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歷史 – BuzzOrange
Viewing all 63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帝王離奇死亡的真相:迷信煉丹術卻中毒翹辮子,太丟臉不敢寫進史書

$
0
0

【為什麼挑選這本書】

歷史上有許多帝王離奇死亡的「懸案」,但戳破了最可能的真相倒是相當丟臉——太迷戀長生不死藥卻意外中毒死翹翹了。

他們貪戀權勢深怕自己不能坐穩屁股下的龍椅,找不到真正的仙人就無所不用其極地找些什麼求心安,卻反而害死自己。或許現在的我們看起來異常荒謬,但不就和怕死所以聽信民間療法的老人們一樣,怕死所以什麼都敢試!

但這些丹藥究竟什麼來頭?說給你聽,你也會佩服這些皇帝的。

(責任編輯:林芮緹)

由Shang Xi (商喜) - http://tech2.npm.gov.tw/cheschool/zh-tw/index.aspx?content=c_2_28,公有領域,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9422732
由Shang Xi (商喜) –公有領域

有種藥,是翻遍歷代本草方書都找不到的,但卻又隱隱約約有個模糊的影子,雲煙一般不時地在泛黃的字裡行間飄過,引誘著一代又一代人埋頭故紙堆苦苦尋覓著它的蹤跡。

也許,只有一種書收載了這種藥。

天書。

因為,這些人要尋找的,是不死藥。
天書當然是仙人寫的。
據說海外有仙山。
山在虛無縹緲間。

「啟稟大王,我等這回終於見到了蓬萊仙山。」高階上,一雙疲憊的眼頓時發出了灼人的光。欠身向前,一揮手,意思是快說下去,全身似乎微微發著抖。

「遠望仙山,猶如一朵白雲漂浮在海上,隱隱能見其中有宮闕閃著金光。我等大喜,忙駛上前去,但仙山慢慢下沉,很快便隱入了水下。我們急了,拚命划,可這時就起了一陣大風,硬推著我等船隻回了頭,一路吹了回來。」

「這就沒了?」聲音全然失去了平日的威嚴鎮定,明顯打著顫。

「沒了。」使者卻是如釋重負的輕鬆。

沒了。

帶走數千童男女入海尋不死藥的徐巿還沒回來,秦始皇便照著仙人的吩咐,「今年祖龍死」,死了,倒是作成了祖龍。

曾遇仙人賜食了碩大如瓜的巨棗的方士李少君,來不及為漢武再討一枚棗子,就自己先得病死了,不厚道。

常往來海中,和仙人交上朋友的五利將軍欒大拍著胸脯向漢武帝保證:「黃金可成,河決可塞,不死之藥可得,仙人可致!」可他的神仙朋友也太絕情,硬是不出來現現身,害得欒大落個欺君之罪,求仙不成先成了無頭鬼。

「如有一日,也能像當年黃帝那樣成仙而去長生不死,朕拋妻棄子定然像脫一雙鞋那樣毫不留戀。」不惜傾國之力訪仙求藥,如此虔誠的漢武帝最終還是死了。神仙也不厚道。

臨終的漢武帝也許還記著方士公孫卿的話:「仙者非有求人主,人主者求之。」對方無求於皇上,皇上您只能隨他們高興,慢慢等吧——可朕等不了了啊。

沒了。

長生不老的秘密:

神仙無情,求人不如求己。

終於,一個製造不死藥的法門出現了:煉丹術。

晉代名醫葛洪,道家學者,煉丹家的代表,按他的說法,煉丹可得長生是無疑的。他認為:服食丹藥,「蓋假求於外物以自堅固」,也就是用永恆的物質來維持柔弱的肉體不被造化磨滅,和只要油脂永不枯竭,點起的火就永世不會熄滅是同樣的道理。

好像很符合邏輯。

那麼,天地間萬物,什麼東西才是永恆的呢?入水不溶入火不化,寒暑滄桑俱皆不能損其分毫?金石!絕不是一歲一枯的草木,只有這些硬邦邦冷冰冰的金石!

所以葛洪斷言:「服草木之藥及修小術者」,雖「可以延年遲死」,但不能成仙不死——「長生仙方,則唯有金丹」!他興奮地沉醉在幸福的憧憬中,「服神丹,令人壽無窮已,與天地相畢,乘雲駕龍,上下太清」,實在太誘人了!

天下沒有現成的寶貝,金丹、神丹是得煉出來的。而煉丹的「丹」,最早指的不是那種後人印象中裝在仙人葫蘆裡、紅彤彤圓滾滾的丸藥,而是指丹砂,一種礦石,也就是通常說的朱砂。

於是不死藥似乎被揭開了神祕的面紗,幾乎觸手可及了。

朱砂的一大用途是做顏料。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織物中,朱砂繪製的花紋兩千多年後色澤依然豔麗;製印泥也常用朱砂,往往字畫褪色脫落了,印章還是鮮紅如新。也許這種能抗拒時間侵蝕的特性,便是煉丹家選擇此物的原因之一吧。

道家把朱砂看成世間最神奇的礦石,託名呂洞賓的《修真傳道論》便說朱砂「感太陽之氣,而為眾石之首」。寫符籙必用朱砂,道家最神聖的青詞——齋醮時獻給天神的祈禱文書——也得用朱砂寫在青藤紙上。此風傳到世俗,朱砂當然被視作神物,如舊時大戶人家端午就常掛一幅朱砂畫的鍾馗,說是驅鬼鎮邪格外靈驗。

葛洪在《抱朴子》中把朱砂列為第一仙藥:「仙藥之上者丹砂」,連黃金都只能屈居第二把交椅:「次則黃金」。

還提到了一件事,臨沅縣廖氏家,世世長壽,活過百歲是家常便飯,八九十歲死算不爭氣的。後來搬了家,子孫變得常常夭折,而住他老宅子的卻仍舊長命。於是人們就懷疑這宅子有奧妙,後來發覺井水帶些赤色,便掘開井左右看看,在離井數尺處找到古人埋下的朱砂數十斛。於是葛洪更增強了信心:「他們不過喝了點朱砂水都能長壽,何況我等精心煉丹服食呢?」

現存最古的藥書《神農本草經》,也用一番美妙的文字宣揚了朱砂的奇效:「(朱砂)主治身體五臟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邪惡鬼,久服通神明不老。」有如此妙用,朱砂的身價自是不菲。秦始皇的上賓,寡婦清,祖上便是靠開了一個朱砂礦發的家。

道家煉製長生不死的金丹時,朱砂自然成了首選的原料。

但歷代也有冷靜的人一次次苦口婆心地指出朱砂有毒,像東漢經學大師鄭玄,早就把朱砂列入五種有毒的礦石之首。一些醫藥書也揭示其不可大量久服,如《藥性論》便言朱砂「有大毒」。

美妙的幻想往往都是被烏鴉嘴說破的。現在人們對朱砂,已經有了比較一致的認識:甘,微寒,有毒;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用於心悸易驚、失眠多夢、癲癇發狂等,也可用於瘡瘍腫毒;多入丸散服。

與長生不死毫不搭邊。

朱砂的成分畢竟不過只是硫化汞。所謂煉丹,如葛洪進行的「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無非是些如今看來極簡單的分解還原反應。葛洪的終極夢想:嚥下一顆當即便可飛升的九轉還丹,其實不過只是將這個反應進行九次而已。原料不僅是朱砂,除了大增身價的黃金,還有水銀、雄黃、硫黃、鉛丹等等,反正大都不是藥性平和的。後來技術進步,還分了三派:金砂、鉛汞、硫汞。

煉丹之術各家師承密授,當作世間最大的祕密。但各派煉得的金丹成分卻是差不太多,不過都是些以汞、鉛、硫、砷等為原料的化合物——於是結局都是不可避免的重金屬中毒,區別不過在程度不同罷了。

如果把鼓吹不死藥的人都稱為騙子的話,那麼葛洪這派的騙術明顯要高出那些胡吹一氣的秦漢方士很多。方士至多只能把昏了頭的皇帝哄得一時暈頭轉向,自己始終清楚如此這般只是要用謊言博些富貴。而葛洪等人,卻是連自己也騙了,至死不疑。

吃了金丹的葛洪沒能飛升,六十一歲就死了(葛洪壽數說法不一,但最高也不過八十一歲),可道家自有一套說法。史載葛洪死時肢體柔軟、顏色如生,輕如一件衣服,信眾因此言之鑿鑿,說這就是傳說中的屍解成仙,從此將葛洪奉為「葛仙翁」。現代西醫看了,卻是一笑,什麼屍解,不過是長期服丹,積年的汞中毒罷了。

能把自己都騙了,自然也能騙後人。如葛洪那般「屍解」,成了後世術士的至高追求,不少帝王更是天天催著等著服食那丸據說閃著七彩光焰的金丹。熱中於服食金丹求長生的帝王名單可以開出長長一串,包括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梁武帝、隋煬帝等。最可悲的還是唐太宗,能一手開創當時地球上最強大的帝國,卻敵不過小小的一枚金丹,竟在五十二歲壯年用焦燎的煙火為自己偉大的一生畫上了尷尬的句號。

但太宗的子孫還是沒能醒來,直到之後斷斷續續再用金丹吃死了五六個皇帝,這股狂熱的火焰才被一盤接一盤的冰水澆了個透心涼。

從此煉丹術便悄悄隱入了歷史的幕後。然而,癡心的人們總是不甘心就此絕望的。

丹,其實繼續在煉,不過是把鼎爐搬到了身體內部,外丹變成了內丹,用撲朔迷離的服氣吐納又在人體內開始了新的試驗。當然,天下永遠少不了不信邪的人,偶爾還是常有人拾起廢棄的爐灶,洗刷乾淨重新生火開工。

金丹就像一個詭異的幽靈,不時在深宮出沒,隔三差五在中華大地上掀起一陣神祕的巨浪,留給後人一個又一個謎團。

像明末三大疑案之一的「紅丸案」,要了才登基一個月的泰昌帝的命的,就是區區兩粒金丹:紅丸。之前宮女暴動差點勒死嘉靖帝,起因據說也是這種紅丸作祟——煉製過程中奇奇怪怪的配料荼毒了太多宮女,以至於她們實在忍受不了了。又比如雍正,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者認同,導致這位四爺暴亡的兇手也是那些金丹—他甚至把丹爐搬進了圓明園,親自上手操練。

這般不死藥,分明就是速死藥!

古往今來,到底有多少人死於這些金燦燦的仙丹呢?
誰也無法統計。
反正用金丹開道的黃泉路上,那些昂然走在最前頭的,大都披著龍袍。
史上那些所謂的謎案,很多其實只是由於帝王死得難堪,沒臉公開罷了。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本草春秋:以草藥為引,為歷史把脈,用中藥書寫歷史》,由漫遊者文化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劉備根本「8+9」?只懂烙跑大哭,卻靠「拎北只知道義氣」的中二病迷倒眾將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歷史上許多人都對劉備的為人有所探討,覺得這樣一個懦弱的傢伙怎麼會贏得曹操欣賞、還有大把的兄弟崇拜他?

作者只能說不愧是劉皇叔最死忠的粉絲,把劉備身為奧斯卡影帝的演技,和相信仁義夢想可以吃的中二熱血描述得淋漓盡致!相信看完你也會了解為什麼劉備有這麼粉絲了,因為他激起群眾熱血的能耐完全不輸華爾街之狼啊!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大豫言家

我在天橋底下說書多年,最愛講的就是劉備的故事了 ,這也是最多聽眾愛問的:為什麼曹操這麼早就彗眼識劉備?為什麼劉關張並非兄弟卻情若兄弟? 為什麼聰明的諸葛亮對智慧平庸的先帝劉備如此死心塌地追隨?

答案只有一個,因為劉備是史上最強的8+9。

首先,許多人讀了點正史就愛吐槽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根本不存在。沒錯,不但不存在,現今考據的一說是關羽年紀可能大劉備一歲,這個可能性倒解釋了為何關羽如此心高氣傲、目中無人,他大概也是唯一敢與劉備大聲講話爭論的人。再說張飛,他出身有錢人家,所以劉關張三人才有根基響應討伐黃巾賊。

張飛、關羽都是三國志中有智謀、有武勇的「萬人敵」等級猛將,查閱越多資料,說真的不得不佩服小說家筆下的三國演義 「桃園三結義」雖非事實,但實在是非常合理的一個橋段。不然劉備一個賣草鞋的,要錢沒錢,要智力沒智力,要武力沒武力,關張兩人幾十年來到底為什麼要幫他賣命?

而答案很簡單,因為亂世中有一種情誼,叫作8+9。

這一天到晚寄人籬下、跪求收留的傢伙,為什麼就不會跟呂布一樣被酸?

如果說劉備智勇不全或許是有點過份,但絕對算不上頂尖。他點到最高的技能是速度(逃命)、演技(三國演義寫裝哭、三國志寫他喜怒不形於色,這都需要演技啊)。

如果你看三國演義覺得太唬爛,陶謙一見面就說要把徐州讓給劉備,趙雲也說:雲奔走四方,擇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那我們翻看歷史,劉備確實先後流離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又相繼投奔袁紹和劉表,進而一步步充實擴張自身勢力。

呂布換了兩個主子就被罵成三姓家奴,那劉大耳豈不被罵慘了?為什麼我們深信劉備只是暫時寄人籬下、並且等待時機大展抱負呢? 在劉備最潦倒時他身邊的人始終相信他,現代人讀三國仍然相信他,這原因正是他魅力的最大來源:仁義。

遙想當年情況應該是這樣的:

劉備逢人就問:你有夢想嗎?不想再領死薪水嗎? 想跟我們的講師關羽、張飛一樣騎好馬、喝好酒、過好生活嗎? 加入我的團隊,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結束這戰亂,復興漢室吧!

這個古早賣草鞋的,如果穿越到現代肯定是不下華爾街之狼的直銷專家。

說大話很簡單,但劉備到處流浪不得志多年,始終相信他的理想與仁義。所以關張願意替他打天下,所以趙雲願意肝腦塗地,所以陶謙願意讓城,所以諸葛亮願意跟他魚水之歡……欸不是,是如魚得水。

就連曹操都對他另眼相看,因為普通人魯到三十歲還一事無成,早就乖乖就業、放棄夢想了 ── 但劉備不是普通人,他是永不放棄的 8+9。

每次講到了劉備的仁義,就會有人吐槽說真實的劉備是個大壞蛋。黃巾之亂立下戰功卻不受賞識,那個真正綑綁督郵、怒鞭督郵兩百下的人不是張飛,正是劉備。

三國演義中也寫過一句劉備的名言: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這句與全天下女人為敵、女權主義絕對吉到底的話,雖然只是小說家言,但對照劉備實際作為,前期屢屢引戰、每戰必敗,每敗必逃、每逃必走失夫人兒子,也難為了關羽跟趙雲總是要保護嫂子,殊不知劉備根本不在意那些妻小——他眼中始終只有他的兄弟啊!

你說劉備壞嗎?不懂這樣的人為什麼男人女人都愛他嗎? 老實說我也不懂,但這就是壞壞的8+9的魅力啊。

劉備到底是真的心中充滿仁義還是都假的?

如果想探討劉備的仁義究竟是真實存在、或是徹底的假仁假義,他生涯最後有個浪漫而悲傷的佐證:夷陵之戰。當時蜀漢丟失荊州、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請各位試想劉備之痛。有人說劉備早就想打東吳,剛好借題發揮;有人說劉備虛偽了一輩子,只得背負著仁義的枷鎖勉強出兵——這麼說的人實在不懂胖虎也不懂劉備。

劉先生身為奧斯卡等級的戲精,演了一輩子戲,他要演當然可以假裝出兵打了幾場小勝仗然後回家領兩集演出費就好,攻打東吳更是背離了他跟諸葛亮一直遵循的最高指導原則:聯吳抗曹。

那麼劉備到底為了什麼發起夷陵之戰?

