920年12月29日,是當時台灣最氣派的活動寫真館,用今天的地址看就是台北市漢中街116號,捷運6號出口後就可以遇見的「新世界商業大樓」。

西門町一帶在日本時代就已經是電影街,早期「浪花座」、「臺北座」、「榮座」(今之萬國戲院)與「朝日座」等各領風騷,到了20年代則是默片的黄金年代,電影除了內容卡司外,最重要的角色是劇情解說員,即「辯士」,現場有小型樂隊伴奏,辯士的敍說精彩與否與票房好壞關係很大。

原新世界館隔著今成都路和「新起町市場」(西門紅樓)相望,館前本有一座造型優雅的橢圓公園,公園中央有臺灣總督府第四任民政長官祝辰巳的銅像。這人1896年來台,歷任台灣總督府財務局長、專賣局長、殖產局長等要職,1906年接任後藤新平為民政長官,1908年病逝於任內,享年41歲。

公園在國民黨政府來台時仍然存在,後來不知什麼時候,公園變成車水馬龍的道路,銅像被毀了去,原本製作精美的基座則換孫中山去站,並搬到了中山堂前面的公園裡去供人瞻仰。(您去了沒?)

IMG_1939
新世界商業大樓原本要租給H&M重新裝修,目前似乎談不攏租金中。魚夫攝。

大約到了1930年代,今天西門町一帶已成為台灣的「映畫街」,尤其在1935年的總督府始政博覽會上展出新式商品35萬6千多件,參觀人次275萬8千多人,將台北城的繁榮推向顛峰。

第一部有聲電影《忠臣藏》在台北「第二世界館」放映,轟動武林、驚動萬教,這時候「第一劇場」、「台灣劇場」、「國際館」以及台灣各地標榜播映設備先進、裝潢豪華的電影院,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鬧熱滾滾。

因此戰後國民黨政府接收的原台北市日產戲院,除新世界館外,還有大世界、台灣、大光明與芳明戲院等,大部份都歸屬黨營事業中影所有。

1965年7月,中影董事會通過拆除原日治時期新藝術風格三層樓高的建築,改興築「八重天」的鋼筋混凝土大樓,由建築師姚元中設計、天壇營造廠承造。大樓蓋好後,用原本國家的財產當起了包租公,一度有商家諸如華王觀光大歌廳、世界酒店、七重天歌廳、春風得意樓飲茶等承租進駐,所得當然歸國民黨所有。

國民黨的中影公司在接收之初,電影的利潤還算頗為豐厚,因此1948年的9月10日,還斥資重新裝修座椅、購入最新放映機等,並且開辦預售對號座位的電影票,把新世界「館」改成「戲院」。

重新開幕的第一砲為香港大中華影業出品、楊工良導演、陳娟娟主演的電影《龍鳳呈祥》,其後又曾在1956年提供場地做為「新世界劇運」的演出所在,算是有心於提昇演藝事業。

1975年3月18日,中影在新世界商業大樓的7樓,又創辦台灣第一家迷你戲院「真善美」,係中影的直營戲院,後來以放映藝術電影較多,在商業掛帥的時代裡甚為罕見。

設計師溫慶珠女士曾經自述少女時代迷上了非好萊塢的歐洲系電影,幾乎所有好看的片子都在「真善美電影院」:

我還記得有一部電影,叫《巫山雲》,女主角伊莎貝・艾珍妮真的是太美麗了,從那一部電影開始,我就為歐洲這種神秘又詭異的電影氣氛深深著迷,就這麼硬是看了幾十年的歐洲片,這些片子的回憶全在真善美,每個禮拜我都要衝到真善美報到,因為那個時候只有真善美可以滿足我對歐洲電影的渴望,所以「真善美」電影院對我而言,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回憶。

後來經導演徐立功的大力催生,在電影娛樂事業經營轉趨不景氣後,轉型為放映藝術電影,也使得長春、總統、光點等戲院等找到了新出路。

現在的新世界商業大樓正在整修當中,原來是以月租金8百萬租給了誠品約十多年,後來誠品認為租金太貴而退租,乃有瑞典品牌H&M有意承接,不料房東中影要再提高租金為1千2百萬,竟把H&M嚇跑。現在全棟建築以工事圍籬包了起來,內情如何,外人不得而知。

我把這棟新世界館畫了回來,因為這是臺灣電影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更是後人研究西門町庶民生活的入口起點,只是入口處就矗立著這麼一座國庫通黨庫的大地標。我當然也知道這是歷史戰亂的結果,但如今國家要轉型正義,看著國民黨當包租公,用國產賺大錢,心中就為全民抱不平!

用手機拍了影像來分享:

(本文經合作夥伴獨立評論@天下、作者魚夫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原文連結:〈魚夫:瞧,拿國產當包租公的國民黨──重繪新世界館〉。)

【逆思:台北街道故事】從信仰中心到街友聚集地,擁有百年回憶的艋舺老街要如何活化?

$
0
0

【我們為何要選這篇文章】

都市發展最容易碰到的問題,就是如何保留、活化老街區的故事。從最初的一府二鹿三艋舺到後來的剝皮寮,你了解萬華的老街故事嗎?(責任編輯:黃靖軒)

a4c2c3_0a152b14d13c4970a8af4436c1d75d15-mv2_d_4592_3448_s_4_2
(圖片說明/剝皮寮歷史街區,同時也是電影《艋舺》的片場)

文 / 黎育如 圖 / 黎育如

「一府二鹿三艋舺」,這句諺語深深烙印在台灣人的腦海中,清領時期的繁榮風華在北、中、南三個地區蓬勃發展,而位在台北的艋舺沿著悠悠的河岸坐擁豐富物產,貿易往來興盛的港口帶動了台北城的時代巨輪。

「這就是台北的根、台北的家」,長期耕耘在萬華的社區規畫師陳德君認為,這個「家」,對她來說穿越時光屹立不搖的存在著,至今仍能找尋的到當年燦爛風華的時代脈絡。

萬華位於台北的西區,擁有與台北東區迥然不同的地景面貌。在台北東區快速發展的同時,萬華留住了老城市獨有的人情與記憶,做為人潮聚集地的龍山寺一直是當地顯著的地標,也是展開萬華多樣生活面貌的軸心。香火鼎盛的龍山寺從清領時期就一直是信仰中心,象徵當時台北盆地做為貨物集散地而人口興盛的光景,百年來至今仍乘載著來自各地的虔誠信念與祝福。

走過龍山寺,萬華的「三流」文化──黑道勢力、性工作者、街友,在世俗紅塵中紛紛展開,有「龍山大飯店」之稱的艋舺公園長年下來是街友的聚集地,街友也因此在萬華地區形成了屬於自己的網絡,而性產業在政府廢除公娼後,則成了漂流在底層討生活的地下經濟。

沿著廣州街走去,剝皮寮歷史街區則是在電影《艋舺》的成功行銷下,成為外來遊客的必訪之地–電影《艋舺》不但為黑道勢力重新下了一個「義氣」的詮釋,更替剝皮寮帶來了嶄新的印象。

