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歷史 – BuzzOrange
Viewing all 63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日本殖民時台灣人都沒飯吃?假的!這位澎湖阿嬤用紅蟳拆穿國民政府的謊言

$
0
0

【我們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給日本殖民的時候好像很可憐,都沒飯吃的樣子,還要用高價換取白米,不過事實真是如此嗎?不過有位澎湖阿嬤拆穿了國民政府的謊言!到底事實是什麼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責任編輯:文子齊)

圖片取自黑貓老師臉書

剛剛晚餐時間陪阿嬤看電視,MOD 播了一個叫作《刺青》的中國影集,主題是民國初期的時候,有四個背上有刺青的少女要被抓去獻給海神,從此開始很衰的命運,不但內建家破人亡的詛咒,連瀏海都被剪壞了。

但少女們沒有因為瀏海被剪壞而對命運低頭!反而努力在雙魚堡活出精彩的人生!(是說雙魚堡怎麼聽都像麥當勞的產品……)但就在這時候,日本人突然開始侵略了……

我看到有一幕是這樣子的:

日本壞人,一臉壞人臉,但怎麼看都是中國人,講非常標準的中文,日文卻只會講「唷西」、「巴嘎」兩個字。壞人看上了瀏海沒剪壞的女配角,但其實尬意的是背上的刺青,瀏海被剪壞的女主角就裝成剝皮師父前去營救女配角。

然後說時遲,那時快,女角展現神手速,抓一把嬌娃爽身粉就往日本壞人眼睛射!
「眼睛~眼睛~」日本壞人眼睛很痛,滾來滾去,女主角就搶了壞人的手槍。一槍把兩個跑進來的日本兵爆頭(好運姊!是妳?)然後跑到院子裡後,大概 10 個日本兵追出來,女孩們只好躲在樹叢後面。日本人大概射了 100 槍,但是都被樹叢擋住了(…)女主角用手槍還擊,連瞄準都不用就擊斃 3、4 個日本兵。

但是沒子彈了!完蛋! (゚Д゚;) 眼看女角們絕體絕命,快要被包圍的時候! 男主角從正門經過,從褲子掏出一顆手榴彈,就把日本人全部炸飛了。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 這是在演蝦米?」連我阿嬤都看不下去,「我小時候在澎湖啊……」而且不知道為什麼,阿嬤突然進入回憶模式。

(以下自動從台語翻譯)

「日本人哪有那麼笨啦,那個時候我們村子的日本人,都不准我們做買賣」

「種的東西全部都要上繳」

「然後日本人再重新分配給大家,說這樣才平等」

「米很多,配番薯跟高麗菜煮很好吃,不然就配鹽巴捏飯糰」

「一個禮拜會發三次肉,大部分是豬肉」

「我們都會把肉留下來,偷偷跑去跟其它日本人換東西」

「所以你看電視演的這些攏是假的啦!」

「之後日本人走了以後…」

「就沒有白飯吃了…」

…… 我這時還以為阿嬤要講什麼悲傷的民族回憶……

「…….. 但我們澎湖人都很會抓魚辣! (゚∀゚)」

「每餐都吃魚湯、生魚片、炒螺肉跟龍蝦」

「中國人還以為我們會餓肚子,故意把米賣很貴」

「但其實我們都自己種地瓜、玉米跟高粱」

「有一次,我們家吃紅蟳吃到真的很膩了,才去跟他們換一些米回來當配菜」

… 然後影集演完了,阿嬤就跑去廚房煮飯。

剩我一個人在客廳想像 「吃紅蟳吃到受不了,只好低頭去跟別人換米」 到底是什麼感覺……

(´・ω・`)?

(本文經合作夥伴 黑貓老師 授權轉載、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日本人走了之後 〉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首圖來源:Yusuke Kawasaki,CC Licensed)

你也許想看看這些文章

親中的 KMT 根本傻瓜!兩則歷史故事證明:在中國眼裡國民黨就是一群王八蛋
台灣人如何看待「親中」言論?陸委會公布民調:逾 7 成民眾反對兩岸同屬一中
原來親中的下場是如此——陸媒報導:中國旺旺的寒冬已經到來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你所不知的日本「吃」史:這款高級生魚片,江戶時代竟是下賤庶民的食物

$
0
0

【我們為什麼選這本書:東京歷史迷走

年假了有想出國走走嗎?這本東京歷史迷走介紹了所有你所不知的日本歷史。例如你知道,現在隨便點就超貴的居酒屋,在江戶時代曾經是下賤庶民去的消費場所嗎?(責任編輯:黃靖軒)

「酒屋」只賣酒,而且不提供坐椅和小菜,但居酒屋則結合了飲食與喝酒的需求。現在東京的居酒屋,其菜單都各有特色,有些還有主題性,而江戶時代的居酒屋菜單又如何呢?先這麼說好了,當時的居酒屋有點像臺灣的自助餐店,只是增加賣酒的服務。

菜單中,「吸物」和「取肴」是最重要的菜式。現在日本料理的「吸物」指的是清湯,但是江戶時代指的是「一汁三菜」,汁指的是味噌湯;三菜則是居酒屋所準備的三道特色小菜。除此之外,還附上飯。而「取肴」按字面的意思就是用手取來吃的菜餚,但是在居酒屋則有特別的意涵,指的是下酒菜,希望客人不會因為空腹喝酒而傷胃。

居酒屋提供的肉類就是江戶灣捕撈的新鮮漁獲。現在生魚片中的「王樣」─鮪魚─在江戶時代是較廉價的魚類。《彙軌本紀》提到:「鯛魚是獻給諸侯的,鮪魚則是下賤的食物。」

居酒屋顧客多為庶民,自然無法提供太高級的魚,所以鮪魚生魚片屬於居酒屋的料理。另外,也流行「蔥鮪」,是將鮪魚邊邊角角的肉剁碎,混和蔥一起吃。日本上層階級不太喜歡吃蔥這種味道較重的食物,較低階層的人才吃蔥。而現在常見的關東煮,要到江戶時代晚期或明治時代才出現在居酒屋中。

如果看我的文字敘述不過癮,想一窺當時居酒屋的氣氛,建議讀者可以走訪東京的「鍵屋」,這裡仍維持者大眾酒場的感覺。鍵屋創業於明治時代,原建築已經完整地移到江戶東京建築園,木造的建築裡擺放著塌塌米、斑駁的桌椅,仍可感覺懷舊的古意氣氛。

鍵屋外觀。東京歷史迷走 /時報文化提供。
鍵屋外觀。東京歷史迷走/時報文化提供

居酒屋從江戶時代庶民階層 (甚至略低於庶民) 消費的場所,到現在成為白領階級們下班之後的去處,不管是江戶時代或現代,居酒屋給人的氣氛總是輕鬆、自在的。那裡的食物不算太貴,也不強調珍貴或太花俏的菜式,這樣的氣氛讓人們在工作後得以放鬆心情。

(本文《東京歷史迷走》書摘內容由合作夥伴時報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Yuichi Kosio CC licensed)

推薦閱讀:

為什麼台灣沒有米其林餐廳?我們追求「CP 值」的心態,讓餐飲業放棄對食材的執著
「英文不好讓國力衰退」日本業務的真心話:20 年前的日本,的確比台灣強
用手比數字也能看出文化差異?看看日本人怎麼精確比出數字來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被封印的高雄秘境──數十年來探險家來到這裡尋寶,卻沒發現這座神秘的「煉油洞窟」

$
0
0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我們常以為只有國外才有神秘的尋保秘境,但其實高雄也有一座被封印數十年的神秘洞窟。如今,文史人員終於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數十年來許多探險家來這裡尋找日本人留下來的寶藏,卻不知道真正的歷史寶藏,其實正是這座洞窟。(責任編輯:黃靖軒)

位於高雄半屏山南側一處深邃、寬敞的洞窟隧道,有著 透涼的舒爽,如果沒有解說,很難想像 74 年前這裡是日 治時期的洞窟燃油工廠。圖片來源:中央社。

深邃、寬敞的洞窟隧道,有著透涼的舒爽,如果沒有解說,很難想像 74 年前這裡是日治時期的洞窟燃油工廠,數十年的塵封,直到近來文史工作者踩勘才曝了光。

洞窟燃油廠位在半屏山南側,台鐵左營站前面邊坡上,隱沒在大片的樹林裡,就地質而言和壽山一脈相連,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理事長郭吉清今天引領媒體走踏,並解說洞窟的歷史源起。

從蔓蔓草叢中找到約一人高的洞口,進入洞窟,豁然開朗,迎面感受到的是一股涼意,寬 6 米、高 6 米的洞穴,郭吉清說,每條隧道有 60 米長,從史料上得知洞窟工廠有 10 條,不過其中一條在興建高鐵左營站聯外道路時遭損毀,目前尚存 9 條。

一條條寬敞隧道於日軍戰敗引揚返回日本後,由國民政府接管,任由雜草落葉遮蔽,隧道湮沒在歷史的洪流中,無人聞問。

他說,在國家檔案資料中記載這裡是「洞窟工廠」。

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理事長郭吉清 17 日引領媒體走踏位 在半屏山南側的洞窟工廠並說明歷史源起,從史料上得 知洞窟工廠有 10 條,不過其中一條在興建高鐵左營站聯 外道路時遭損毀,目前尚存 9 條。圖片來源:中央社。

他表示,太平戰爭期間,第六燃油工廠(高雄煉油廠前身)被盟車炸損約 90%,考量燃油是戰爭的重要補給,於是當時日軍征調大批民力協助快速開挖洞窟,以便在洞窟內架設鍋爐煉油,確保戰事期間供油無虞。

考證史料這處洞窟是 1944 年 6 月興建。郭吉清說當時戰爭如火如荼進行,日軍還要指揮鑿山挖隧,一邊打仗、一邊趕工拚進度,征調民力成了開挖洞隧的主力,配合火藥炸山推進洞窟工程。

郭吉清說,當時沒有潛盾機具,但是日軍以炸山的方式快速推進工程進度,大約以 3 個月的時間完成 10 條洞隧的開挖。

浩大的工程和規模,如今看來,即使有潛盾機的時代,郭吉清說,恐怕都無法有這樣的工程進度,非常艱鉅。

寬敞的洞窟內足以行駛一輛大卡車,運送機具等;工程縝密設計還設想到煉油需要有排送通風口,長逾 10 米的大煙囟穿透厚厚的土層,成了一處小天井,可以向陽望月,郭吉清說,有助於降低鍋爐煉油造成洞窟高溫不散的悶熱。

位於高雄半屏山南側一處深邃、寬敞的洞窟隧道,有著 透涼的舒爽,如果沒有解說,很難想像 74 年前這裡是日 治時期的洞窟燃油工廠。圖片來源:中央社。

通風煙囟的泥作砌磚都能耐千度高溫,郭吉清說,短時間內打造 10 條洞窟,艱鉅超高效能讓人咋舌。

「有燃燒過的痕跡、這裡就是煉油鍋爐基座」、「這裡是炸藥埋設孔」,解說員林財正一一解說洞窟地面隆起、壁洞凹陷的來由。

他說,洞窟工廠快速完工,一些煉油機具很快被遷入並架設了鍋爐,從地面燃燒過的痕跡判斷曾經試車過。

不過,當時盟軍的轟炸攻擊採跳島策略,1945 年 8 月 15 日,日軍已宣布戰敗投降。郭吉清說,可惜這處洞窟無法發揮日軍補給戰備效能。

協會人員已在這裡踩踏約 10 年,郭吉清說,就是要拚找爬梳出洞窟工廠的故事。

洞窟數十年塵封,從較深處的洞壁可以看到珊瑚礁岩的結晶體,在燈光的映照下,閃閃發亮;景物依然,不過時空已非,郭吉清說,這裡一度成了民眾探尋寶藏的秘境。

這裡到底有無傳說中日本人遺留下來的寶藏呢?高雄市無黨籍市議員黃石龍世居在後勁一帶,他告訴中央社記者,聽過長輩說這裡有日治時期挖掘的洞穴,卻未聽過有寶藏,他認為只是穿鑿附會的謠言。

居住在半屏山附近的民眾陳居財說,曾聽過有人要去半屏山尋寶,但不知是在洞窟內,讓他很好奇。

日治時期位於高雄的洞窟燃油廠就在半屏山南側,台鐵 左營站前面邊坡上,就地質而言和壽山一脈相連,17 日 透過解說人員引領媒體入內走踏,了解洞窟歷史源起。圖片來源:中央社。

 

事實上,後勁中油這裡不只有洞窟工廠,郭吉清說還有半屏山地下水庫,協會苦無機會可以探尋傳說中的地下水庫,直到去年中油高雄廠關廠拆遷,才有機會依據日本人的交接清冊檔案按圖索驥找到這處大水庫。

至今中油仍不願開放外界踏訪 ,郭吉清說,協會考證這處地下水庫的輸水路徑從高屏溪取水循大型管線到仁武進水廠,沿著水管路經過半屏山到左營軍港。

他表示,從地下水庫的埋管資料比對,可以了解水庫的功能是戰備使用,主要是供應軍艦加水補給。

長 120 米、長和寬各 10 米的地下大水庫,郭吉清說,容量約 6500 噸,足以供應軍艦每日需求約 5000 噸加水量。

不過地下水庫乾涸無痕,郭吉清認為地下水庫可能有缺失、或是未使用過。他還說,至今中油相關人員也不了解廠區內有這處地下大水庫存在。

半屏山精彩的地下洞窟、水庫建設,從綠意生趣依然的外觀無法了解它被開挖的滄桑歷程;隨著秘境曝光,隱沒失傳的故事終會得到關注,值得重新探索它的人文奧秘。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備戰燃油不停供 洞窟揭日軍煉油秘境 〉。本文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中國史書中的神秘王國「侏儒國」原來是指台灣?揭密地理課本沒教的航海史
【宜蘭外海的日本國】揭開與那國島的神秘面紗,這裡的日本人為何都超愛台灣?
涵碧樓神秘管線深入日月潭,過去排糞水、現在排什麼?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孔子最推的周天子是群吃狗肉的王八蛋——撇開狗肉節,華人是何時開始不吃狗肉的?

$
0
0

【為什麼我們要挑這本書:《餐桌上的中國史》】

我們普遍認為吃狗肉是頗讓人無法接受的習俗,但其實追溯歷史,中國人以前不但大啖狗肉、固定時間吃狗肉,還設官職養狗、管狗確保狗肉的供給。但這種文化風俗一直到了唐朝,由鮮卑人攬政後才改掉,為什麼呢?

(責任編輯:余如婕)

古代的中國人把狗當成一種食物,天子固定時間吃狗肉

中國吃狗肉的歷史,可回推至新石器時代到商,當時狗是最主要的家畜之一。狗在那時候有三種用途:「一曰守犬,守御田舍;二曰田犬,田獵所用;三曰食犬,充庖廚庶羞用。」(一種稱為看守犬,用來顧農地、看家;第二種稱為田犬,協助農事或狩獵;第三種稱為食犬,是料理用。)在商周時代,狗肉更被煙燻、醃臘,或燒、燉、煮、煨、燜……煮成各種佳餚。

在周天子的筵席上,天子與諸侯、卿、大夫、士共同享用一道稱為「肝膋」(膋,音同「聊」)的菜,是用「狗肝一,幪(音同「萌」)之,以其膋濡炙之,舉燋(音同「巧」),其膋不蓼。」也就是用網烤製而成的狗肝,這在當時是最高檔的料理,在《周禮》<天官>中還被選為「八珍」之一。

在《禮記》中甚至規定:「孟秋之月……天子衣白衣,乘白駱,服白玉,建白旗食麻與犬,其器廉以深。」(天子著白衣,配白玉,食麻籽和狗肉,食器是有稜角、很深的盛器。)這段文字中提到,秋天的第一個月,天子必須吃狗肉。

在當時,狗也是祭祀常備犧牲,狗被當作祭品時被稱為「獻」,因此這個字才會從犬部。然而不知為何,到了唐代狗肉卻從餐桌上消失了。

唐朝連猩猩嘴唇都可以入菜,但為何突然沒有狗料理?

在韋巨源所編的《食譜》中,有稱之為「燒尾宴」的豪華宴會的菜譜。這份菜譜並未包含所有菜餚,僅是當時比較珍奇的料理,共 57 個品名。雖未具體展示烹調的方法,但從列舉的菜名上看,大致可估計到所使用的材料。肉類菜餚中除雞肉、羊肉、豬肉、牛肉外,還有蒸騾肉、兔子湯、烤鹿舌、烤鵪鶉,連狸、蛙等都能入菜,卻不見狗肉做成的菜。

再看到唐代志怪小說家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在卷 7<酒食>中,舉出了包括菜和點心共 127 種食物。與前面提到的《食譜》一樣,有用豬肉、牛肉、羊肉等肉類製成的料理, 其他還有蒸熊肉、猩猩的嘴唇、烤獾肉等奇特食材,奇怪的是,還是沒有看到狗肉的蹤跡。

《酉陽雜俎》其實是一本筆記小說,並不是專門的飲食書籍,也許在提到菜名時會有所偏頗。因此,為了佐證可再往前追溯去參考《齊民要術》,其中記載很多菜餚和料理法。

《齊民要術》確實記載著狗肉菜餚。根據這一段紀錄,稱為「犬牒」的菜,也就是狗肉薄片,大致的做法如下:用 30 斤狗肉、小麥 6 升、放入米酒 6 升,開大火煮沸三次後換湯以去除腥味。再加入小麥、米酒各三升熬煮,煮到肉與骨頭分開,再取出切開。打 30 顆雞蛋在切開的肉裡,然後把肉包起來,放入陶甑裡,再放上火爐蒸。等蛋蒸乾後,在上面用重石壓住,隔一夜便可食用。

奇怪的是在《齊民要術》中,詳細記載了大量的菜餚及各種烹調法、食物加工法。但用狗肉做成的菜,僅上面提到的這一道。而且,這個料理是記載在已亡佚的《食經》中。也就是說,舊的食譜書中雖有狗肉,當時已經沒有人會煮這道菜。其他的肉類菜餚,如雞湯、蒸羊肉或烤牛、烤鹿等,在書中都是作為一般人日常的飲食來介紹。所以很難斷定狗肉到底是從何時開始,從中國人的飲食文化中淡出。

狗肉的很珍貴,古代有職缺是專門養狗的

狗肉在商周時期是相當珍貴的食材,也是祭祀的必需品,因此宮廷裡設置了負責養狗的專門職位。在《周禮》的<秋官>中,將這個官職稱之為「犬人」。

不僅宮廷,民間也視狗肉為最有營養價值的食物。《孟子》中曾提到:「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雞、狗、豬及野豬等牲畜,不能擾亂牠們繁殖的時節,70 歲的人可以吃肉。)顯見對於當時普通百姓來說,雞肉、豬肉、狗肉都是珍貴的食物,而且狗肉在當時的飲食習慣中,屬於很高貴的食物。

對於那時候的人來說,狗肉不僅好吃,還是送禮的首選 ,在《國語》<越語>中記載越王勾踐戰敗後,是如何在內政上施力,充實民生福利的情況。其中提到:「將免者以告,公令醫守之。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的一段話,意即:即將生產的人若上報朝廷,政府會派出醫師待命,如果生男孩,就送兩壺酒及一條狗祝賀;如果生女孩,就給兩壺酒、一頭豬道喜。