(A) 東吳斬關羽,替兄弟報仇 。
(B) 東吳吞荊州,對蜀漢不利,為了戰略大局著想出兵。
(C) 劉備剛稱帝,儘管眾臣反對,他決定親自出征立威 。(就連大壞蛋曹操始終都沒有篡位稱帝哦!你看劉備多壞多迷人)

或許標準答案應該選以上皆是,但這樣分析太無趣。各位聽眾不妨翻回第2頁,再次回想那根本不存在的桃園三結義。

就像每個班上都有愛說夢話的人,有人想當漫畫家,有人想當預言家,然後做夢做最兇的就屬這三個傻瓜,沒有兵沒有根據地也想一統天下。經過眾人冷嘲熱諷、多年來一事無成、被親戚師長說你活著又有何用,他們無依無靠,只有彼此是對方的靠山,堅信著三個人就能改變世界……

我每次說到這一段就會哭到說不下去,幹!但他們三個人差點就做到了!他們告訴我們夢想是可以實現的! 但現在、但現在最重要的荊州沒了,最重要的關羽也不在了……是誰?是誰敢動我兄弟?我他媽才不管什麼國家了,我跟你拼了!不管各家怎麼分析,我敢說劉備肯定是這樣一邊哭一邊上戰場的。

不信嗎?我們還有證人,請看看劉備當時帶了誰去打東吳:吳班、馮習、張南、杜路、劉寧、傅肜、程畿、黃權、沙摩柯。有沒有發現你除了最後一個蠻族其他幾乎都不認識? 劉備本來要跟張飛會師,張飛也是唯一一個支持他出兵的,但張飛半路被自家兩個小賊暗算送命,兩賊立馬投奔東吳。

所以這下我們總該知道劉備為何非打他媽的東吳不可了吧? 劉備絕不是老番癲,廣納諫言、信任人才是他最大的優點,但這次無論趙雲、諸葛亮還是文武百官怎麼說都是沒用的——這就是劉備的仁義,劉備的浪漫。

他帶的兵力不是演義中說的七十萬,區區六萬,而且沒有什麼軍事大將。我忍不住想,劉備一生打過了多少戰役,怎麼會不知道此戰有多兇險呢?所以他御駕親征,然而並不是不顧一切調兵遣將出征。此戰贏了固然好,但他根本是抱著與兄弟殉情的決心上路,死亦無憾而結局就是夷陵之戰一把火燒掉了劉備辛苦了一輩子打下的大半江山。

有道是:橫刀奪愛才是愛,悲劇英雄才是帥。雖然愚蠢,但我們終於藉著火光看清了劉備有多帥:他一直是個喜怒不明顯的君主、甚至有點難以斷定他的真面目。但他為了兄弟、為了仁義的心毫無虛假 難怪後世拜關羽、敬張飛、愛劉備,莫名其妙地捧蜀漢這群輸家為英雄——因為他們確實是史上最有情有義的8+9。

本來還想說劉備跟諸葛亮的情誼,或者心結,但那又是另一段哭死人不償命的故事了。今天先說到這裡,我們下回茶館再相見。

作者補充:

認真手動置底一下,當然並非推崇8+9,只是在這篇定義8+9=17(義氣), 而劉備大哥走到哪都可以收服新的小弟、重情義的部份完全符合。至於劉邦我反而不願意這樣形容他,雖然他也是個非常標準的流氓大哥,但看看他成功後是怎麼對待小弟(忠臣)的,我就不多說了……

我不是歷史系、中文系、心理系,出於興趣討論這些東西 有錯歡迎指正,喜歡的話幫忙 FB按個讚就是最大的鼓勵惹。

(本文經原作者大豫言家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Re: [問卦] 為何曹操喜歡劉備?〉。)

 

痛批歌仔戲「低俗趣味」禁唱、強迫改國語,看40年前國民黨如何扼殺本土文化

$
0
0

【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過去歌仔戲當紅,不論大小螢幕都熱騰騰地播映著歌仔戲,而彼時也正是台灣台語片黃金年代。只可惜,國民黨執政後推行國語運動,不但痛斥歌仔戲品味低俗、如喪考妣,更漸漸縮限台語節目生存空間,甚至逼得歌仔戲改用國語……最終,歌仔戲只得也在國民黨的抵制下漸漸落寞了。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阿圖賽

歌仔戲界資深前輩小明明在2017年1月7日突然辭世,留給台灣社會無比的追思,也喚醒不少人的歌仔戲回憶。小明明本名巫明霞,出生於歌仔戲世家,與楊麗花、葉青、柳青歌仔戲天后等人齊名,她在4歲時就開始客串登台演書。台灣歌仔戲鼎盛時期,在電視台的黃金時段,只要是歌仔戲節目,幾乎都可以看到小明明演出的身影。

歌仔戲從戰後到1990年代初期,幾乎是台灣人娛樂生活的一部分。歌仔戲是台灣廟會野台戲的主戲,台灣人也以「扮大戲」稱呼歌仔戲,廟會酬神戲主角一定是歌仔戲,因此歌仔戲才有「大戲」之稱。

戰後的1956年至1981年,是台灣台語電影的興盛時期。當時的台灣,北京話不普及,台灣人常用語言僅剩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台語人口超過75%,因此台語電影與戲劇需求量高。其中,歌仔戲電影是台語電影片重要的類型,許多歌仔戲演員都因此躍上大螢幕,小明明就是其中之一。

1955年,雲林麥寮拱樂社歌仔戲團團主陳澄三籌拍台灣首部35厘米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1956年《薛平貴與王寶釧》躍上大螢幕轟動台灣,人山人海湧入戲院觀看本劇,銘謝大爆滿的觀眾也擠破了大觀戲院的窗戶,正式開啟台語片的黃金年代。

其中,1962年,小明明在歌仔戲電影《姜子牙下山》中演出妲己一角,也開啟了她的電影生涯。一直到1981年,由楊麗花主演的最後一部台語片《陳三五娘》為止,台語電影在歌仔戲的領銜下,寫下了台灣人歌仔戲的黃金歲月。

隨著電視的普及,歌仔戲也開始出現在電視螢幕中。1960年代起,電視開始在台灣普及,因為歌仔戲深受台灣人喜愛,電視台也開始製作歌仔戲節目;只不過,電視歌仔戲也逐漸影響電影歌仔戲市場。與此同時,國民黨政府的「國語政策」,亦同時衝擊了歌仔戲電視節目與歌仔戲電影。

台視在1962年開播後,國民黨政府隨即在1963年頒定《廣播及電視無線電台節目輔導準則》,其中第三條規定「廣播電視台對於國內的播音語言,以國語為主,方言節目不超過百分之五十。」

雖然國民黨政府對於廣播與電視的節目語言播出設限,但依然不減台灣人對台語節目的熱愛,特別是歌仔戲。

只不過,國民黨當權派與主流媒體卻視歌仔戲與布袋戲為低俗節目;以聯合報的評論為例,1970年6月,專欄作家「何凡」的「玻璃墊上」專欄連續以〈停止地方戲的爛戰〉與〈再談減少地方戲〉等文章痛斥台視台播出這種粗鄙不文、薦紳羞言、哭哭啼啼、如喪考妣的地方爛戲,並以推行國語為由要求電視台停止播出歌仔戲與布袋戲。

同樣是1970年6月,立法委員洪炎秋、汪秀瑞、謝建華等人也批評歌仔戲需要改進,並怒責布袋戲是低級趣味。

1975年11月,立法院決議《廣播電視法》第20條「電臺對國內廣播播音語言應以國語為主,方言應逐年減少;其所應占比率,由新聞局視實際需要定之。」1976年,《廣播電視法》施行,新聞局規定所有的電台廣播及電視節目「方言」播出時間不得超過20%,並逐年減少直到消失為止。

1981年,楊麗花主演的台語電影《陳三五娘》為台語電影劃下休止符。1982年,華視播出由小明明巫明霞率領「華視歌仔劇團」主演的「國語」歌仔戲《梁山伯與祝英台》,結果慘遭滑鐵盧。顯見,在語言政策下,被迫以「國語」演出的歌仔戲並不受台灣人青睞。

雖然台灣在1987年解除戒嚴慢慢走向民主化,然而,歌仔戲卻也在1980年代末期開始逐漸走下坡。最後,隨著台灣娛樂的多元化,歌仔戲的黃金歲月,也已經成為台灣人的歷史記憶之一。

往往,一個巨星的辭世才是世代記憶的開始;然而,現在小明明的辭世,卻是在喚起台灣人對於近30年以前的歌仔戲黃金歲月記憶,因為,歌仔戲的黃金歲月早已成為台灣人的記憶。

(本文經合作夥伴想想論壇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縮影人間】小明明與歌仔戲的黃金歲月〉。)

延伸閱讀:

為什麼八點檔、霹靂布袋戲不能是文創?因為台灣人打從心底鄙視自己的本土文化
【文化急診室】你有多久沒說自己的母語了?再不說的話,台灣本土語言真的要絕種了!

中共改8年抗戰為14年──當年趁日本侵華偷打國民黨,現在竟然好意思收割抗戰勝利

$
0
0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中國教育部今年春季開始,中小學教材由「8年抗戰」全面改成「14年抗戰」,爭取中共在抗戰中的角色。中國2015年高調紀念抗戰70週年,如今又更進一步搶占抗戰史話語權。(責任編輯:蔡沛宇)

新京報報導,大陸教育部證實今年春季中小學教材將落實這項修訂,並表示去年10月國務院就曾批示教育部要全面落實14年抗戰概念,目前已全面完成修改。

國立政大歷史系教授劉維開告訴中央社記者,中共此舉是想在抗戰史上爭取更多自身的角色和作用。也有大陸學者對此持反對意見,認為「14年抗戰」說法將無法解釋「七七事變」開啓全面對日抗戰的角色和意義。

中華民國對於抗戰的史觀與立場一直都很明確,前總統馬英九曾說,「面對歷史,真相只有一個,8年抗戰是中華民國政府主導,抗戰勝利是蔣委員長領導全國軍民英勇奮鬥的成果,不容任何人竄改和扭曲。」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也曾表示,「8年抗戰的發言權在台北」。

大陸教育部的這項作法,可視為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一系列指示的回應。陸媒報導,2015年,習近平不但高調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當年也指出「不僅要研究七七事變後全面抗戰8年的歷史,而且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變後14年抗戰的歷史」。

所謂「14年抗戰」,是將民國26年「七七事變」開啓的全面抗戰,提前至民國20年日本炸毀東北南滿鐵路的「九一八事變」。

七七事變爆發,國軍士兵跑出宛平城。 Wiki, CC Licensed

劉維開說,台灣出版的抗戰史中,一直都有將「九一八」等全面抗日前的戰役放入,「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中,便將「九一八」到「七七」這段時間稱為「備戰」。

他說,兩岸學界過去對「14年抗戰」的說法有過討論,日本學界則稱之為「15年戰爭」,但爭議在於,「七七事變」後才全面抗戰。

「九一八」後,政府採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一邊進行國家建設」,到了「七七事變」,日本侵略關內領土,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隨後發表抗戰宣言,表示已到最後關頭,「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的決心」。

而中共方面的說法,根據「中國共產黨歷史網」,中共批評「九一八事變」發生時,國民政府「對日本的侵略求助『公理』,集中力量『剿共』」,並稱中共則是主張抗日,「並為抗日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劉維開提醒,中共在七七事變前的抗日,並不是基於國家的主權統一,而是為了完成共產國際的使命,所以一方面仍和政府對立。此外,當時的「東北義勇軍」和國民政府的關係也很密切。

隨著大陸教育部變更抗戰史的說法,習近平將成為中共第一個以「14年抗戰」稱呼抗戰史的領導人。但劉維開認為,學界研究應該會延續「8年抗戰」的說法。

延伸閱讀:

中共以大規模閱兵來紀念抗戰,其實是荒唐且無恥的
【出賣台灣名人錄】連習會上,連戰吐真言:血汗換來中國光復台灣
加拿大學者: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閱兵,是令人憂慮的信號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中國大陸改8年抗戰為14年 搶占話語權〉。首圖來源:WIKI, CC Licensed)


BO 熱情招募實習編輯,歡迎你的加入!工作內容與需求如下:
  1. 一週可到辦公室至少三個整天,實習期間至少半年(含以上)。
  2. 英文成績多益 700 (或等同托福、雅思成績)以上,英文聽力、閱讀無礙,多益 800 分以上為加分條件。
  3. 善用 Google 線上工具協作,熟悉影音製作、社群媒體操作為加分條件。
  4. 無新聞操作經驗可,但需具備肯學習、細心、主動、肯溝通等人格特質。
  5. 需負責議題操作工作:協助編輯台議題資料蒐集、採訪逐字稿整理,建立好書書摘文選等。
  6. 需負責影音活動工作:協助編輯台影音直播企劃、執行,以及實體社群活動企劃、執行。
  7. 時薪/月薪制:視工作內容與方式決定。
  8. 實習編輯未來可優先考慮錄取正職。

意者請提供履歷自傳以及文字作品,寄至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您想要應徵的頻道:【應徵】BuzzOrange 實習編輯:您的大名

【蔣公根本田中實加】蔣中正的歷史可能只剩蔣中正是真的——生平學歷都假的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過去國文課本裡歌功頌德空一格蔣公的故事非常多,例如說看逆爭上游的魚的蔣公等等,而有一篇蔣公與日本教官爭辯的故事,則是蔣介石把唬爛造假技能點到 Max的最佳佐證——因為蔣介石根本沒有在日本軍官學校畢業的紀錄。而這個假掰技能,現在的國民黨也顯然頗受教誨,捏造歷史做假學歷樣樣都學到精通呢。

(責任編輯:林芮緹)

圖片取自批踢踢

 

文/陳增芝

網路上流傳著,「蔣介石26萬檔案即將全面上網」的訊息這位國際公認的世紀獨裁者之一,能否讓最應該認清蔣介石的台灣人民,開始張開眼睛呢?不禁想到過去在教科書裡,蔣介石被「造神」的課文。

台灣小學國語教科書中的「蔣公」,充滿虛偽不實與捏造,這篇小學國語課本的課文,還真不知老師要怎麼教,才能讓台灣的小學生們不會有疑問,不會問東問西?

這篇課文,在蔣介石未過世時,課文名稱叫「愛國的 蔣總統」(詳見台灣史專家管仁健著作「你不知道的台灣」收錄),但蔣介石往生後,這篇課文有點修正,課文名稱也改成「先總統 蔣公的故事」。

對這樣的課文內容,只要是有正常知識的人,不免會產生如下的疑問:

一、老師上課時,要不要跟小學生們解釋,課文提的軍事學校,並不是在中國?否則如何解釋上課的是日本教官?如果是在中國,幹嘛還要聘這種日本教官?

二、即使老師說明了蔣介石年輕時,去過日本唸軍事學校,又要怎麼解釋日本教官在課堂上會說,「這就好比你們中國……」?課堂裡都是中國學生嗎?為什麼?

三、如果,這個日本教官真的如此自大狂妄,在講究階級與服從的軍事學校裡,如何想像,這位日本教官竟然不是腦羞成怒,而是「不好意思,臉者紅了」?這根本是邏輯完全不通的謊言,難道台灣的小學生真的這麼笨嗎?

四、理論上,這篇課文從蔣介石在世,一直教到蔣介石往生,內容也多次修訂,為什麼往生後的內容,依然明顯虛假不實到如此離譜?

小學國語課本:泥土與寄生蟲

第七課 先總統 蔣公的故事

先總統 蔣公年輕的時候,在軍事學校讀書,他是一個愛國的青年,把國家的榮譽看得很重要,一心要為國家服務,使國家富強。

當時學校裡有一個日本教官,教的是衛生學。這個日本人對中國很不尊重。有一次上課的時候,他拿起一塊泥土對大家說,「在這塊泥土裡,有四萬萬個微生蟲。這就好比你們中國有四萬萬人,寄生在中國的土地上。」

先總統 蔣公聽了,認為這個日本教官太不應該。怎麼以不尊重別人的國家。他勇敢的走到教官面前,從講桌上拿起那塊泥土,分成了八塊,指著其中的一塊說:「日本有五千萬人,也像五千萬個微生蟲,寄生在這一小塊泥土裡,對不對?」

那個日本教官聽了,很不好意思,臉都紅了。他一向很不尊重中國,時常用自大的口氣,跟中國人說話。自從受到先總統 蔣公的糾正後,就再也不輕視中國了。

當然,小學的這篇國語課文,在長大後,還是有助於理解為什麼蔣介石的身份證上,學歷會寫著「日本士官學校」。但是,搞了半天,這也是捏造的假學歷。

蔣介石身分證上的假學歷

史學家唐德剛著作「李宗仁回憶錄」談到蔣介石,「曾考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因不守堂規而被開除。后往日本進陸軍振武學校,接受軍士教育程度的訓練。」

書中還說,蔣介石回國后,卻說他是日本士官第六期畢業生。「蔣介石還曾派副官陳明閣,以士官學校畢業生的身份,向士官學校同窗會捐款五萬元,這令日本士官學校第四期的蔣作賓、雷壽榮,第六期的劉綜紀、楊文凱、盧香亭等大惑不解」。

蔣介石在日本的姓名叫蔣志清,也曾取日本姓名叫石岡一郎。根據昭和15年(1940)10月興亞院出版的「日本留學中華民國人名調」中,士官學校各期名單中,完全找不到蔣介石、蔣志清、石岡一郎等姓名。

國民黨政治人物,從過去的犀牛皮事件,到洪秀柱的美國碩士學歷(族繁不及備載),常讓台灣各界感到驚奇,但是,尊為民族救星、世界偉人的蔣公,都這麼幹了,典範啊,怎麼可以不受教呢?