老舊街區難親近,風土人情漸消散

剝皮寮歷史街區是萬華地區歷史空間保存的著名案例之一,往清領時期追溯,剝皮寮在早期被稱做「福地藔街」,是當時艋舺對外街庄聯絡的要道。

在日治時期因被劃做學校用地,所以在日本人大刀闊斧改造城市時,保留了原本清代街區的原貌。到了民國90年代政府開始進行修復與保存的工程,原先在此生活的住戶與店家也被遷移他地,剝皮寮東側被做為教育局的鄉土教育中心,西側則是文化局給外界承租場地所用,而剝皮寮也在做為電影《艋舺》的片場之後聲名大噪,吸引了不少的觀光人潮。

但是如此景況在社區規劃師陳德君的眼裡卻相當不樂觀,她認為文化局在這裡成了一個「包租公」–剝皮寮街區平時緊閉的門窗無法讓人實際感受歷史的時空記憶,而做為片場又無法讓一般人自然的親近建築。

在陳德君的記憶中,過去剝皮寮街區是一條「生動」的老街,街上的印刷行、診所、浴池、茶室都是最真實的萬華生活寫照,當地獨特的人情味也是在生活中自然的流露,遷移前的「阿秀茶室」還經常營業至半夜,等挑廚餘的工人來店裡喝上一杯茶和閒話家常。

然而剝皮寮被政府徵收之後,原先生動的人情風景也不復存在。此外,陳德君也表示封閉的歷史街區對當地產業多少造成衝擊,從廣州街、青草巷一路走來,沿街的商業氛圍到了剝皮寮就被生硬的截斷,僅剩緊閉門窗的街區供外人瞻仰。

a4c2c3_eb6f4ad8b77f400abbbb2301fb320883-mv2_d_4592_3448_s_4_2
(圖片說明/現為文化局總管承租剝皮寮場地的業務,平日若無出租,則是門戶緊閉的歷史街區,少了剝皮寮老街原有的生動景象)

文資要活化,重在傳承與教育

陳德君認為,對於一個古蹟、歷史建築,不僅只是看到建築表面的美麗,而是要去顯現建築裡面的生活方式,因為「某個年代的生活方式,這個就是文化本身」,所以不論是對於因電影而帶來人潮的剝皮寮歷史街區,還是位在西園路上因結合星巴克店面而有了新面貌的萬華林宅,陳德君都期望,「文資活化的第一步,在於傳承記憶和在地的教育」,而非在觀光浪潮的席捲之下,失去了萬華最原初的人情滋味和認同的記憶。

a4c2c3_28083f5435874dee9080602d8a42ae94-mv2_d_4592_3448_s_4_2
(圖片說明/萬華林宅內部,一、二樓現為星巴克咖啡的營業空間)

活化歷史空間,人際網絡是關鍵

位在大里街的糖廍文化園區,則是在陳德君長期深耕萬華的經驗裡,維持較好的歷史空間保存案例,在爭取保存的過程中也一再凸顯了萬華當地緊密的人際網絡,而由下而上發起的保存運動,也讓從日治時期風光一時的製糖業記憶得以保留至今,使糖廠附近設有員工居住的國宅,保存在社區裡的糖廠成了當地人們代代相傳的記憶。

至今糖廠內有附設展覽,糖廠外也多了甘蔗園讓居民共同照料,使其成了當地老人家散步、聊天的公共場域,也讓萬華的溫暖人情味成了城市中獨特的景象,這就是陳德君眼中能夠維繫人際網絡和當地歷史脈絡的營造方式。

但陳德君也表示,人際網絡是歷史空間保存與活化的成功之因,同時也會是造成紛爭難解的源頭,像是現今位於和平青草園的仁濟療養院,在過去是台灣歷史中第一座的精神病院,當初的保存因為地方派系不同,而有不同意見的摩擦,但在長期的溝通之下,仁濟療養院才得以用開放式活動中心的新面貌繼續存於萬華人的記憶中。

a4c2c3_b9952c8df87b4d3aa3018c142927ddba-mv2_d_4592_3448_s_4_2

百年風情要再現,應重整體歷史脈絡

「萬華漂亮的房子很多,重點是要讓外人不僅認識一個「點」,而是整個萬華地區的發展歷史」,糖廍文化園區、剝皮寮歷史街區、仁濟療養院、萬華林宅……等等,這一個個歷史空間的節點,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花個幾分鐘的時間就走完了,但陳德君表示在觀光傳播上,應該更深刻的連結萬華區整個的歷史脈絡,「產業跟交通、城市發展是綁在一起的」,如清領時期最初沿著河流發展而起的艋舺市街,到了日治時期因為鐵路經過而帶動的工廠經濟,如彈珠汽水、玻璃廠、木材行,時光推進到民國四零年代的成衣業發展,至今在商圈中仍尋的到足跡。

萬華老城區在新舊雜處中仍能望見歷史的風霜,從最初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美名,歷經了不同大時代的洗練,也匯聚了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三流文化,而能夠連結這些歷史記憶的,就是這些古蹟與歷史空間,不但訴說著百年時光中的萬華風情,更道出了萬華當地獨有的歷史故事與雋永的人情味。

(本文經合作夥伴逆思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活化?失根? 艋舺時空記憶的保存議題〉。)

【可惡想喝】你所不知的宋朝「瓶裝礦泉水」──就連文人歐陽修都為之著迷!

$
0
0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別懷疑,這不是什麼寶傑節目上才會出現的奇文怪談,而是真實歷史──中國從宋朝開始,就有瓶裝礦泉水,而且就連歐陽修都為之著迷!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責任編輯:黃靖軒)

15755333986_e72be98b17_z (1)

文/李開周

常識告訴我們:愈是名貴的物品,愈不注重實用價值。譬如你們家裝修房子,買了一個二十萬元的馬桶,請問這個馬桶有什麼用?難道可以用來做飯嗎?當然不能。只不過親戚朋友到家裡做客的時候,可以用來炫耀一番罷了。

一套售價上百萬元的茶具同樣如此,它不可能將草茶點出片茶的味道,更不可能把茶粉泡出咖啡的味道,把這樣一套純銀茶具擺到家裡,甚至不捨得使用,除了顯擺口袋深度和證明低俗的生活品味之外,還有什麼用處呢?用南宋周煇的話說:「士夫家多有之,置几案間,但知以侈靡相誇,初不常用也。」士大夫買到名貴茶具,無非是放在家裡擺闊,很少有人用它喝茶。

周煇的話中有一個亮點:「士夫家多有之。」像那種動輒一、兩百萬一套的茶具,竟然很多士大夫家都有,這說明什麼?一是說明宋朝士大夫有錢,二是說明他們把喝茶這件事看得很重要。