由此可見,狗肉與酒、豬肉都被視為高級食材。另外,考慮到當時重男輕女的觀念,可以發現在越國所處的長江流域,狗比豬更受到重視。

有需求有供給,「狗屠」是一種專業

在戰國時代有被稱為「狗屠」的職業,正因為當時的人經常吃狗肉,才會出現這個專門職業。

在《史記》的<刺客列傳>中,描繪了荊軻旅行到燕國時,與一個以「狗屠」為業的人和擅長擊筑的高漸離意氣相投。荊軻喜歡喝酒,每天都和這兩個人,一起在燕國的街上暢飲,喝到酒酣之時,高漸離就會開始擊筑,荊軻和著,兩人便在街上唱起歌來,繼而一起飆淚,如入無人之境。這裡可以看出來,戰國時代的人普遍會吃狗肉,以至於出現從事相關行業的人。

在《戰國策》的<韓策>中,也曾提到刺客聶政的相關事蹟。當時,有人請聶政暗殺其政敵,給了他一大筆金錢。但聶政說:「臣有老母,家貧,客遊以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養親。」意即自己有年邁的老母,家境貧寒,從外地來此,以宰狗謀生,希望有一天能買些好吃的食物,以贍養家母就心滿意足了,婉轉的拒絕了那個人。 可見「狗屠」是一種較為卑賤的職業,但收入不算差。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吃狗肉的風俗並未見衰弱。漢高祖劉邦手下有一勇猛武將,名叫樊噲。他在加入劉邦軍隊之前,就是一個「狗屠」。也就是說,即使到了漢代,「狗屠」依然是很普遍的工作。

此外,在宮廷裡從戰國時代開始一直到漢朝,都設有管理狗的官職,只是官名略有變動,稱為「狗中」或「狗監」。《史記》的<佞幸列傳>中就有提到一個叫李延年的人,因犯罪而被施以宮刑, 之後做了「狗監」,即管理皇帝的獵犬或祭祀用犬的工作人員。

從吃狗肉到成為狗奴

吃狗肉者,將會受到懲罰

至六朝以後,事情發生了很大變化。任昉(西元 460 年至西元 508 年)所寫的《述異記》,其中記載了中國人不再吃狗肉的轉折點。

六朝的宋元嘉年間(西元 424 年至西元 453 年),吳縣有個名叫石玄度的人,家裡養了一條黃色的狗。有一天,這條狗生了一隻白色的小狗。石玄度的母親特別喜歡牠。不久後這條小狗長大,便跟著主人去狩獵。每次這條狗跟著主人出去,石玄度的母親就會一直站在門口等牠回來。

有一天,石玄度舊疾復發,請醫生來診斷。一看醫生開出的處方,有一項是白狗的肺。於是他就到市場上去買,但怎麼找也找不到。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他回家將家裡所養的白狗殺了。

石玄度的母親得知後,就在狗被殺掉的地方又蹦又跳、嚎啕大哭,一會兒哭倒在地上,一會兒又跳起來吵,搞得家裡一團亂,就這樣持續了數天。之後石玄度將狗的肺用來作為藥引,並邀請客人來享用狗肉。他的母親則在一旁,將他們吃完後丟棄的骨頭一個一個撿起來,收集後埋在後院的大桑樹下。

後來整整一個月,她每天朝著樹呼喚狗的名字。然而,石玄度雖然吃了狗肺燉成的藥,病情卻沒有好轉。臨終之時他不斷提到,狗的肺一點效果也沒有,根本不應該殺了那條狗,或許自己就是因為吃了狗肉才遭到懲罰。看到此情景,石玄度的弟弟石法度發誓,從此之後再也不吃狗肉了。

「不能吃狗肉,否則將受罰。」這很明顯是漢民族文化中新的價值觀,與以往的飲食習慣有明顯的出入。

《述異記》雖然是記述奇怪事件的志怪小說,然而,在吃狗肉的文化中,出現這種完全相反而且有些警世作用的論調,也不是毫無根據的。

事實上從六朝開始,當時的人已經開始將狗當成寵物

據《三國志》卷 48<孫皓傳>的注,其中引用了《江表傳》的記載,有一個叫做何定的人為了討好末帝孫皓,命令將校給孫皓獻上好狗。將校們不遠千里,出門尋購好狗。他們買來的狗,一條的價錢相當於數千疋(編按:為古代的量詞,一疋布約十三.二公尺)的絲綢,連狗脖子上掛的帶子也要一萬錢。

另外,還特別調派一個士兵來負責照顧這條狗。 從此,狗一下子成為珍貴的寵物。會出現如此大的轉變,主要因為東漢覆滅後,中原地區陷於極度混亂之中,內戰頻繁。鮮卑族利用這個機會,逐漸擴大了勢力。 晉滅亡後,他們統一了中國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權。其統治範圍涉及現在的山西、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遼寧以及四川、湖北、安徽、江蘇的一部分。 鮮卑族原是游牧民族,為狩獵而飼養狗,因此不吃狗肉。

鮮卑人攬政後,狗成為最高的賞賜

《北史》卷 52<齊宗室諸王>(下)記載著南陽王高綽的傳。高綽非常喜歡波斯狗,傳說他曾見到抱著孩子的婦人走過,竟然奪走孩子拿來餵波斯狗。婦人大聲號哭,高綽發怒,命令狗去咬那個女人,但這條波斯狗不聽主人的話。後來他在婦人身上塗上小孩的鮮血,狗才撲上去撕咬。

北齊後主高緯也十分寵愛波斯狗,《北齊書》卷 50 記載著:「猶以波斯狗為儀同、郡君」。意即高緯非常喜歡狗, 甚至賜給公的波斯狗相當於最高職位的官階,賜給母的波斯狗以女性最高的封號。

根據史書記載,北齊的皇帝是渤海人,但長期定居於北方,風俗習慣與鮮卑族完全相同。因游牧民族養狗多半是為了帶去狩獵,可以理解他們對狗有一種革命情感。因此多少也能理解,北齊的皇帝高緯、南陽王高綽為何會如此偏愛狗。

我們是狼的子孫,所以不吃狗肉

不僅鮮卑族,中國西北地方的其他狩獵民族, 都不會吃狗肉。對於游牧民族來說,狗是生產工具,也是他們的朋友,吃狗肉是難以想像的野蠻行為。這種情況可以從祭祀的供品中看出來。 比方說,突厥人在祭天時,將羊和馬作為供品,但不供奉狗。根據突厥族的古老傳說, 他們是狼的子孫,實際上他們也以狼的意向作為自己民族的圖騰,因而他們不會吃與狼有親戚關係的狗。

從六朝到唐之間,突厥族、羌族、氐族、烏孫族以及其他西北地方民族,與漢族之間有著廣泛的交流,在建立少數民族政權的同時,很多游牧民族移居中原。漢族人吃狗肉的習俗,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殘忍的行為。移居漢族文化圈後,他們也將喜歡狗的風俗帶進了中國。特別是在他們作為統治民族、君臨中國北方時,不吃狗肉的習慣,也影響了本來會吃狗肉的漢人。

加上在同一個時期,印度佛教傳到了中國

北方騎馬民族政權北魏的第一位皇帝,是一位十分虔誠的佛信徒。由於佛教戒殺生,不要說宰狗,其他任何動物都被下了禁屠令。後來,佛教在漢民族中傳播,加上領導階層把狗視為夥伴的價值觀,漸漸的影響漢人吃狗肉的習慣。

唐代的名醫孟詵著有《食療本草》一書,內容主要是寫食物作為藥有哪些效用,其中也出現狗肉。 作者在書中惋惜,人們越來越不知道如何烹調狗肉了。狗肉的營養價值很高,連血都可以作為藥引,不能直接丟棄。但那時候的人吃狗肉時卻直接將血放乾,這樣就失去食療的效果了。 由此可知,連庶民都忘了如何吃狗肉,證明吃狗肉的人已經大幅減少了。

即便是吃狗肉,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禁忌

根據《食療本草》所記載,狗肉不能烤著吃,也不能與大蒜一起食用;瘦的狗肉不適合拿來吃,還有孕婦也不能吃狗肉,或 9 月吃狗肉會有害健康等說法。

確實,從那個時代開始,人們開始鄙視吃狗肉這件事。《酉陽雜俎》續集卷一中,有個關於流浪漢李和子的故事。故事中說道「和子性忍,常攘狗及貓食之,為坊市之患」(李和子性情殘忍,經常偷別人的狗、貓來吃,街市上的人都十分討厭他)。這裡可以看到,吃狗肉已被認為是殘忍的行為。這段敘述中甚至寫道, 李和子因吃狗肉和貓肉而被閻羅王招去,最後丟了性命,這個故事多少有點警世的意味。

了解這個背景後,再看到唐代出版的料理相關書籍,幾乎沒有出現關於狗肉的描述,自然不會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可以推斷,在六朝至唐代期間,吃狗肉的風俗發生了很大變化。雖然不能斷言,唐代以後中國的所有地區都不吃狗肉了,但可以確定狗已從珍貴的家畜,變成惹人喜愛的家寵。

那為什麼廣州一帶還是有吃狗肉的習慣?

可能是因為在歷經多次的戰亂後,漢民族不斷向南逃亡,把吃狗肉的習慣帶到南方,最後,在廣東等地扎根。

另一種可能就是,在番禺定都建立的南越國及其後裔,沒有受到北方民族的影響,而讓吃狗的習俗延續至今。

香肉本是藥引,為何被說成對健康不利?

到了宋代吃狗肉的習慣幾乎完全消失,翻開任何一本食譜書,都看不到與狗肉相關的菜餚了。介紹佛教素齋的《本心齋蔬食》當然不用說,在《山家清供》、《中饋錄》、《玉食批》等著名的飲食名著中也看不到。

在《膳夫錄》中提到的「八珍」雖有包含狗肉料理,不過這只是收錄《周禮》中出現過的菜餚,並不是當時被視為珍饈的八道菜。因而雖有菜名,卻一筆也未涉及烹調方法。另外,《東京夢華錄》中出現了很多菜名,但也不見狗肉。

進入元朝,這時的領導階級是蒙古族,同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自然不可能吃狗肉。 因此,吃狗肉的風俗到了元代,等於是完全絕跡了。

最有力的證據是,在被推定為元代作品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出現了豬、牛、羊、馬、兔、鹿、駱駝、虎、獾(音同「歡」)、騾、熊等各種食材,但卻看不到狗。同樣是元代作品的《飲膳正要》,在<獸品>篇章中出現了狗,但僅作為藥材來介紹,此書的<同食>一節中也未出現狗肉。

從這種情況中可以推斷,當時的日常生活中,狗肉已經消失了。另外,從記述的內容上看,《飲膳正要》與唐代的《食療本草》十分相似。即兩書都記述狗肉有一定的藥效,但很多情況下是不能吃的。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餐桌上的中國史:歷史有溫度,每天冷熱生猛的現身在我們吃的料理》,由大是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findingtheobvious,CC licensed)

愛狗人士看了會生氣的社會現實

從狗肉節看中國的野蠻!寵物犬被毒箭獵殺,狗肉成了如毒品般的黑幫獲利來源
政府三讀通過吃貓狗肉罰 25 萬——可是酒醉不管有沒有撞死人都才罰 9 萬欸?
從「死貓吊樹頭,死狗放水流」到為愛寵做棺材——歷史中的動物安葬故事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第六屆共生音樂節】我們不要再紀念只有受難者的二二八,查不到加害者,要原諒誰?

$
0
0

【為什麼我們選這篇文章】

共生音樂節,由一群平均年齡恐怕不到 25 歲的年輕人,自發性組織起來,開始著手整理歷史資料,做各種活動,用自己的方式來紀念 70 多年前的 228 事件。

他們希望藉由每年舉辦的紀念活動,真正的達到修復社會裂痕的目標,因為大家都知道,避而不談只會讓傷口潰爛、讓真相缺角,正義在某些人的生命中將永遠缺席。

第六屆共生音樂節則是團隊有感於 228 事件總是缺乏加害者的身影,而將今年的主題設定為「查無此人」,期望讓社會大眾了解到,在向加害者追討正義之前,轉型正義沒有完成的一天。(責任編輯:高聖雅)

圖片來源:共生音樂節  影片截圖

文/ 共生音樂節

消失的加害者,缺角的真相

這次,共生音樂節的主題為「查無此人」。

今年,我們選擇著眼在加害者的角色。畢竟過了那麼久,離解嚴也過了 30 個年頭,受難者的身分也早已由補償改為賠償──但我們卻依然難以辨認出加害者的面貌,難以找到究責的對象。於是我們試圖強調這件事件的荒謬:為了不「撕裂社會」,因而選擇讓當年殺害、凌虐他人的那些元凶及幫兇依然逍遙法外、名利雙收,讓那些人的身分始終匿跡,徒留受難者與他的親友暗夜裡獨自神傷心碎。

我們認為,讓記憶存續是當務之急,而這背後最重要的元素是真相。可是,如果少了加害者,真相則永遠無法完整,我們以及下一個世代的人們,只會記得這是一個只有受害者的故事,而不是整個事件本身。而讓社會感受究責與轉型正義之必要,也是台灣邁向和解共生的前提。

圖片來源:wikipedia, CC licensed

有時候我們不能追查真相,否則就是在「清算」

我們知道有人死了,卻始終不知道是誰殺的。

就算距離解嚴也有三十個年頭過去了,然而我們唯一知道的,卻依然還是:有個人在晚上被帶走了,然後好久以後他的家人多方打聽才得知,那個人死了,或者始終無從得知「他」的死活。誰誣陷他?誰帶走他?誰刑求他?誰將他判刑?誰處決他?這些匿名的「誰」,成為了歷史上的空白,成為了共犯結構下的一員。他們依然躲在暗處,表現的與常人並無二致,享受著天倫之樂,甚至還能獲得獎金。

從記得受難者開始,我們必須「發現」加害者。某個角度來說,他們也是那個制度下的受害者,但這也無法抹滅了他們的犯罪事實,因為的確有為數更多的人因他們而家破人亡。這成為我們回過頭來仔細檢視的時候,必須正視的課題:那不是清算,而是對於黑歷史的檢討,以及對威權體制的反省。

圖片來源:wikipedia, CC licensed

1947年的那天發生什麼事?

如果你身處那個時代,一定會發現在「光復」後的兩年間,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一切只是變得更糟。已然習慣了的日文報紙,突然間就全變成了陌生的方塊中文字,還常常有「祖國」來的官員寫社論罵台灣人被「奴化」;自己卻只能眼睜睜看著生活被全盤打亂,那些「祖國」來的人完全不守規矩,坐火車不給錢、想要什麼就直接搶,而且軍警上街還隨身帶槍,還聽說有人一言不合就被擊斃。想找個好工作,可是就業卻需要受到多重限制跟審查,而且物價還一天一天漲,小老百姓常常連米都買不起。

在二月二十八日這天,這些壓力被一個小小的查緝私菸事件引爆,於是課本上的「二二八事件」發生了。然而課本沒說的是,在事件之後,蔣介石派來的大軍是如何地屠殺台灣人,在基隆登陸之後是怎麼樣無差別的見人就殺,高雄曾一度連地下道都塞滿了屍體;而相信政府的菁英,又怎麼會預料他們被信賴的祖國背叛,因而面臨死劫。而這一切,又是怎麼震盪了當時的台灣社會,進而成為後來「毋通去插政治」的「時代氛圍」。

這些往事,因為過去歷史教育的刻意淡化,使得我們和上幾代人的記憶徹底脫節,成為台灣現在的認同及集體記憶的混亂,甚至成了「撕裂社會」的說法。你的家族裡一定也有這種人,無論是祖父母或是身邊親友,一定也都有屬於他們的二二八故事,以及不願再提起的遭遇。

你有聽過共生音樂節嗎?

共生音樂節是由一群年輕人發起的活動,成員大部分也都還是學生。我們焦慮於島嶼上分歧的認同,以及威權時期受難者們的逐漸消逝、過往的逐漸被遺忘,於是希望能透過二二八,因為記得、被重新正視這個台灣近代歷史上最大的傷痛事件,進而使傷痛可以作為一個互相理解的契機、和解的可能。

會取名為「共生」,一方面是因為「共」這個字由二、二、八所組成,另一方面也是借用了南非的 ubuntu 概念,透過重新記憶先前所經歷的衝突與仇恨,反思其中的正義問題,進而找尋與思索擁有不同認同的人們得以共同生活的可能,進而與歷史、與眾多的他者共生。

第一屆共生在 2013 年開始,那年的主標語是「青年 x 超克 x 未來」。緊接著的幾屆是「毋通袂記」、「青年再起」、「我們在這裡」、「欲行ê路」,這不僅意味著我們這個世代對於二二八的理解,不同的詮釋方式。

今年,我們的主題就是文初提到的那個:「查無此人」。

第六屆共生音樂節活動

今年的共生音樂節,依然嘗試用更多不同的角度與形式,讓更多人可以接觸到傷痕歷史的議題,進而加以反思關於這座島嶼的不正義與可能性。於是舉辦了各種主題的講座、小旅行、影展、音樂專場、活動串聯等,並且試圖舉辦工作坊、撰寫教案,希望能向地方扎根、補足學校教育的不足,讓議題可以扎根,並傳遞給更多人。

除了普及教育之外,我們也希望聚焦二二八的歷史與轉型正義,發出我們這個世代的聲音以及論述方式,於是製作了一系列的史料展覽、懶人包等,並力求降低參與與閱讀的門檻,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讓人貼近轉型正義,讓更多人理解到轉型正義其實是與自己切身相關的,是修復被撕裂的社會的一項可能。

今年的活動有哪些呢?

11 月 25、26 日 跨校轉型正義串聯活動。

12 月-2 月 共生系列講座:「二二八事件與當代藝術的對話與反思」、「透過轉型正義,將台灣與世界緊扣在一起」等。

12/17 你現在在哪-共生音樂影像專場。

12 月 17 日–12 月 23 日 你現在在哪-共生影展。

12 月 3 日 二二八地景小旅行:「人在中途,何時止旅?」。

0228 共生音樂節:展覽、真人圖書館、音樂表演、攤位、絹印活動、神秘活動。

圖片來源:共生 fb 請勿轉載

共生音樂節已來到第六年,每年二二八當天的活動皆超過 6000 人次的參與,第三、四、五屆的參與人次更超過 10000 人,是台灣目前規模最大的 228 紀念活動。

迄今共生已舉辦超過 60 場的講座和影展,訪談、邀請了超過 30 位學者專家演講,串連超過 40 個 NGO 及學生社團。甚至在學測當天,發放附有二二八歷史介紹的考前猜題傳單,我們將二二八的議題帶入各式場合,讓社會大眾對二二八的注意,不再僅限於二二八當天。

「共生」音樂節,由一群平均年齡恐怕不到 25 歲的年輕人,自發性組織起來,開始著手整理歷史資料,做各種活動,用自己的方式來紀念 70 多年前的 228 事件,也許少了一些悲情,但更多的是他們對歷史的重視和對未來的關心,徐祥弼說,如果可以的話,他希望能一直做下去,串聯不同的人,創造更多對話的可能。

推薦閱讀

從悲情到共生,這是年輕人選擇延續思考 228 的方式:共生音樂節
【後太陽花的運動臉譜】就是他!讓太陽花運動在第一時間向國際發聲-專訪共生音樂節召集人葉俊廷
請政府勇敢揭露二二八真相,別讓全台這麼多追思活動淪為秀場

一起支持共生音樂節吧!