(本文經原作者陳增芝兩個太陽的台灣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教科書裡的蔣公!國民黨捏造學歷的始祖〉。)

延伸閱讀:

為何派軍屠殺台灣人民的蔣介石,我們到現在還尊稱他為「蔣公」?
國民黨不讓你知道的故事:一本國民黨政府派職業學生從圖書館偷走的書
蔣中正沒來,台灣就沒有今天?這批解密文件揭開國民黨令人震驚的暴政紀錄

被納粹掩埋的歷史:一場 90 分鐘的秘密會議,將1100萬個猶太人送往地獄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不像奧辛威茲,這是一個經過極精心規劃的秘密殺人地點,從運送到殺人地點都偽裝成城鎮的樣子,實際上卻只要兩小時的路程。就這樣,納粹僅靠 200人就高效率地屠殺了80萬人。而這個地方最後被納粹為了湮滅證據一把火給燒毀了,徒留碎石廢墟——這是掩藏在波蘭郊地的「特雷布林卡滅絕營」,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段故事。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李忠憲

納粹的萬湖會議共有十五個重要官僚參加,會議不准做筆記,這十五個人中,八個有博士學位,希特勒從來沒有公開說過殺掉猶太人,只是説要把所有猶太人趕出德國,把猶太人移送到馬達加斯加島一直甚囂塵上,但是這些計劃完全沒有可行性,成本也太高。

最近的新聞指出,以往的研究德國本土境內被屠殺的猶太人人數是175萬人,以往的研究是160萬人,萬湖會議只開了一個半小時,根據這個會議,1100 萬的猶太人被送往地獄,其實會議上主要的議題在如何認定要「最後解決」的對象,什麼是猶太人,什麼是半猶太人,誰要被處理掉,誰有資格可以擁有後代。

特雷布林卡(Treblinka)滅絕營是執行萬湖會議任務的地點之一,所謂萊哈(Reinhard )行動的三大秘密滅絕營之一,這個同樣位於波蘭的滅絕營,沒有奧辛維茲有名,現在只剩下一片廢墟,放置很多石頭的一個紀念碑,納粹把這個地方徹底摧毀,不想留下任何痕跡。

By Adrian Grycuk – Own work, CC BY-SA 3.0 pl,
By Adrian Grycuk/User:Boston9, crop by User:Poeticbent – Own work, zoom in on the subject area with increased saturation, CC BY-SA 3.0 pl,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3338233

這個地方其實不大,不像奧辛維茲,任何人被運送到這裡,都以為會在這裡待一陣子,再分送到各地,納粹從火車站到營地附近,偽裝成一個頗具規模的城市外觀,不知道從火車到達,一直到堆放屍體的沙坑,只要兩個小時,非常有效率地把八十萬人完全解決掉。

這個地方其實只有 50 個德國人,150 個烏克蘭人,然後在這裡殺掉 80 萬猶太人,這個地方不大,大約一兩公里見方,殺人的區域只有 600公尺*400公尺。

特雷布林卡滅絕營曾經有一次的起義反抗事件,1943年8月2日在一個炎熱的夏天,一群德國人和40名烏克蘭人開車去河裡游泳,反抗者在火車軌道附近用一把複製鑰匙打開了大門,偷走20支步槍,20個手榴彈和幾把手槍。

700名猶太人發動了持續30分鐘的叛亂,他們燒毀建築物,引爆汽油桶,並焚燒周圍的設施,一群武裝的猶太人攻擊了主門,其他人試圖爬過圍欄,大約25名德國人和60名烏克蘭人利用機槍射擊,以近乎完全屠宰的方式處理此一事件。

大多數叛亂分子被殺害,約有200名猶太人逃離營地,他們之中有一半是在被追逐他們汽車和騎兵殺害的,猶太人沒有切斷電話線,因此來自附近四個不同的城鎮在路上設置路障,波蘭的游擊隊運送了一些倖存的逃難者穿越河流,有人在波蘭村民協助之下躲起來,大約有70人在戰爭結束後生存下來。

在逃離的猶太人中,當年19歲的塞繆爾·威倫伯格和卡爾曼.泰格曼後來移民以色列,他們都於1942年抵達滅絕營,被迫在死亡的痛苦下工作,2016年去世的泰格曼說他的經歷,「這是地獄,絕對的地獄」,一個正常的人不能想像,一個活人如何可以度過這樣的生活,也有部分倖存者無法脫離這些記憶,一生痛苦不已,最終以自殺收場。

在此次起義之後,特雷布林卡二號營區繼續發揮作用,因為沒有任何德國人死亡,所以這次的事件納粹並沒有往上正式報告,後來這個㓕絕營因為奧斯維辛有足夠的能力滿足納粹的最終滅絕需求,慢慢縮小它的規模,直到納粹為了煙滅證據,把它完全消毀。

By Unknown – Kopówka, Edward; Rytel-Andrianik, Paweł (2011), “Treblinka II – Obóz zagłady" [Monograph, chapt. 3: Treblinka II Death Camp] (PDF file, direct download 20.2 MB).,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0460279
(本文經原作者李忠憲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特雷布林卡(Treblinka)滅絕營〉。)

最具爭議性三國男子——劉備到底是心機壞男人,還是重情義好兄弟?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三國人物中劉備在歷史定位上相當模糊,一些人認為劉備真的是個充滿仁義道德的好男人,有些人則覺得這傢伙滿肚子壞水一天到晚假好人,那劉備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讓我們來聽聽超認真的分析!

(責任編輯:林芮緹)

(改編自真三國無雙七官網劉備圖)

文/大豫言家

這篇論述夾雜三國演義與正史,主要是想探討劉備的真面目,充滿個人主觀意見,慎入,原本想要等接到真三國無雙七的廣告文案再來寫但接不到因為對劉備有滿滿的愛,謹以此文代酒,再敬他一杯。

乍讀三國故事,最不像英雄的君主大概就是劉備了,綜觀《三國演義》中,皇叔第一個本事就是會哭,第二個本事是會逃命,除此之外,好似別無所長,若要論其英雄事蹟,彷彿只能從得到軍師孔明開始說起,但難道少了諸葛亮的劉備就只是一個沒用的魯蛇、草鞋販子、直銷專家、空有抱負的野心家嗎?事實上並非如此,可參閱演義劉備與劉表酒後一席話:

表曰:「吾聞賢弟在許昌,與曹操青梅煮酒,共論英雄;賢弟盡舉當世名士,操皆不許,而獨曰:『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以曹操之權力,猶不敢居吾弟之先,何慮功業不建乎?」玄德乘著酒興,失口答曰:「備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

(《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煮酒論英雄出自《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這肯定是劉玄德生平驚人之語排行榜第一名,竟然在劉表這碌碌之輩面前公然挑釁天下碌碌之輩(劉表:你他媽才碌碌之輩),說明了昔日劉備在曹操身邊小心翼翼、不露一絲奪取天下之意,當他被曹操點名大驚之下掉了筷子,是假的;陶謙說要將徐州城讓給劉備時,他再三推辭,也是假的;他說不肯奪同宗劉表、劉璋的基業,更是假的──魯迅曾評論《三國演義》: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我卻說並不是演義把劉備寫假了,反而寫得極好,到處明示暗示劉備的寬厚本來就是做作出來的,不信再看一則小故事:

呂布告玄德曰:「公為坐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一言而相寬乎?」玄德點頭。及操上樓來,布叫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操回顧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布目視玄德曰:「是兒最無信者!」操令牽下樓縊之。布回顧玄德曰:「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

(《三國演義》第十九回)

當時劉備依附曹操,當曹操對於呂布的投降感到動心時,劉備僅僅只用一句話便斷了其生路:你忘了呂布認誰作父誰就會死嗎?比死亡筆記本的死神還厲害。

表面上這是為了曹操著想,但世人皆知呂布英勇無雙,只因追隨丁原、董卓之徒未能成大事,一旦呂布投曹,善於用人的曹操若能降服呂布,天下之間怕再也沒有人能與之對抗,劉備為了將來著想自然得除掉呂布才行,儘管呂布曾經有過轅門射戟之恩,劉大耳此時也只能將呂布之言當作耳邊風了。

撇開演義故事,歷史上劉備確實先後流離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又相繼投奔袁紹和劉表,進而一步步充實擴張自身勢力,如果要罵呂布三姓家奴那劉備才是真正反覆小人,而且還是個每次吞敗仗逃跑都不管老婆兒子的標準壞男人,想當然爾,能夠在亂世中與這些強豪周旋,劉備個性中的野心與奸詐無庸置疑,那麼他滿口仁義道德都是假的嗎?卻也未必,我想這個人物最成功的地方就在這裡:劉備的心機重,但他的情義更重。

雖然這位賣草鞋的看似身無長物,自黃巾亂起已一晃數年,劉備仍東奔西走、一事無成,簡直是英雄故事裡練功最慢的男主角,一般凡人玩到這邊卡關早就砍掉重練了,不過最可貴的是在如此困境中他的志向與情義始終沒有任何改變,依舊保有吞吐天地之志。

正因為他長年堅持不放棄,打著仁義之師的招牌,才能一路收服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黃忠、馬超等強力夥伴,這點光是將魅力與嘴炮技能點滿是做不到的,除了復興漢室的意義,靠的正是義氣。

如若不信,我們看劉備生涯中最後一個實例:彝陵之戰。劉備不聽文武群臣苦苦勸諫,明明應該討伐篡漢國賊曹丕,卻執著於窮國家兵力攻打東吳為關羽、張飛報仇,劉備並不是老番癲,他從來不是個不聽勸的君主,這個選擇更是背離了隆中對「聯吳抗曹、三國鼎立」的最高指導原則,並非要神化劉皇叔的地位,但劉備打這場不智之戰的理由確實只有一個──為了兄弟的仁義。

桃園三結義並非史實,但劉備與關羽、張飛幾十年來的革命情感絕對是鐵錚錚的事實。這場彝陵大戰一口氣燒掉了劉備大半生涯辛苦打下的江山,正是蜀國後期無力回天的關鍵,儘管如此,何以蜀漢群臣開口閉口仍離不開先帝,何以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何以古代聽說書的聞玄德敗則噸蹙泣涕,現在似乎也不難理解,他的智謀心計與仁義道德都不是假的,是個有血有淚的真實人物,這就是劉備被人傳頌至今的魅力所在。

(本文經原作者大豫言家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論真假劉備,究竟是狡詐奸雄還是仁義英雄?〉。)

延伸閱讀:

劉備根本「8+9」?只懂烙跑大哭,卻靠「拎北只知道義氣」的中二病迷倒眾將
【歷史解密】原本《三國演義》的曹操是帥又聰明的「好英雄」,究竟是誰抹黑了曹操?

 

值得台灣借鏡的獨立運動:曾被超級強鄰吞併,波羅的海三小國抗爭50年奪回歷史正義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8月23日成為波羅的海三國、歐洲聯盟和其他國家的紀念日,稱為「黑絲帶日」或「歐洲史達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

在1939年8月23日因秘密條約而被蘇聯占領後的第 50周年,200萬人走上街頭手牽手,隊伍連結超過600公里長,要世界見證他們被蘇聯長年佔領之下獨立建國的決心!而此舉也被記錄在聯合國「世界記憶名錄」裡,最後促使了波羅的海三國的獨立。

波羅地海三國的823在50年後找回了歷史正義,那麼我們呢?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陳增芝

一篇「耀伯爆料!關於台灣獨立建國?白樂崎這樣說……」的貼文,特別查了一下「波羅的海三小國」的資料,真的很汗顏,台灣的教育,經常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透露出我們的膚淺與狂妄。

波羅的海「三小國」這個名稱,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台灣,有什麼資格動不動就叫人家「小國」?過去的教育,讓我們潛意識裡內化了「大中國沙文主義」。

波羅的海東岸三國,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因為地理位置以及歷史遭遇雷同,亦即同遭帝俄、蘇俄併吞的命運(一戰至二戰之間,曾為獨立國家),所以,國際上經常一併稱呼為「波羅的海三國」或「波羅的海國家」。

標示8、10、15,即波羅的海三國,自南到北,依序為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

列入聯合國「世界記憶名錄」的和平示威

波羅的海三國獨立的故事,最重要的時點,就要從1989年8月23日,波羅的海三國共同發起一場約200萬人站出來、隊伍連結超過600公里長的「手牽手」和平示威行動說起。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200萬人走上街頭,最大範圍傳達和平非暴力與人民團結,並促成獨立建國的珍貴歷史記錄。

包括隔年1990年2月,波羅的海三國各自舉行了第一次落實民主的選舉,支持獨立的當選人佔大多數。

1990年3月11日,亦即和平示威後的6個月內,立陶宛第一個打頭陣,宣告獨立。8月20日和21日,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也相繼宣告獨立。

截至1991年底,西方大部分國家承認波羅的海三國的獨立。2004年成為北約及歐盟的會員國。

紀錄這場示威活動的文件,在200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以承認這場和平示威活動在紀錄歷史方面的價值。

年年悲憤823!1989年823出頭天

其實,波羅的海三國,二次大戰尚未結束,即1940年之後,每年「823」這個日子,非常像台灣的「228」,早期一直是只能暗地悲傷與憤怒的日子。

這是因為1939年蘇聯和納粹德國秘密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造成三國被蘇聯占領,當然也有不少反抗者遭武力鎮壓迫害而流血犧牲。

簡單說,儘管這個秘密條約,早在二戰結束後的「紐綸堡大審」,已意外被曝光,但是,蘇聯一直嚴厲否認,加上極權統治,資訊封閉的情怳,波羅的海人民普遍不知道詳情。

但是,隨著「蘇東波(蘇聯、東歐、波蘭)」的民主浪潮,1980年代的最後幾年,反對派領袖幾乎年年舉辦「823」示威抗議活動。

例如,1986年的823,總計有21個西方城市(包括倫敦、斯德哥爾摩、西雅圖、洛杉磯、珀斯和華盛頓特區等),舉行「黑絲帶日」遊行,要求世界正視蘇聯侵犯人權。

1987年的「823黑絲帶日」,36個城市舉行示威,包括立陶宛維爾紐斯。同年,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也舉行反對「蘇德互不侵犯密約」的示威。

1988年,蘇聯政府首次批准示威活動,沒有逮捕示威者。反對派領袖更決心要在「蘇德互不侵犯密約」簽訂50週年,舉行最大規模示威。

揭開歷史真相!牽動獨立建國意志

特別是秘密資料獲得大量公佈,造成波羅的海三國人民重大震撼,情緒牽動,反對派領袖也藉此宣揚獨立,直指蘇聯佔領三國不合法。反對派領袖大聲疾呼:三國獨立是道德議題,不是政治議題!重新獨立才能恢復歷史公義!