宋朝士大夫除了願意在茶具上砸錢,還會不怕麻煩、不惜工本地訂購點茶用的礦泉水。南宋王德遠《調燮錄》載:「水之宜茶者,以惠山石泉為第一,故士夫多使人往致之,市肆間亦以砂瓶盛貯售利者。」天下最適合點茶的水是產自江蘇無錫的惠山泉,所以宋朝士大夫常常派遣僕人不遠千里去惠山取水,再運回來點茶。因為有這種需求,所以市面上也有商販出售惠山泉,用砂瓶裝起來,賣給講究生活品質的風雅之士。

歐陽修〈大明水記〉云:「水味有美惡而已,欲求天下之水一一而次第之者,妄說也。」各地水質雖然不同,但都有甜有苦、有清有濁,無論哪個地方都有好水,無論哪個地方都有劣水,如果純以地域論英雄,說某地之水天下第一,某地之水倒數第一,那叫胡扯。

但是歐陽修晚年在安徽阜陽隱居時,曾託門生從江蘇無錫捎回惠山泉,可見他老人家也追趕過潮流。還有一回,他請大書法家蔡襄給他寫了一幅字,事後付給蔡襄「鼠鬚栗尾筆、銅綠筆格、大小龍茶、惠山泉等物為潤筆」,說明惠山泉在他心目中可與古董、名茶並駕齊驅,絕對是拿得出手的好水。

宋朝還有一種比惠山泉還要適合點茶的水:竹瀝水。據北宋筆記《江鄰畿雜誌》記載,我的開封老鄉蘇舜欽和蔡襄比賽誰點的茶更好喝,蔡襄用的是高級茶,蘇舜欽用的是普通茶,最後卻是蘇舜欽贏了。為什麼呢?因為蔡襄用的是惠山泉,而蘇舜欽用的是竹瀝水。

竹瀝水是產自天臺山的泉水。將打通關節的竹子連接起來,做成一個長長的管道,將天臺山上的泉水引到山下,用大缸盛起來,沉澱一夜,再分裝到砂瓶裡面,封口,貼上標籤,運往全國各地出售,此即竹瀝水。

市間出售的惠山泉、天臺山上的竹瀝水,都用砂瓶封裝,聽起來很像現在的瓶裝礦泉水。但是宋朝的水質淨化和密封包裝技術畢竟處於非常原始的階段,瓶裝泉水在長途運輸和層層分銷的過程中會慢慢變質。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宋朝茶人在買到瓶裝水以後還要再處理一下。怎麼處理呢?「用細沙淋過,則如新汲時。」把瓶中已經變質的泉水倒出來,倒入一個乾淨的容器裡,撒入細沙,使其沉澱,澄清後就沒有異味了,和新汲的泉水一樣。其中原理並不複雜:沙子顆粒小,表面積相對大,帶有大量的自由電子,而水中也有很多帶電的雜質顆粒,所以沙子的電子就會和雜質的電子正負相吸,聚成一團,然後慢慢沉澱下來,於是變質的泉水就煥然一新了。

4545
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時報出版

(本文書摘內容摘錄自《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由合作夥伴時報出版授權轉載,並同意BuzzOrange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A-Lang Yang 楊朗,CC Licensed


共產主義的殭屍在列車徘徊——那些《屍速列車》影射的左派鬥爭與歷史事件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屍速列車》推出之後,多半討論的方式都是從台灣和韓國的角度比較台灣和韓國影視工業的差別,但對於電影倒是著墨不多。作者黃盛譽帶來截然不同的解讀:原來,這是一部檢討韓國社會、也借鏡歷史事件的電影。也許看完這篇影評,再看一次這部電影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責任編輯:林芮緹)

20160915124950589854
《屍速列車》劇照(翻攝自나무위키)

文/黃盛譽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徘徊。」 -馬克思《共產黨宣言》

屍速列車是否在暗示韓國過去的階級鬥爭呢?

如果我們真的可以如 PTT 電影版裡面這篇〈屍速列車的政治隱喻〉所說,把殭屍當成共產主義,那是否就可以把殭屍吃人當成是無產階級對於其他有產階級的批鬥?而整部列車上的所有行為、舉凡殭屍、主角、列車長、資本家的所作所為是否就是階級行為的縮影呢?

既然我連李嚴都可以扯到希臘悲劇了,把殭屍跟馬克思主義扯在一起似乎不無不可。

馬克思不也在共產黨宣言開宗明義就說「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徘徊」嗎?只是我認為這次是「一群殭屍,共產主義的殭屍,在列車徘迴。」所以結論就是:可以。甚至我認為這種解釋方式才能讓我們補足《屍速列車》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本篇文章內容涉及電影劇情,請尚未觀賞電影的讀者注意。


列車上播放的新聞與群眾的反應

令人意外的是,從電影初期男主角的視角來看,我們只看到都市裡的大樓燒起來了,人們急著逃出都市(男主角差點撞車那段)。

媒體也只說這是暴力事件,而不是一般殭屍片聽到的生化危機。新聞裡面提到的政府說法也極其曖昧,沒記錯的話只說了「全國戒嚴」跟「國民要對政府有信心,不要相信小道消息」之類的話。這裡跟台灣以前保密防諜的說詞有87%相似。

這似乎開啟了一種超譯《屍速列車》的方法:我們不能單純把《屍速列車》當成殭屍片看,殭屍本身的行為、政府的反應都可能是對社會氛圍的暗喻。

就連阿嬤姐妹中妹妹對這新聞的看法也是「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上街抗議」,從片頭至此,「殭屍」這個詞從未出現。

我很懷疑,如果今天片名翻譯不叫《屍速列車》,而是直譯的《釜山行》,然後再把片頭一開始的死鹿復活橋段拿掉的話,會不會有人看到這邊還不知道這是殭屍片呢?

 

阻止殭屍的方法

在列車上乘客及主角們曾經兩次阻止、或者至少成功地分散了殭屍的注意力。

第一次是發現殭屍只會衝過來但不會開門、而且只要看不到活人就不會攻擊。第二次是男主角把帥大叔的手機扔到對角然後打電話過去,因為手機鈴聲夠俗所以殭屍就被吸引過去了(誤),主角們得以順利通過該節車廂。

這似乎暗喻了社會如何透過體制內的方式抒發無產階級者的憤怒,一是透過媒體來遮蔽群眾的眼光,二來透過流行娛樂來疏導人們的負面情緒。

第二點比較好理解:本片中的殭屍會受到聲音及光線影響來行動,就這點來說似乎與追求聲光效果的追星族無異。希特勒不也說過,不需要讓年輕人有判斷力和批判力,只要給他們美麗的明星、刺激的音樂就行了?這些娛樂文化看似無用,卻是分散無產階級力量的重要媒介。

至於第一種,也就是透過媒體來阻止無產階級聯合這點,我認為片中是有明確暗示的。當帥大叔關門把殭屍擋在外面時,主角告訴大叔可以把手放開沒關係。接著孕婦靈機一動把報紙貼在窗戶上,結果殭屍停止撞門了。

這裡怎麼看都很怪,主角怎麼知道殭屍不會開門?孕婦又怎麼知道只是把門貼起來殭屍就不會衝過來?原因很簡單:報紙很好用。

無產階級擁有衝撞階級的能量(撞門)、卻缺乏進入更高階級的方式(開門),加上受到報章媒體的影響,它們很快的恢復平靜。

在此列車門成為了一個意象,反映了無產階級在體制的衝撞以及阻隔。

 

movie_image (1)
《屍速列車》劇照(翻攝自나무위키)

大田站為何全是軍人殭屍?