第六屆共生音樂節─查無此人

活動頁點我

(本文經 共生音樂節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第六屆共生音樂節─查無此人 〉。首圖來源: 共生音樂節  影片截圖)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焦糖哥哥看二二八:真正的放下不是「絕口不談」,而是談了也能雲淡風輕

$
0
0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昨天是 228 事件屆滿 71 周年,桃園慈湖陵寢蔣介石棺柩遭民眾以紅漆潑灑,引發爭議。每到 228 台灣政壇總會掀起風浪;有人認為應該忘卻傷痛好好拚經濟,批評政治人物不該再消費二二八,有人則在這一天再次細數蔣中正的罪狀。

到底該如何面對 228 的種種?藝人焦糖哥哥告訴我們,身為公眾人物不該以一句「我不談政治」就搪塞過去。對歷史悲劇,真正的放下「不是忘記絕口不談」,而是談了也能雲淡風輕。(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 焦糖 陳嘉行

Hi 各位朋友,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就是要我們不要談政治,但教育卻同時得訓練我們練習思辨的能力,如何同時規定我們得獨立思考卻又要求我們別思考?

公眾人物從社會取得諸多便利與好處,卻同時被告誡不要對社會議題表示關心,除了那些比較中性的動保和孩童外(這也很重要)。

對敏感議題發表意見很容易被不認同我想法的群眾視為政治不正確而撻伐,但如果人的道德規範與智慧真如哲學家所規定的,具有「普遍性」與「必然性」,那這些理型的做人的原則就該不分年代與種族皆準。

我們如果期許自己成為富有同理心且對不公義受壓迫的人都能感同身受,那我們必不能成為平常評論政府缺失、對社會事指手劃腳,但遇到較易得罪人及損害自利的事,就以「我不談政治」一句搪塞過去。

如果你是一看到談二二八就會說是政治鬥爭與撕裂族群的朋友,下面的內容就不要讀了,因為我們雙方都清楚無法改變對方的想法,如果惹得你必需開(假)帳號辱罵我,我只會替中華民國的教育感到遺撼與難過而已。

如果你是剛好與我一樣,從完全不知詳情或覺得事不關己,剛好遇到一個契機能理解臺灣這土地上的過往歷史如何影響現在,現在不處理好會如何繼續影響未來,那誠心希望你能把文讀完。

國情不同,德國和中華民國的情況不能類比?

西德納粹與東德共產國際各有自己的民族傷痛,兩德統一後這些傷痕並沒有因為民主化而消失,反而社會大眾與媒體選擇噤聲相忍為國(就像中華民國一樣)。

大家原本懷著時間會沖淡一切的夢想,就在社會持續不安的對立、猜忌、衝突,學術圈與出版業搶奪歷史的解釋權,邪惡舊勢力復僻且加害者仍繼續位居國家、政府、軍隊、公務機關、學術機構與財團要職(與中華民國一樣),終於逼得老百姓忍無可忍,上街頭進行大規模抗議喚醒沉睡已久差點往生的德國良心。

德國的轉型正義目前仍在進行中,我們看見德國沒有被我們視為內耗的意識型態阻礙發展,仍然成為歐盟的領導者。

道理很簡單,今天我們沒把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故事不停的述說、出版、拍攝、紀念,那糾結在心中的恨、愧疚、悲痛就永遠無法獲得釋放。

紀念日只是提醒我們歷史上曾經的錯,但剩下的日子是讓我們相親相愛,但要達到這一可能,則是我們得先充份了解歷史,真正的放下「不是忘記絕口不談」,而是談了也能雲淡風輕甚至可以不用顧慮別人的眼光,哪怕是哭著笑或笑著哭。

媒體歌誦芬蘭的教育成功,但媒體卻忘了說當初他們是以德國的改革教育為範本;而 德國則是把「歷史教育」放入必修科目,不是像我們死背拿高分,而是在每次課堂上給學生問號「?」讓他們思考如何在歷史中學習,避免未來再次發生 ,德國人知道民主得來不易,要維繫得大家努力。

每年到這一天就是政客在攫取利益,把二二八當提款機。

二二八講了幾十年了,會說出這些話的人要把票投給提這件事的候選人,機會高嗎?換個立場,每年到這一天不提這件事的政客也是在享受當沉默者的好處,他們能輕鬆得到上面那些人的支持與選票,而且還不會被罵。

「既然說與不說都有好處,那說不說就跟好處利益沒有關係了。」在這基礎上就是我們開始對話的契機,聽聽別人怎麼說,想一想為什麼這樣說;問問那些想說卻不敢說與說了卻欲言又止的人。

不僅被害者的家屬得傾訴,加害者的家屬也得好好地說,只有一方的談話會成為自言自語。

《為什麼不肯放下仇恨,還要持續撕裂族群製造對立?我也是受害者家屬,我都閉嘴了,你們為什麼不能?錢也拿了碑也立了假也放了,為什麼就是不、能、好、好、拼、經、濟!!!》

按照全世界在推型轉型正義的國家經驗, 賺錢和追求正義非但不衝突,反而相輔相成;越是講求公平正義的經濟市場,對內彼此越互相信任,對外商譽可信度提高。

一個人能坦然面對自己的過錯並改進,我們尊敬他是位仁智之人;一個國家政府能坦承過錯,並努力修復社會與族群關係,這個國家會獲得其他國家的肯定與信賴。

心中有傷的人走不遠,每個人的傷勢都不同,任何人都不能強迫受傷的人表現像一般人, 沒被國家機器碾過的人,如我,能做的只有了解與傾聽,這種微不足道的小事。

傷痛不能也不該比較,走過的人應該同理心去對待其他人,尤其是以臺灣敦厚純樸的民風,我們很清楚永遠無法做到像德國與南韓,追究加害者的刑責與追回查封不義之財,甚至褫奪公權。

轉型到最後頂多就是還原歷史真相,讓二二八與白色恐怖不再成為禁忌,可以理性客觀的以教課書、影視作品、書籍文章、動漫、音樂存在日常生活中。

最後, 長眠在慈湖的兩蔣,是不是該透過外交手段,讓他們回去該去的地方,回到他們魂牽夢縈的家。

今晚,我只有一個請求,如果媒體朋友想轉載不用問我,但只希望下的標不要為了追求觸撃率,故意寫的很惡意悚動,誠懇拜託。讀到最後的朋友,剩下的就是我們的事了,一起努力,好嗎?

推薦閱讀:

蔣中正在德國會有銅像嗎?他如果在德國,不會是偉人而是世紀殺人魔王
【投稿】我反對趁二二八煽動反蔣——從民主到建設,蔣公對台灣的貢獻你我都在享受、不應抹黑
他是國民黨創黨元老,黨員登記排在蔣中正前面,卻因為二二八事件而被通緝七十年
憑什麼要我原諒二二八 ?我的母親至今都不敢拍照,因國民黨用一張照片就把她的兄弟當「叛亂份子」凌虐一生……

(本文經原作者 焦糖 陳嘉行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請見 連結 。首圖來源: 中央社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為何德國人從不潑漆希特勒署名的鐘?轉型正義做得好,沒人會攻擊歷史遺跡

$
0
0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二二八和平紀念日,桃園市大溪區慈湖陵寢的前總統蔣中正靈柩,遭民眾潑灑紅漆,事後署名「FETN -蠻番島嶼社」上午在臉書貼出「青年獨派 228 行動聲明」以及照片,表示在各界紀念台灣人民苦難的今天,一群關切公義,主張落實轉型正義的青年,將象徵受難者鮮血的紅漆,潑灑在獨裁者停靈的棺柩。

有人認為獨派行為太超過,有人則支持將老蔣棺木移送回中國。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這起事件?德國如今還保留一座希特勒署名的鐘,關於他們為什麼保存的原因和脈絡,或許能給台灣人該如何處置「中正廟」有些啟發。(責任編輯:黃靖軒)

桃園市大溪區慈湖陵寢的前總統蔣中正靈柩 28 日上午遭潑灑紅漆。圖片來源:中央社

文/ 李忠憲

在昨天 228 的紀念日,獨派青年向老蔣的靈柩潑漆,看我台派臉友的反應有人極力稱讚,有人非常不以為然,認為這是極度挑釁和作秀的行為,老蔣活生生的時候,你不敢對他怎樣,只敢欺負一個躺在棺材裡的死人。

同一天喜樂島公投大聯盟集結幾乎所有台派政黨的力量,認為現在是台灣獨立公投加入聯合國的最好時機,美國總統川普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台灣都是史上最友好的領袖,民進黨全面執政,正是公投加入聯合國,正式獨立的最好時機。

另外也有台派的朋友表示支持但是非常憂心,認為目前世界孤立主義盛行,聯合國功能不彰,許多人研議應該加以廢除並且成立新組織,尤其在習近平要正式稱帝之時,這樣舉球被殺是否明智,獨立建國豈有如此容易,十年能完成就算光速,尤其獨立公投若不能通過,台灣將會走向何處?

公投問題實在太複雜,實非我這種一小時通勤政治評論家所能明白闡述清楚,但是對老蔣棺材潑漆的事情倒是可以稍微討論一下。

花納稅錢看守蔣中正棺木,的確是件荒謬的事

舉凡社會和政治運動是否可以得到迴響和支持,之前有一個朋友寫過一篇文章,他所列舉的三項原則非常具體,「緊急」、「重大」、「不可逆」。

棺木噴漆這件事情算是重大,二二八的元凶箭頭都指向蔣介石和國民黨,這也是吳敦義的國民黨不敢劇烈反應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台灣人還要花這麼多納稅人的錢看守這些棺木,的確是一件荒謬的事情。

可是這件事情一點也不緊急,老蔣棺木放在那邊已經幾十年,人都死了還有什麼緊急的事情,另外老蔣不是殭屍,也不會像馬英九那樣從棺木裡面跳出來說我將再起,所以也沒有不可逆的情形發生,不必再去棺木上施法鎮魔。這件事情有合理性和正當性但不大,可以理解但能夠獲得的迴響有限。

德國希特勒署名的鐘,與台灣中正廟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德國黑爾克斯海姆鎮一座教堂有個希特勒署名「一切為了祖國」的大鐘,許多人結婚生子在這個鐘聲下見證眾人的祝福,感覺毛毛的,教會希望置換這個希特勒的鐘。德國人不像我們一大堆人跑去中正廟拍婚紗,尋求殺人魔的祝福卻不知不覺。

前幾天議會以 10 比 3 票數,拒絕教會撤換銅鐘的提議,決定保留這個銅鐘,以「促進和解與抵制暴力和不公正」,但是在旁邊要附上一個詳細的碑文,來描述納粹那一段歷史。

我相信沒有任何德國的進步青年想要對這個鐘潑紅漆,因為這幾乎是德國僅存的希特勒歷史遺跡,德國轉型正義明白清楚審視的歷史上的責任問題。

我相信如果德國沒有轉型正義,歷史重大事件不清不楚,到處都是中正路、中正國小、中正國中、中正高中、中正大學、中正廟、和中正帝王陵寢等等,卻無可奈何,同樣的潑漆事件應該也會發生。

如果台灣有做好轉型正義,沒有這些日常生活的中正魔咒,只剩下某個廟裡面蔣中正一個匾額「反共必成、建國必成」,有誰會無聊到去上面潑紅漆。不過一個會搶衛生紙搶成這樣的社會,應該很難理性去看待這些事情。

(本文經原作者 李忠憲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希特勒的鐘和蔣陵潑漆 〉。首圖來源: 中央社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台灣美食史】高雄何以成為土魠魚重鎮?問這位被誣告是美國間諜的神力漁人

$
0
0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長知識! 土魠魚學名 :康氏馬加鰆(學名:Scomberomorus commerson)為鯖科馬鮫屬的魚類。體長可達 240 公分,棲息在沿岸水質混濁的海域,屬肉食性。

常聽人家說,吃土魠魚就要到台南高雄找才夠新鮮,原來這跟日治時期的某位潘姓神人有關——這位神人一舉釣起 7 萬公斤土魠魚,奠定高雄成為土魠魚重鎮。以下歷史,別邊流口水邊讀啦。(責任編輯:鄒家彥)

文/ 莊健隆

馬加鰆屬或是裸鰆屬,都有一個「鰆」字,這字是日本人命名的,意指春天洄游到來、捕獲的魚。我們常聽到的土魠魚,屬於前者;石喬則屬於後者,卻常被業者「石喬假土魠」。本文作者認為,石喬和其他「鰆魚」一樣各有特色,只要發揮得宜,既不用「魚假魚威」,也能幫助消費者多多認識海洋生物。

土魠魚屬於「馬加鰆屬」,春天來到的魚就叫「鰆」

「鰆」是日治時期官方用語,它可以廣泛使用到所有「馬加鰆屬(Genus Scomberomorus)」;日人漢字之所以用此字,乃是「魚」在「春」天來到、捕獲。

自 1902 到 1935 年間,《臺灣日日新報》對土魠魚的報導不少,如 1905 年高雄州岡山郡鰆大豐收、1935 年鹿港捕千尾鰆和中壢發現新場等報導。

由於這些即時訊息所及,新漁場的介紹,如捕撈區域並不限於澎湖及南臺灣,鹿港、中壢、新竹、基隆甚至東部的宜蘭等海域都超過清朝了解的範圍;對鰆漁業生產、行銷廣度,都有正面影響。

另外《臺灣水產雜誌》則提供了鰆魚資源、生態習性及捕撈漁法的科技新知。

如針對鰆魚不易捕獲,就於 1916 年介紹新式「曳繩釣」在澎湖的「調查試驗報告」,其中還包括在澎湖可用「擬(假)餌鈎」,臺灣本島則用「活餌」如狗母、金鮻和水占魚。這些漁具、漁法,後來就變成實際生產的方式。

該調查報告還提到,「鰆魚在本島活動較為緩慢,但是澎湖海域則活躍許多。」或許就是這地域性之不同,鰆魚喜歡棲息、洄游於潮汐差大、強風駭浪、多岬角與岩礁海域,造成魚群活動的差異,尤以「雄鰆」似乎更好接受挑戰,進而使澎湖的鰆漁業「歷久不衰」。

不過,日本殖民政府於 1908 年在哈碼星築港,又拓鼓山通往高雄其他地區的鐵路,也促成高雄成為鰆漁業的重要基地。

高雄成土魠魚重鎮,奠定市場南霸天地位

《臺灣日日新報》在 1925(昭和元)年 2 月 6 日報載,「高雄州旗後町漁民潘致祥等五人在外海捕獲數量約七千尾鰆魚,⋯⋯史無前例,造成圍觀⋯⋯(有人)趁火打劫偷取鰆魚,造成治安事件。」

近一世紀後的今天,看到此報導我還可感受到它的「溫度」,因為這位潘先生是我二姨媽的公公,我稱呼他「親家公仔」。

小時候還見過他,稍記得他半禿短髪、笑容可掬、膚色黝黑、體格壯碩;卻聽家母説,潘老先生本來身體更好,但在二戰末期他駛著搖櫓仔、出海垂釣,被「特高警察」(編按:特別高等警察,是大日本帝國的祕密警察組織)誣告他是美國海軍的間諜、要測高雄港深度,而被捕入獄、受不少酷刑,以致影響往後的健康。

1940 年代日治晚期,高雄州的「特別高等警察課」為打擊臺籍「不良分子」,製造不少政治整肅事件。

其中「旗後事件」,是由於旗後(旗津)仕紳王天賞再三拒絕出任高雄州皇民奉公會生活部長,且曾反對日臺差別待遇,而在 1944 年遭到特高警察逮捕入獄,與他一同遭到逮捕的還有潘致祥。潘老先生曾當過日治時期州議員及議長,在地方頗具實力;可能因此更引起日籍「特高警察」注意、眼紅。

潘老先生的長孫曾形容祖父,「表面具上流社會的形象,事實上卻充滿了生猛到位的氣質,頗符合南部人的所謂郷里情懷,不但鄕俗俚駡朗朗上口,與販夫走卒更不分軒輊,難分彼此。」

這位郷土味濃、親和力強的潘老先生在 1925 年 2 月可能是以當時的新漁法、「曳繩釣」,捕到約 7 萬公斤的土魠(每尾 10 公斤估),在今天可能可賣到新臺幣 1,400 萬(到岸價、每公斤 200 元計)。這或也可説明,當時土魠漁業是有很好的投資報酬率。

有種很像土魠的魚,叫石喬

回到常見的「石喬假土魠」,那土魠魚的「阿舅」,即「土魠舅」、石喬,實在應該好好研究牠的呈現、包裝、烹調方式,凸顯牠自己的特色。

不需把石喬當「狐狸」、土魠比成「老虎」,而「狐假虎威」、要「石喬仔假土魠」,好歹牠也是「鰆」字輩的棘鰆(Acanthocybium solandri),和土魠魚同科;且牠也可以成長到 2 米、重 80 公斤,新鮮時也是可以作生魚片。

更何況牠更是愛釣者歡迎的對象,因為牠上鈎後拉勁不斷,讓釣翁受挑戰而很有成就感。

其實石喬仔被臺灣嫌棄的原因之一,是牠的保鮮沒有做好,不像土魠、白腹近海就有、保鮮容易,多屬遠洋漁船捕獲。或即使漁船上有急速冷凍設備,但到岸、上市前的清除內臟、血水不夠衛生、迅速,也影響品質致巨。

鰆魚珍如土魠,若保鮮沒做好也會出差錯,1902 年 11 月 30 日《臺灣日日新報》就記載,「基隆(日軍)步兵第一大隊伙房處理鰆魚時造成食物中毒。」

鯖科魚類很容易因為腐敗作用,造成「組織胺中毒」,雖不好受、但不致死。現今科技進步、衛生知識豐富,魚的保鮮應該不再是大問題了。

我還想再為另一種「鰆」,即薔薇帶鰆(Ruvettus pretiosus)説幾句話。牠的生魚片或西京燒都非常美味可口,只是要適量而食。

這個叫細鱗油魚或油魚的脂肪含量髙,又含有多量的臘酯(Wax),専有名詞是 Gempylotoxin,中文有譯為「蛇鯖毒素」;雖有「toxin」或毒素等文字出現,其實它「毒性」非常低,只是人體難以消化。對於某一些人,在食用後會導致腹瀉、胃腸痙攣不適。患者在攝食後最快半小時就出現症狀,1、2 天內會痊癒。

油魚(上)、鱈魚(下)。油魚也是屬於鰆魚的其中一種魚,有不肖廠商常將油魚當成圓鱈混充。

我個人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反倒是小時候偷吃了不少量的烏魚子,而有拉肚子的經驗,因為烏魚子也含有臘酯,不能吃過頭。

臺灣的帶鰆類年産量也有數千噸之多,不知道現在人們如何食用牠?

歐盟對牠採取方式是警告或不建議食用,澳洲公告為不建議食用,加拿大建議不大量食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只反對進口及州際交易;日本厚生省是禁止牠的進口,倒不知道他們的漁民捕不捕此魚?