同時,1989年823的示威活動,名義直接就是訴求獨立建國,向世界和歐洲發表聯合聲明。聲明指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犯罪行為,並促請各方宣告這條約自簽署一刻起即「無效」。

聲明強調「波羅的海國家的問題,是不容剝奪的人權問題」。聲明還嚴厲批評歐洲社會「雙重標準」,對「希特勒─史達林時代最後幾塊殖民地」視若無睹。

823和平示威登場前!劍拔弩張 情勢一觸即發

隨著50週年823的逼近,情勢也日益緊張,立陶宛發起200萬人聯署抗議行動,要求紅軍撤出立陶宛。立陶宛共產黨也考慮與蘇聯共產黨決裂。

又例如,1989年8月8日,愛沙尼亞試圖修改選舉法,限制新移民(主要是俄羅斯工人)的選舉權,引發俄羅斯勞工大規模罷工和抗議。

8月15日,蘇聯嚴厲譴責愛沙尼亞的企圖修法,是「激進主義者」罔顧蘇聯整體利益,貪圖自私的「狹隘民族主義」,挑動「歇斯底里」式的群眾活動。

更意外的發展,是8月18日莫斯科或受情勢(證據明確)所迫,一改立場,不再聲稱秘密條文不存在,但仍不承認1940年是非法佔領三國。

8月22日,立陶宛最高蘇維埃的一個委員會宣布,1940年的佔領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直接結果,因此佔領不合法。這是立陶宛官方機構首次挑戰蘇聯統治的合法性。

人民力量!高度自治變獨立建國、蘇聯從恐嚇到認錯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波羅地海三國總計的人口數,僅約800萬,其中,還包括蘇聯控制的大量移民約273萬。這使反對派領袖必須更強力訴求本土居民為自已民族的命運站出來。

在蘇聯不斷恐嚇威脅之下,最後站出來高達200萬人,確實讓世界各國為之震驚。

蘇聯遲至3天後才發表官方聲明。聲明以嚴厲字眼警告從事「反社會主義、反蘇聯」不法行為的「民族主義、極端主義群體」。聲明指責這些群體歧視少數族群,威嚇仍然忠於蘇聯理想的人,並批評地區政府沒有阻止這些行徑。

蘇共稱這場示威為「民族主義的歇斯底里」,會惡化成「無底深淵」和「災難性」的結果。聲明號召農民和工人挽救局面,捍衛蘇聯理想。除了嚴厲譴責的聲明之外,莫斯科還出現軍隊調動,恐嚇意味十足。情勢已達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不料,反對派領袖也不甘示弱,8月31日,三國領袖代表共同發表「致聯合國秘書長」聲明,指出受到侵略威脅,要求國際委員會監察局勢。

這項聲明播出後,莫斯科態度幾乎立即軟化,蘇聯也沒有進行先前作出的威脅。

這次運動受到群眾支持,使得僅成立1年的獨立運動,變得更堅決和徹底,原本還有僅止於要求莫斯科給予更大自由與自治的主張,但超乎預期的人民力量,讓反對派領袖轉而更堅決的全面獨立建國。

特別是1989年12月,針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秘密條文的譴責議案,竟獲全國蘇維埃大會通過,並由最高蘇維埃主席戈巴契夫簽署這一決議。

最後,想問台灣人民的是,波羅的海的「823」,在第50週年找回了歷史公義,今年的「228」已經第70週年,台灣的歷史公義呢?

(本文經原作者陳增芝兩個太陽的台灣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台灣課綱不敢列的!波羅的海三國的獨立故事……〉。)

延伸閱讀:

泛藍政營最大的問題,在於永遠搞不清楚「台灣意識」和「台獨」間的差異
寧願「中華民國」而不要台灣,害怕台獨的人到底是在怕什麼?
台灣國際實力不如人怎麼獨立?巴勒斯坦被以色列打著玩,國際地位比台灣還高
70年前的台灣人就曾向美國陳情、怒吼「台灣不屬於中國」——今天的台灣人呢?
只要中華民國還宣稱擁有臺灣,中共就有權繼承本島——15個你應該懂的臺灣主權觀念


讓地給國民黨士兵住,親人卻被強姦「被自殺」……《返校》讓他道出白色恐怖真實暴政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近期《返校》這款以戒嚴、白色恐怖時期為背景的遊戲,讓許多批踢踢鄉民們紛紛分享了自己所知或經歷的 228故事,而本文更是國民黨犯下最醜惡的暴行之一——為什麼會有人對國民黨如此深痛惡絕?因為這是一個姦殺女性後,把責任通通推給被害人,還死不認錯、在60年後要大家不要計較的惡棍政黨。

(責任編輯:林芮緹)

今天是講故事的日子嗎?那就來談談我家裡人的故事好了。

我每次聽到國民黨、馬英九那票人,一副悲天憫人的叫大家放下的嘴臉,就很想拿刀砍他,然後再請他們放下 。(補註: 事件連結-〈省籍情結下必須執行的公開槍決(管仁健/著) 〉,我去找了一下還真有)

當年國民黨兵來台,我外公家族是有些資產與土地的當地望族。後來國民黨來情商劃一些土地讓士兵住,外公的爸爸也就借了。

那年外公剛好在當兵,我外公有一個漂亮而且人見人愛的妹妹,鎮上都知道這是我們家惜命命的千金小姐。外公也最疼她了,比父母還要疼她。我沒有研究過外公的妹妹我該怎麼稱呼,因為早在我出生之前她就死了,就叫姑婆好了,有錯請指證。

外公有一天回來,應該是放假吧。姑婆一直長到18歲都是跟外公的父母一起睡的,趁著這次外公回來,她跟他說,希望他幫忙清出一間平常沒在用的房間,她想要自己的房間。外公就用了兩天的時間把房間東西搬一搬、打掃乾淨,讓姑婆搬進去,我外公收假也就回去了。

這件事情被借住附近的國民黨兵看在眼裡。過沒幾日,一個士兵夜晚尾隨姑婆回房間 強姦她,結束後拿槍打爛身體。後來姑婆的屍體是我外公去收的,聽說整間臭得不像話,爬滿蛆跟蚊蟲,沒有人敢靠近,就連至親都覺得噁心。是我外公將她安葬進去的,我不敢想像他是得用什麼樣的心情去收拾屍體的。

他疼了18年的妹妹、大家捧在掌上的小千金,就這樣死了,死的如此汙穢,沒有任何慈悲。

讓他一輩子不能原諒的是,國民黨以會影響軍心為由,一開始對外宣布說這對男女有感情糾葛、女生自殺云云……幹你娘機掰,國民黨就這樣跟大家講:「她是感情糾葛自殺的。」後來家族不斷的抗議跟陳情,十幾年後好像改成感情糾葛他殺。

你國民黨帶著你底下那群應該全部該死在中國的垃圾跑來強姦人家女兒、殺掉人家女兒以後,說是感情糾葛? 士兵可能調走了、也可能軍法處置了 ,或是可能被國民黨包庇了。

我外公直到80多歲過世的時候,偶爾不經意想起這件事情還是會痛哭。他這樣自信、善良、成功的人,每次只要想到自己的妹妹,就會沒有辦法控制的痛哭。他就這樣失去了妹妹,家族的人都怪他。父母怪他、所有人都怪他 ,大家都覺得要不是他寵她,她也不會被國民黨兵姦殺——外公就這樣一輩子活在自己害死自己最疼愛的妹妹的陰影之中,永遠的悔恨跟折磨。

你問我為什麼痛恨國民黨? 我永遠不會忘記外公滿布皺紋的眼角上那無盡的悲傷跟痛苦。你國民黨毀了我姑婆的一生跟可能性,她原本可能會是個女醫生;你國民黨也毀了我外公重要的人事物,讓他一生充滿罪惡感與後悔。

在你國民黨帶著殺人犯來這片土地恣意橫行的時候,殺了人家女兒、怪人家女兒感情糾葛,然後在過了60年後的現在,跟人家講說要往前走、要人家放下。

哈!我幹你女兒、殺你兒子,拿衝鋒槍打爛你摯愛的頭,然後我們再來討論放下這件事情,否則沒得談。我的後代、我的子子孫孫都會記得你國民黨的罪惡。

我外公有多愛,對你國民黨這不解的恨就有多深。

喔對了我不是提到原本是望族這件事情嗎?跟殺女兒比起來,強佔數以千計的大片土地、幹房產、偷資產、搶財物,這些事情好像都是小事了。

(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Re: [問卦] 《返校Detention》遊戲有大Bug?〉。)

延伸閱讀:

她的秀髮長埋樹下… 台南女中一棵傾倒的金龜樹,見證了白色恐怖的悲劇
一封無法送達的遺書,道出白色恐怖中失落的真相
如果二二八沒有加害者,為什麼知識份子施儒珍要躲在牆縫內過一生?
台灣最後一個政治死刑犯:我經歷的二二八事件
恐怖到統神也不要不要的!台灣團隊自製遊戲《返校》,上架 Steam 獲「壓倒性好評」等級

87年前也曾發生過「換柱」?一場國民黨沒寫在課本裡的「換蔣」運動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中華民國18年12月18日,是平凡的一天,人民看倦了國民黨內鬥、只想看些國外新聞或是鼓吹親日的新聞內容。然而此時正是風雨來臨前的表面平靜,若當時人民早知道過了幾天後會迎來「換蔣」失敗引爆中原大戰,以及接連串的苦難,不知道中國人民會不會也懂得清醒高呼「國民黨不倒,中國不會好?」身為台灣人也不免感慨:如果換掉蔣介石有多好!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天國讀書會

是說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八的那一天,中國的「順天時報」國內新聞版的重點新聞,是蔣介石控制的中央政府正在聲討叛服無常的將領唐生智。

當時的時空背景是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這幾個地方軍閥結盟,成功擊敗從中華民國建立以後,就掌握一直中央政府的北洋軍閥,把國旗從五色旗改成了青天白日旗,並開始宣稱中華民國是國民黨所建立的。

但是中國其實並沒有因為這樣而進入台灣歷史課本所宣稱的「黃金建設十年」中,因為這幾個表面上都說「有黨無我」的國民黨天王們,其實私底下是勾心鬥角,蔣介石想要弄掉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而這些人則一邊醞釀「換蔣」,一邊還互鬥。

當時的中國讀者若覺得看國民黨內鬥很煩,翻到下一頁,就會在國外新聞版看到日本前總理若槻禮次郞在參加倫敦海軍會議之前,先受邀訪問美國,就裁軍問題與美國協商。

雖然倫敦海軍會議是限制各國軍備競爭的裁軍會議,但是大家都知道,已逐漸在亞洲展露霸權野心的日本,是整場會議的重點,當時尚未成為世界霸主的美國,已察覺在西太平洋的海洋利益受到嚴重挑戰,因此在日本代表團前往倫敦之前,邀請日本代表團先訪問美國,就裁軍問題探探日本的底線。

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這一天的報紙,在今日看來真是似曾相識,特別是這份「順天時報」其實是日資控制的親日媒體,過去北京舊稱順天府,「順天時報」的發行地點就是北京與大半個華北地區。

當時日本圖謀中國的東北、華北地區已久,與今天意圖併吞台灣的中國一樣,日本人也在當時全力扶植親日媒體來為其宣傳。那時有一批親日的中國媒體人、中國政客、中國商人,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勢力。

當時的「兩岸同屬一中、經濟合作互利」是叫作「中日親善、經濟提攜」,鼓吹東北、華北脫離蔣介石所把持的南京中央政府,走向親日自治。說實話,這樣的宣傳其實還蠻有吸引力的,因為看著幾無寧日的內戰,國民黨內部的明爭暗鬥,動輒兵戒相見,還不如投向進步又繁榮的日本。

「順天時報」常常報導一些日本文明又進步的新聞,對中國的政治內鬥感到厭煩,同時也不斷鼓吹隨著日本崛起,中國絕對不能忽略日本的存在,中國不能鎖國等論調。而最有趣的是,當時的中國人也發起過抵制「順天時報」的運動,痛斥「順天時報」親日賣國的惡行,這讓「順天時報」受到很大的打擊,最後不得不在一九三○年三月宣布結束發行。

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這一天,離「順天時報」最後結束發行只剩不到四個月,而「順天時報」的讀者們可能也不知道,自己馬上就要大禍臨頭了。因為也自稱忠貞國民黨員的唐生智,正打算聯合軍閥石友三及其他地方派系軍閥,一起反叛蔣介石為首的黨中央,並約定共推閻錫山來「換蔣」

唐生智等軍閥自稱是「護黨救國軍」,通電反蔣,但是這些地方派系軍閥本就互相猜疑,唐生智自己也有心大位,在唐生智公開反蔣以後,蔣介石的黨中央開始威嚇利誘這些地方派系軍閥,讓這些地方派系軍閥紛紛否認曾參與唐生智的「護黨救國軍」,眼看唐生智孤掌難鳴,連早就已經說好等唐生智發難,再來演黃袍加身的山西王閻錫山,也轉而「服從黨中央領導」,出兵進攻唐生智。

這也才會有這一天「因避晉軍之攻擊,唐軍棄鄭退許昌」的新聞標題。而當時「換蔣」風潮正烈,西北軍的馮玉祥也早與蔣介石惡鬥中,所以旁邊的新聞是「中央第一步計畫,先一舉擊破唐軍,克豫後續討西北」的標題。

但是這樣的國民黨忠貞黨員大亂鬥,其實只是先聲,因為隨著蔣介石的民意支持度持續探底,「換蔣」聲浪越演越烈,這些鬥來鬥去的國民黨忠貞黨員最後發現,不團結起來,是絕對無法鬥倒蔣介石的,於是他們終於喬好條件,組成了反蔣集團,在幾個月後掀起了中國內戰史上最血腥的「中原大戰」,上百萬平民死於戰火,千萬人流離失所,戰區綿延數省,比今天的敘利亞還慘。

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這一天,更沒有人知道人類史上最大的浩劫已經悄悄埋下引線,因為眼看各國代表團都將出席倫敦海軍會議,裁軍協議有望,各方評論也都認為美國與日本在經濟與各種事務上互相需要,絕對不會因為小衝突而全面開戰,美國對日本的態度友好,雙方「鬥而不破」。

「順天時報」在報導日本代表團抵達美國並與美國總統會面的新聞時,還作了一個配稿是「抵華盛頓站時各方之歡迎」,其陣仗規格不比今日習近平訪美時差。

當時美國雖然已經知道日本將會是未來的敵手,並且在海軍的未來二十年造艦計畫將日本列為太平洋上的頭號假想敵,但是要到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的那個禮拜天早晨,才會發現自己準備的遠遠不夠。

美國東岸比夏威夷的時間早了五個小時,當珍珠港的士兵還在睡覺,太平洋上的日軍航母艦隊正忙著裝彈準備起飛攻擊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則同時在白宮召見當時的中國駐美大使胡適,告訴他本來美日快要喬好了,但是在最後一刻還是談不攏,戰爭就要開始了。胡適才離開白宮,說不定還沒回到大使館,在夏威夷的珍珠港就被炸了,幾年後美國在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才結束了這場戰爭。

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這一天,在歷史上無足輕重,是很平凡的一天。當天的電影廣告說來福戲院要上映離奇偵探、驚悚武俠、絕妙機關的國產大片「就是我」,而在生活版則刊出了尋常街市的照片,說年關將至,路上的行人都急急忙忙。

社論則是「須善為收拾時局,所望於蔣閻兩司令者」,分析了為什麼唐生智主導的「換蔣」計畫不成功,更期望國民黨不要再內鬥,和平能早日到來,真正為建設國家盡一分心力。雖然這份八十幾年前的社論在今日看來無疑是對牛彈琴,但是其實可以從字裡行間讀到主筆對於時局的殷殷期昐,可惜最後他一定是失望了。

河南、河北是中原大戰的重災區之一,那張照片中正趕買年貨的人,不知道有幾個能熬過中原大戰、中日十五年戰爭、國共內戰、三反五反加文化大革命。他們在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這一天不知道會不會想到,中華民國這個國家會讓他們如此失望,這很有可能是他們最後一個可以平安渡過的春節。

如果當時他們已經預見了自己的未來,不知道會不會也喊出「國民黨不倒,中國不會好」的口號,反抗那些親日賣中的媒體人、政客與紅頂商人,為自己的未來找出路,還是他們會繼續執迷不悟,放任國民黨的惡行與內鬥,未來的悲慘命運一樣都無法改變。

(本文經合作夥伴天國讀書會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昨天的似曾相識】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延伸閱讀:

為何派軍屠殺台灣人民的蔣介石,我們到現在還尊稱他為「蔣公」?
眷村真的是「外省人」的根嗎?蔣介石其實才是拔掉「外省人」根的兇手……
要孩子有國際觀,怎能只談納粹的恐怖卻不談「中華法西斯」——蔣介石與國民黨的惡行?