這我一直覺得很怪,有個一兩個平民百姓殭屍應該不為過吧?轉念一想,那可能是指涉北韓共軍。

查了一下資料,韓戰時南韓政府一度被逼到只能堅守釜山,其他地方全都淪陷了。這也解釋了金主任在電話裡的那番話「在釜山的初步防禦成功了」,換個角度思考,韓戰時也是「左派勢力的入侵在釜山止步了」。我相信韓國民眾看到這段是有感觸的。

在大田站還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為何人們逃回列車後,卻像笨蛋一樣打開了裡面充滿殭屍的車廂?

當然這是災難片,每個人當下的腦衝行為都有牽一髮動全身的可能。但我認為這裡反映的是,當眾人看到軍人殭屍(北韓共軍)對人民的屠殺後,回頭尋求與自家左派共處的可能,如果照馬克思的說法,左派會超越國界及民族的藩籬,聯合起來共同推翻有產階級,這裡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了。

 

保導聯盟事件:從9節前往拯救鎖在13節車廂的他們背後的隱喻

保導聯盟據載是南韓政府在1949年成立的官方組織,旨在懷柔、統制和正確引導左派勢力。

在韓戰爆發後, 當時的總統李承晚為對抗左翼勢力,韓國國內實行了專制獨裁統治,不但嚴厲鎮壓共產主義者為代表的左翼勢力,連這群保導聯盟組織的人也被視為共黨的同路人,被政府血腥屠殺,據估計殺了十萬人。

保導聯盟的人員組成十分多元,同情左派的人、溫和右派、中間派、當然也是有湊數跟共產黨毫不相關,純粹受到威脅利誘而加入的平民百姓。

列車上剛好也有很類似的構成:對抗左翼勢力、被千里馬營運長(右派)把持的列車長(決策者)堅持掃除所有感染者(暗示可能被左派滲透的人/主角群),支持營運長這麼做的其他乘客(有產階級)、殭屍(泛指所有被共產主義影響而失去理智的人們)。

被困在列車上第13節的成員正是代表了共產主義亟欲吸納的成員縮影:無產階級(流浪漢)、同情無產階級的人(阿嬤姐妹中的姐姐)、年輕的下一代(秀安跟孕婦)。另外別忘了更早之前的棒球隊學生。

從第9節車廂前往救援的主角、大叔跟學生可能就是指這些保導聯盟中有積極作為的人員,他們根本上算是右派的人,但卻因為跟左派接觸的關係而被政府懷疑。

這也呼應了為何那位千里馬營運長打死都不開門的原因:在他眼中根本無法辨識這些人是否為感染者(左派勢力),只能透過排除異己的方式防止可能的滲透。寧可錯殺,不可錯漏。

如果不開門這件事影射的就是保導聯盟事件。那麼阿嬤姊妹中的妹妹開門讓殭屍進來,也顯得可理解了。

因為對她來說,殭屍也好、自私的營運長也好,他們沒人顧及這些保導聯盟成員的安危,每個人都是自私的。我們可以說,妹妹無視意識形態的鬥爭,也不特別站在哪一方,她只是單純對這種鬥爭感到厭煩,為她姐姐深感不值罷了。

 

為什麼一路打殭屍的男主角最後卻自己伸手給殭屍資本家咬?

從殭屍出現之前其實這部片就一直在重複一個思想:「人必須自私。」坑殺散戶,因為他與我無關;關門擋住帥大叔進來,因為他與我無關;別讓位給孕婦,現在不是禮讓的時候;別告訴人群自己知道的消息,因為只要女兒跟我知道就可以了。

就我看來,這有點像是一走來自私的主角對於自己行為的贖罪(補充另一種可能:正如同保導聯盟的成員明明就為了統制左派勢力存在的,但到最後卻被極右派反咬一口。)雖說資本主義的形成不單單源自人們的自私,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價值觀對於整個(韓國)社會影響極大。(對台灣來說不也如此?)

對抗左派的人一路走來,憑著一己之私拋棄了許多人,就像尼采所說:跟怪物戰鬥的人要小心不要成為怪物,與殭屍戰鬥的人最後也成了殭屍,營運長跟主角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人們之所以會選擇左派,就馬克思的說法不就是因為資本家出於自私剝削了勞動的剩餘價值,所以人們才群起反抗嗎?失去理智的人未必就是殭屍,也可能是活人。

 

走進山洞,唱出離別之歌

嗯,我知道這結局很突兀。但如果把整部電影看成韓國從階級鬥爭、韓戰走出來後,後面的生活還是一片黑暗、沒人敢保證未來會如何的狀況,我倒覺得這結局不賴。

人們必須在不忘歷史傷痛下與過去做個了斷,對秀安來說,經歷了那麼多事(走上失控的列車、親眼目睹了喪心病狂的殭屍跟乘客、歷史潮流下的生離死別、換過列車、到最後跟孕婦走出列車),這是給父親未完的歌,卻也是給她自己的、給她未來的歌。

PTT〈屍速列車的政治隱喻〉裡有提到這是夏威夷的歌,我覺得這是件很哀傷的事,因為這段復甦的路還是需要美國的幫忙。(我們不也如此嗎?)

 

小結

綜觀整部電影,不論是列車本身或是車上乘客,似乎都一再影射韓國的社會氛圍。

大多數對於《屍速列車》的負評來自於角色不夠人性化、情緒轉折不夠多、或是覺得劇情轉得有點硬。但是如果照上述說法,這反而不是《屍》片弱點,而是本片為了呈現社會縮影而故意有所為之,每個角色似乎不只是個人,也代表某個群體的集體心理。

當然,以上所做的這些評論並不是想告訴大家「屍速列車其實就是歷史片、政治片」這麼武斷。說實在的,我認為這篇頂多只是提供了一種重讀《屍》片的方法,至於它的意義、延伸、好壞與否,其實還是掌握在每個觀眾心裡的。

最後,如果要我回答為何台灣拍不出《屍速列車》這種片的話,我認為有一定程度是因為我們尚未掌握意識型態的幽靈、未能理解歷史、也未能將社會氛圍化做美學題材,因此創造不出能夠讓人有感觸的殭屍或怪物。

綜觀整個志怪文學或是電影的發展,其實還是以理解社會氛圍為重要元素。唯有先理解縈繞在群眾心中揮散不去的事物或現象,才能進一步去塑造怪物的形象及相關設定。

(本文經原作者黃盛譽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腦補影評】共產主義的殭屍在列車徘徊?〉。)

首圖來源:翻攝自나무위키。

農夫告訴你真正土鳳梨的滋味:你吃的土鳳梨,其實是日治時期進口的夏威夷鳳梨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中秋節可能除了烤肉也吃了不少鳳梨酥,台灣的土鳳梨酥世界有名但你知道現在我們吃的土鳳梨原來是從夏威夷進口的嗎?