前些時候,報章上報導有「油魚假(或仿)圓鱈(Gadus macrocephalus)」希望不要再看到有「油魚假土魠」,油魚就是油魚;適量地食用,適當地宣導也是必要。

更多好吃的歷史

川菜的麻婆豆腐超有名,但為何住在四川的孔明、美食家蘇東坡卻吃不到?
德州美食原來不是炸雞!8 個冷知識讓你品味什麼才叫「德州風味」
當中西美食沒了國界—從德國豬腳餐與台南牛肉湯,來看意外有趣的共通點

(本文圖經合作夥伴 農傳媒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文化鱻事】鰆魚們各有各的好,毋須「魚假魚威」 〉。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詳解:注音符號是怎樣產生的——原來ㄦ跟ㄜ都是隨過去北京腔來的

$
0
0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注音符號最近忽然廣受討論,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背不出全部符號(哈),原因是民進黨台南市長參選人、現任立委葉宜津說,為了幫助孩子順利與國際接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學ㄅㄆㄇㄈ ,只要把羅馬拼音學好就行。

這個……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是要戰「注音符號的存廢」,以下文章作者「陳民峰」,現為國小自然老師、科普作家;看完他與大家分享的注音符號發明歷史,你可能會忍不住想:學習注音符號,好像還是有其必要欸。(責任編輯:鄒家彥)

注音符號就很華? 其實注音符號是受到日本的啟發

大家好,今天來討論一下注音符號。目前台南市參選人認為注音符號應該廢除,使用羅馬拼音,這樣才能國際化。

蜜蜂老師認為,我們教育的缺失,是在國高中教育沒有認識"羅馬拼音"系統的拼音法,乃至於用國語對外無法接軌,甚至於對內認識本土語言無法使用台羅或白話字閱讀。 但在一開始的認識國字上,注音符號還是更加符合語音學的邏輯。

注音符號其實是一套很嚴謹,甚至一開始是想兼容各地方言的漢語系拼音。為什麼會變得那麼華華,就看底下介紹歷史囉。

其實在清朝時就在吵要不要用羅馬拼音了

其實 1892~1911 年之間就有一波《切音字運動》,一開始是民間在推廣,乃至於清朝朝廷在被中華民國滅掉的前一年才開始打算官方推廣。

原因是因為過去都要用反切法來認識讀音,問題是這種讀音需要先認識部分漢字,所以根本很難學,難學程度就好像用英英字典來學英文一樣。

其中要介紹的是這些運動中,兩大派別。一個是「拉丁系」,另一個是「假名系」。

「拉丁系」主張用羅馬拼音或延伸字符來拚音。這說法一提出,就有許多人抨擊這背離中國傳統。但後來拉丁系的學者考察過台灣後,也改用假名系,認為假名拼音比較好用。

拉丁系拚漢語法的來源

拉丁系,以福建同安人— 盧戇章 —為首,認為漢字應該要用「萬國語」(當時指羅馬拼音﹚ 來書寫。

盧戇章的好朋友是英國長老教會傳教士 John Macgowan,合編了 1843 年的《廈門詞彙》。對於台語拼音的歷史有點熟悉的讀者就應該就熟悉,這也是後來白話字的重要統一字典,解決了長期以來廈門話拼音沒有統一規範的問題。

拼音系最早的來源,其實就是閩南語的廈門腔,也就是「教會羅馬字」。

這說法發表於《萬國公報》(相當於長老教會在中國的基督教日報)後,就受到漢族沙文主義的章太炎抨擊,認為背離中國傳統。

盧戇章發表了《一目了然初階》,試圖解決漢語拼音的問題。因為他想要兼顧北京話、閩南語廈門腔,加上漢語發音真的很難用羅馬拼音表現出來,結果經過十年研究後…….

弄出了足足 55 個音標。

有那麼多音標真的沒辦法,因為他自己都覺得用長老教會的那一套拼音時,覺得實在寫得太長了又難與閱讀。因此他的音標把許多複韻寫為一個,好處就是好寫、簡短、易閱讀。缺點則是一開始學他的拼音需要更長的時間,也就是雖然很好用但門檻很高。

1899 年,日本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請他到台灣教這套羅馬拼音表漢字、表日文法,歷時三年。他其實還蠻好奇當時日本台灣總督府的政策:使用日文的假名來拚台語。他發現比起他在教羅馬拼音,這種假名方法更像方塊字、漢人更容易接受

所以後來就倒戈,轉往「假名派」了

假名系拚漢語法的來源

接下來介紹當初有罵拼音系的假名系,其中最主要的戰神就是章太炎。

章太炎是個學術有成但爭議很多的一位學者,不論是政治立場與學術立場都一直跳來跳去。1894 就因為學術上起爭議,乾脆用拳頭解決而被清朝政府通緝,躲在日本統治底下的台灣避免被抓去關,1898 順便擔任《日日新報》的漢文主筆。也因為這經歷而重新接觸也跑去日本的梁啟超,跟梁啟超道歉重修舊好。

儘管立場上他很漢文沙文主義,嚴重排斥滿族、歧視蒙族,還認為革命不該把這兩族算在內也不該有參政權。他的政治理念與梁啟超康有為雖然不同,但學術上還是有在聯絡交換,並且 1902 年躲到梁啟超的新民叢報社底下工作,認識了孫中山。之後呢就因為學術上一直起爭議,政治上則是被陷害後也陷害回去兩敗俱傷,又因為他實在太民族沙文而被許多人反對,就沒繼續在政壇上活動了。

章太炎本身經學造詣很深,知道漢文化的切音表音系統嚴重不足,他在日本時有參考日本用假名拼音的方法,因此認為這種「從中國字簡化為音符」的方法可以用。雖然他很漢文沙文主義,但他覺得因為日本也是來自中國的不要分那麼細(?),所以就參考日本漢字與平片假名併行的方法,要弄出一套拼音系統。

這種拼音系統,必須要在 2~3 的拼音符號就弄出來。不考慮 盧戇章 那毫無美感的羅馬字, 他認為直接從國字簡寫重創比較快,參考唐代的《切韻》後,弄出了「紐文」、「韻文」。

雖然章太炎在政治鬥爭下失勢,但他的學生很多,連魯迅都在其中。因此他的學生們在中華民國以後,就一起合編注音符號。所以注音符號其實是以日本假名拼音為概念,額外發明出來的一套音標。由於是參考《三十六音韻表》後,設計出一套是具有「音韻邏輯與順序」的音符出來,所以這符號在漢語環境中更加容易學習與好用。

注音符號的誕生

中華民國建立後,1912 年通過草案,要延續清朝時候做不到幾個月的拼音制定。

1913 年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章太炎的弟子們(馬裕藻、朱希祖、錢稻孫、許壽裳、周樹人)提案以「紐文」、「韻文」為基礎,制定音符。

而此時大眾的思想都朝往幾個方向前進,他們認為中國之前會被列強欺壓,主要是教育出問題、識字率不足,因此要設音標,因此要有統一的語言而不是各自講方言。 至於方言會不會消滅,並不是當時代的人會注意的重點,能夠快速讓國人識字率提高並且可以跨省溝通才是主軸 ,當時瀰漫著民族自強與自力的社會氛圍。

此時教育部就準備定「國語」,一開始的國語是以「北京官話」調整的「北京官話.改」,又稱「老國音」。

老國音不是直接很 ah-pà(壓霸)要以北京話為全國一起學,而是有點民粹主義的認為混在一起攪一攪大家都不會有爭議的語言。

《讀音統一會》招集全省代表,江蘇 18 人、浙江 9 人、北京 8 人,湖能福建廣東 4 人、湖北四春廣西 3 人,其他 2~1 人。以江蘇省代表的人數最多,有全體的 1/3 左右。

他們以淸李光地《音韻闡微》為首,為了要定混在一起做撒尿牛丸的新語言 (國語),所以 研究全中國 6500 字的讀音與 各地方言音讀 比較。從中歸納 27 聲母、15 韻母。

雖然這種制定新語言的方法還蠻好笑的, 但至少在音標方面是經過嚴謹的比較歸納而產生。

從該方案中選取 15 個字母,分別是ㄇㄈㄅㄌㄏㄕㄊㄙㄧㄩㄛㄟㄠㄥㄢ。

另外再補齊為 39 字母,分別是:

ㄅ、ㄆ、ㄇ、ㄈ、ㄪ ㄉ、ㄊ、ㄋ、ㄌ ㄍ、ㄎ、ㄫ、ㄏ ㄐ、ㄑ、ㄬ、ㄒ ㄓ、ㄔ、ㄕ、ㄖ ㄗ、ㄘ、ㄙ ㄧ、ㄨ、ㄩ ㄚ、ㄛ、ㄝ ㄞ、ㄟ、ㄠ、ㄡ ㄢ、ㄣ、ㄤ、ㄥ

*國際音標對造:ㄪ(v)、兀 (ŋ)、广 (ȵ)

欸? 怎麼跟現在的注音符號不一樣?

注音符號的完全北京化

老國音修改北京腔的一些發音,更靠近中國南部各方言的發音習慣,原本想這樣應該沒爭議,結果…….

當然還是起爭議呀。

這種全新的語言既不北京,也沒有那麼明顯的各地方音特色。

所以大家等於是要重新學習一個語言,這樣子的狀況變成了「京國之爭」,有一派認為有著其他方言特色的國音很好,另一派認為這不倫不類,乾脆直接用北京話不就好,學術界(尤其師範體系)吵來吵去。

就這樣…… 全國一面倒的支持,將國語乾脆定為北京話。

雖說是北京話,但為了方便學習,還是去掉北京話的一些太特殊的方音與用詞。 之後他們稱呼原本 MIX 的國語方案稱為「老國音」, 而新的、更靠近北京腔版本的稱為「新國音」。

因為國語是從北京話改造而來,因此補上 這個音,並且增加 。 ㄦ與ㄜ都是北京腔才有的讀音。

其實不是北京腔的口音也有些有ㄦ化韻啦,但有點不一樣,也比較少見,我就當作沒看見了。

至於原本注音符號的發想是為了可以部份兼容其他方言,但因為新國語靠近北京腔,因此幾個聲韻都刪掉了,演變到後來方音拼音的起源。

例如ㄫ作為聲母可以在閩南語/台語拼音使用, 但在國語中,併入ㄤㄥㄜ與ㄧㄥ中

對照如下:

ㄤ=ㄚㄫ ㄥ=ㄜㄫ

但是一ㄥ實際上要念為ㄧㄫ才標準

「注音符號 ver.5」從此完全跟方言脫鉤,成為了專門替 “微調後的北京話”(新國音-現代國語)服務的拼音法。 有些從各地方言參考來的音標以刪去,或者併入複韻,或者成為了明明音標長這樣但卻有些潛規則的版本。

然而方音符號還是有人想推廣的,畢竟也是同一批人發想過來,然而中華民國來台灣後三年就……

台灣從此進入了只能說國語的年代,而國語的推廣也不能再被允許有異音建議。

更多「國字」的小知識

【對不起我認真了】拆解中文一筆一畫告訴你:為何雅婷、冠宇會是多數人取名字的組合
為什麼台灣人說北京話當國語,訂這規矩的蔣中正腦袋在想什麼?
小學臺語作業出「薁蕘」你會唸嗎?從歷史告訴你,學羅馬拼音才是拯救臺語的解藥

(本文經原作者 陳民峰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注音符號怎樣產生的〉 首圖來源:維基百科 。)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寫不進課本的歷史,我們一起補足——阿里山鐵道催生者河合博士的故事

$
0
0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只要看到是小時候歷史課本裡沒有的歷史,就想趕快與《BO》讀者分享,台灣的歷史,靠我們自己一點一滴補足——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 台灣回憶探險團 撰寫的阿里山火車催生者的故事,一位日本人的故事。繼續往下讀吧。(責任編輯:鄒家彥)

圖左:1970 年代阿里山鐵道火車影像,出自《台灣蒸汽火車紀行》攝影 文 谷口孝志。(大量夢幻臺灣蒸汽火車照片,強力推薦 https://goo.gl/v5p1X1)

相信提起「高山鐵道」,許多人直覺會想到以前課本裡教過,修築中國京張鐵道的「詹天佑」(編按: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相較之下,有 多少人知道臺灣阿里山鐵道的催生者河合鈰太郎呢?(編按:「鈰」音同市)

建造阿里山登山鐵道,是 河合鈰太郎的構想

河合鈰太郎生於 1865 年,名古屋人。東京帝國大學林學科畢業後赴歐深造,為日本時代後藤新平所任用之優秀人才之一,提出建造阿里山登山鐵道的構想,但因工程難度及造價過高遭到否決。

之後河合博士轉而與民間會社藤田組合作開發,幾經工程艱難經費透支的波折,藤田組宣告放棄,路線僅完成一半,功敗垂成。但也因此之後在總督府評估後決定接手開發,1912 年 12 月 25 日嘉義至二萬平終於全線通車。

阿里山鐵道的完成,除了帶動臺灣林業,也使得阿里山成為當時旅行的重要景點,數不盡的長輩們學生時代都曾搭著搖搖晃晃的林鐵上山,翻翻家中的老相簿,說不定可以發現長輩穿著制服在神木旁留影的老照片。

河合博士紀念碑就豎立在阿里山香林神木旁

河合博士返回日本本土後任教於東京帝國大學,1931 年 3 月 14 日逝世,臺灣的嘉義市役所及營林所嘉義出張所特別於嘉義公會堂舉辦表彰式,感謝他的功勞。之後在阿里山上立碑紀念,於 1933 年 2 月 3 日舉辦盛大除幕式,全臺營林所及阿里山林業重要人士百餘人均出席,由河合博士妻子親手揭碑。

目前這塊碑還豎立在阿里山山上香林神木旁(首圖右),來到阿里山遊玩不妨來碑前向河合博士致意吧!

編按:

《維基百科》:河合鈰太郎(1865 年 6 月 15 日-1931 年 3 月 14 日),日本森林學家,愛知縣名古屋市出生。曾擔任東京帝國大學教授,也是臺灣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倡建者,然而當時他提倡興建阿里山鐵路主要的目的,是興建世界級的登山鐵路,但臺灣總督府在 1910 年接手興建阿里山鐵路,重點竟是取得阿里山的林業資源,並基於速成與經濟開發因素,而變更了他登山鐵路的原始設計。

原作者推薦閱讀:
1935 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臺考察 – 林業篇
「榨取臺灣資源」?之日本時代 vs 中華民國
1956.6.6 阿里山神木遭雷擊起火

日治時期,我們所不知道的台灣歷史

台灣稻米曾名揚東亞!天皇都指名要吃,日治時期台灣米強到連日本米商喊不要
日治時期才是台灣起飛的黃金 50 年?台灣早在日治前,就是全中國最有錢的先進地區
台南林百貨用歷史見證「中華民國美學」——看台灣日治時期的美感,如何在 70 年後被破壞殆盡

(本文、圖經原作者 台灣回憶探險團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1931 年 3 月 14 日 阿里山鐵道催生者河合鈰太郎逝世〉。)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我們說的「國語」一直都是殖民語言,這事實讓爭吵族群認同顯得很沒意義

$
0
0

【為什麼我們選這篇文章】

大部分的台灣人其實都是「混血兒」,這個事實讓爭吵族群認同顯得很沒有意義,因為你連選邊站的先決條件都沒有。

但這是多數台灣人的掙扎,就連楊翠這樣的一個文史研究者,依然要在模糊且錯綜的民族認同中摸索自己,本文不僅是她與原住民朋友結緣的故事,更是她以歷史角度反思自己身處在漢人中心的社會所產身的盲目信仰。

用歷史的角度來看台灣,我們說的「國語」一直都是殖民語言,我們的族群認同從來都是被強加的思想。所以,真正撕裂族群的是誰?不就是天天把這四個字掛在嘴邊的「殖民者們」?(責任編輯:高聖雅)

文/ 楊翠

細數起來,我關注原住民女性文學,進行相關研究,已歷二十年。初始,其實是無關學術的。

二十年前,有個歷史畫面,一直銘刻在我的記憶中。二十年後,《少數說話》的出版,彷彿是在叩應當年的記憶場景,召喚一些早已散逝的情懷。而這些,確實都是無關乎學術的。

1997 年,阿烏和瓦歷斯的女兒麗度兒過五歲生日,阿烏邀我們上山,說是麗度兒的乾爸爸,也是我們的共同好友江冠明,依泰雅禮制殺了一頭豬,請大家來同樂。

我們依約前往。那年兒子魏揚九歲,女兒魏微三歲,我還帶了爸爸媽媽,全家擠成一車,前進和平鄉雙崎部落。

烤肉讓瓦歷斯與魏貽君成為 rawin

生日會來了很多人,部落族人也都齊聚,細節記不得太多, 只有生吃調味豬肉和豬肝這個歷史性的味蕾經驗,最是強烈難忘。因為出乎意料的好吃,我又去討要許多次 ,某個部落族人還勸我,沒吃過的話,也不要一次吃太多。還有瓦歷斯在烤肉架前的風采,無人能及,烤著烤著,烤出兩對兄弟,他們互稱 rawin。

當時, 魏貽君 正在撰寫他的碩士論文《另一個世界的來臨:原住民運動的理論實踐》,而瓦歷斯正在進行部落歷史踏查,探掘了許多故事,兩人就著烤肉的滋滋聲,暢談文學、運動、部落故事。烤肉架的 另一側,坐著兩位初識的初老男子(現在想起來,當時他們也才剛過六十),瓦歷斯的父親尤幹,我的父親楊建 。兩個兒子初時都還關照招呼著,話題談到入迷,就把兩個父親晾在一旁了。兩個初老男人的性格都靦腆少言,又是言語不通,只好尷尬坐著,猛啃豬肋骨,禮貌性的點頭微笑也已經重複好幾次。

我跟母親帶著女兒到處走逛,那時女兒極怕生,黏得很緊,一刻也離不開。 而瓦歷斯和魏貽君兩個中年男子,在烤肉與文學的共同語言下,結成 rawin,愈談愈熱,烤肉架另一側兩個初老男人,就這樣被遺忘在午后的雙崎部落一隅

等大家回過神來,尤幹和楊建已經談得很熱絡,比手畫腳,還拼起酒來。兩個害羞的初老男人,大聲說話大口喝起酒來,還真有些氣魄。我們好奇語言不通的兩人是怎麼說上話的,還說得有來有往,趨前去聽聽看。 一開始還真是聽不懂,嘰哩呱啦的,一串一串,後來才聽出來,兩人講的是日語

跨越時代的荒謬:他們以上一個世代的殖民語,找到相互說話的方法

一個是泰雅,一個是大混血,身上有著至少八分之一的西拉雅(或許應該更多)、四分之一的排灣族,再加上不知幾分之幾的漢族血脈,兩人雞同鴨講許久, 最後,他們以上一個世代的殖民語,找到相互說話的方法

這當然是荒謬的。 但即使這兩個跨越語言世代、分屬不同族群的初老男子,能夠流暢操演華語交談,我想,我也不認為那個場面會比較合理 。用前世代的殖民語,與用這個世代的殖民語,差別只是再殖民化的速度快慢而已。

總之,兩個初老男人在 雙重共同語言--日語和酒精 的流動牽引下,結成了 rawin,亦即兄弟。那一日,尤幹和楊建就在烤肉架前,rawin 來 rawin 去的相互喊聲,那是我父親此生學會的唯一一句泰雅語。 楊建的父輩,放膽文章拼命酒,寫出殖民地反抗史的燦亮一頁,但楊建只是一個童年時期就因父親成為政治犯,一生孤苦貧窮自卑的失敗者而已;尤幹的父祖輩,是埋伏坪泰雅獵場的勇士,縱橫大安溪左岸台地,而尤幹也只是從獵場退居果園勉強營生的勞動者而已 。尤幹與楊建的 rawin 情緣,也許只是酒精的一時情迷,日語的穿梭牽引,但就算只是暫時片刻,我都相信他們在彼此身上找到某種靈魂上的共頻;那種跨越過兩個殖民時代,生活上都屬於挫敗者的初老男子的生命情境。

這還沒完。屋子裡另外還有一對兄弟,阿烏的兒子威曙和魏揚,也在發展他們獨有的情誼。威曙完全收服了魏揚, 他口中的部落、森林、自然知識,是把整座山都放進去的,是用腳走出來的 ,這讓當時正著迷於螳螂、蚱蜢、鍬形蟲等昆蟲世界的魏揚聽得神往,一愣一愣的,頓時, 他認知到,自己筆下的螳螂、蚱蜢、鍬形蟲,都只是虛幻的紙上世界而已

圖片來源:木由子攝影 , CC licensed

我記得三對 rawin 的臉容,卻忘了問排灣族語的「姊妹」該怎麼說

回程,楊建因酒精催眠而搖晃入睡,魏揚滔滔不絕講說威曙的山上經歷,飛鼠山豬猴子陷阱之類的。我只是想著,午后大安溪左岸雙崎部落,尤幹和楊建咧嘴大笑喝酒談天,這情景真有些超現實,又有些後現代,去脈絡,缺乏現實理路,我不知道這一對 rawin 日後會如何。

後設來說,其後二十年的歷史變化,確實有太多超出當日記憶疆域之外的,令人傷感的故事地圖。然而,無論如何, 麗度兒五歲生日那天,三對 rawin 的臉容,我都還記得。只是現在想來,當時我竟未曾問過阿烏,排灣族語的「姊妹」該怎麼說

我和阿烏,我們沒有以任何語言、酒精、文學情懷、自然知識相互辨識,卻相交二十年,不曾相棄,見證了彼此在生命道路上的顛簸、困頓、堅定與執著。

我們到雙崎部落為麗度兒慶生時,阿烏已經出版《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1998 年,我在台大歷史所博士班的課堂中,首度發表阿烏作品的研究初稿,被同學溫和地質疑,妳說她是妳好友,那麼,她適合拿來做為研究對象嗎?