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少騙,真正的中華民族早在3千年前就被周武王給滅絕了

$
0
0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中華民族」成為近代中國人團結國家的重要口號,但是縱觀中國歷史,整個「中華民族」其實被外族滅絕了好幾次。真正的「漢文明」早在唐朝就已經不純粹、在宋朝就走樣、到清朝根本看不懂了,所謂「中華民族」根本就是一個騙局,因為從來不存在這樣一個民族。(責任編輯:蔡沛宇)

武王伐紂周朝取代商朝,周朝就是蠻族,如果以中原文化做為中國的定義,中原文化正統傳承的商朝被周朝滅掉,炎黃文明就已經覆滅了,而且周朝對商文明實施非常徹底的文明滅絕,從語言到文字到信仰到祭祀到圖騰神明,實施徹底的毀滅,嚴格說炎黃文明到周朝已經毀滅了。

商朝勢力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秦滅六國,周文明又被滅絕一次,書同文車同軌並且上到祭祀禮儀下到婚喪喜慶的禮俗全部按照秦法,這不就是又一次的強迫放棄文化嗎?可是,春秋時期秦人還被中原諸國視為蠻族阿!

秦國可不是透過中原人傳送過去突然冒出來在那裏,而是本來就存在,無論血緣、文字、語言、信仰、婚喪喜慶的禮俗都與中原人完全不同的民族,而且連中原人都當他們是蠻族看,只是後來秦人接受周人的冊封之後,被視為廣義的周朝人而已,所以當大秦建立,滅亡炎黃文明的周文明又被關中文明毀滅了。

漢朝是楚國人建立的,可是直到戰國,楚人也是無論血緣語言文字風俗信仰禮俗都跟中原人完全不同的民族,楚人喜歡在臉上刺青,可是在其他中原國家臉上刺青是一種羞辱性的刑事懲罰,連服裝的文化都徹底的不同。打個比方,就跟清朝時期的台灣漢人與原住民之間的差異那麼大。

在當時無論如何你也不可能把周人跟楚人當成同一個民族,秦國還屬於比周人落後的文明,因此在學術、服裝、實用技術等等被周人同化很嚴重,但是楚人是文明程度不弱於周人的強大民族,因此維持了本位文化很久的時間,在被秦滅亡後抵抗也特別激烈。

不過話說回來,漢朝幾乎完全繼承了秦制,甚至楚集團的皇家跟貴族群最後也放棄了楚文化被同化了,因此漢朝嚴格說不能說是外族統治的,就像金被宋同化了甚至自認為是漢人,因此嚴格說漢族還是主導地位的。

可是清就真的是被外族統治了,漢朝嚴格說我們不能說是外族,但是也有別於純粹的秦文明而融合了南方的文化,因此應該獨立稱作漢文明,此時更早的周文明與商文明已經徹底滅絕,連山海經中屬於商周時期的圖騰眾神都已經被遺忘,漢朝建立屬於自己獨有的新文明。

唐朝的關中集團就真的是外族,而且也把外族的文明帶進了中原(當時稱作胡風),這時候漢文明不能說已經斷絕,但是已經被強迫與異族文明融合,成為有別於漢文明的新文明。

唐代壁畫,胡服、漢服者並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簡單的解釋就是,如果你穿越到漢朝跟唐朝各抓一個人來比較,你絕對不可能認為兩人屬於同一個民族,因為無論服裝風格、生活習俗、禮儀、音樂、祭祖的方式到信仰的神明都有很大的差異,這已經是一個融合了外族文明與漢文明的新文明了。

日本後來從中國學走的和服唐禮漢字等等,就是屬於唐文明,所以很多漢字,用日文發音反而比中文發音更加正統,有些文字的意義中文經過變遷意義已經與古代不同,反而日文保留最原本的解釋,因為他們學的漢字有很大部分是直接對接唐字的(當然後代還有持續輸入,不過唐字比重最高)。

唐代疆域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宋朝是個很有趣的國家,宋朝文化上面追求漢文明的純化,基於夷夏之防的觀念『導正』了唐文明很多受到蠻族『汙染』的文化,從這時候開始,仿唐的日本漢學就開始跟中國漢學越走越遠了,因為宋人認為唐朝的文化其實並不正統。

可是日本人覺得他們自唐朝學到的漢學才最正統,此後兩方的漢學就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差異,當然我們比較宋朝的文明跟唐朝的文明,從服裝、語言、民俗禮樂、文化祭典到信仰,又可以發現極大的差異,因為追求儒學純粹化的宋朝,刻意把唐朝受到異文明影響的部分努力剔除了,嚴格說這還不能說是不一樣的一個文明,可是也是一個大幅度自我蛻變的文明

元朝根本上根本不能視為一個中國王朝,它只是大蒙古帝國分署的一個殖民地屬國而已,一個中國王朝會把人民公民權分成四等,然後漢人被定義成最低賤的一等嗎?元朝根本上就不是一個國家,而是蒙古人的一個殖民地而已,而且蒙古人也沒有漢人意淫的『被同化』,自始至終他們都保有自己的服飾、語言、習俗跟信仰。

這點清朝也是相同,清朝皇帝正式的職稱是,漢地十八省、蒙古、西藏,以及關外的共主,四地之間是互不統屬的,中原領土只是滿族皇帝的殖民地之一而已,滿族始終認為他們真正的領土是關外,這有無數文書為證。

至於滿族人被同化是民國以後,是滿族人接受了五族共和建立新國家,自己自願被漢人同化的,在此之前滿族始終堅持滿族人要學習自己的文明,終整個清朝,中國領土都只是滿族人的殖民地,根本不能視為漢文明王朝,連頭都剃了留辮子了,民國建立以後還哭著不剃辮子了還漢人?已經完全被殖民化了!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從上到下算下來,整個『炎黃民族』已經被外族滅亡幾次了?甚至,已經下到語言上到對祖先的祭祀與信仰的神明都被替換掉幾次了?

我不反對文化上自認是華人拉,我自己就經常講文化上我自己都自認是華人,可是華人更要認清歷史,沒有『炎黃民族』也沒有『華夏民族』這回事,炎黃民族亡於周,中國的文明經過多次的異族征服跟文明滅絕,根本沒有所謂『五千年傳承』這回事。

所謂『中華文明』其實並非漢人獨有,而是眾多文明共同建立、共同分享的,在每個時代漢文明都不停變化,因為在每個時代漢文明都吸收了其他的民族納入。

真正的漢文明在唐朝就已經不純粹、在宋朝就走樣、到清朝根本看不懂了,中華文明是眾多異族跟漢族共同打造分享的結果,甚至應該說,所謂『中華民族』根本就是一個騙局,因為從來不存在這樣一個民族,所謂用中文就是中國人自然也就無從說起了。

延伸閱讀:
有奇皇后的大元汗國,是中華民族嗎?
天朝自居的中華文化史觀,害我們從小就養成種族歧視的習慣
世界各地的華人歡慶端午,台灣人如何面對「大中華文化」的洗禮?

(本文經原作者 周布雅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請見:連結。首圖來源:擷取自網路)


BO 熱情招募實習編輯,歡迎你的加入!工作內容與需求如下:
  1. 一週可到辦公室至少三個整天,實習期間至少半年(含以上)。
  2. 英文成績多益 700 (或等同托福、雅思成績)以上,英文聽力、閱讀無礙,多益 800 分以上為加分條件。
  3. 善用 Google 線上工具協作,熟悉影音製作、社群媒體操作為加分條件。
  4. 無新聞操作經驗可,但需具備肯學習、細心、主動、肯溝通等人格特質。
  5. 需負責議題操作工作:協助編輯台議題資料蒐集、採訪逐字稿整理,建立好書書摘文選等。
  6. 需負責影音活動工作:協助編輯台影音直播企劃、執行,以及實體社群活動企劃、執行。
  7. 時薪/月薪制:視工作內容與方式決定。
  8. 實習編輯未來可優先考慮錄取正職。

意者請提供履歷自傳以及文字作品,寄至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您想要應徵的頻道:【應徵】BuzzOrange 實習編輯:您的大名

【那一年國民黨留給我們的恐怖歷史】一封信讓他走進一間,有如毒氣室的「人二室」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雖然是篇有驚無險的故事(作者也算是福大命大),也因適逢小蔣過世了氛圍較為舒緩了,但從這篇作者在大學時期,因為一個不經意的行為,就與專查忠誠度與思想審查的「人二室」相遇的故事,就能看出白色恐怖與戒嚴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有多麼嚴重,民眾間也仍有著強烈的人人自危的氛圍。

(責任編輯:林芮緹)

蔣中正在總統府秘書長張羣、參軍長黎玉璽與參謀總長高魁元所呈關於泰源事件處理過程之公文裡,以紅字親自批示槍決。

文/

應觀眾要求,寫下我和人二的初遭遇,事實上真的沒什麼,就是個中二大學生不知死活 ,但旁邊的大人們嚇得要死,卻反應了白色恐怖是如何的威嚇我們。

小弟1968年生,1987年進入師院就讀,是第一屆學生……因為是南部來的土包子,所以話多了點,就被選上班代。

當時的師院大學部都只有一個年級,所以我們沒有學長,也沒有學弟,然後我們的系名也是獨一無二,叫「xx教育系」。 我是胸無大志的土包子,可不代表別人也是,另一個學校的班代非常的擅長 social(人家現 在可也是上等人啊),他就給其他八所師院的班代寄來一封信,大意約略是:全台灣只有咱們這幾個班是讀這個的,大家要緊密的合作。

我覺得這種信無聊到了極點,也沒轉達給同學,就丟到一旁了。結果台 X 師院的班代非常有 「保防意識」,馬上舉發給了總教官。總教官一看,這還得了,搞學運啊(當時這可是被公認為丟掉「大陸」河山的罪魁禍首啊),馬上打電話來本校興師問罪。

怎麼會打來我們學校呢?因為我們兩校的校名接近啊。學校一接到電話,馬上展開行動,要約談我。但當時可是沒有手機、line的年代,他們去教室找不到我(翹課啦),通知系辦, 結果助教嚇得要死,四處找,找到後問我怎麼得罪了人二。

我一派輕鬆的說不知道,然後就被帶到人二去了。

人二的安全袐書是個壯壯的,據說是警備總部派來的,他就問我為什麼要寫這封信。我說:「我沒寫,是另一所學校的寫的。」他問我信呢?我就找出來給他(他還派人跟我去拿),他又問:「為什麼不回報?」我說:「我的信件為什麼要告訴你?」

他又問我有沒有受到煽惑?

我說:「蛤?」
他再問:「你有要搞學運嗎?」
我又「蛤?」
他說:「你不要裝傻喔!」
我說:「裝什 麼傻?」

我們就這樣繞了大概三十分鐘吧,他就叫我回去,以後要小心點,謹言慎行,不然以後當老師的前途就完了,我心中又是「蛤」……

結果出來後,助教(她是個大好人,對我們超好的)快哭出來,一直問我沒事吧、沒事吧。 我就告訴她,人二懷疑我搞學運,助教腿都快軟了。我說不是我啦,她說和這種事沾到都沒什麼好下場,你都不知道你的 AB 檔案會被寫成什麼樣子… 我真的是土包子,還是一頭霧水,在此之前根本不知道什麼是人二和 AB檔案啊。

或許今天的台灣是民主的,大家對白色恐怖也不復記憶,甚至會用今日的邏輯去審度當時的事件。但這也是我們做為歷史研究者的責任,呈現正確的史實,讓後代的人能同理當時人的感受。

編按補充:

Δ 什麼是人二室?

全稱為「人事室第二辦公室」,隸屬於法務部,負責機關保防、安全維護、政風工作、政風法令宣導——簡單來說就是忠誠度跟思想審查的單位。(以上資料取自 [必看] 什麼是"人二" ?

Δ 什麼是 AB檔案?

所謂 AB檔案,指的是存放於調查局局本部第5處中,以「人」為單位的機密資料,其中「AB」兩個字母是「反布爾什維克黨」(Anti-Bolshevik)的縮寫,是指政府遷台各類反共(共產黨的前身即為布爾什維克黨)作為、方略的總稱,調查局成立供作偵防、保防工作的機密檔案後,就稱之為 AB檔案。

AB檔案分為 A、B兩大部分,A 部分記錄的是對象的身高、體重、學經歷、家世等個人基本資料,B 部分記錄的則是對象思想傾向、交往對象、興趣嗜好、工作內容、政黨屬性等社會背景,其中資料之完整、數據之準確,恐怕遠超過當事人對於自己的了解。

由於 AB檔案是在對象毫不知悉的情況下,將所有與調查對象有關的資料全數詳加記錄,因此 AB檔案在調查局的政治偵防、刑事偵查兩大主軸業務中,一直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據傳,國內所有叫得出名字的政、商人物,在調查局裡都有一份資料檔案。

(以上資料取自:人權至上 陳定南:上任後銷毀非法的AB檔案

(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Re: [問卦] 《返校Detention》遊戲有大Bug?〉。)

延伸閱讀:

讓地給國民黨士兵住,親人卻被強姦「被自殺」……《返校》讓他道出白色恐怖真實暴政
她的秀髮長埋樹下… 台南女中一棵傾倒的金龜樹,見證了白色恐怖的悲劇
一封無法送達的遺書,道出白色恐怖中失落的真相
如果二二八沒有加害者,為什麼知識份子施儒珍要躲在牆縫內過一生?
台灣最後一個政治死刑犯:我經歷的二二八事件
恐怖到統神也不要不要的!台灣團隊自製遊戲《返校》,上架 Steam 獲「壓倒性好評」等級

「永懷領袖廳」還原蔣介石辦公樣貌,卻沒告訴你當年在這批下了多少件死刑判決

$
0
0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蔡英文政府選前高談轉型正義,選後進度停滯,相信很多人都很不滿。位於台北市市中心,佔地廣闊的中正紀念堂,無疑是轉型正義是否及如何實踐的重要指標。新政府上台要八個月了,我們就來看看中正紀念堂有沒有什麼「轉型正義」的轉變?(責任編輯:蔡沛宇)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文/ 陳昱齊 (作者為政大台史所碩士,鑽研戰後政治史)

中正廟裡面那尊「全球聞名」、至今仍是臺灣對外觀光宣傳重要圖騰的蔣中正銅像就不用說了,依然好端端的坐立於廟堂之上,接受衛兵的守護,成為觀光客相機底片的殺手,是莘莘學子校外教學的最佳地點。

如果說銅像一時間搬遷不易,且因目標過於顯著恐引起反彈聲浪而暫不搬遷,那勉強還可以理解,但總可以從比較軟性的面向來處理吧。所謂的軟性面向指的是位於在那尊「宏偉」銅像下方的蔣中正展示廳。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不看還好,一看差點吐血。展示廳的名稱叫做「永懷領袖文物展視室」,這個名稱大概從創立以來就沒改過,政黨第三次輪替了還是沒改,「永懷領袖」四個字已經為裡面的展示內容定了調。

展場雖然運用了一些新科技,要拉近沈悶歷史與參觀者間的距離感,但內容普遍停留在「歌功頌德」,內容之八股還真讓人誤以為是在讀以前的歷史課本,只是照片放大,文字放大而已,與十幾年前筆者還是中學生時來參觀的感覺幾乎沒有改變。

現場展示的文物中有一類特別多,就是蔣中正歷年來所接受的各式勳章,彷彿在暗示(其實是明示了吧)觀光客說蔣中正有多麼偉大與不凡。

在蔣中正長達89年的歲月中,最後的25年,超過四分之一世紀是在臺灣度過,最後也是「客死臺灣」,展場中固然有一區塊專門介紹在臺灣的蔣中正,但基本上只談蔣中正對臺灣經濟有多大貢獻,談他有多親民這一類,至於蔣中正對臺灣這塊土地與人民更刻骨銘心的歷史卻是隻字也未提。

近年來隨著蔣中正日記的開放,中國近代史學界掀起一股蔣中正研究熱潮,研討會一場一場開,論文一篇一篇產出,更促成兩岸史學界的合作,兩岸學者都宣稱要讓蔣中正從神壇上走下來,還原他的真實樣貌。

探討的議題,蔣中正與外交、國防、政治,不用說當然是熱門題目,其他較「軟性」的議題諸如蔣中正的愛情、親情世界、宗教信仰、閱讀習慣、休閒活動等,什麼都可以談,什麼都不奇怪,唯獨有一個主題,這些學者死也不談,彷彿在蔣中正的生命中沒有這件事一樣,那就是戰後臺灣的白色恐怖。

回到「永懷領袖文物展視室」來,裡頭展示了不少蔣中正的文物、文稿,連穿過的衣服,坐過的車子都展示出來,牆上的照片也不少,展示版上的文字也密密麻麻,但看來看去就是沒有任何一丁點與白色恐怖有關的描述。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蔣中正毫無疑問要為戰後臺灣的白色恐怖負責,先不說什麼動員戡亂、戒嚴體制對人權所造成的侵害,光是蔣中正親筆定奪的政治案件就不知道有幾件,在他大筆一揮之下,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改為死刑的不知道有多少。

而「有趣的是」展場中有一處空間特別騰出來,複製出當年蔣中正在總統府辦公室辦公的模樣,據一旁告示牌上的解說,為了重現當年的歷史原貌與空間氛圍,特別到總統府實地丈量空間尺寸。

這樣的場景當然成為外國觀光客拍照背景的首選,相機手機拍照的咖擦咖擦聲此起彼落,但有哪位觀光客知道當年蔣中正就是在這個空間,在這張桌上,坐在那張椅子上,拿起那支慣用的紅筆,把部屬送上來的政治案件判決書大筆一揮改成「死刑可也」?