台灣原本是有原生種鳳梨的,但很快就因為日本人發展罐頭工業而被淘汰掉了,全台目前所剩不多。(根本是國寶啊)最後也因此讓一群台灣人飄洋過海到日本石垣島當起了鳳梨農夫。

作者家中栽種土鳳梨、也生產土鳳梨酥,由他來帶大家一窺土鳳梨的真面目、了解台灣土鳳梨背後的台灣故事。

(責任編輯:林芮緹)

15339081687_76d6dbda86_z

文/lan0846

小弟家裡還在種土鳳梨和做土鳳梨酥自產自銷,對土鳳梨有一點點研究,如果有誤再麻煩高手補充。

土鳳梨原來不是「真正的本土鳳梨」

土鳳梨的名稱是針對開英種鳳梨的俗稱。這種鳳梨稱作smooth cayenne,日語稱スムースカイエン,台灣人過去稱南洋種。

說到土鳳梨的由來,也跟台灣過去日本殖民時代有關。在那個時代,日本政府為了仿效當時鳳梨罐頭最大出口產地夏威夷,而從夏威夷引進smooth cayenne開英種鳳梨。

在引進此種鳳梨之前,台灣島內也已經存在清代跟著移民漢人而來的鳳梨,這種鳳梨俗稱本島仔鳳梨(台語)。

本島仔鳳梨的氣味很香濃,香氣應該超過土鳳梨的香氣。但因為結眼深所以在去皮之後必須用刀子將結眼挖掉,剩下的才是果肉。也因為這個動作麻煩,在機器去皮之後還需要人工去結眼,所以日本人才向外尋找適合製作鳳梨罐頭的開英種鳳梨。

這大約是1910年代的事情了,而此時也是台灣罐頭產業正發展的時代,但當時絕大多數的鳳梨農仍習慣種植本島仔鳳梨。日本人為了推廣開英種鳳梨在台灣各地設置推廣所,將近二十年的測試和實驗,一直到1930年代才確定中部地區適合種植開英種鳳梨。

本島仔鳳梨的種植上它不需要過多的照顧,可以忍受太陽直射,可以忍受南部地區較為不平均的雨量。但開英種鳳梨恰好相反,無法忍受太陽直射和不平均的雨量,因此在日本時代的台灣,在南部種植開英種鳳梨是失敗的;反而因為中部地區,特別是八卦山山脈,環境及氣候適合開英種鳳梨生長。

 

日本創造的台灣土鳳梨外銷王國

1930年代,日本人因為一次中部地區異常寒冷導致本島仔鳳梨全面歉收的契機,全面介入了中部地區的鳳梨種植,大量引進了開英種鳳梨。除此之外也大量合併了中部地區的鳳梨罐頭工廠,成立了台灣合同鳳梨株式會社

因為這次的合併也導致中部鳳梨大王林發先生帶了三百多位農民移居石垣島種植,而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文章後面會再提到。

也因為日本政府的強力介入下,中部地區特別是八卦山地區,成為了鳳梨罐頭加工非常興盛的地區,也成功複製了夏威夷罐頭經驗。

而這種鳳梨在農民口中就稱作土鳳梨或南洋種鳳梨,就我阿公口述,一直到1940年代的改良鳳梨品評會才正名做スムースカイエン開英種鳳梨。

而土鳳梨大量發展及大量出口賺取外匯的歷史就此展開了。

戰後一直到美援終止這段時間是台灣鳳梨罐頭發展迅速的時間,美援終止後馬口鐵缺乏,漸漸導致鳳梨罐頭產業沒落,改走鮮果食用路線。因此這種人人口中說著帶有「酸味」的土鳳梨漸漸開始被改良成以甜度為主的鳳梨,李如金鑽鳳梨、甜蜜蜜鳳梨、牛奶鳳梨等等。

土鳳梨很酸是一個誤會

其實土鳳梨(開英種鳳梨)並不是酸,應該說這是它本身的味道。
土鳳梨四季皆有收成,而酸甜隨著一年四季有改變。

土鳳梨是絕對可以直接食用的,特別是第一二季的土鳳梨(端午到中秋之間)。三四季的土鳳梨雖然酸,但也不到吃不下去的地步,在一二季時(約端午到中秋)甜度也是很夠的,除了甜之外它也保有那種鳳梨原始的香氣那種「喟口」,而這種滋味是後來的改良鳳梨所比不上 的味道。

所以說,我不太認同土鳳梨就應該被賦予那種「酸」的印象。這應該是上天賦予鳳梨最自然最原始的滋味,也是因為改良才產生這種酸甜之別。老人們總說這是「喟口」,只是因為幾十年來的改良,讓人們忘了鳳梨它原始傳統又自然的味道。

小時候阿嬤會將夏天的土鳳梨蜜過煮過,裝進冰包裡面變成鳳梨冰,好懷念。土鳳梨帶有扎扎實實鳳梨的香氣,還有那酸的喟口,真的很棒!

所以:

  1. 土鳳梨是針對開英種鳳梨的俗稱。
  2. 吃土鳳梨酥時可以注意後面的包裝原料是不是開英種的鳳梨。
  3. 土鳳梨酥不一定都是酸的;如果太酸,不保證沒有添加……

土鳳梨的真面目!

我的家族在我阿公的阿祖(1897年去世)開始便已經在八卦山地區種下本島仔鳳梨,一直到1930-40年代之間才開始改種植開英種鳳梨,所以本島仔鳳梨能留下來是真的非常珍貴。

日本時代鳳梨改良品評會我的阿祖和太祖拿過壹等賞的獎狀,現在是傳家寶:

View post on imgur.com


我阿公目前還種有剛剛開頭說的本島仔鳳梨,大約還有留下十株,我阿公說這是他的傳家之寶,也是他的寶貝種鳳梨。之前有吃過一次,吃起來滿不像我們現在認識的鳳梨。

有很多人想知道本島仔鳳梨長什麼樣子,因為手邊的資料比較少,所以這邊只有一張照片和一段小短片。這張是本島仔鳳梨(在來種鳳梨)的照片。

View post on imgur.com


這是一天和我爸載鳳梨回工廠處理時,我阿公給我的隨手拍。這段影片便有拍攝到我阿公所留下來的本島仔鳳梨約十株,剩下這十株一年只會生個一兩顆鳳梨出來,或者沒生。

漂洋過海變成日本石垣島名產的台灣土鳳梨

其實還有個更有趣的故事,在稍早的介紹中有提到,1936年日本人主導的鳳梨工廠合併,合併成台灣合同鳳梨株式會社。

這個事件也導致林發先生(台中人)帶著拒絕合併的廠商及與工廠配合的農民,離開中部地區找尋適合種植鳳梨的地點。後來因得知日本沖繩石垣島適合種植鳳梨 ,因此帶了三百名的鳳梨農前往石垣島開墾。