二十年後,我的回應仍然是,請問有何不可 。學術客觀性不是真空狀態下的思想遊戲,我們哪個人不是在各種看得見看不見的關係網絡中進行思考,誰敢保證你的研究沒有這些千絲萬縷的牽動和觸發。看得見的線索容易釐清審視, 看不見、自以為不存在的線索,才是影響思想與論述,甚至意識型態位置與史觀的幕後黑手、思想之鬼

我相信馬克思‧韋伯(Max Weber)所說,研究者選取研究主題時,必有其「價值關聯」,也奉行新歷史主義所主張的,關於研究者與其研究之間的動態關係。 我相信研究沒有真空狀態下的客觀,所有的「客觀性」都是在材料的信度、論證的效度之間所操演 ,我更相信 研究者必須真誠暴露自身,真誠揭露自己的說話位置,為自己的主體觀點與見解負責 。而我的原住民研究,確實是緣於多重的價值關懷,緣自與阿烏的相識,緣自尤幹和楊建交換 rawin 的動人場景,更多的是關於自己的身世,以及台灣歷史發展中,更多台灣住民的身世辨識與文化認同。

每當雅各說起「你們漢人」,我就感到有些惱怒

其實,早在三十年前,我就認識了(我自以為的)第一個原住民朋友, 布農族的拓跋斯‧塔瑪匹瑪,當時他以漢名田雅各寫作,成為戰後第一個具有原住民主體意識的小說創作者 。那是 1986 年,我唸碩一,我和魏貽君初識拓跋斯,那時他是田雅各,剛以小說 〈最後的獵人〉 獲得吳濁流文學獎。其後,好長一段時間,雅各是我們家的常客,我們連度蜜月都是到蘭嶼,當時雅各在蘭嶼衛生所服務,而我們極窮,婚禮結束後,全家僅剩的總財產不到五千元,也訂不起房間,雅各就讓我們在他的衛生所宿舍打地鋪。

安靜靦腆的雅各,在我們面前就暴露悶騷布農族的另一面 ,他打電話來,永遠是以「猜猜我是誰,我是全世界最帥的男人」開場,我就回以:「你到底煩不煩」,然後兩方開懷大笑。雅各非常會說故事,那些年,他的許多小說都曾先以說書形式向我們展演,話語靈動,唱作俱佳,我們鼓勵他,這個故事一定要寫出來。

然而,每當雅各以全稱說法,將我們也包含進去,說起「你們漢人」如何如何時,總會讓我有些惱怒,卻又自覺必須隱忍 。我心裡懊惱的是,為什麼老是將我也放進去罵,我可是那個「關懷並理解原住民」的漢人啊。那些年,原運剛起步發展, 像我們這樣的台灣史研究者,總期許自己展現一個「進步知識份子」的形象,其間當然有很多可笑的心路。

其實,我那種難以言明的懊惱感,也並非僅僅緣自田雅各全稱式的「你們漢人」,因為,說起來,拓跋斯也不是我據以理解原住民的第一個人。我據以理解原住民的第一個人,其實是小我一歲的大妹。小時候,大人總是喊大妹「太魯閣仔」,「太魯閣仔」成為大妹一生的符號 ,直到我們都結婚生子了,外公那邊的舅舅們關心問起她,還是說「啊彼個太魯閣仔現在安怎?」

小時候我問過大人, 「太魯閣仔」是什麼意思,大人說,就是生番啊,因為阿靜愛哭鬧,不講道理,個性「生番生番」,不像妳這麼聽話,所以才叫她「太魯閣仔」。當時我只覺得理所當然的驕傲,也因著要區隔於「太魯閣仔」,從小便習於乖巧、節制、察言觀色,扮演優雅有文化的漢系家族長女的角色

認識田雅各時,我正是這麼一個矯情的「漢人」女性,一方面以區隔於「太魯閣仔」的優越感,以及根深蒂固的「純種漢人」血統自居,一方面又要努力表現出「關懷並理解原住民的進步漢人知識份子」的形象。

我們都是台灣「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歷史見證,我們都來自平埔媽

直到一九九○年代,我開始追索家族史,才被家族母系中的「番血」驚到,了解到自己身上的「混血」事實 ,而那時我已在大學教書了。 原來楊逵的祖母是南島語系西拉雅族 ,我也被「蕃」到了,我與大妹都一樣。 我們都是台灣「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歷史見證,我們的母系,都來自平埔媽

結識阿烏時,我正在追問自己的身世,當時我已知道,楊逵祖母楊讓,確定是西拉雅族女兒, 楊逵祖父吳文,入贅楊家,所以我們的「楊」,並非得自父系 。每每我說起這些,我的一些做平埔族研究的朋友們都說,對耶,楊翠妳的臉容形貌,真的跟我蒐集到的平埔族女子的照片很像啊。

六、七年前,我又在家族口訪中得知,阿媽葉陶的母親,其實是從東部遷徙到高雄的排灣族女子。 然後我就想起,葉陶在擔任公學校教員時,學生為她取的綽號,烏雞母,笑她長得黑溜溜 。葉陶的沉黑膚色,終能解釋。

做為一個漢族閩系、西拉雅族、排灣族高度混血,又嫁給漢族客系的女子,做為一個台灣婦女史研究者、台灣女性文學研究者,我只能說, 我所有的研究與教學,都必須返身自視,回應自己的身世,以及台灣的身世

我必須揭露自己長久以來的荒謬,同時也是台灣社會漢族中心思想的荒謬 。我們大多都混了血, 為何我們都抹棄母系一方的認同,順理成章地朝向父系的、漢系的認同,安置主體的位置

這本書的初發,確實是緣起於與學術無關的關懷,包括兩個家族之間的情誼,我與阿烏超過二十年的知交,以及我對自身與家族身世的回應,對台灣身世的探索。然而,這些支持我研究的價值關懷,事實上都與我的學術見解密切相關。

做為一個「蕃異者」,我選擇成為家族母系身世的「翻譯者」,我的學術關懷,朝向原住民女性文學,只是為了回應 血脈中孤獨荒蕪、靜默無語的母系血流,沒有什麼其他的宏大理念與學術理想

推薦閱讀

不公義的事情一直發出巨大聲響,只是我們沒聽見——花蓮原住民被無良企業侵占土地的故事
【亞泥案懶人包】花蓮原住民 40 年的血淚,為大家介紹官商勾結下的「土地轉移大法」
【徐旭東你欠炸】抗議亞泥強佔土地又天天炸山,原住民在遠東樓下模擬「日常」爆破聲

(本文經楊翠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後記:一個「蕃異者/翻譯者」的研究心路〉。首圖來源:小興 蠟筆 , CC licensed)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首次踏入甲子園就拿下亞軍!台灣棒球榮耀,從這支融合三民族的球隊開始

$
0
0

【我們為什麼選這本書:新版 臺灣棒球一百年

中華職棒 29 年開打了,行政院長先前盛邀前往開球,致詞時提到:棒球是台灣的國球!

台灣棒球的起源來自於日治時期,從開始的排斥到接受,最後成為了台灣人的精神寄託,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使棒球成為了現今台灣國球呢?(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wikimedia

文/ 謝仕淵

KANO 崛起

邁向甲子園的旅程

時至今日,位在大阪市郊的甲子園球場,不僅是職棒人氣球隊阪神虎隊的主場,也是日本高中棒球的聖地,因為那是數千支高中棒球隊,互相競逐後,產生最終冠軍的聖殿。 而在日治時期,甲子園的地位就已經相當崇高。

由地方選拔賽開始,單敗淘汰的賽制,最終能踏進甲子園球場者,已是各地強豪,而能得到冠軍者,堪稱王者之王。無怪乎,日治時期的臺灣球迷,人人皆知甲子園。

甲子園大賽是「全國中等學校優勝野球大會」的俗稱。1910 年代,日本的中等學校棒球運動日益普及,各地方校際的競賽開始普遍。當時,《大阪朝日新聞》與《大阪每日新聞》競爭激烈,競相以運動競賽與博覽會吸引民眾。

《大阪每日新聞》最常以舉辦博覽會吸引民眾。《大阪朝日新聞》則利用棒球賽聚集高人氣,在 1915 年舉行第 1 屆「全國中等學校優勝野球大會」。球賽之所以得名為甲子園,則是因比賽場地完成於 1924,適逢甲子年而被稱為甲子園。

最初幾年,臺灣均未派隊參加,直到 1922 年,曾任臺灣民政長官、時任《大阪每日新聞》重役的下村宏來臺,開始協調臺灣參加之事。1923 年,臺灣體育協會出面協調舉行第 1 次「全島中等學校野球大會」,亦為甲子園的臺灣選拔賽,最後由臺北一中(今建國中學)取得代表權。

那一年,臺灣以及早已參賽的北海道、滿州與朝鮮等代表隊,共同參與了甲子園大會,於是參賽隊伍包含了日本帝國統治下的每個地方,換句話說,各地球隊的參賽,也代表著日本帝國治下各地展現向心力、團結的象徵。

事實上,甲子園也是個催生愛國心的舞台,這場賽事強調從事棒球運動是為了
鍛鍊精神,棒球場練習就是苦修院的生活,學生必須純粹無瑕地經歷修煉過程。同時,也必須為了團隊的利益而犧牲自我。

在這場表現效忠、展現團結的賽事中,臺灣代表隊多由臺北一中、臺北商業、
臺北工業等校代表,這些球隊陣中皆為日本人,且甲子園大會的參賽成績多不理想, 有 4、5 屆的比賽都是一場就被淘汰。直到 1931 年,來自南部的嘉義農林學校,首度代表臺灣參賽,取得第 2 名成績 ,島內外為之一震,臺灣棒球因為嘉農而打響了名號。

嘉義農林學校創立於 1919 年 4 月,野球部則在 1928 年 4 月成立,成軍的第一場大賽是參加第 6 回全島中等學校野球大會。但首場遇到臺中商業,結果以 13 比 0 慘敗。嘉農成軍初期,成績並不理想,直到松山商業學校出身、當時任職於嘉義工商專修學校的近藤兵太郎擔任教練之後,透過較為專業的訓練,成績才漸有起色。

1929 年,嘉農先是參加在高雄舉行的第 1 回中南部中等學校野球大會,遇上甫於去年遭其擊敗的臺中商業,比賽僵持到傍晚,雙方以 1 比 1 握手言和,之後則贏了臺南一中,輸給高雄中學。1929 年,嘉農參與第 7 回全島中等學校野球大會,第 1 場以 2 比 8 輸給臺北一中。

當年 10、11 月,嘉農參加第 16 回南部大會,贏臺南一中;參加第 1 回嘉義野球大會,分別擊敗嘉南、全嘉義而得到第 1 面優勝旗。1930 年 1 月,嘉農先是在年初遇到日本來訪的諏訪蠶絲,以 4 比 15 落敗;在 7 月的第 8 回全島大會中,首場遭遇臺北商業,以 2 比 10 落敗,遭到淘汰;但在同年 9 月的第 3 回嘉義大會中,嘉農在決賽中擊敗嘉鐵,得到冠軍。

1928 年成軍至 1931 年奪得臺灣代表權之前,嘉農在全島中等學校野球大會的成績,雖然一勝未得,但整體來說,從 1929 年底開始,嘉農的實力逐漸成長,於 1931 年中等學校比賽前夕,嘉農之前所累積的好成績,已被形容為「三民族打成一丸的嘉義農林」、「黃金時代」,這意味著嘉農已不再是等閒之輩。

1931 年,嘉農在第 9 回全島中等學校野球大會中,首場以懸殊比數擊敗臺中一中,贏得勝利,第 2 場對上臺中二中也獲得勝利,第 3 場則擊敗臺南一中進入決賽,最後在決賽中擊敗臺北商業贏得冠軍。

嘉農的勝利,終結了該項比賽八年來冠軍皆由臺北球隊贏得勝利的傳統,大會的優勝旗首度渡過濁水溪,嘉農也取得代表臺灣參加第 17 回全國中等學校優勝野球大會的代表權。 這空前的成就,使得嘉農回到嘉義時,受到英雄式的歡迎,甚至還在嘉義市區舉行遊行。

以吳明捷為主將擔任投手的嘉農,由東和一擔任捕手,搭配蘇正生、真山卯一、上松耕一、小里初雄等 「三民族」 的選手。

首次登上甲子園,遇到神奈川商工便贏得勝利,之後遇到北海道代表札幌商業、北九州小倉工業,也均贏得勝利。過程中,嘉農的高上壘率與出色的腳程,以及擅用盜壘戰術取得優勢而贏得注目。 然而,在最後的冠軍賽中,不敵東海代表中京商業而屈居第 2,但已創造臺灣球隊在此項大賽中,空前絕後的成績。

圖片來源:玉山社提供

嘉農再一次的黃金時期,是從 1993 年到 1936 年之間,3 度進軍甲子園。1933 年,以平野保郎、吳波、東公文、吉川武揚、福島又男等選手為主的嘉農,再度進軍甲子園,但第 1 場便遭遇松山中學而落敗。1935 年,嘉農在中部第一次預選賽中,1 分未失、3 戰全勝;繼之在全島大賽中,先後擊敗高雄中學與臺北商業,奪到冠軍。

在第 21 回甲子園中,首場遇上平安中學,順利過關;次場則遇到松山商業,在延長賽中,因為投手犯規而以 1 分落敗。這屆比賽中,投手東公文無疑是引人注目的選手,原住民身分、高大的身材,入學時年紀較長(1916 年出生,入學時已近 20 歲),因此 1 年級便成為正選選手,加上罕見的潛水艇式投球方式,以及最後對上松山商業時,戲劇性地因投手犯規而落敗等。

1936 年,嘉農再次在中部預選賽中獲勝,於全島選拔賽中擊敗臺北一中、臺南一中,再度取得代表臺灣的資格。這年的嘉農,眾人矚目的焦點除了已經升上 2 年級的東公文,還有即將畢業的吳波。

嘉農在甲子園的第一場比賽,遭遇小倉工業,安打雖比對方少,但靠著積極的盜壘而擊敗對手;第 2 場對上兵庫代表育英商業,則以 5 比 7 落敗。賽後,由於兒玉、吳波、吉川、盛等人畢業,加上升上來的低年級選手實力還未成熟,因此實施了球隊的重整計畫。

實施球隊重整計畫的嘉農,曾有段低潮,直到 1938、1939 年,才又在第 16、17 回全島大賽中,連續 2 年取得亞軍。並於 1939、1940 年,兩度問鼎全島中等學校選拔野球大會冠軍。1940 年代,嘉農仍是臺灣棒球的勁旅,曾在建功神社奉納競技野球大會與全島中等學校選拔野球大會中奪冠。

西脇良朋曾統計,嘉農在全島中等學校野球大會的成績(33 勝 13 敗)與勝率(0.733),都高居日治時期全臺灣學校之冠,可說是日治時期最強的中等學校棒球隊。

嘉農的精彩表現,點燃了臺灣人對棒球的熱情。 試想日本殖民統治的時代,能
夠因為棒球而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站上汽車遊街,接受眾人歡呼的情景;嘉農選手們不只被人羨慕,許多人更因此夢想能成為那個站在球場中的英雄。 臺灣人的第 1 個棒球夢,全因嘉農而起。

KANO 點燃了台灣這座島上的棒球夢,如此激勵人心的故事在 2014 年由馬志翔導演產出,透過電影情節,讓你能更深體會,在日治時期,嘉農在甲子園的勝利對台灣人的象徵性!