觀光客在拍照的同時,又何嘗知道這個空間對於政治受難者而言是難以言喻的苦難場域?還原蔣中正的真實樣貌,難道不該是功過並陳嗎?一個兼具教育意義的展示空間可以如此偏頗地呈現歷史嗎?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離開展場出來走到紀念品店,看到的是蔣中正被包裝成「和藹可親」老爺爺的文創商品,蔣中正在他死後41年繼續發揮他強大的殘餘價值,跟最近國民黨每個要參選黨主席的人,一定要言必稱蔣經國一樣,兩蔣仍舊發揮猶如在世時的影響力。

蔣中正從一個獨裁者、白色恐怖的決定者搖身一變為「時髦」的文創商品,凸顯台灣所謂的文創,根本性地欠缺對歷史的省思,我想歐洲可沒那個國家敢把希特勒的公仔作為文創商品來販售吧,臺灣對於轉型正義的漠視、對於歷史傷痛的輕忽若非世界第一,恐怕也可以擠進前三名。

轉型正義有很多面向,追討不當黨產因為「有形價值龐大」,因此,國人普遍有感,但轉型正義最終的目標是希望透過對歷史真相的探究,讓人民能記取歷史教訓,讓過去慘痛的歷史能不再重演,諸如中正紀念堂的處理是清除威權象徵重要的一環。

有些東西可能需要透過立法才能處理,但有些軟性的東西,例如展示的內容卻是行政權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從「永懷領袖文物展視室」的例子來看,顯然執政者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臺灣人要荼毒自己子孫繼續「永懷領袖」已經很悲慘了,還要拖外國觀光客下水那就太不厚道。「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沒有三讀不代表轉型正義的工作就要停滯不前,希望執政者趕快醒醒,實際做點事情吧!

延伸閱讀:
【投票】蔣介石殺人又怎樣?國民黨嗆「不然拆中正紀念堂啊!」──你覺得呢?
改建中正紀念堂只談轉型正義就太嫩啦 ─ 它可至少牽涉了三種不正義!
把屠殺當觀光、辦恐龍展叫轉型正義──國民黨:拆了中正紀念堂,觀光客看什麼?

(本文經原作者 想想論壇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轉型正義?走一趟「永懷領袖文物展視室」〉。首圖來源:想想論壇)

《返校》隱喻你有看懂?深度剖析為何連不懂「白色恐怖」的國外玩家都為它著迷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最近顯然陷入一片《返校》熱潮,但究竟為什麼這樣一個講述「威權壓迫」的遊戲能吸引不僅僅是台灣人,而讓全球玩家都著迷不已呢?讓我們一起看看究竟秘密在哪裡!

(責任編輯:林芮緹)

〈返校〉的遊戲開始畫面。圖片來源: Youtube

【本文內容涉及遊戲劇情,請斟酌閱讀】

「完美的恐怖氛圍,創造出緊張的遊戲經驗,合理流暢的劇情發人省思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遊戲配樂,讓我想起來了經典遊戲〈沉默之丘Silent Hill〉。」

臺灣遊戲〈Detention返校〉近日襲捲遊戲平台Steam,並引發國內外玩家好評如潮。若細究這款原汁原味臺灣製造的驚悚推理遊戲,其熱銷背後對歷史知識的斟酌,以及提高玩家行為動機的用心細究,都是返校能成為新臺灣之光的成因。

遊戲的故事背景發生於1970年前後,主角是就讀於分業縣金鸞鄉翠華中學高三的女學生方芮欣,原生於公務之家成績卓著前途似錦,由於雙親婚姻不睦形同破碎,連帶影響性格大變、學業一落千丈,被學校輔導室列為「高關懷」學生,卻與輔導老師張明暉發生師生戀。

雖然狀況曾一度好轉,但張明暉擔心其組織的地下讀書會,遲早連累眾人,斷然提出分手未獲諒解,方芮欣遂向教官舉報讀書會閱讀清冊,包含老師張明暉、老師殷翠涵與學弟魏仲廷等全遭通緝。事後方芮欣心生愧對,於學校頂樓跳樓自殺後,亡魂久未超生。

 遊戲中畫面。圖片來源: Youtube
遊戲中畫面。圖片來源: Youtube

遊戲劇情以戒嚴時期的校園為核心,自方芮欣冤魂返校,但颱風卻將校外的通聯橋樑沖斷,河水被血液染紅開始,重演「舉報地下讀書會」的單線劇情,逐步再現白色恐怖的肅殺氛圍。

首先,遊戲利用對白與週記本,形塑張明暉因留學崇尚自由與知識的形象,與書香世家出身的老師殷翠涵、醫生世家的學生魏仲廷等人,頻繁出入讀書會。另外,同步利用布告欄刊出檢舉匪諜公報:上面寫著〈檢舉匪諜人人有責、發現可疑立即通報〉學生遇可疑人事物、請蒐證上報教官室、協助檢舉可獲重賞、記功獎狀獎助學金。

以及保健室出現驗傷證明當作串聯,烘托出曾有同學被刑求,致右肩頰骨和左上臂粉碎性骨折等症狀。於是乎,軍訓護理課在放映室觀看愛國電影、地下室擺放不少刑求政治犯的刑具、輔導室用來思想檢查與舉報共匪等場景的出現都變得合理,更讓沒有經歷過白色恐怖的國內外玩家感同身受,慢慢陷入「抓耙仔」到底在哪的疑竇。

遊戲中隱喻加害者的畫面。圖片來源: Youtube

對國外玩家來說,返校在遊戲過程穿插使用籤詩、香爐、骰子、黑白無常、腳尾飯、大同電鍋、城隍爺、八卦密碼鎖、布袋戲等臺灣元素基調,搭配魍魎、鬼差不時出現,以及所謂的 jump-scares,可讓玩家在驚悚中身歷其境。

但對稍具白色恐怖常識的國內玩家而言,隨著判決書寫下:「上簽叛亂案張明暉分業縣鄉籍公教人員與學生魏犯等,均有為匪工作之事實。經核張明暉一名處死刑,魏仲廷自首供認參加叛亂組織,閱讀反動書刊,思想受匪毒素均深,處徒刑15年」的字句,並看著遊戲中臉色慘白的方芮欣自戕。

其中有四處頗具思考的意涵:

其一,老師殷翠涵在查緝後流亡海外成為黑名單,長年奔走於人權與言論自由,肺癌過世後,一直等到解嚴後才得以實現回葬故鄉遺願,這不禁讓人聯想起殷海光抑鬱而終的境遇。

其二,學生魏仲庭因《懲治叛亂條例》,解嚴後特赦出獄,在監禁期間母親離世人事全非,拖著朽壞不堪的身軀,回到當初上課的原座位。隨著劇情與配樂的烘托除了惹哭遊戲開發商,如同電影〈超級大國民〉的結局,有幸生還的政治犯卻得去朋友的墳前,懺悔自己苟活的不是,同樣發人鼻酸。

其三,1970年前後就讀高三的「抓耙仔」方芮欣,因無法躲過良心的譴責而自殺。一方面能藉由遊戲了解,除了統治者,老百姓在白色恐怖時期是全盤皆輸的。另一方面,與方芮欣同齡的其餘告密者,今年約65歲左右,至今很可能還存活於世,所以遊戲確實有推動轉型正義的深層意涵。

其四,儘管在禁說臺語的年代裡,遊戲中特別參考了古倫美亞唱機唱片公司(Taiwan Columbia Records),利用舊式收音機撥放純純演唱的《四月望雨》,當作遊戲場景轉換的音樂,充分顯現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臺灣社會。

遊戲中政治犯的畫面。圖片來源: Youtube

回到〈返校〉在提高玩家行為動機的層面來說,TED講座曾以遊戲化(Gamification)為題,分析遊戲以人性為中心設計,在提高玩家的行為動機中,具有多項核心趨動力。而隨著近年遊戲實況主的大幅出現,確實讓行為動機有加乘作用。

(1)使命感與上天的旨意(Epic Meaning & Calling):隨著遊戲的推出,這種實況主玩家會製作並實況攻略去對社群做出貢獻,且多半會證明自己是破關很快的超強玩家。

(2)創作與反饋(Empowerment of Creativity & Feedback):人們不僅喜歡創造,也需要展示並獲得群眾反饋與即時回應。由於返校的開放性結局設定,已經讓玩家爭先恐後將創造的結局分享給同好。

(3)短缺與渴望(Scarcity & Impatience):當你想要某個東西,但卻無法及時擁有它時,「短缺與渴望」這個驅動力就會開始作用。返校在測試階段就已經與知名實況主合作宣傳,當今年一月中開放正版購買後,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加入。

(4)不確定性與好奇心(Unpredictability & Curiosity):這是一個無害的驅動力,指的是人們想要知道即將發生的事。由於返校的遊戲設定,讓颱風將通聯橋樑沖斷,只能往校內避雨躲過颱風夜,透過尋找蛛絲馬跡將懸疑解謎,隨著方芮欣的心境轉換,細嚼一段只屬於臺灣的陰雨。如果生命是沒有結局持續寫作的書,那靜靜思考馬克思的謬誤,怎會黏著白色恐怖,譜下喪失劇情的悲慘歸途。

遊戲中驚悚畫面。圖片來源: Youtube

(本文經合作夥伴想想論壇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新臺灣之光:遊戲〈返校〉的熱銷內涵〉。)

延伸閱讀:

她的秀髮長埋樹下… 台南女中一棵傾倒的金龜樹,見證了白色恐怖的悲劇
一封無法送達的遺書,道出白色恐怖中失落的真相
恐怖到統神也不要不要的!台灣團隊自製遊戲《返校》,上架 Steam 獲「壓倒性好評」等級

讓地給國民黨士兵住,親人卻被強姦「被自殺」……《返校》讓他道出白色恐怖真實暴政
【那一年國民黨留給我們的恐怖歷史】一封信讓他走進一間,有如毒氣室的「人二室」

首位戰地女記者的傳奇一生:為了追求真相無所畏懼,一世紀以來的戰爭都有她的足跡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2017 年 1 月 10 日,媒體界的傳奇人物於香港的小屋逝世。1939年,她的獨家報導轟動全世界,宣告二戰即將開打。這一世紀以來的所有戰役都有她的足跡,一生追逐突發報導、為挖掘真相而活,為了報導她無所畏懼——她就是首位戰地女記者,Clare Hollingworth 。

(責任編輯:林芮緹)

manhhai, CC Licensed

文/場邊故事

香港外國記者會(FCC)有一張長期預留的枱,叫Clare Table, 儘管這位105歲的英國傳奇記者只在陽光明媚的日子,很偶然才光顧,但Clare Table 長期留空。

中區上亞厘畢道一間小屋住了一位聞名國際的傳奇女子,她的名字叫做 Clare Hollingworth 。她是獨家報導二次大戰即將開戰的記者。在男女極不平等的年代,在資訊通訊貧乏的年代,她馳騁不同的戰場,在前線報道獨家第一手消息。

Hollingworth 在 1939年8月29日那天,獨家報導了一條轟動全世界的新聞:1000輛德軍坦克集結波蘭邊境。這意味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她當時是英國《每日電訊報》( The Daily Telegraph ) 駐波蘭特派記者,她從英國受聘到抵達波蘭上班不足一星期,還在打點生活用品,她向英國總領事借了一輛有英國國旗的外交房車駛入德國邊境小鎮購買攝影膠卷、葡萄酒、肥皂和其他補給品,回程突然刮起大風,把路邊低窪一大片麻包袋掀起,曝露了一輛輛的德軍坦克,附近亦駐紥了大批軍隊。

憑感覺她知道德軍隨時入侵波蘭,這條驚天大新聞此刻就在自己手上,於是全速驅車返回波蘭的Katowice ,先向總領事透露剛才見到的一幕,也趕快致電報社,8月29日《每日電訊報》頭版便刋出這條獨家新聞。

果然,納粹德軍於9月1日入侵波蘭,正式揭開二次大戰的戰幔。當日清晨德國戰機轟炸Katowice ,連英國駐華沙大使館也勸她即時離開,她卻留下來繼續採訪,到最後關頭才離開。之後,她在英政府和朋友反對下仍然重返戰亂的波蘭。

一夜成名的Clare, 此後由一個戰場轉到另一個,由越南、阿爾及利亞、中東、印度、巴基斯坦,近一個世紀的戰爭史,都有她的足跡。

1974年駐北京期間與總理周恩來見面,記者敏銳的觀察促使她單刀直入中國領導人最忌諱的問題:健康。周坦言:「健康的確不如以前,要改變生活方式了。」兩年後周恩來病逝,群眾到天安門悼念周恩來而遭到鎭壓,她在現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她也在。

她訪問過無數個國家元首、總統,是真正的無冕皇帝。「她沒有保存全家福或孩子的塗鴉,」《首位戰地女記者Clare Hollingworth》一書的作者,Hollingworth 的姪孫說,她一生委身工作,眼中只有突發新聞。

80年代,Hollingworth 選擇香港這個英國殖民地渡餘生。

FCC對這位傳奇記者尊敬有加,在餐廳一角長期備有一張固定空枱,讓她隨時光顧,美名為Clare Table。每年十月十日 FCC 都給她辦生日會,只是Hollingworth 90歲後失明,由兩名女傭照護,只能偶而出現,生日會也有好幾年沒有親臨。及至去年的105歲壽辰,精神不錯的她親身與世界各地來的親友及慕名而來的共聚,想不到一聚成永訣。一代傳奇記者,昨晚( 2017 年 1 月 10 日)在港病逝,享年105歲。

在今天充斥眾多瞞騙市民媒體的香港,FCC,一個浪漫的殖民地icon, 來自四方八面的過客記者,卻委身要報導真相,更令人景仰。

據說,即使Clare 退下火線多年,但保留一個習慣,就是每晚熄燈睡覺前,Clare 總要確保有兩樣東西必須在她身邊,一樣是可隨時穿上的鞋,另一樣是護照。

一個活了逾一世紀精彩豐盛人生的記者,說這兩樣東西是記者最重要的隨身物品。更重要的,是對真相的追求,無畏無懼。

Hollingworth曾說:「我不是勇者,袛是對追尋新聞有無比熱誠。」

資料來源:

鄭明仁 FB
英國獨立報
FCC

(本文經原作者場邊故事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向105歲神級女記者致敬〉。)

延伸閱讀:

【年度風雲女性】蕩婦又怎樣?我決心信奉瑪丹娜的「壞女性主義」
因種族歧視被「藏起來」的無名英雄:《阿波羅計畫》背後的非裔女性科學家們
【逝世20周年】她的死讓台灣人「突然發現」女性人身不安全,沒有彭婉如性平運動走不到今天


她只因斷人情路就遭陷害入獄,寫下「期待清明法官」仍遭槍絕……比《返校》更恐怖的真實臺灣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隨著返校熱潮,白色恐怖的歷史一一被揭露,但在戒嚴時期當下的台灣絕對比遊戲來得更加駭人。因為各式各樣「保密防諜」條例,讓台灣陷入一個人人自危的不安氛圍,告密者無所不在、隨時都可能讓你落入牢獄之災或直接含冤喪命,而施水環就是那數萬人名犧牲者其中一個……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台灣回憶探險團