比較有趣的是,石垣島有紅土,如同八卦山脈適合種鳳梨的紅土一樣。而這三百名台灣農民有的留在石垣島落地生根了,有的回到台灣,到今天石垣島仍然有一千多名的台灣裔。

因此,鳳梨也是石垣島的名產,更有意義的是,種植鳳梨的大部分是台灣人後裔;而種植的鳳梨就像八卦山現在種植的鳳梨一樣,都是開英種土鳳梨,這些台灣人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仍會使用台語。

如果有興趣可以看這部快上映的紀錄片《海的彼端》:


其實我們現在的土鳳梨充滿了可以敘述的故事。

不只是故事,它反映的也是台灣一個時代的演進。
從過去代表著鳳梨罐頭,到今天以另一種形式代表著土鳳梨酥。
不僅僅是經濟模式的轉變,也是兩個時代的連結。

所以在吃土鳳梨酥(用開英種做的鳳梨酥)的同時,也要記得您正在享用的是有著百年歷史脈絡的產物。這一塊土鳳梨酥不僅僅代表著台式文化,它還乘載了百年前那個迷人的鳳梨「喟口」。

謝謝各位今天看了小弟我有關土鳳梨的介紹。

家裡自產自銷,本身自己對歷史比較有興趣,為了能建構出故事,才對土鳳梨稍微去研究了一下,所以針對歷史的敘述會比較清楚。

大概是這個樣子,下台一鞠躬!


(本文經原作者 lan0846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Re: [問卦] 土鳳梨酥真的比較好吃嗎?〉〈Re: [問卦] 土鳳梨酥真的比較好吃嗎?。首圖來源:Blowing Puffer Fish, CC Licensed。)

優雅的自來水博物館卻隱藏著世紀的大謊言——真正的自來水之父才不是劉銘傳!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自來水博物館中說「自來水之父」是劉銘傳,但這句話可真的算是笑掉人大牙了,台灣從日治時期就有自來水了,為什麼自來水之父是清朝官呢?

國府來台後,充斥著仇日、反日的情結,台北市堂堂「自來水博物館」隱藏著如此荒誕不經的謊言,刻意淡化日本人的努力,銜接莫名甚妙的清代巡撫,且至今仍不願還原歷史真相。

(責任編輯:林芮緹)

15898697809_9076efce9b_z

如果說台灣的自來水之父是劉銘傳,聽聞者會馬上從椅子上跌下來大概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台灣有自來水是什麼時候?當然是日治時期!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許多國民黨兵都沒見過什麼叫自來水,甚至跑到五金行去買個水龍頭,回家往牆壁一挖裝上去,咦?怎麼沒水?乃去找五金行老闆理論,這不是笑話,是唸過一點二二八歷史的人都知道的史實。

可是這台北巿自來水園區裡的「自來水博物館」說起台灣的自來水歷史,開宗明義:「西元1885年(民前二十七年), 清代首任巡撫劉銘傳,力行新政且重視飲水衛生,於臺北北門街 ( 今衡陽路)、石坊街( 今博愛路 )、西門街等處,開鑿深井供水,此為臺北公共給水之開始。」

不只官網上如此硬拗,還特製海報一幀,原本貼在博物館內,後來我再去一趟和館內的導覽志工聊起這段記載,連志工也很訝異居然有此一說,我請他們去官網看看,並且發現那張海報早已收了起來,不知是否要防我這種人來當場「凸臭」。

劉銘傳挖幾口水井,就算台灣公共給水的開始?就算劉銘傳官大,水井比人挖得多,但算得上現代的自來水建設嗎?再沒常識,也不敢說挖幾口水井和現代的自來水有啥關聯?

而台北市府在官網和博物館文獻記載上,居然說:「日人據臺之初,以劉氏的建設為基礎,展開自來水設施之規劃。」這臉皮之厚,實屬世所旱見。

台灣早期為瘴癘之地,飲水衛生的確是一大難題。

劉銘傳是曾經聘請了日本技師七里三郎在臺北城內鑽鑿井水,但目的是供一般官員飲用,以防疾病滋生,尋常百姓可是無福消受的。

而那種源自地下水的水井,因為受到擠壓,便有如湧泉般的自動冒出,乃自然而然的呼之為「自來水」,當然,和我們當代複雜的自來水淨水、儲水和輸送等過程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2489894482_3298e99c58_b
這張海報本來掛在自來水博物館內,現在拆下來了

劉銘傳對「自來水」的「貢獻」證據,總結留下上書皇帝的奏摺裡一段文字:「購自來水機器全副,價洋二千圓。」如此這般便成了台灣公共給水的嗃矢,那許多台灣人的祖父輩挖過井水者趕快出列登錄,即可名垂自來水青史矣。

歷史上還有一位臺南知府唐贊袞也曾試圖鑽井失敗,結論是:「臺郡水多鹹,余用泰西法招匠鑿自來水井,鐵管下五十丈,不得水。」知府哪裡懂得現代水道探勘的科學知識?隨便挖口井,如若在台南,那麼鹽份地帶的「水多鹹」用膝蓋想也知道,最後徒勞無功,更是可以預見的結局。

總之,漢人可能發明鞭炮,但絕對不能說是原子彈之父。

歷史的真相不能掩蓋,台北市府大抵也不好意思再瞎掰下去,終於有點良心發現的說:「1896年(民前十六年 )八月,臺灣總督府特別聘請英國人威廉・巴爾頓( William K. Burton )來臺,並派遣總督府技師濱野彌四郎協助,進行全臺衛生工程及臺北自來水建設之調查工作。」

2490340011_931b710dfb_b
威廉・巴爾頓( William K. Burton ),這位才是台灣自來水之父

1895甲午戰爭之後台灣被割讓給日本,日本始政之初,隔年就特別禮聘英國人威爾巴爾頓來台灣規劃自來水的建設與調查工作,請問,劉銘傳在1885年,也就是10年前挖的幾口水井和台北市自來水規劃有什麼關係?