兩個甲子園

嚴格來說,甲子園棒球賽是個俗稱,它其實是由兩個棒球賽構成。起源於 1915 年,由《朝日新聞》舉辦、稱為「全國中等學校優勝野球大會」的賽事,於 1924 年將比賽移至甲子年興建而得名的甲子園棒球場舉行,因此「甲子園」3 個字便成為這項比賽的代名詞。

此賽事以日本全國棒球隊為參賽對象, 加上媒體宣傳的推波助瀾,因此成為備受矚目的比賽。臺灣於 1923 年首度參加,當年為第 9 回大會。日治末期,曾因戰爭短暫停辦,直到 1946 年恢復。

另一場甲子園,則稱為「全國選拔中等學校野球大會」,是由《每日新聞》舉辦。首屆比賽開始於 1924 年,比賽場地也在甲子園,比賽時間約當在春季,因此有「春之甲子園」之稱,以示與「夏之甲子園」的「全國中等學校優勝野球大會」有所區隔。1942 年後因局勢緊張而中斷,戰後恢復舉行。臺灣於 1930 年首度參加。

嘉農熱潮 街頭的歡呼聲

1930 年左右,日本舉行的棒球賽已經可以透過廣播,讓臺灣球迷在第一時間同步收聽比賽。那時,可說是收音機棒球比賽廣播的黃金時代,「6 大學」棒球賽、中等學校野球大會、都市對抗賽等,都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

1931 年,嘉農奪冠,也靠著這項大眾媒體的宣傳,造就臺灣首波普遍性的棒球熱潮。 雖然收音機於日治時期因價格昂貴,普及率並不高,但嘉農出賽時,卻是最佳的傳聲機,如同洪太山指出「當時嘉義有個黃三朋醫生,診所在火車站附近,他在嘉農比賽的時候,就會將收音機拿出來,放送給大家聽,……,沒有收音機的人,到那邊聽比賽,常常擠得滿滿的,我也去聽過,……」

最為典型的例子,則為 1931 年嘉農在甲子園大賽對上小倉工業時, 嘉義市民湧到有收音機的商店,收聽嘉農的比賽,當勝利來臨時,整個嘉義市皆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而在冠軍賽時,臺北放送局在臺北市內如南門、公園等地,設置戶外擴音器,讓關心的球迷掌握比賽實況。

1935 年,嘉農再次進軍甲子園,媒體形容市民都在收音機前,隨著廣播中的比賽節奏「一喜一憂」,對平安中學第 2 局時得到 2 分,收聽者的心情亦隨之振奮。1936 年,嘉農戰勝小倉時,由於臺北京町的大阪朝日新聞社臺灣分社前設置收音機擴音器,街上圍滿 1、20 重的人潮,癱瘓了附近的交通,觀眾的情緒隨著比賽的節奏而起伏,直到勝利時,街頭響起「萬歲萬歲」的慶賀聲。類似收音機擴音播放,而至人心沸騰的情景,也在當天的嘉義市上演。

推薦閱讀

為啥日本運動很強?台灣如果不想再吃鍋貼,該學習日本高校尊重每項運動的態度
不是「史上最強打者」、「台湾の英雄」…… 在我心中,陳金鋒就是無可取代的神!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新版 臺灣棒球一百年 》,由玉山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wikimedia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小孩和婦女都被砲擊嚇出病,八張照片記錄下日本人搶奪樟木殘酷的「理蕃」過程

$
0
0

【我們為什麼選這本書:橫斷記

橫斷記書名取自日本總督府官員寫於 1914 年日軍征討台灣東部原住民的《台灣中央山脈橫斷記》。這本書以影像紀錄日本帝國如何「收服」原住民,紀錄下日本殖民時對台灣造成的傷害。

這篇文章就告訴你,日本當年是如何不講理的深入太平山,為了檜木剝奪當地原住民的生命。

(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高俊宏

對於侵略性的蠻族來說,戰爭本身就是一種正常的交通型態。
──卡爾.馬克思

在一片歷史的靜默之中,我感到有必要回到原點,釐清太平山林場開發初期的情況,我相信,其中必然隱藏著某種聲音。

日殖時期,太平山的檜木產量居全臺之冠,每年平均產出三萬多立方米的木材。日本如何將鐵路、林道,開進眠腦的山野?特別是這裡的泰雅族溪頭群(Mnibu’),向以兇悍著稱,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

開路

馬克思認為,戰爭是一種交通型態,而帝國主義者,本質上是一種現代蠻族,透過戰爭來擴張自己的交通網絡,並經由實體交通系統,深化對殖民地的控制。

在泰雅族的傳統領域,已經有許多因狩獵而形成的交通網絡,稱為「鹿路」。「鹿路」為各蕃社間的互動,提供了重要基礎,可說是泰雅族的經濟動脈;甚至日本入侵時,泰雅族也是透過「鹿路」系統來對抗。

要探討日本鎮壓泰雅溪頭群的過程,則不能不提及埤亞南越嶺警備道的開拓。位於嘉平林道下方不遠處的臺七甲線公路,前身大抵就是 1921 年興築完成的埤亞南越嶺警備道。日本開闢此路,意在打通今日宜蘭(大同鄉濁水)到南投(仁愛鄉霧社)之間的山地,進一步控制沿線的泰雅族原住民。

宜蘭自然與歷史研究者吳永華,在 〈埤亞南越嶺警備道宜蘭段初探〉 一文中指出,1909 年日方召集泰雅溪頭群的前山五社,聚集在多望駐在所附近,舉行和解儀式,和解條件即包含了「開路」。

往後幾年,這條以開採山地資源為主,兼以監控原住民的警備道路,就是依據這項協定而開鑿。從 1921 年《臺灣日日新報》對「蕃路」的完工報導,即可了解,以「新星」(今嘉蘭)駐在所為起點的警備道,有利於「時爾崎」(可能為四季村)與南湖大山麓的良材運送。這個區域大抵就是眠腦山區:

羅東蕃路:羅東郡下通臺中州能高郡蕃地之橫斷道路,以客秋起工,本年三月杪已略成功,現警察員仍繼續督造,完工在即,該路延長約八里,開費六萬餘圓。就中稱難工事者,有斷崖數十丈,及溪谷數處。

道以「新星」(今嘉蘭)駐在所起點,沿濁水溪右岸,越「壁蘭」(即埤亞南)鞍部,通能高郡下「社加勇」(志佳陽,今「環山村」)駐在所。傾斜緩慢,雖高六千三百餘尺之(壁蘭)鞍部,女子木屐草履,亦得往來。附近駐在所警員,向時出羅東街要數日,今則一日可到。世人素所不知之「時爾崎」山麓及南湖大山麓良材,皆得運出為世用云。

埤亞南越嶺警備道,除了思源啞口到耶克糾溪一段,還保持原初的狀態外,現今的四季村下方,也仍有一段相對完整的路徑,上面還有一座名為「甕溪游」的吊橋。這段道路寬約二至六尺,比起浮動的軍事隘勇線而言,常設的警備道更顯寬廣,也更具治理與控制的意義。

歷史研究者林一宏指出,1920 年代以後的日本警備道所部署的「集團化據點式」駐在所,已經完全改變了原住民的山地空間結構。

在隘勇線推進時期以後,為了長期治理山地,臺灣總督府修築了許多警備道,如同疤痕一般縱橫穿越臺灣的山脈。從北部的拉拉山警備道、角板山三星警備道,中部的合歡越嶺警備道、能高越嶺警備道,一直到南部的八通關警備道、內本鹿警備道以及浸水營警備道……

其中,埤亞南越嶺警備道的特殊性,尤其在於打通了宜蘭廳到南投廳的東勢郡、能高郡之間的交通孔道,像銳箭一般穿透泰雅族溪頭群,一直往南到志佳陽社(Sikayou,現在的環山部落)、沙拉毛社(Salamao,大約位於今日的福壽山農場附近),對這一線的泰雅族,形成完整的宰制。

此外,除了山地的治安維護以外,道路開通也有助於官員視察、山地行軍、科學調查以及登山活動,當然,日本在太平山的伐木事業,也因此能夠更為深入。

馬諾源:戰爭的田野影像

將來絕不再做匪行,能夠曬到如此美麗的陽光,又喝到如此清澈的溪水,這是政府(按:日本)寬大的賜予,我們將永誌不忘。

而在警備道開通之前,日方早已透過隘勇線的推進,步步進逼泰雅溪頭群的傳統領域。1905 年設置的叭哩沙屈尺間橫貫隘勇線,從今日的新北市新店屈尺一帶向南翻過雪山山脈,抵達宜蘭的松欏溪一帶,總長超過上百公里。

討伐軍隊的帳篷。(遠藤寬哉,《討伐軍記念》,1913,遠足文化提供)
馬諾源社旁邊的四季社的屋舍(遠藤寬哉,《討伐軍記念》,1913,遠足文化提供)
日軍機關槍小隊攻擊馬諾源社。(遠藤寬哉,《討伐軍記念》,1913,遠足文化提供)
馬諾源社遭日軍攻擊後逃至夫布爾(Booburu)溪谷,圖為日軍山砲兵中隊砲擊該溪谷的情形。(遠藤寬哉,《討伐軍記念》,1913,遠足文化提供)

為了強化這條被稱為理蕃「母線」的隘勇線,日方還從南勢溪龜山發電廠輸送電力,以供線上的高壓電使用。此後,國家勢力也慢慢逼近眠腦山區。

1910 年,日方開鑿宜蘭員山到埤亞南社之間的道路,於三月底抵達溪頭群的多望社;1911 年在留茂安社(Rumoan)設立「蕃務官吏駐在所」,掐住溪頭群的咽喉。然而,雖然日方勢力正逐漸逼近,前山五社中的馬諾源社(Manauyan,舊社址位於今日的四季平臺)仍然不服,屢屢發動騷擾,並「煽動」鄰社反日。在日方文件如此記載著:

溪頭蕃的馬諾源社,既頑固又不容易駕馭,從前已屢次提出報告,尤其在推進南投廳隘勇線時(按:埤亞南越嶺警備道),他們更遠赴沙拉茂蕃地,去支援逞凶。此外,又跟卡澳灣、馬里闊灣等凶蕃勾結,一方面煽動溪頭的歸順蕃,一方面在濁水溪(按:蘭陽溪)沿岸肆虐橫暴……

由於馬諾源社遲遲未「痛改前非」,而蘭陽溪的溪頭群皆已繳械,日方決定討伐尚未繳械的馬諾源。1913 年,第一次討伐作戰,從警部、隘勇到工程作業工人,日方總共動員了 2290 人,分成討伐隊與隘勇線作業隊兩組。

討伐隊由五支武裝部隊與一支運輸隊組成,自濁水溪監督所(今日的樂水村)出發。其中,武裝第一部隊的 294 人接到命令,於黑夜銜命急速前進,預計於破曉前抵達馬諾源社,以完全殲滅該社為目的。其他部隊則依序負有支援、掩護及後勤工作。另有一支部隊在四季一帶架設砲兵陣地,預計轟擊馬諾源。

即使如此此次的征討並未讓馬諾源社完全屈服。雙方的紛爭,直到同年八月第二、第三次討伐行動,才獲得解決。第二次討伐行動的拂曉日, 日軍第一部隊的第一聯隊、第二中隊與第九機關槍小隊包圍馬諾源,並遭到強烈抵抗;雙方交戰十個小時後,馬諾源社終於不支而退往夫布爾(Booburu)溪谷等地。

遠藤寬哉的《大正二年討伐軍紀念》裡,完整見證了 1913 年馬諾源被毀滅的過程。

攝影師跟隨大隊人馬從宜蘭誓師出發,經過濁水監督所、留茂安至埤亞南部落,一路拍攝了軍隊翻山越嶺、渡河架橋,最後殲滅原住民的過程。除了作戰情況之外,攝影師也拍攝了許多後勤作業場景,諸如工程人員以竹子及芒草搭建緊急房舍、醫護站的設立,以及電話線的架設。

遠藤寬哉的照片也直擊了馬諾源社被攻佔後的情況。整體看來,平臺上的家屋似乎大致保存完整,但事實上這塊土地確實是經過一番慘烈的轟炸,砲擊之猛烈,甚至連小孩及婦女都嚇出病來,文獻因而記載「已經有兩位嚇死」。

馬諾源賴以維生的穀倉也被日軍放火燒毀。照片的附註還提到,在穀倉附近的芒叢發現了 11 具原住民屍體。

馬諾源被攻陷後,社眾四處逃散,日軍繼續以山砲班小島部隊轟擊退到夫布爾溪谷的族人。另外尚有約 60 人逃到四季村的四重溪左岸斷崖躲藏,因為斷糧而開始吃蕨類,並且已經有三人活活餓死。

拿下馬諾源社之後,日軍繼續進逼上游的埤亞南社。埤亞南共百人在蘭陽溪河谷構築石頭掩堡,準備殊死抵抗。

後來經過日方派遣化蕃予以勸喻,加上同時間花蓮的太魯閣蕃被擊潰,8 月 11 日,埤亞南社頭目樂信.那侯對日人輸誠,宣示「我們的 gaga 絕不反抗軍隊」。8 月 13 日,馬諾源繳械,埤亞南繼之輸誠,從此,蘭陽溪的泰雅溪頭群抗日大抵結束。遠藤寬哉還為此拍下一張埤亞南人在馬諾源平臺與日軍的合照,圖說寫著:「蕃人為表示誠意及歡迎討伐軍隊」。

四季平臺的馬諾源社遭日本佔領後,附近茅原採伐作業中發現死屍共 11 名。(遠藤寬哉,《討伐軍記念》,1913,遠足文化提供)
埤亞南社在蘭陽溪河床的石堆堡壘
原圖說寫著:「蕃人為表示誠意及歡迎討伐軍隊。」(遠藤寬哉,《討伐軍記念》,1913,遠足文化提供)
埤亞南頭目及勢力者在馬諾源部落與日方對話(遠藤寬哉,《討伐軍記念》,1913,遠足文化提供)

遠藤寬哉記錄了許多隘勇線推進時期的影像,為今日研究臺灣理蕃的歷史提供了相當寶貴的資料。然而,從《大正二年討伐軍紀念》對溪頭群的討伐紀錄觀之,從一開始,日方便已勝券在握,在整個討伐戰裡,日方僅戰死兩人,馬諾源則是整個解體,死傷人數更是難以計數。換句話說,這是一次「展演」性質極強的軍事行動。

或許對日方而言,此次的隘勇線推進並不存在真正的冒險,反而更像一次歷險記,一種演習(drill)。而同樣作為帝國的攝影師,遠藤寬哉的照片亦不同於胡格.耶格在納粹時期為希特勒拍攝的照片――圍繞著一種救世主的光芒;遠藤寬哉的隨軍攝影,似乎承繼了更早幾年日本來臺人類學家的影像紀錄感,為戰爭平添幾分異國田野考察的意味。

推薦閱讀:

日治時期原住民是這樣被對待:為了回到被日人奪走的家園,他忍痛交出兒女當人質
【歷史課本不會教的事】致覺得原住民很野蠻的人:你知道你的祖先有「吃番肉」的習俗嗎?
花蓮原住民 40 年的血淚,為大家介紹官商勾結下的「土地轉移大法」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橫斷記》由遠足文化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遠足文化提供。)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先把原住民灌醉殺光,再搶奪黃金──英國旅行家到訪台灣的筆記揭露中國人暴行

$
0
0

【我們為什麼選這本書:1921 穿越福爾摩沙:一位英國作家的臺灣旅行

20 世紀初的台灣,是什麼模樣?當時的台灣剛結束漢人的統治被割讓給日本,還是滿目瘡痍的模樣。英國旅行家歐文‧魯特從 1921 年開始環遊世界,途中正好經過台灣。透過官員友人的介紹,他成為臺灣總督府的貴賓。這本書,就是他對當時台灣的第一手觀察,對於歷史學家而言,是極其珍貴的史料。

這篇文章接露的,則是在日人到來之前,中國人為了搶奪黃金,對台灣原住民的殘忍掠奪….(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歐文‧魯特

下一段對原住民的可靠記載出自耶穌會神父馮秉正(Father de Mailla)。1714 年,他奉中國朝廷之命造訪福爾摩沙。他由北而南走訪這座島嶼,確認曾受荷蘭統治的原住民十分溫順,但也發現,居住在平原、歸順於中國的原住民遭到統治他們的中國貪官汙吏剝削和詐騙。

他詳細記載了中國人幹下的一件出奇凶殘的暴行,而這極可能不是個案: 中國人占領福爾摩沙之後,總設法想尋找黃金,他們在西海岸聽過許多關於埋藏黃金的傳說,但始終一無所獲。

此時,島嶼東部仍是全然未知的領域,但有一群中國探險者登上一艘小船,越過海洋來到東海岸,登陸後受到原住民的友善接待。他們得到了住屋與糧食,也獲准前往任何想去的地方。

他們停留了一星期,和東道主一起尋找黃金,但在鄰近地區卻沒獲得關於黃金的任何線索。就在他們即將放棄尋找之際, 意外地在一戶原住民住家中發現幾塊金錠 ,但主人擁有的似乎不多。此時,中國人的貪婪立刻被撩撥起來。

他們不是透過以物易物這種幾乎不必付出多少代價的方式取得黃金,而是待船隻就緒、準備返航時,以感謝款待的名義邀請原住民參加告別宴會。他們慷慨地以燒酒款待不疑有他的賓客,等到賓客全都醉倒,就把他們全部殺光,再帶著覬覦已久的黃金遠走高飛。

官府並未對這樣的暴行予以關切,但若中國人能將凶手繩之以法,對他們來說反而是好事。當暴行的消息傳遍原住民居住的鄉間,隨即引發報復行動。原住民成群結隊侵入中國移民的村莊,冷血殘殺他們遇到的每個男人、婦女和小孩,燒毀村莊、破壞農作,並搶走每一件能夠找到的東西。

從那天起,原住民和中國人就結下了不解之仇,蕃界上日益頻繁的衝突持續了數百年。可想而知,原住民對待陌生人的態度也徹底轉變,不論來自何方的外國人都被當成敵人。

中國官方從未認真採取措施撫綏原住民地區,或促使雙方停止敵對、訂立和約;他們唯一的政策就是出兵剿滅,甚至一度在所認定的番界上修築土牛溝,下令移民不許越界;但這項措施卻說不上有任何益處。

即使在界線上每隔一段距離安排守衛,也無法阻止貪婪的中國人越界砍伐樟腦或取走一切資源,也無法阻止原住民越界襲擊他們所認定的敵人。但這對於原住民卻是不公平的鬥爭。隨著他們在平原和低地上的豐饒領地遭節節逼近的中國移民人潮奪去,尤其是那些生長在海岸附近的樟樹遭砍伐殆盡之後,逐漸深入內地的樟腦工人又將他們趕到越來越深的山區。

樟腦工人很愛玩的一套伎倆,就是設下圈套捉拿一群原住民,然後派人去找他們的妻小,隨後釋放男人,但扣留他們的妻小當做人質,直到樟腦砍伐結束為止。因此當原住民遇上一小群砍伐森林的中國人時,不意外地,他們幾乎不會輕易放過報仇的機會。

人肉販賣

不過,中國人的暴行仍遠甚於原住民。沒錯,後者會砍人頭,但前者不但會吃受害者的肉,甚至還拿出來買賣。「實在駭人聽聞,」達飛聲先生說,「一個以擁有高度文明和宗教情懷而自豪的民族,本應對此蠻行深覺罪惡,但這卻是千真萬確。

他們殺了一個番人後,通常砍下首級公開展示,給那些來不及看到先前殺戮、支解過程的民眾觀賞。接著,捉捕者分食軀體,或賣給富有的中國人,甚至賣給高官,以同樣方式處置。腎、肝、心和腳掌是人們最想要的部位,一般切成小塊,煮熟了熬成湯吃。肉和骨頭也加以熬煮,人肉則做成某種『番膏』。

中國人依據自古以來的迷信,堅稱吃番人肉能強身固精,甚至增加氣魄。某些人或許以此作為袒護這種可怕習俗的藉口,但這禁不起檢驗,詳細思量,世上最野蠻部落的食人文化正是以迷信為根基。1891 年山區戰亂期間,番人肉如豬肉般被裝在籃子裡送來,並在大嵙崁市場當著外國人在內的所有人面前公然叫賣;有些番人肉甚至被外銷到廈門販售。」

就這樣,原住民友善的性格被中國人的殘暴野蠻,以及官府的軟弱無能給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心靈剛硬起來,一見中國人就殺。日本接管島嶼時正面臨著這樣的事態,在他們鎮壓流竄於鄉野的中國叛軍和匪賊之後,立即遭遇了如何才能最有效綏靖原住民的問題。

我認為他們並未成功。在我看來,「蕃人問題」是日本人在福爾摩沙唯一無法解決的問題,原因在於他們還未開始以正確的方式解決。

日本人在過去中國政府勢力範圍內確立了法律與秩序後,隨即將目光轉向原住民。他們組成蕃地事務委員會負責調查蕃地,隨後成立蕃務本署處理原住民事務。任何未經官方特別許可者一律不得進入蕃地,並且頒布律令,禁止任何未經特別授權者占據番界內的土地或宣稱所有權。

分隔蕃人領地與島上其他地區的邊界並不明確,但一般理解為大致遵循中國人先前構築的土牛溝。在原住民區域內也設立了一些小據點,但居民或常誤解外來者的意圖,或將他們誤認為中國人,故時常襲擊哨所、殺害守備隊。發生這些事件後,當局在一段時間內的政策近乎將原住民限制在蕃界之內,任他們自謀生路;換句話說,他們忽視了將近一半的新領土(蕃地面積約有 7000 平方英里),其中包含了他們尚無所知的發展可能與潛在財富。

推薦閱讀:

日治時期原住民是這樣被對待:為了回到被日人奪走的家園,他忍痛交出兒女當人質
【歷史課本不會教的事】致覺得原住民很野蠻的人:你知道你的祖先有「吃番肉」的習俗嗎?
為何原住民簽名不能用羅馬拼音?台灣不該在世大運利用完原住民文化後就嫌棄他們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1921 穿越福爾摩沙:一位英國作家的臺灣旅行》由遠足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本文圖片來源: Mark Kao CC licensed。)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超強世襲!義大利佛羅倫斯望族,600 年來仍站在金字塔頂端階級

$
0
0

 

佛羅倫斯當地的名鞋設計師 Salvatore Ferragamo/Getty Images

或許你覺得做生意可以延續一甲子已經很不容易,不過義大利佛羅倫斯的許多豪門望族,可是將自己名下的財富世襲給後代子孫將近六百年!