臺灣以戒嚴時期為背景的自製恐怖遊戲「返校」暴紅,玩家對遊戲中恐怖的情節氣氛為之驚恐。但也許許多人不知道,在白色恐怖時期的臺灣,遠比遊戲描述的情節更為恐怖,告密者、檢舉者無所不在。

在強力推行保密防諜的時空背景下,學校強制教唱《檢防歌》:「檢舉大匪諜,有功又有錢,獎金真正多,銀元有六千。你不檢舉他,他要把你害,匪諜最可恨,檢舉莫留情。」

許多人為了利益、為了自保、或與他人有恩怨而向當權者檢舉,許多人認為只要「安份守己」不要過問世事,就會天下太平。卻不知在那個時空下,無所不在的告密者,隨時都可能讓你莫名長期坐牢或含冤喪命。

甚至有檢舉他人沒收財產還可以分紅(贓)的條例:

  • 「懲治叛亂條例」(1949/5/24通過)
  •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1950/5/23通過)

再加上強制設置兩人以上保證人互相監視連坐出事可處死的法律

  •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舉辦聯保辦法」(1953/8/18通過)

這些條款的實施,每當有人被覬覦財產陷害,背後往往就是至少兩個保證人跟著遭殃。整個臺灣成為了猜忌、懷疑、陷害與謀財害命之島,不知多少人因此入獄甚至被處決。

圖為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施水環,當時因有人追求貌美的她,好友丁窈窕警告該人素行不良,結果就遭到檢舉為匪諜,無端牽連了許多人。

施水環入獄時寫給母親的家書提到:「媽媽您不要煩惱,我們期待辦事清明的法官,給無辜的我們澄清這次遭遇的災難。我們是個善良的老百姓,我們的一輩子是不敢做違背政府的法令的事。」

最後好友丁窈窕帶著年幼的孩子一同入獄,於1956年7月24日,被通知特別接見時,當著瘋狂哭喊的孩子面被硬生生拖往刑場槍決,施水環也同時被槍決。而這不過是白色恐怖時期受害案例的冰山一角。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記錄了許多此類令人心碎的故事,誠心推薦每一個臺灣人都該閱讀。以下引述吳乃德老師《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論文:

「蔣介石自從1950年代開始,就已經不太管事了。從國民黨統治臺灣的早期,蔣經國其實就是實際統治者。在他統治的近三十多年間,也正好是臺灣政治最恐佈的時期。

根據官方宣布的數字,從 1949 到 1987 年間,臺灣總共有29404名政治犯。而根據他的左右手、軍中政戰系統的長年負責人王昇的估計,這近三萬名政治犯中約有百分之十五(四千多人)遭到槍斃。」

這就是許多依然活在過去的人心目中「清廉愛民」、「史上最受歡迎的總統」蔣經國,帶來的「社會一片祥和」時代。

#玩返校該知道的時空背景

資料延伸閱讀:

施水環案完整來龍去脈
您所不知道的白色恐怖時代-「抓匪諜,賺大錢」的產業鏈
吳乃德老師《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論文

(本文經原作者台灣回憶探險團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比「返校」更恐怖的真實臺灣〉。圖片來源:勇敢台灣人

更多相關文章:

她的秀髮長埋樹下… 台南女中一棵傾倒的金龜樹,見證了白色恐怖的悲劇
一封無法送達的遺書,道出白色恐怖中失落的真相
讓地給國民黨士兵住,親人卻被強姦「被自殺」……《返校》讓他道出白色恐怖真實暴政
【那一年國民黨留給我們的恐怖歷史】一封信讓他走進一間,有如毒氣室的「人二室」
還在信蔣經國勤政愛民?這位台灣省主席幫老蔣拿到美援,卻因批評蔣經國「特務治國」而流亡一生

《返校》劇情空洞,爆紅又是民進黨操弄?用三款遊戲解析《返校》為何讓人玩到熬夜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有人認為,《返校》劇情這麼沒有說服力,都是虛構的又不是真實的事件,這樣刻意重新強調「白色恐怖」根本是撕裂社會,肯定是有政治力操作!真的是這樣嗎?就讓本文來告訴你《返校》引起轟動的秘密到底在哪裡。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名為變態的神父

編按:

本文為作者回應另一篇文章〈[問卦] 有沒有「返校」竟然會爆紅的八卦〉,文中批評《返校》內容空洞單薄,懷疑這款遊戲爆紅不知是否有政治力干涉。

「有關白色恐怖的說服力實在很薄弱,純粹虛構一個告密然後殺光光的事件,就沒了。作者這樣的動機讓我覺得根本是在撕裂社會一次,沒事找事挑起仇恨。虛構一個情節讓大家痛恨一個莫須有的案件,放大受害情節的心態非常不可取。 」並且「在非國民黨執政的時代,用這樣很故意的遊戲去營造白色恐怖,我覺得很瞎。」

【內有《返校》等遊戲劇情內容,請斟酌閱讀】

沒啥好驚訝的。

論單調性,有「夢日記」。

她就是一個綁雙麻花的女角在各處行走,沒有任何故事情節和目的性,基本上這款遊戲 是用 RPG 2003(遊戲製作大師)製作的,比單調,應該沒人比她更單調的了,但是 她充滿各種隱喻,女主角叫做窗子,遊戲一開始是在她的房間中,裡面有張床,窗子躺上 去後就會進入夢世界。

夢裡有 12道門,每道門都可以通往不同的夢,夢與夢彼此相連,每個場景都具有詭異 或者超現實主義的色彩(比如像顯微鏡下的血管細胞,或扭曲的邪神圖像,當然也有很美 的太空或雪景)裡面也會遇到某些人,可能和現實世界相關,比如長的很長的巨大鼻涕狀 生物,不斷在摸手扶梯,有人說那是窗子現實中的爸爸,撫摸的動作就像摸頭一樣。

還有一個角色是淺賴,一個女孩待在非常漂亮的小房間裡面,但是如果把燈關掉的話, 她就會變得非常的恐怖,碰到她就會被遣返到封閉的空間,哪兒也出不去,有人說,這就 是窗子在現實中十分親近的朋友。

裡面還有一個角色是宇宙船長,待在一個白色的大房間,有一架白色的鋼琴,當窗子拿刀想刺他的時候,他會用一種月球漫步,慢慢的遠離她,非常的滑稽,和一般 NPC 被刺的反應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認為那是窗子現實生活中的老師. 窗子可以拿刀到處亂砍人,沒錯,那是「效果」之一,其中還有下雪、騎腳踏車的效果 ,蒐集完這些效果,可以把他們變成蛋,然後迎來結局.。

夢日記在當年造成很大的反響,尤其是在 2CH (日本知名的匿名論壇)的討論度,造成了一股次文化風,甚至 還流傳到國外,得到很高的評價,這種意識流的遊戲掌握的是「氛圍」,還有人的精神面 ,不安、焦慮、隱喻。

簡單來說,他不是給你的理性腦玩的,也不是本我腦玩的,賽車、 射擊、砍人那種感官刺激,雖然他和 GTA 一樣可以到處亂砍 NPC,不過意義有根本的不同,他比較像是刺激你的熱認知,意即,希望你能同理「她」的痛苦,用一種接近催眠的方式。

如果要紅的更莫名的話,還有一款「奴隸との生活」,跟一般GALGAME不一樣的 是,她非常粗糙,而且劇情很薄,就是一位被當作奴隸送給醫生主角的少女,然後你要一 直給她摸頭,提升好感度,要小心不能吃三明治,因為會中毒死掉,看起來就沒啥邏輯。

這款遊戲上市沒多久就屌虐了其他做了販售好幾年的精緻同人遊戲,好像衝到了快第一名的樣子,她的H畫面非常陽春,而且幾乎沒什麼遊戲性(換裝、摸頭之類),簡單來說 ,比較像是 DEMO 帶,更別提有什麼深意,但是出乎意料的讓人想玩。

一個原因可能在於區別性,和當時各種五顏六色的花美萌角,突然出了一個很清淡的少女,而且全身是血和傷口,他完全激起了男人的那種保護慾和憐憫性,混雜著佔有慾,可以說作者很幸運的 找到了某種開關,也確實掌握住了,儘管只是摸頭和帶出去吃餐點買衣服,但是藉由人物 本身表情的微妙轉變,還有對話的節奏,可以讓玩家感受自己確實治癒了一個女孩--而 且還可以跟她做那種事。

擷取自 YouTube影片

製造的反差可以說是她爆紅的原因,從一開始兩眼無神,驚嚇害怕,在這邊,「害怕」 的情緒並不是男主角對她做什麼壞壞的事,而是,男主角竟然沒有對她做壞壞的事,因為 那在她上一個主人已經習以為常了,她認為她存在的目的就是供人施虐(當然這些情節並 沒有演出來,只透過女孩身上的傷痕表示),男主角就是帶著她過普通的生活,睡普通的 床,乾淨的衣服,喝暖暖的湯。

灌注的改變就是「摸頭」,藉由摸頭,女主角從無感,疑惑、不解、害羞到敞開心胸, 是一種濃縮而直觀的愛情,對於玩家本身也得到了酬賞,在這個求偶焦慮聚集的年代,這樣的酬賞識最直接的,沒有什麼複雜的手段,可歌可泣的劇情,只是簡單的動作便能傳達 ,對方也能感受並且回報自己的心意。

這種莫名其妙的東西,竟然還能鬧上新聞版面,被韓國政府懷疑有性虐待的內容,有趣 的是,在眾多踩線的HGAME中,以及獵奇虐待的遊戲,這款奴隸少女,幾乎可以說是 純愛取向,她的賣點大概就是身上被強調的傷痕(但是作者非常巧妙的把她弄得沒有微和 感),以及摸摸頭,「遍體鱗傷的少女」加上「摸摸頭」,最單純的東西反而被認為成最危險的魔王。

最後再講一款遊戲「沙耶之歌」,幾乎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它是更加官能向、文青 向、反轉取向,甚至很可能是純愛向,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愛上一團肉塊,然後他們, 一起吃其他人,把整個世界變成肉塊。

跟其他文字作品比起來,它仍屬於小品,大概四個小時就能玩完了,它的劇情並不複雜 ,其他的獵奇作品多半是 變態->更變態->超變態->我比你還更變態 這種模式, 沙耶之歌是玩你的腦,當其他人都在秀下限,比誰比較下流、悖德,誰比較敢的時候,而 沙耶之歌只是按下一個開關,就把他們的世界全都砸爛了,「我們的世界原本就是變態的 」就某方面而言,十分存在主義。

簡單來說,男主角經過車禍以後,腦被改造了,他看到的視野,人是肉塊,世界是噁心 的,然後他遇見的肉塊-沙耶,在他眼裡是美麗的。但是一般人見到他們,也許只會看見一個普通人和肉塊抱在一起。

故事中沙耶也會改造其他人,讓其他人變成肉塊,但在男主角眼中是正常的,其中一個 角色瑤突顯了這個矛盾,她單戀男主角,並且付出許多關懷,但是男主角只看到一個肉塊 ,並且嫌惡她,當沙耶把她改造成肉塊以後,男主角卻願意碰她了,因為瑤在她眼中變得 正常了,儘管她已經崩潰的不會說話了.

這種視角的反轉會變得很有趣,也反映了人對美醜的判斷以及自我中心,因為自己覺得醜,所以看什麼都是醜的,然後進一步的討厭一切,包括朋友,對唯一的美當成了生存的意義,萌發了愛。

但正如另一個被改造腦袋的鄰居一樣,看到了妻子和家人,以為是肉塊,全都殺了,看 到了肉塊,以為是美的,想要強暴她,當然,他連愛都省略了,只服膺自己最原始的感受 。

取自YouTube

最後沙耶把全世界變成主角喜愛的美麗世界,但是對全人類來說卻是個災難。這樣荒謬的劇情其實挺科學化的,在其中一個結局,主角選擇讓沙耶把自己變正常,而最後沙耶卻不敢再出現在主角面前,只能透過電話傳達彼此的愛意,悲傷的離去。

在腦神經科學中,腦內其實有掌管辨識人臉的部分,梭狀迴臉孔區,而另外一部分,也 就是杏仁核,是處理情意的部分,也就是說,如果辨識臉孔的部分發生問題,就會產生一 種特殊的疾病,凱卜葛拉斯妄想症(Capgras delusion)即是一對夫妻 ,老公站在老婆面前,患病的老婆儘管看到老公,聽見他說話的聲音,她會認為「這不是 我老公」而眼前的老公是假的,產生排斥的反應。但如果只是讓她和老公通電話,見不到彼此,她會確定那是她老公,而且十分熟悉的聊了起來。

相比這個「玻璃鞋」的結局,很多人反而覺得沙耶開花轟炸全世界很棒,其實這個結局 很中二,因為那是只有主角覺得美麗的世界,而沙耶也消失了,以為這種逝去的愛,反而 才讓人感到永恆,但說白了,沙耶之歌的愛情,無論是她瀕死前爬到主角旁的可歌可泣, 或是之前的種種可愛的模樣,都是建立在一種錯覺上的愛,都可能是假的。

但「玻璃鞋」卻可能弄假成真,也就是當變得正常的主角,不再視這世界為醜惡,醜惡 世界陪襯的沙耶為唯一,當一個真正的沙耶出現在他面前,那跨越物種的愛反而可能實現 ,就算不能見面,那電話中的遺留的愛情,反而有可能得到某種佐證,就是知道對方是個 不正常的東西,但是還是思念她。

沙耶之歌這個遊戲,其實企圖打破某些劇場的迷思,那就像是在一齣擬真的戲劇中,當 人物在展現萌樣的時候,旁邊立了一塊牌子,告訴你「這不是真的」。但你反而仍舊能帶入情感,沙耶本身如何看人類的視角,在遊戲中不得而知,到底人類 在她面前是醜的還是美的,也許她完全不介意,她可以吃人,看起來像是在吃果凍,也能愛上人,她的感知可能是跨越種族的存在,但是她本身卻充滿人味,她覺得繁殖之前,一 定要擁有愛情,她讓她學到的東西(愛情)大於她的本能(繁殖)這是令人憐愛的。

取自YouTube

說說返校,把「你知道的東西」,用「你不知道的方式」表達,各種台灣元素,例如發 著紅光的神桌、懸掛的布袋戲偶,早些年代的家庭擺設、城隍爺的香案,光把白色恐怖, 用恐怖遊戲的方式來表現,這就是一場創舉,我們都能熟悉的知道這些事情,但是,可以 把他們巧妙的結合在一起,自然的呈現在遊戲畫面中,而沒有違和感,明白他的人,可以 藉此代近和自己的關聯性,不懂的人,會像看到蒙納麗莎的微笑般。

這是一門藝術。

就連一個檢查眼睛的儀器,大 E小E,外國人都會感到饒富趣味,眼科儀器到處都有, 保健室你也有看到阿,但擺進恐怖遊戲成為一道謎題,這就是一種手法了,不要跟我說, 他們都一樣阿。

至於造成強烈對比的殖民元素,蔣公銅像或者孫文典禮台,各種戒嚴時期的標語等等, 恐怖,就是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突然崩塌了變成了完全不同的世界,正常的學校, 突然變成不正常的廢墟,也就是在那個世界裡的那個角色,她是完全沒有可以信任的東西。

至於把「你不知道的」用「你知道的」方式表現,是阿,我們都知道白色恐怖,但是在 其中隱藏的各種情緒和恐懼,是如何讓人明白?簡單來說,我們都知道炸彈的可怕威力, 但是用雙手,去接近那個炸彈並且把它拆掉,那當下的感知要怎麼傳達?