日本總督府請巴爾頓先生來,歷經長達十數年的調查規劃工作,一直到1907年,依巴爾頓先生之建議, 決定在公館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建取水口,汲取原水,並於觀音山麓設淨水場,再將處理過之淨水,用抽水機抽送至觀音山上的配水池,經重力方式緩緩流下,供應台北住戶的日常用水需求。

巴爾頓後來因為勘察水源罹患瘧疾,竟一發不可收拾,雖然原本打算請假返英,後來卻又感染赤痢,急急就近到日本治療,只是病情急轉直下已成「惡性肝臟膿腫」,最終病死「東大附屬醫院」,他生前只完成基隆水道設計案,構想最後幸由得力助手濱野彌四郎賡續遺志完成。

濱野彌四郎是「台灣水道之父」,巴爾頓辭世後,他在台灣繼續上、下水道的建設,前後長達23年的歲月,接續打造基隆、台北、台中、台南等台灣主要都市的水道計劃與建設,大正8年(1919年)離台至神戶擔任技師長。

現在台南山上淨水廠有座濱野彌四郎的銅像,由企業家許文龍先生親手捏塑成形。許先生曾經和我談論過台灣如今水利發達的基礎,其中濱野彌四郎和當年他的部屬八田與一的貢獻尤居功厥偉,所以他特地在百忙之中,重塑這兩位先行者的銅像,以供後人瞻仰。

國府來台後,充斥著仇日、反日的情結,台北市堂堂「自來水博物館」隱藏著如此荒誕不經的謊言,刻意淡化日本人的努力,銜接莫名甚妙的清代巡撫,且至今仍不願還原歷史真相,許多學校的戶外教學經常帶領學生來此,我每回遇見,總不禁懷疑:老師們會不會糊里糊塗的將這歷史謊言教給下一代?

走在台北街頭,見著許多日治時期的古蹟,全部被改為「民國」多少年建成云云,回想當時被割讓給日本的台灣豈有「民國」紀元?日本人曾經統治台灣的史實不管台北市政府如何篡改,長期來看,歷史一定會還原本來面目。

伽利略發現地球自轉被抓到法庭進行宗教審判,為了換取無罪判決,乃不得不改變他的主張,可是離開法庭時,嘴裡還是碎碎念著:「無論怎樣,地球還是在轉啊!」

無論怎樣,劉銘傳挖井絕非台灣自來水的伊始,尤其在網路世代裡,更不可能隻手遮天,一再欺瞞的結果,倒讓我感覺依稀回到了金世杰「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的時代,其中一段反諷的對話,形容我們過去所受的「黨國教育」竟是:「地理是歷史,歷史是(虛構的)小說」,終究紙包不住火,相聲也會點出真象了。

用手機拍得影片分享:

 

【台獨先知】戳破「反攻大陸」的謊言!52年發不出的「台灣人民自救傳單」,讓他們遭逮捕

$
0
0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1954年,全面敗逃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蔣介石一邊對島內宣揚反攻大陸,一邊和美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承諾將放棄以武力反攻大陸,明顯和對島內的說法矛盾。

當年彭明敏教授等人發布這份台灣人民自救宣言,主張「反攻大陸」是騙局、中華民國宣稱自己代表中國是肖話、中華民國遲早會被踢出聯合國,卻在52年前的今天遭逮捕。當時應該不少人認為這種言論是激進的瘋子。現在回頭去看,國際現實早已應驗這群台獨先知的預測。(責任編輯:黃靖軒)

14424828_1052574568196560_3945334803355445329_o

文/台灣回憶探險團

1964年9月20日, 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欲發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被逮捕。

1954年底,已全面敗逃來臺灣數年的中華民國政權,在韓戰爆發美援挹注下得以苟活。此時對內大張旗鼓說著「反攻大陸,消滅共匪」的蔣介石與美國簽訂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其中在協防範圍將中華民國的部份侷限在臺澎地區、中華民國對中國的軍事行動須受美國同意的限制,1958年與美大使館的聯合公報上承諾「不憑藉武力恢復大陸人民的自由」(英原文:not use the force),形同放棄了以武力「反攻大陸」。

在這樣矛盾的背景下,時任臺大政治系教授的彭明敏與謝聰敏、魏廷朝共同起草了《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主張「反攻大陸」已無可能,並提出「一個中國,一個台灣」、重新制定憲法以保障人權、以新國家身分加入聯合國等主張

這份文件原先打算以郵寄方式交給臺灣各界領導者,卻在印刷時洩漏,三人於1964年9月20日被捕。之後在國際壓力介入下,彭明敏從八年的刑期中被特赦,但他之後的生活還是處處受到監控,最終終於在1970年潛逃至瑞典。

編按:這份宣言的摘要後來經過「全美台灣獨立聯盟(United Formosans in America for Independence)」的努力,在1966年第一次以廣告的方式出現在西方媒體──紐約時報上。當時註解內的名稱是「Declaration of Formosans」。

資料來源:wiki

 

彭明敏曾表示:

沒有人相信「反攻大陸」。大家都認為,政府揚言代表中國是荒唐的,蔣介石對新疆、外蒙古和西藏的主張也是荒謬的;對沖繩和琉球群島企圖作類似的宣稱,更可笑的。

我們感覺更嚴重的是政府對臺灣本身所做的不切實際的宣稱:它代表中國和「自由世界」,以及島上人民一致支持「光復大陸」。雖然沒有公開談論「獨立」,但是大家都認為:政府如果堅持其立場和政策,它有一天必會從聯合國被驅逐出來;所以,最基本的問題是改革和重組,藉以創建一個與現實切合的政府。

不到10年,果然中華民國就被踢出聯合國。幾十年過去,也愈來愈少人相信「反攻大陸」的鬼話,但遺憾的是,臺灣至今依然無法「改革和重組,藉以創建一個與現實切合的政府」,依然得揹著宣稱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沈重包袱,在認同錯亂中走著永遠不可能被承認的路。

(本文經原作者台灣回憶探險團授權轉載,並同意BuzzOrange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請見:連結,首圖引用剪輯自:2008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特展

921地震17周年圖輯回顧——1999年的9月21日,大家原本要做什麼?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17年前的夜晚,突然一陣地動山搖,接著面臨的是超乎想像的人、物傷亡損害,此事幾乎是現代台灣人心中共同的傷痛記憶。17年了,台灣也在天災預防上獲得許多教訓,讓我們一起回顧那年你我都驚心動魄的九二一。

(責任編輯:林芮緹)

20160921160238409350
17年前的集集大地震,仍是台灣人心中永不滅的痛。(翻攝自921大地震紀念館)

距今17年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至今仍是大家記憶中最深的痛,那天凌晨一點四十七分,此刻,睡夢中的你我被上下劇烈搖晃驚醒過來,水電、通話瞬間全中斷,台鐵西部幹線全面停駛。這場驚天駭動的造山運動,造成超過十萬間房子倒塌,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算是從二次戰後受創最大的天然災害。

當時,當天凌晨2:30,行政院成立「重大地震中央處理中心」,宣布九項緊急處理指示,並立即下達命令,動員國軍前往救災 。一周後,台電實施限電方案,苗栗以北八個縣市分區輪流停電。

921小檔案

總統李登輝、副總統連戰、行政院院長蕭萬長等首長緊急赴中南部災區巡視。蕭萬長還指示災後重建規劃將在6個月內完成,並於5年內完成重建工作。此外,財政部還訂定統一勘災辦法,列為危險建築物者,本年地價稅與次年房屋稅均可免繳。

當時擔任外交部長的胡志強,四天內有83國政府透過管道向台灣民眾表達關切和慰問,根據消防署統計,共有來自20國家、38個國外緊急搜救隊(包括兩個醫療團體)共728人與103隻搜救犬抵達台灣協助救難工作。