兩位經濟學家的驚人發現

義大利的經濟學者,古列爾莫·巴羅內(Guglielmo Barone)和薩烏羅·莫切蒂(Sauro Mocetti)近來針對佛羅倫斯 1427─2011 年的納稅人資料,發現到原本文藝復興時期的富豪們一直延續家族的財富到 2011 年。這代表現今在佛羅倫斯的金字塔頂端家族,600 年前也是亂富一把的!

這項研究有根據嗎?

600 多年前,佛羅倫斯出現財政危機,當局堅持要將目前人民的稅務數位化,以利普查。巴羅內與莫切蒂就是 利用 1427 前流傳、目前仍在線的稅收歷史紀錄,依據有錢人家的姓氏來做交叉比對,比較家族財富,這才發現多年前與現在的望族姓氏一致

當然僅僅利用姓氏來追蹤家族財富難免不太精確,但研究者表示,義大利的家族姓氏通常一脈相承,且有非常高的地域性,一般來說同一地區不太會有重複姓氏的可能,所以姓氏還是可以成為強有力的依據。

財富永流傳的原因

研究者指出,除了可以透過姓氏查詢該家族的祖先外,同時也能預測擁有該姓氏的人是什麼職業。真的有這麼鐵口直算?

其實十幾世紀前,祖先從事什麼樣的行業,通常後代除了繼承財富外,也會從事相關的行業。這也是為什麼義大利會有許多家族企業的緣由,義大利的長者皆希望手上的事業能由自己的子女接任,經營上比較安心,也希望其社經地位能夠沿襲。

另有部分原因在於早期歐洲的高等教育並不普遍,很多大學的獎學金都落在貴族學校的菁英身上,這些學生獲得高等教育的機會也比一般大眾來得高。

鞋匠也能成首富?

雖然我們無法一一得知佛羅倫斯豪門家族的姓氏與詳細資料,透過收入排名的對比 圖表 可以知道,絲綢貿易商(排名第三)、律師(排名第四)一直歷久不衰,這相當合理,畢竟這些職業到現代都還是相當炙手可熱!

值得一提的是, 當時 1427 年收入最高的職業竟然是鞋匠公會的成員,原來製鞋也能擁有一片天! 而首圖的名鞋設計師 Salvatore Ferragamo 就是在佛羅倫斯起家,為當地許多名人製鞋,成為當地富豪的例子之一。

結論

我們看過許多富二代、富三代的例子,不過這些佛羅倫斯家族能夠歷經文藝復興麥地奇家族掌權仍維持富裕,又得撐過拿破崙佔領時的摧殘,也硬挺二戰時期遭受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統治時期,背後的家族經營、心思必定相當嚴謹縝密。

參考資料

1.  The richest families in Florence in 1427 are still the richest families in Florence
2. The 1% in Florence Has Been Rich for 600 Years
3. The Wealthy in Florence Today Are the Same Families as 600 Years Ago

延伸閱讀

1. 1925 年台灣與義大利攀上關係的那刻:地點在淡水,代表人物是 Francesco de Pinedo
2.  別再妖魔化有錢人,提高富人稅救不了台灣經濟
3. 【國外怎麼做】古蹟太多養不起?CNN 記者建議義大利政府:乾脆賣出去賺錢啊!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David Lee, CC Licensed)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台灣有駱駝拉的轎、還受天皇統治?英國對福爾摩沙的初識竟來自一位唬爛王

$
0
0

【我們為什麼選這本書:1921 穿越福爾摩沙:一位英國作家的臺灣旅行

英國旅行家歐文‧魯特從 1921 年開始環遊世界,途中正好經過台灣。透過官員友人的介紹,他成為臺灣總督府的貴賓。這本書,就是他對當時台灣的第一手觀察,對於歷史學家而言,是極其珍貴的史料。

歷史是很有趣的事情,這篇文章是這位旅行家回憶英國是如何認識福爾摩沙──在那個沒有網路的世界,這位從沒來過台灣的「唬爛王」竟出版一本福爾摩沙介紹,還騙過倫敦大主教。一起來看看,他書中的奇幻台灣是什麼模樣。(責任編輯:黃靖軒)

喬治.撒瑪納札圖片。(來源:wiki

文/歐文‧魯特

在這段時間(編按:17 世紀之前)裡,英國對福爾摩沙幾乎一無所知,於是一名自稱喬治.撒瑪納札(George Psalmanassar)的騙子才得以趁機幹下史上最放肆無恥的文學詐欺。

日後坦言自己其實出生在法國亞維儂(Avignon)的撒瑪納札,假冒自己是一名福爾摩沙原住民,自稱 1694 年被一位耶穌會士帶來歐洲。

他出版了一本拉丁文著作,對於福爾摩沙島(他說這座島臣屬於日本天皇)和島上的模範政府、繁華市鎮、國王、富有的居民及其宗教信仰完全憑空編造。 他甚至發明了一套福爾摩沙語,並用這套語言翻譯主禱文、十誡和使徒信經。

編按:此書書名為《福爾摩沙歷史與地理的描述》(英語原書名:An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Description of Formosa, an Island subject to the Emperor of Japan,意譯為「日本天皇之屬島福爾摩沙歷史與地理的描述」)

他將這本書題獻給倫敦大主教,並譯成英文出版,隨後又出了法文版和德文版。現存的本數很少,但皇家地理學會的圖書館仍保存一本英文版,我最近也有幸在哈查茲書店(Hatchard’s)找到一本。

他在談到島上居民時這麼說:「除了長途航海的船隻之外,福爾摩沙另有兩種水上運輸工具:樓船(Balcones)和『浮行村』(Floating Villages),又名『阿爾卡西西歐』Arcacasseos,都是貴族階級才有的,用於旅行或水上娛樂……。

陸上交通沒有馬車,但有一種更便利的轎籠,是由兩隻大象或駱駝、馬匹拉的,叫作『諾里摩哪』(Norimonnos),最大的一次可運三、四十人。」書中也附上插畫,描繪這些便利的運輸工具。

撒瑪納札說,轎子是由莫里安大奴(Meryaandanoo)傳入福爾摩沙,他是作者虛構出來的日本軍司令官。根據天賦異稟的作者所言,這位大人物以沾染劇毒的匕首暗殺了日本天皇和皇后,篡奪了日本政權,而後準備入侵福爾摩沙。

他首先宣稱想向島民的神獻祭。「(日皇)於是下令備戰,將士兵載入由大象馱的轎籠裡,每籠裝三十至四十人;為提防福爾摩沙人起疑,在轎籠窗口安置牛或羊隻,再利用『浮行村』運轎籠。」轎子被運到福爾摩沙,轎門一打開,士兵蜂擁而出制伏了島民。

人們或許會想像,撒瑪納札就算不是什麼特別人物,至少也是荷馬的門徒。可是一直要等到很久以後,這些鬼扯才終於被拆穿(即使不得不承認這是很生動的鬼扯)。撒瑪納札成了一時寵兒,他在皇家學會發表演說,並和許多同時代最傑出的人物稱兄道弟;但他的名聲到頭來還是一敗塗地,最後終於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他在人生最後五十年裡過著品行端正的生活,並寫下自己一生的故事,這本書也遵照他的指示,在他去世後才出版。他和詹森博士(Dr. Samuel Johnson)成了朋友,博士曾和他一起到「倫敦城內的一家酒館」同桌共飲。

包斯威爾(James Boswell)提到,詹森十分尊崇撒瑪納札的虔敬,並曾經這麼形容他:「(質疑撒瑪納札)無異於要我質疑主教。」能夠得到這樣的稱許,或許是這位投機人士一生至高無上的成就。

推薦閱讀:

先把原住民灌醉殺光,再搶奪黃金──英國旅行家到訪台灣的筆記揭露中國人暴行
課本都教錯,葡萄牙人看見的福爾摩沙其實不是台灣?學者解碼你所不知的台灣史
3 百年前一位「假福爾摩沙人」寫的書,反而成為歐洲珍貴史料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1921 穿越福爾摩沙:一位英國作家的臺灣旅行》由遠足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本文圖片來源:wiki。)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5 千年前台灣人過的日子,會不會比現在好?非典型考古學家李匡悌來解密

$
0
0

【我們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你知道台灣是什麼時候開始養狗嗎?而 5 千年前的台南人,竟吃得比現代人還好?這些不是靠卜卦算出來的,而是被考古學用精密的科學方法查證出來的。

世人對考古的想像可能都還在好萊塢電影中的印第安那瓊斯,但其實考古學比你想像的有趣。讓這篇文章撥開神秘學科的面紗,帶你認識非典型考古學家:李匡悌的故事。(責任編輯:黃靖軒)

「南科考古隊」協同主持人李匡悌博士。(攝影:上報記者李昆翰)

文/陳德愉

你知道台灣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養狗的嗎?

不是拿來吃的,是當作家裡的一份子,一起生活、一起工作,最後和主人一起長眠於地下,甚至還擁有自己小小的陪葬品。

牠們被發現的時候,頭朝向南方和人類相同,身軀側躺手腳放鬆。原本,牠們將與主人們永遠的長眠於地下,但是,卻因為一場現代人製造的意外,使牠們穿越了五千年的泥層,和自己小小的陪葬品—主人的陪葬品是大泥甕,牠的陪葬品是小泥甕——一起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牠們是「台灣第一狗」,是在台南科學園區南關里遺址發現的四具完整犬隻骨骸,牠們證明了「台南人五千年前就在養狗」。而牠們所在的南科園區大坌坑文化遺址,向我們展現了五千年前「台南人」的生活。

他們養狗、愛吃海鮮、吃小米與稻米,面貌方正高顴厚鼻,有時候也很有鬥性,給人背後桶一刀後,乾脆連刀一起埋了……。

這些 5 千年前的恩怨情仇,就在台積電、康寧、聯電這些科技大廠的廠房旁邊……我坐在南科考古隊的工作基地旁,抬頭看著對面科學園區裡那些巨大的科技廠,隨時要給台灣帶來幾個小數點的經濟成長。

可是,就在相隔不到 100 公尺處,我所坐的棚子下,一具具 5 千年前古老的骨骸直挺挺躺在土塊裡,考古隊的隊員們忙碌地拍照,繪圖,有的土塊裡是一個人,有的是一家人。後面巨大的基地裡,還有 2500 具墓葬骨骸擺著,等考古隊員們來一一解謎。

這個台灣最巨大的史前遺跡,橫跨五千年歷史,就在台南科學園區的正下方,考古遺跡與遺物,數量之龐大,在台灣考古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這些證據不但告訴我們,「台灣人是怎麼過日子」的,也重新定義了台灣的歷史。

南科考古隊挖出的骨骸。(攝影:上報記者李昆翰)
台灣最巨大的史前遺跡,就在台南科學園區的正下方。(攝影:上報記者李昆翰)

非典型考古學家

提到「考古學家」,我們的腦中會浮起兩種想像:一種是戴著眼鏡埋首書堆古物中的神祕老先生;另一種,則是穿著牛仔褲,腰上掛著鏟子和槍的印第安那瓊斯。

不過,「南科考古隊」的的偕同主持人李匡悌博士看起來兩種都不像,白色襯衫米色休閒褲,圓圓的臉永遠笑瞇瞇地,看起來不像是要走進考古基地,比較像是要走進隔壁的台積電大樓。

李匡悌所在的南科園區大坌坑文化遺址,向我們展現了 5 千年前「台南人」的生活。(攝影:上報記者李昆翰)

隔壁的科技基地,用的是怪手挖土機,轟隆隆地開挖著,這邊的考古隊,是拿著小鏟子,一群人蹲在地上撥土。我問「李博士」,這樣辛苦「蹲著」的工作,歷數十年而無窮的樂趣是什麼?

他眼睛閃著光,順手拿起一個不知道是幾千年前的陶碗:「我想知道,這些陶碗是做什麼用的?以前的人是怎麼吃?吃些什麼……考古讓我有機會去發現古代人是怎麼生活的?」然後,他又冒出一句:「到底是誰過的日子比較好呢?

他會作殘留分析、同位素分析…用盡一切可能的方法去回答這些問題,「我看那些貝類(遺址出土了大量貝殼),又大又新鮮又沒有污染, 他們(五千年前的台南人),可能吃的比我們好多囉!」他笑著說。

南科考古隊一筆一筆勾勒出古代人生活的樣貌。(攝影:上報記者李昆翰)

南科考古隊的起源

南部科學園區台南園區(簡稱南科)於民國 84 年開始籌設,該年年底,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臧振華博士在南科基地原本預計進行半年的考古調查與評估,沒想到,這個規劃半年的工作,竟然成為「南科考古隊」漫長考古工作的開端!

經過臧振華博士半年的調查,這塊地面位於地屬曾文溪洪氾區,土壤堆積迅速,以致遺址多深埋地下 1~8 公尺,在過去的農耕活動或小型工程不易被發現,直到南科大規模開發才得以深掘。中研院史語所的臧振華研究員與團隊實地調查,向當時的國科會提出建議,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希望在工程開發前搶救南科遺址。

於是 1996 年,南科園區出現人機競速奇觀。

怪手、卡車、鑽岩芯機轟隆隆開挖基地,塵土飛揚不遠處,一群來自中研院、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南科考古團隊,蹲在一個個方坑中,小心翼翼地拿著小鏟,一層層挖掘長埋地下的文物。工作人手從個位數,逐漸增加到一兩百人,成為台灣最龐大的考古隊伍。

遺址出土了大量貝殼,又大又新鮮,5 千年前的台南人,可能吃的比我們好多囉!(攝影:上報記者李昆翰)

由於南科考古隊所面臨的開發案的業主,都是國內知名業者,對方也有建廠、生產時間的壓力,所以考古隊必須經常就搶救時程與搶救範圍,與業主們進行協商。深怕一個怪手下去,5 千年前的古物就煙消雲散了。

因此,和其他考古工作不同的是,「南科考古隊」的所有「發掘」行動,都叫做「搶救考古」——遺址雖然被毀壞,起碼「遺物」還能夠挖出來。

和其他考古工作不同的是,南科考古隊的所有發掘行動,都叫做「搶救考古」。(攝影:上報記者李昆翰)

小米解密:台灣 5 千年前就有中國移民

李匡悌博士帶我們去參觀倉庫,只見龐大的倉庫裡,挖出來的各式器具古物重重相疊,擱得滿坑滿谷,他取出鑰匙打開一個小櫃子,裡面滿滿的貝器(遠古人類以貝殼做為石器)。

再拉出一層塑膠層盒,裡面放滿幾千顆黑不溜丟的小顆粒,我問李匡悌,這些是什麼?

「這些是 5 千年前人類吃的小米啊!」他虔誠地說。

這些黑黑的小顆粒,就是 5 千年前人類吃的小米。(攝影:上報記者李昆翰)

五千多顆小米,證明當時的「台灣人」已經有種植小米的能力,而小米是中國長江以北的作物,也證明五千年前,有一群移民從中國北方移居到台灣來。他們帶來的,不只是小米,還有許多其他的物種—— 比如狗,「狗是狼演化而來的,台灣並沒有原生狼。」李匡悌解釋說。

透過考古出土的各種文物,可以重建古代人類如何生活,包含如何吃?怎麼住?與生態環境的關係?社群組織、宗教信仰等問題。若想了解臺灣這塊土地的史前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文化發展史,南科遺址出土的文物也可提供許多證據。

至今南科共發現 68 處遺址,比對出土層順序、遺物遺跡的類型風格,結合放射性碳 14 的年代測定,可以辨識出六個時期文化:最早到達的先民「大坌坑文化」,落地生根的「牛稠子文化」,新來的人群「大湖文化」,使用鐵器的「蔦松文化」,平埔族的祖先「西拉雅文化」,以及唐山過臺灣的「漢人文化」。

推薦閱讀:

很跳痛!從搖滾樂團「廢五金」吉他手搖身變成國際腦科學專家:謝伯讓
比《灌籃高手》賣更貴卻更強!台灣神漫《YOUNG GUNS》作者林政德這些年去了哪?
林森北路打滾 12 年的媽媽桑帶我們走入條通:你要不要跟她買一份友情?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上報人物】台南人 5 千年前就養狗、吃得比你還好 考古學家李匡悌(上)〉。)

更多上報好文請看:
【上報人物】揭開曾曾曾... 祖父的長相 非典型考古學家李匡悌(下)
【上報人物】人間的條件 吳念真(上)
【上報人物吳念真】一個老運將與軍人的鬼故事(中)
【上報人物吳念真】藏在戲裡的台灣味(下)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台灣躲過了 1997 年金融風暴,卻也埋下往後十年金融體系衰敗的種子

$
0
0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雖是上個世紀的事,它的威力仍在,深深削弱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雖然台灣在金融危機的衝擊沒其他國家來得強烈,作者卻認為自那時起,台灣的金融體系因為政府政策已經溫順地走進良夜。(責任編輯:黃梅茹)

真要說台灣有哪些「歷史時刻」的話,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應該要在歷史上記上一筆。

1997 年 7 月,泰國鬆綁固定匯率,當天對美元的跌幅就達到 17%,接著影響到韓國、新加坡、印尼,亞洲各國股市與匯率的跌幅都大跌三到五成,泰國跟印尼倒掉 56 及 17 家金融機構、韓國排名前二十的財團也倒了 4 間,韓國、泰國與印尼的政府接連在後來的選舉中倒台。

台灣從這場危機中全身而退,成為歷史課本上不斷美化的政府功績。

《星際效應》電影中布蘭教授的台詞:「不要溫順的走入那良夜」(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night),台灣在那時候卻走進良夜了。

許多人歸功當時央行總裁的操作,讓 這場風暴沒有對台造成如同在其他國家的影響,保護了台灣,但同時也保護了從戰後的金融裙帶與特許,但這些裙帶與特許本質上的不效率與弊病,卻在往後的十幾年逐漸顯現出來

中央操作的後續不甚理想

2000 年之後,民進黨推動一次金改,希望消除呆帳以及處理體質不良的眾多金融機構,但此舉卻惹毛了地方派系,派系大老們動員了全國農漁會系統,2002 年 11 月 23 日,超過十萬農漁民上街,扁政府不得不停下金融改革的行動,而後續的金改也不太順利,爆出弊案,更變成政治人物口中的禁忌。

於是台灣長期維持著 20 幾家金融機構的規模,9 家宣稱自己是政策性銀行的公股行庫,及 10 幾家民營銀行。

與此同時,韓國僅有 5 家政策性銀行,而日本從過去 2 銀(日本開發銀行、日本輸出入銀行)10 公庫,逐漸倂為 2 銀 6 公庫,更預計未來政府要全面退出銀行經營,就連政策性銀行的任務都可以交給民間業者。

「風暴讓各國了解,金融是一種專業,政府不一定能控制、經營好金融業,應該開放外商,來幫助產業,」渣打銀行亞洲總裁南凱英觀察。台灣 就這樣, 沒有從政府不斷保護幼稚、特許產業的「發展型經濟」中,逐漸轉型成追求效率與技術提升的「效率型經濟」,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逐漸脫隊

於是我們看到,資本規模不大的公股行庫,但已經算是龍頭的兆豐,在紐約這種真正「效率型的經濟」面前,表示這種高標準的法遵規範,對他們成本過高,逐漸關閉分行。然後在東南亞開了一間又一間的分行,卻能得意的說是呼應政府新南向政策。

布蘭教授的那一句台詞的後續是這樣的:「年老更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吼;怒斥,怒斥抵抗光明的微滅。」(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也許我們仍不知道政府還要放任這些財政官員卻擔任公股銀行董事長、維持這麼多家、上百個酬庸職位,還有讓政府花了幾百億去補貼沒人要用的 Taiwan Pay 多久。台灣的歷史時刻在那時候轉向,但我期待我們還有力氣,可以在日暮時燃燒咆吼,抵抗光明的微滅。

延伸閱讀

【投稿】肥貓誤國!不懂金融的退休官員能當銀行董座,就是台灣官銀年年出包原因
【歷史冷知識】當年台灣政府為累積外匯推廣吃麵,連「可變聰明」超瞎理由都搬出
金融業都是有錢人在玩?鄉民神分析:若沒有銀行,窮人會比富人死得更快

(本文經原作者 黃柏叡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台灣的歷史時刻: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 〉。首圖來源:Simon Launay , CC Licensed)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陳菊接任總統府秘書長前後,對「憲政」的理解就像兩個人

$
0
0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南霸天」陳菊於前天(4/11)終於正式接任總統府祕書長一職,看似前途一片光明。民進黨大老林濁水為陳菊對當今憲政的陌生相當擔心,卻也肯定因為高雄立委席次將少一席次的陳菊真的是為民力爭的戰士。

作者藉由 2020 縣市立委席位的調整事件,回顧台灣的國會減半歷史,對比其他民主國家的作法進行深度剖析,票票等值要怎麼適當調整,才能顧全基層公民的感受。(責任編輯:黃梅茹)

文/林濁水

陳菊格局蠻矛盾

陳菊回答要不要接任總統府秘書長時說「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雖然流露了她勇於犧牲擔當的個性,但是也意外地讓人擔心她似乎對憲政如果不是憲法和總統府組織法都沒有看過,就是對什麼是憲政精神很生疏,這就又令人困惑了,因為高雄市縣市合併後,立委減了一席,她為高雄市請命說等於是對縣市合併的處罰時,又充分表現出她有拉高看地方事務的視野到國家憲政層次的格局。

前一件事,目前權責不明的雙首長體制有可能因為她的接任而有可能更加令人迷惘;但是後一件事,如果她秉持一向勇往直前的風格訴求,則有可能帶來台灣民主發展的重要貢獻。

因應人口變化,2020 選舉有一些縣市立委席位必須調整,現在選委會有兩個不同計算公式的調整方案。其中一案是高雄和屏東立委要各減一席,多出來的加到新竹縣和台南;另一個是嘉義縣、南投、屏東各減一席,台中、桃園、彰化各增一席。

最後會採取那一個案,似乎除了屏東外,關係到的 7 個縣市,他們的民選首長和公職都在力爭擴張或保護自己的權益,只是差不多都把訴求放在委屈的不應該是自己上面,只有陳菊例外,她說台灣國會票票不等值的問題很嚴重必須要嚴肅面對。

高雄有什麼委屈?