 南韓搜救隊從倒塌的大里「台中王朝」大樓中,經過87小時後順利搜救出一名六歲男童張景閎。(翻攝自南韓國民日報)

南韓搜救隊從倒塌的大里「台中王朝」大樓中,經過87小時後順利搜救出一名六歲男童張景閎。(翻攝自南韓國民日報)

驚心動魄 生死一瞬間

921大地震南投縣受創最鉅,10多個鄉鎮市重創,縣內學校乃至各項設施和觀光旅遊等生命財產因而受到重大損失。災情主要集中在震央及斷層所經附近的埔里、竹山、名間、中寮、國姓、草屯等地,尤其中寮鄉受創最重。

 集集鎮正好在震央區,台鐵集集線的鐵軌嚴重扭曲,車站木造站房嚴重傾斜,居民信仰中心武昌宮的樑歪柱倒整座倒塌。(翻攝自維基百科)

集集鎮正好在震央區,台鐵集集線的鐵軌嚴重扭曲,車站木造站房嚴重傾斜,居民信仰中心武昌宮的樑歪柱倒整座倒塌。(翻攝自維基百科)
12_27
自來水博物館展示原埋設於台中縣豐原給水廠之地下輸水幹管,當時整支鋼管遭受強大拉力導致變形。(翻攝自維基百科)
15_10
石岡水壩當初受創嚴重,影響整個大台中地區水源正常供應。(翻攝自維基百科)

在1999年921大地震之前,大台中地區公共用水量每日約需110萬噸,其中90萬噸係由石岡壩提供原水。

地震發生後,閘門亦因地表錯動擠壓產生扭曲變形,2000年底緊急復建工程全部完工,大地震後,石岡水壩部份受損壩體目前被保留起來,作為「國家震災景觀紀念地」,並於第16號溢洪道後方設置魚道,維護大甲溪魚類生態。

石岡水壩當初受創嚴重,影響整個大台中地區水源正常供應。(翻攝自維基百科)
石岡水壩當初受創嚴重,影響整個大台中地區水源正常供應。(翻攝自維基百科)
大地震讓埔里酒廠發生瞬間爆炸巨響,驚恐一瞬間,其中部分廠房已經傾斜損失慘重。之後經由行政院九二一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的協助指導已恢復風貌。(翻攝自維基百科)
大地震讓埔里酒廠發生瞬間爆炸巨響,驚恐一瞬間,其中部分廠房已經傾斜損失慘重。之後經由行政院九二一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的協助指導已恢復風貌。(翻攝自維基百科)
位於南投名間鄉的濁水車站附近高壓電塔,因大地震震歪傾斜。(翻攝自維基百科)
位於南投名間鄉的濁水車站附近高壓電塔,因大地震震歪傾斜。(翻攝自維基百科)
921大地震時,九份二山北側之崁斗山東南坡面受地震影響,發生大規模順向坡滑動,14戶共41人遭到活埋,其中22人迄今仍未尋獲。崩塌大量土石阻斷南港溪支流韭菜胡溪與澀仔坑溪兩條溪谷,形成兩處天然堰塞湖。(翻攝自you tube)
921大地震時,九份二山北側之崁斗山東南坡面受地震影響,發生大規模順向坡滑動,14戶共41人遭到活埋,其中22人迄今仍未尋獲。崩塌大量土石阻斷南港溪支流韭菜胡溪與澀仔坑溪兩條溪谷,形成兩處天然堰塞湖。(翻攝自you tube)

 

來自83國關心 緊急救援善款不斷

大里「金巴黎」社區大樓倒塌,韓國派員深入救援。(翻攝自維基百科)

大里「金巴黎」社區大樓倒塌,韓國派員深入救援。(翻攝自維基百科)

集集大地震讓愛無遠弗屆,來自各地善款超過375億元。(資料來源:內政部)
集集大地震讓愛無遠弗屆,來自各地善款超過375億元。(資料來源:內政部)

廣告才子孫大偉當年拍這支廣告,感謝全世界協助台灣921重建。(翻攝自You tube)

地震後影響與反省

集集大地震,讓台灣居民感受地震強大威力,也因使迫使國人和政府重新開始深思防震的重要性,並檢討建築物或其他地方的防震措施。政府這時開始正視防震教育,加強防震防災的宣傳,並將此次教訓編入教材中。

對於救災部分,內政部消防署為了提升重大災害應變處理能力,加強國際搜救隊之間的聯繫,選派優秀人員赴美、日及歐洲等先進國家接受訓練,成立特種搜救部隊,同時,仿照美國的聯邦緊急事物處理總署設置搜索組、救援組、工程組、醫療組等,在災害的器材和人員訓練也因而增加,日後也成為一支重要國際地震搜救專業隊伍。

災後重建 回憶921

集集大地震規模7.3,台北市,和新北市(當實為台北縣)震度為4到5級。

雖說是4級,其中,台北市以東星大樓發生的崩塌事件最為嚴重。此崩塌共造成73人死亡及14人失蹤,傷者送醫達138人。

崩塌後第6日才被發現生還的孫啟光與孫啟峰兩小兄弟。然而東星大樓於1981年2月23日領得建造執照,住戶原本向台北市政府請求國賠訴訟,不過,依照《國家賠償法》於1981年7月1日施行,所以無法國賠。

 台北東星大樓此崩塌共造成87人死亡,大樓崩塌主因為混凝土強度不合格、施工不當及設計疏失,導致耐震能力不足,重建緩慢,歷經近十年,最後於2009年8月重建完工(位於中間新建物)。(翻攝自維基百科)

台北東星大樓此崩塌共造成87人死亡,大樓崩塌主因為混凝土強度不合格、施工不當及設計疏失,導致耐震能力不足,重建緩慢,歷經近十年,最後於2009年8月重建完工(位於中間新建物)。(翻攝自維基百科)

 

 921地震教育園區目前現址,至今還留下曾被震毀操場,車籠埔斷層切過這裡。(翻攝自921地震教育園區)

921地震教育園區目前現址,至今還留下曾被震毀操場,車籠埔斷層切過這裡。(翻攝自921地震教育園區)
0333_1
九二一大地震至今17周年,也被訂為國家防災日,中央氣象局今天上午9時21分發出地震測試簡訊,內容指出,新竹縣竹東鎮發生芮氏規模6.6地震,地震深度10公里,最大震度新竹7級、苗栗6級、桃園5級、台北、宜蘭、台中、南投4級。

九二一大地震至今17周年,也被訂為國家防災日,中央氣象局今天上午9時21分發出地震測試簡訊,內容指出,新竹縣竹東鎮發生芮氏規模6.6地震,地震深度10公里,最大震度新竹7級、苗栗6級、桃園5級、台北、宜蘭、台中、南投4級。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圖輯回顧】17年前驚天動地的921地震 感謝全球協助重建〉。)

Viewing all 63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