經過這一番調整,高雄市選一席立委要 34.3 萬人口,但是台南卻只要 31.3 萬。兩市比較起來,相差了 11% ,的確票票不等值,而且高雄的確委屈了。

相差 11%,這如果在美國將是非常嚴重的事。1964 年美國兩件聯邦法院判決確立票票等值的選區劃分原則,過兩年,1966 年紐約州居然出現人口落差 6.6% 的選區規劃被判無效而進行了差距在 0.12% 內的調整。

美國把票票等值做到這程度未免太誇張了;一般民主國家並沒講究到這樣的地步;只是選區調向票票等值,畢竟還是民主國家的大勢所趨,而且許多國家都把他當重大憲政議題,經過違憲審查。

例如日本,經過一次次的高等法院的違憲判決而一次次地縮小選區大小的人口差距,從法院不受理違憲審查開始,到選區人口差異超過 4 倍才違憲,一直到現在,高低差一倍以上就違憲。

又如德國,原來德國法律規定選區人口上下,不能超過平均值的 33%,而 1/3 是容忍限度,但後來被聯邦憲法法院判決太過寬鬆,超過平等權應該容忍的程度,經過幾次修法,1996 年規定每一選區的人口數偏離選區平均人口數,不可以超過上下 15%,偏離超過 25%時,須重新劃分。

從這些國家的標準來看,依新方案多一席的台南市和少一席的高雄,差距還不構成什麼票票不等值的問題,但是陳菊一旦把眼光拉到全國視野和憲政精神時,那就不同了。

災難的來源:扁、連、林義雄領導朝野政黨不顧民主原則關門搞民粹

從整個國家的層次來看,我國選區的劃分的荒唐實在到達了天方夜譚的程度。目前高雄 30.5 萬人一席,居然是馬祖 1.2 萬一席的 26 倍!

但是高雄還不算最委屈的,像新竹縣,53.1 萬一席,是馬祖的 44 倍更是離譜,其他的各縣市,10 多萬、20 多萬、30 多萬、40 多萬一席的都有;如果不算馬祖,其他各縣市最大最小差別也到達 3.6 倍之多,其差距之大,大大小小參差不齊的混亂,保證都是人類政治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蹟。

這個大混亂完全是國會減半造成的。

在國會減半之前,台灣區域立委 168 席,如果依每縣市至少一席分配,除馬祖仍舊以 1.2 萬擁有一席之外,其他各縣市多少人口選一席,落差很小,平均接近 14.0 萬人一席。如把馬祖、原住民除外,這樣的落差,幾乎完合符合德國 1996 年的新標準,還遠比日本最新標準更符合票票等值的公平原則了。

台灣這個荒謬現象會發生,完全是當時在陳水扁、連戰、林義雄等人領導朝野政黨不顧世界民主潮流,粗暴魯莽地關門搞民粹修憲國會減半造成的。

以美國為例?那麼就來談談美國吧

當時主張減半的人,認為該減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論據,那就是,既然美國人可以五、六十萬人選一席眾議院議員,那麼台灣如果維持 225 席,讓 10 幾萬人就可以選一席,簡直太不像話了。

坦白說,這個論據幼稚得可以。這樣講,好像是說美國先天就五、六十萬選一席似的,他們大概不知道美國建國時,選一席的人口才台灣 10 萬人的三分之一,只有 3.4 萬。3.4 萬?為什麼那麼少人就選一席,因為當美國人口不到 300 萬,如果也五、六十萬選一席,那麼美國眾議院豈不是只能有 5 席?這豈不是太可笑了。

後來隨著人口增加,美國一席議員的人口才跟著增加;到 1910 年,21 萬人選一席;到五、六十萬一席時,美國已經是 3 億人口的國家,人口比台灣大 10 多倍了。

從上面的比較表可以看出來,台灣在國會還沒有減半時,區域立委,除了馬祖和原住民外,各縣市相當均勻地在 10~14 萬之間選一席,其實是相當理想的。10~14 萬選一席?當時只知道關門搞民粹的人質疑選區怎可以這麼小,其實這樣的選區已經比民主最老牌的英國已經大得多了。

英國人口 6,510 萬,眾議院 650 人,正好平均一個選區 10 萬人口有一席。英國國會如果在眾議院議員加上約 700 席上議院議員,合計 1350 人,那麼居然是平均 4.8 萬人就有一席國會議員了,這在台灣的關門民粹派眼中豈不成為民主不及格的國家了?

和歐洲中的大國家比,蘇貞昌建議的 200~300 席其實蠻恰當的。我們如果不計原住民而把不分區增加到和區域一樣多,都是 125 席的話,那麼區域約 19 萬一席,每選區會相當均勻地分配成 10~20 萬人口,如果把馬祖和金門合併,則 14.9 萬一席,仍將遠低於比平均值 18.7 萬,而這樣一來,所有的差距,依日本的標準便全都在合憲之列。

當時連戰陳水扁和林義雄居然完全不知道他們的主張和現代所有的民主國家比有多麽難以想像,更不知道那樣的選區劃分在西方國家根本都是極端嚴重的違憲,而會被判決選舉無效;反而一個個都以推動國會減半為自己重大功勞,真是既魯莽無知又可笑。

終於有蘇貞昌、蔡英文想到應該票票等值了

這一個大混亂是當時朝野政黨所有政治領袖,包括民進黨的天王們的共業,因此 2008 年實施新制後雖然國會功能嚴重受損,受委屈的縣市民眾憤憤不平,但是很長一段時間,黨改領袖及各地民選公職都不敢吭聲。

一直到 2014 年 5 月 17 日民進黨黨主席蘇貞昌才在「憲政論壇」中說,國會席位應該增加,幾天之後,5 月 26,蔡英文也接著提出 〈我對憲政改革的主張〉 主張要解決「國會票票不等值」的問題。兩人雖然都認為要增加席位,而且都主張優先思考不分區席次,讓公民社會、弱勢、青年有機會進入國會,但是重點仍有不一樣的地方。

1、蘇明確的指出恰當席位應該依先進民主國家人口比例換算作法增加到 200~300 席,這當然是不分區和區域席位都要增加的意思。

2、蔡英文不提多少席次才恰當,但是特別主張以德國「聯立制」取代現行「並立制」,顯然是只要增加不分區以滿足聯立制的條件而不在增加區域席次的意思。

黨中央壓下了區域票票等值的改革聲音

由於直到 2016 年國會選舉前,民進黨一方面黨內的主流意見認為「單一選區兩票制」是造成「選票不等值」的關鍵(註 1);另一方面許多人認為只要採取聯立制就可以解決票票不等值的問題,所以蔡英文認為只要採取聯立制「讓政黨席次比例符合選票比例」,票票不等值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

其實,聯立制解決的是國會的代表性和政黨的公平性問題,一點也解決不了公民之間的票票不等值的問題。例如,縱使不分區的席位增加到和區域一樣多的 73 席,而區域不動,不改,那麼高雄仍然是 30.5 萬人一席,馬祖仍然是 1.2 席,那有什麼票票已經等值可言?

聯立制的確可以解決政黨之間的公平性的問題,但是世界各國在討論票票不等值的問題時,重點並不在政黨的公平性,而在公民和公民之間的公平性,在兩票制的國家,像日本、德國都是如此,尤其是德國,早就已經是聯立制了,但是在區域仍然繼續調整以盡可能做到票票等值。換句話說,如果依蔡主席的論點,那麼德國 1996 年的修法根本就是多此一舉了。

因此在名額上只動不分區不動區域的方案固然解決了上層的政黨的公平性問題;卻跳過了基層的公民的不公平,這樣的做法不免大有不在乎基層感受太不連接地氣了。

陳菊終於出聲並創造民進黨自我救贖的可能性

由於票票不等值落差太大,而民進黨偏偏有一些縣市像宜蘭、新竹市、基隆等等縣市,都是在 40 多萬或接近 40 萬選一席,比平均值 32 萬多出一大截,比起馬祖甚至好幾十倍,因此都有民選公職希望修憲增加區域席次,可惜他們的聲音私底下就被黨中央壓了下去了。無疑地,這些公職受到選民的抱怨恐怕是難免的。就這樣一直到面臨選區調整時才有陳菊跳出來從全國視野要求公平性。

現在依規定依人口變化調整選區的方案有兩個,無可避免的是,不管怎樣調整,都會有幾家歡樂幾家愁,有的縣市變歡是轉愁還會落得兩極化,例如依 A 案,新竹縣將從最委屈,高到 53.1 萬人一席的會變成不公平地占便宜的 26.6 萬人一席。

而高雄則從平均值以下升高到平均值以上,最重要的是減少了一席,於是使陳菊認為必須力爭,她才能對高雄市民交代。

陳菊不願意和其他民選公職一樣接受委屈而成為第一個公開嗆聲不願意接受不公平待遇的第一位地方民選公職,這展現了她比其他民選公職更強烈的為在地出頭的凸出風格,她這風格是那麼強烈,恐怕正是她施政滿意度一直居高不下的一大關鍵。

假使高雄市這樣地為不公平而理直氣壯地主張,那麼那些委屈程度遠遠高於高雄的縣市長、立委們不知道怎樣面對熱情支持他們的選民?假使票票不等值的荒謬、反民主民粹現象因為陳菊的出手而有改善的機會,那麼既是憲政上的一大貢獻,也提供了民進黨從無知、民粹和庸懦中脫困的自我救贖的機會。

無論如何,她對總統府秘書長的權限在憲政上的理解令人擔心;但是,她又因為在地的深情的驅動,把議題拉高到了全國視野和憲政層次,陳菊,同一個人,在兩個重大議題上,呈現出來的卻像是兩個人,令人驚訝這到底是什麼詭異因素造成的。

註:
1、2008 年國會選舉之後,民進黨一般認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之選舉制度不能真實反映民意, 造成「選票不等值」,而有違選舉平等,2008 年 1 月 30 日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根據這理由聲請釋憲—其實這是錯誤訴求的釋憲聲請。

因為各國討論所謂票票不等值時,指的是選區人口劃分得落差太大,而不是單一選區與否的問題;單一選區涉及的是國會的代表性問題而不是票票不等值的問題。

延伸閱讀

高雄立委將少一席!陳菊反對批:不應該在選區的劃分上懲罰高雄市
柯文哲強到蔡英文不敢推薦人!連民進黨黨內民調都慘電陳菊、賴清德
「走出行政院才知道弟弟往生」陳菊寫下為高雄奉獻的 4000 天,氣爆這段最煎熬

(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麗島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陳菊在地風格、憲政高度和民進黨自我救贖 〉。圖片來源:中央社;首圖來源:Seeonekh , CC Licensed)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青鳥專欄】獻給敘利亞 傳說與現實的歷史交織

$
0
0

【為什麼我們要閱讀這篇文章】

《左手之地》是一本獻給大馬士革與敘利亞的書。

一位抱病的東方女子來到大馬士革,遇見城內因為各個機緣來到這的人們,展開一段情感交織的故事。作者鹿苹因為雲門的「流浪者計畫」前往敘利亞,而後產出了這本小說,細膩的筆觸將遠方的傳說拉近眼簾。(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hope1032.com.au

內容摘自《左手之地》:

體溫

丹亞總是走得很快,直直地。

她很少繞著走,或踩著自己的影子走。

大部分的事對丹亞來說,都是理所當然的,好比說早晨下的雨、量腳訂製的皮鞋或是昂貴的雙語學校。那種屬於另一個空間的,茶花女般的勞苦與悲情從不來打擾她,日子從不需要丹亞來承擔些什麼,有著好教養的她,就是這樣,吸取著馥郁芬芳的空氣,自在地生活著。

額頭上的溫度從來不是丹亞關心的,但從某一年的夏天開始,她開始高燒,不明就裡的,太陽下山後,體內的溫度就會與月亮一齊上升,她的四肢出現了像潑墨畫般的飛紅,那些時顯時隱的紅斑,在肢體上神祕的行來走去,像一句解不開的咒語。

在找出病因之前,丹亞常在夜晚觀察她的體溫變化和紅腫的四肢,也在此時輾轉地想到,那些不受拘束的日子,是否會被如蜘蛛絲般捆綁的疾病給擄去了。丹亞常在深夜進出醫院。

在急診室裡,她泰然地面對這些旁人看來不幸的景況,更不經意地發現到,她的意志更加的自由了,況且,能感受到她死去母親病中的經歷,也是別有滋味的。與其要丹亞承認她有些擔憂,倒不如說第一次她嘗到了當病人的況味。她之前從沒有過病痛,自然也沒有機會懂得病中那種巨大的空洞,丹亞重新認識了她失控的身體,和隨之而來的文雅柔弱。對丹亞來說,那個相伴著病痛而來的感覺,既不是無望,也不是憂慮,而是那變種後,高貴到令人沉迷的孤獨。

斷斷續續的,活在高溫中一連好幾個月,不同的醫學專家提出了各樣的判讀,丹亞感到非常不耐煩,最後她選了一個戴眼鏡的醫生,用他的處方,服用了一些七零年代對付癌症的藥物,和一種二次大戰後,用以治療瘧疾的白色藥丸,雖然她並沒有癌症和瘧疾。

丹亞對這些奇花異卉型的處方沒什麼意見,就像有些人正乘著青春的風徜徉,下一刻卻撒手人寰。很少人能正確地說出自己的死因,或是距離死亡的時日,再說,人們對死亡的解釋,不但抽象,也從沒跳出過想像,以至於丹亞實在也沒什麼想法,她既不在活的熱情中,也不在死的威嚇裡。

丹亞觀看她的病癥,如同遙望著一隊吹著小橫笛走過的雜耍團,那怪異的節拍令她眼花撩亂,但那些神祕與歧異,讓丹亞散著髮,躺在白色病床上飄飄然,她自覺像隻形單影隻的白鷹,高貴的藏在物換星移的黑幕中。

最後,當人們開始將她的病因,朝冤魂與前世的糾纏作推測之時,丹亞正式的成為了一個病人。之所以正式,是因為她得到了一個病名,一個從外文翻譯過來的病名,聽起來就彷彿在「布爾喬亞」之後加上一個「症」字的那種病名。

而就在那病症僅有百萬分之二的罹患率,對症藥物也極度缺乏的情形下,丹亞又孤芳自賞了起來。

這棘手的病,讓丹亞不得不離開了她典雅的工作,離開了能安排未來的隊伍。她知道,餞別會時許多不作聲響的眼淚裡包含著什麼,的確,許多人在惋惜和憐憫之餘,更直覺地相信,這個家境優渥的女孩,就要這樣的病下去了。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生活仍重複著那樣的狀態。

一種能滲透又沉重的灼熱感,慢慢的潛入,寄居在丹亞的身上。

病的重量如溶漿,爬行在她的胸前和四肢上,再一波一波的擴散到她的夢境之中。高燒中的丹亞,被包裹在滾燙昏沉的膜中,每當她從恍恍惚惚中醒過來時,窗外昏暗的色溫總會讓她將傍晚誤以為是黎明,搞錯的次數多了,她也就不再想知道確切的時間了。

傍晚黎明,天晴天雨,或者別的一些事情,對丹亞來說都差不多,正如她遭受著疾病的箝制,那樣地消沉無力,卻從不想要掙扎一下,更從不費心思去了解,自己還要那樣躺多久,生命是不是已經到了末了。

【BO 活動推薦】

流浪的擔負 ─ 為受傷的敘利亞而寫:小說《左手之地》新書座談

鹿苹出生於台北。

成年後,總在不同語言的城市中生活,在無法悖逆的境遇下搬遷。
常感覺自己生命的過程錯置而遲緩,往往在後ㄧ段人生中經歷了前ㄧ段;因寫日記而出版了詩集《流浪築牆》,為探訪詩人 Nizar Qabbani 的故鄉而去了遙遠的敘利亞。

離開ㄧ年後,敘國的內戰爆發,恐怖分子飆起,數百萬難民流離失所。

小說《左手之地》由此而起:
敘利亞內戰前,一位生病的東方女子來到大馬士革,在老城內她遇見了因著不同原因來到這裡的人,並在咖啡館內與喬裝侍者的秘密探員成為了朋友。

《左手之地》除了字裡行間充滿中東氣息與色彩,更為疾病、苦難與分離勾畫出無國界的情感印記。這是一本獻給大馬士革與敘利亞的書,一次詩性的文學之旅。

左手之地 作者:鹿苹 出版社:洪範

【BO 活動推薦資訊】

時間:4/21(六)晚上 7 點
講者:鹿苹
地點:青鳥書店
入場方式:自由入場
報名網址:https://goo.gl/forms/nKbCaQQVih26bayA2
活動頁面: 青鳥 Bleu&Book 

主辦:洪範書店

(本文摘錄經 青鳥書店 授權於 BuzzOrange 刊載,首圖來源:hope1032.com.au。)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

Viewing all 63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