作者是用「悲劇」來呈現,也就是當一個人犯下不該犯的錯誤,但是那是一種過失,我 們藉由故事,來回顧她的心理歷程,去理解她,然後再讓她受到超乎過量的責罰,悲劇之 所以為悲劇,是因為它能喚起人們的憐憫,而人們之所以憐憫,是因為感同身受,該學姊 的處境、身上穿的制服,都和一般人有相當程度的連結,如果我們代入她,就可以感受她的恐懼。

取自YouTube

從這裡,就能明白,既然一切都是能讓人明白的,那麼是什麼東西被偷渡上去?毀了那 一切的,其實是恐怖,恐怖讓一群人開起讀書會反抗,然後再讓學姊看到了背叛的錯覺, 恐怖植入了她的先備經驗,她媽媽也是這樣舉發她爸爸,恐怖就是在盛怒之時給妳一把刀 ,而你原本只是想拿針刺一下他。

恐怖就是讓一切化作理所當然,他犯了罪,妳殺了他,很好,妳犯了錯,他來找你,很 好,你們無止盡的輪迴下去,在一片掌聲中走向了斷頭台,而恐怖本身卻令人毫無所知, 躲在螢幕外面,給你們各自的邏輯,讓你們弱弱相殘。

而吸引人目光的,就是「被害人道歉」,人們依據各自的理由,行使行為,但是大部分 的情況下,是「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犯了錯的人,不知道「錯」的本質是什麼,看見 錯的人,只看見了錯誤的一部份,於是,認錯、道歉在一種荒謬的情形下發生-- 學姊自己拿著獎品,走上了頒獎台,然後玩家點選繩索,讓她自己掛上去,台下觀看的 人影慢慢消失,舞台也慢慢腐朽,乾淨的牆壁凋落,斑駁的文字浮現。

她道歉了,告密者道歉了,她終於贖罪了,照理說,這應該大快人心,但是看那畫面, 其實沒有人開心的起來. 因為此時掛在上面的,是恐怖的加害人,也是恐怖的被害者。

她搞錯對象,錯的,她告密,錯的,但是不屬於她錯誤的那一部分,我們知道她還不知道,也許她需要有人這麼跟她說。

你不應該相信惡魔會幫妳完成什麼正義,妳忘了自己應該主動去探尋,妳為什麼懷疑妳應該相信的對象,而相信妳應該懷疑的人?

也許她會回答,「我不知道」。

那麼答案就很明顯了,她不知道恐怖,她不去知道恐怖,恐怖做足了一個寧靜、安祥的 ,姿態,而對抗他的人們,破綻百出。所以她凝視了那些千瘡百孔的地方,拾取那乾淨純白的恐怖,填補內心的漏洞。

她一直很努力的在錯誤的地方,直到踏入終局後,仍然不斷看見幻象,底下那些拍著手 的人們,如果那是她自己編造出來的,那麼,她還是不知道真正的錯在哪裡,而背著顯而 易見的錯,懲罰自己,不斷的自我刺激,如果那是當時的人們,讓她這麼以為,那麼顯然 ,那些人也仍活在恐怖之中,無法切分出這個女孩或那個教官,以及背後隱藏的整個體制 ,他們各自浸淫的恐怖區塊有什麼不同。

也許原作只是想傳達舉報的人,反而上台領到了獎,明明是做錯事情,害無辜的人死亡 、自己也很後悔,但是群眾和政府,乃至於這個體制都鼓勵他這麼做,這代表一件事,那 就是所謂的恐怖,就是這面景色的上上下下都浸淫其中,就像沙耶之歌的男主角一樣,腦被竄改,整個世界是腐敗的肉塊,但是人覺得很正常而且自然。

學姊浸淫在無限的輪迴之中,如果那巨大的恐怖沒辦法被釐清,而真相因為犯了過錯的 人們,害怕被譴責而掩蓋,或者群眾們產生的共識,為了當前的和諧,而讓痛苦過去,選擇遺忘而不再提起。

那麼,除非老邁學弟走到了學姊面前,才能解下學姊心中被懸吊的學弟。

取自YouTube

如果無法明白返校為什麼會這麼紅,或許可以用共時性,也就是有意義的巧合,來解釋 之,時代的巨輪緩緩移動,在某些時刻回應了某種需求,讓壓抑中的人們,釋放自己埋藏的秘密,或隱藏的情感。

有些地方是在正在解開死結,但人們因為各種不同的目的,阻止他進行下去,有些人是不滿意解的太慢,就敲打姆指,有些人根本不想讓那結被解開,敲打食指,有些人認為,萬一解開了,解結的人會得到好處,就敲打無名指;有些人想製造新的結,就敲小拇指; 至於那些對於結並不在意的人,只想著害怕失去敲打手指的機會,就急急忙忙去敲打中指 ,為了敲打更多的指頭。

所以結就讓人們再一次的被看見。

另一個地方的人有些有趣,那就是他們正活在結中,他們有著他們看不到的禁書,他們存在著舉報人的學姊,他們有不知所蹤的老師,他們有著還在牢獄中的學弟,他們也有著自由,可以選擇擔任上述哪一個角色的自由,或者,選擇當一個聰明的觀眾,讓恐怖塞在便當盒裡,四下無人的時候,打開來,安靜的品嘗著。

於是,結讓他們明白了學姊的悲傷,學姊的無奈,學姊她所不知道卻能感覺到的東西。恐懼的本身,以及流淌出來的憂愁。

你只要把它想像成鑰匙就好了,每個遊戲都像是一把鑰匙,鑰匙不用精巧,但大小可以牢牢的握在手中,鑰匙不必新的發亮,哪怕是鐵銹斑斑,只要能插進人心中的鎖孔,恰巧的轉開來,發出嘎資嘎資的聲響。

那就成了,那就成為一種知識。
愁就是知識,誰知的最多,誰就能掌握真理。

(本文經原作者名為變態的神父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Re: [問卦] 有沒有「返校」竟然會爆紅的八卦?〉。)

延伸閱讀:

《返校》隱喻你有看懂?深度剖析為何連不懂「白色恐怖」的國外玩家都為它著迷
她的秀髮長埋樹下… 台南女中一棵傾倒的金龜樹,見證了白色恐怖的悲劇
一封無法送達的遺書,道出白色恐怖中失落的真相
讓地給國民黨士兵住,親人卻被強姦「被自殺」……《返校》讓他道出白色恐怖真實暴政
【那一年國民黨留給我們的恐怖歷史】一封信讓他走進一間,有如毒氣室的「人二室」

為什麼上帝允許諾亞造方舟逃亡,大禹卻不惜以武力強制推行治水政策?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許多國家都有洪水來臨的歷史,但只有中國歷史流傳下來的故事是「大禹治水」這樣決定「解決問題」、「對抗自然」的傳說呢?這說來可就話長了(偷偷打個 Pass:這和我們習慣吃的主食有關係)——現在,且聽我們娓娓道來。

(責任編輯:林芮緹)

取自新三才

有學者認為,遠古神話傳說的女媧補天也好,大禹治水也好,其實都是用洪水隱喻著一個作為原始人最可怕而又必須經歷的劫難:生育時的生死危機,血崩或是難產。

這個說法如果聯繫禹餘糧的功效——可用於婦人崩漏帶下——似乎倒也能說得更圓。然而不管如何牽連論證,這個現實是不容抹殺的:我們的這個星球上,在人類的初年,確實發生過一場可怕的全球性大洪水。

證據是我們自己的古籍上比比皆是的記載,如《孟子》「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之類;還有考古學家氣象學家地質學家生物學家的研究,說大約多少多少萬年前,地球氣候變暖,冰川消融導致洪災云云;更有力的證據是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民族,在原始神話中都提到了人類初生之時經歷過一次瀕臨全體滅絕的大洪災。

這次洪災甚至寫入了《聖經》,那就是著名的挪亞方舟的傳說。

儘管各個民族信奉的神靈不同,洪水傳說卻都大同小異,都是碩果僅存的善人靠著對神靈的虔誠得了啟示,準備好大船或是有神龜相救,漂浮了若干天,等到浩劫過去後,重新開始生活。

圖片來源

而我們的傳說卻是大禹治水。

這傳說相比漂流逃難多了一種悲壯,多了一份主動,但也總能給人一個疑問:我們的先民難道不能也像其他民族一樣,躲上一艘船,避開洪峰,等著上天息怒嗎?何必要一代代苦苦在泥濘中掙命呢?

應該只有一個原因:我們的先民已經離不開這片土地。

或者說,世界上其他民族對土地的留戀,都沒有我們的先民那麼強烈。《聖經.創世記》有段話,應該能揭示一二。上帝在降下洪災之前,規定了挪亞能帶上一起逃難的物種,「凡潔淨的畜類,你要帶七公七母;不潔淨的畜類,你要帶一公一母;空中的飛鳥也要帶七公七母,可以留種,活在全地上」,於是「凡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都一對一對地到挪亞那裡,進入方舟」。查遍此節,可有一詞一句提到另外一類生物的種子:莊稼?

很明顯,當時的希伯來人,主要還靠游牧為生,他們可以離開一處已經不適宜生存的環境,去尋找另一處;而我們的先民,大洪水來臨時卻已經進入了農耕文明——有了田地,有了家,還能輕易拋棄家園遠走他鄉嗎?

大禹時期華夏民族已經進入農耕文明,這是學者們早已證明了的。當然,還有一個簡單而有力的佐證:教人學會耕作的神農,早於大禹很多代。

其實農耕相比游牧、狩獵,要辛苦得多。著名歷史學者美國人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引用另一學者的話說:「大量的資料表明,狩獵、採集者不僅有充足的實物,還享有大量的閒置時間,事實上,比現代產業工人、農民工人,甚至考古學教授所享有的還要多得多。」

辛苦還是次要,更重要的是,選擇農耕,便意味著從此被牢牢束縛在這片土地上,失去了狩獵、採集的靈活與瀟灑,即使與游牧相比,也失去了不少的剽悍和迅疾——禹和他們的祖先,為何選擇了這條艱辛的道路呢?

很簡單,農業,只有農業,才能提供大量穩定可靠的食物,才能更有效地壯大部族。農業出現之前,人類對付無常自然的辦法只有一個:根據生存條件自我調節人口,類似於後世的量入為出。而調節的辦法卻是殘忍的墮胎、停止哺育或者殺死新生兒。

農業的意義用斯塔夫里阿諾斯的話說,是「農業革命導致了又一次人口爆炸」。他算了一筆帳,人類逐漸進入農業文明後,「一定地區的食物供應量比過去更多更可靠」,所以,距今一萬年至兩千年前,這八千年中,人口總數從五百三十二萬劇增到一億三千三百萬,與之前一百萬年中的人口增長數比,約增長二十五倍。

所以進入農耕,絕對是一種巨大的進步。我們慶幸我們有那麼適合農業的氣候,我們感激出現過神農等一些偉大的觀察思考者,我們自豪我們曾經遙遙領先——但,進步也要付出代價:我們這片古老的大地,面對洪水時,要保衛的已經不再只是一條條生命,還有那富饒的田園。

By Yuya Sekiguchi – 連綿と続く米への情熱 Perpetual Passion for Rice, CC BY 2.0,

後人提起那次治水,描述都很簡單,說大禹的父親鯀只會堵,結果連有能夠無限生長的神土息壤幫忙也是不成,只好換了大禹來,用疏導的方法十三年後終於大功告成。如此而已。

果真如此簡單嗎?
或者換句話說,有著多年治水經驗的鯀,思維竟會如此僵化機械嗎?

水利是一項專門技術,自古便是專家的活計。西漢末年,黃河頻決,水患嚴重,漢哀帝下詔「博求能浚川疏河者」。

一個專家,賈讓,應詔上書,提出了著名的治河三策。上策是不與水爭地,而是順水之勢改河道,轉移當著水流的民眾,避高趨下,決口放河入海;中策是開渠引水,達到分洪、灌溉和水運等目的;下策才是「繕完故堤,增卑倍薄」,對堤防修修補補。

他認為,如用上策,雖然一時損失很大,卻能一勞永逸,「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載無患」;而中策可以「富國安民,興利除害,支數百歲」;如用了下策,那便永遠「勞費無已,數逢其害」,再沒個出頭之日。

後世對此三策評論不一,雖然大部分人都認為賈讓說得很有道理,可誰也不敢輕易嘗試他的上策。當時便有人反駁賈讓,說如用了他的上策,結局將不敢想像:「敗壞城郭田廬塚墓以萬數,百姓怨恨。」

誰都知道,順著水勢因勢利導,四兩撥千斤,是最簡單也是最明智的做法。而堵,卻是最愚笨最危險的。賈讓用了個比喻,他說「夫土之有川,猶人之有口也」,治水如果只靠著堵,就好像想叫小孩子不哭就塞住他的嘴,如果不馬上停止,「其死可立而待也」。

但誰都得正視水路上那億億萬萬的「城郭田廬塚墓」!有幾人、幾個王朝,能做出如此大的決心,能承受如此大的犧牲呢?

想保住所有的局部利益,結局卻往往是失去更多的利益,這個問題誰都看得到,但誰也沒辦法。西元前六五一年,齊桓公召集眾諸侯會於葵丘,一大議題便是想解決各國自修水利、不計鄰國安危的弊政。會上倒是立了盟誓,可盟誓歸盟誓,會後各國仍自行其是。直到真正統一的秦漢帝國建立,才又一次在全域的角度重新審視這個亙古難題。

可還是沒有誰敢放手讓江河自由而下,一路浩蕩奔流。

所以在黃河面前,幾千年幾乎全賴著一條下策在苦苦支撐,堤壩隨著淤泥水勢上升,直到徹底被勒成了一條高高在上的懸河。

由馬遠公有領域

當時這個難題一定也擺在鯀的面前,甚至,他面臨的困難更加難以克服。或者說,鯀沒有魄力犧牲眼前賴以為生的寶貴土地;或者說,他的下游部落,也一樣捨不得神聖的田園,絕不肯為鯀治下的洪水讓出一條正路,並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包括戰爭。
很少有人懂得以捨求得,尤其在疆域上。毛澤東在軍事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便是由於他能捨得暫時讓出手裡的根據地。

正是土地捆住了鯀的手腳。所以鯀便只好手忙腳亂地用堵的方法,用土圍子戰戰兢兢地守著那一塊塊長滿了莊稼的田地,見招拆招,狼狽地與洪水纏鬥,終有一日,堤防塌了。

禹的偉大,正是在於他看出了父親做法的無奈和無效。在父親的靈位前,他發誓,要接過這副世上再無人能承受的重擔,並將用他的法子,完成這項大業。

終於,他成功了。

禹的成功與其說是由於他的辛勞堅韌,也許不如說更多是憑藉他的魄力和鐵腕。可能,治水過程中,對天下部族的協調、安置,甚至用殘酷的武力強制推行,與他的鑿山開河同樣重要。《韓非子》中有一句話:「禹決江浚河,而民聚瓦石」,提到居然有民眾公然阻礙治水,也透露了禹的對手不僅僅是大自然。從父親墳前啟程的那天,禹便有了一張設想中可以讓所有人都安居樂業的天下規劃藍圖。

這張在禹手裡實現了的藍圖,便是我們的「九州」。後世所有的宏功偉業、征戰陰謀,轟轟烈烈也好,迴腸盪氣也好,陰險殘酷也好,都在這個禹為我們開創的舞臺一幕幕上演。

以禹為代表的先人,為我們從兇險的自然手裡奪回了土地。應該說,站在自然(也就是古人所謂的天地)的對立面,爭取生存權利的努力,從人類誕生以來就沒有片刻停止過。

當年女媧的補天工程其實也包括了治水:補天,不正是為了止住天漏,不再下雨嗎?黃帝時,大戰蚩尤,請旱魃來對付蚩尤的風雨濃霧,也可以看成是與自然災害抗爭。然而,直到禹的出現,或者說人類發展到禹的時代,才使我們看到這種抗爭真正有了現實可行性。

補天,讓天不再下雨,只能是美好的童話;用旱魃的旱災來對付澇災,寄希望於老天三百六十度急轉性子,也只是可憐的哀告祈禱,無論你有多虔誠,還是得聽天由命。

如此艱辛,終於在大地上又一次站穩了腳,當然要更加珍惜。從此,天人之間的爭鬥隱到幕後進行,另一場也從來沒有停息過的爭奪成了這個舞臺上的重頭戲:那就是人類自己對土地的爭奪。

也許剛放下鏟斧的大禹沒喘幾口氣便投入了這場戰爭。從當年神農伐補遂到黃帝伐逐鹿擒蚩尤,到堯伐驩兜,舜伐三苗,現在該由禹伐共工、有扈氏了。

戰爭不是為了征服,而是為了從這片土地上驅逐妨礙耕作的搗亂分子,這種觀念是十分明顯的。如儒典裡時不時提到的「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投畀豺虎」,明明白白地說了:要把搗亂分子摒棄到遙遠的四邊,放逐到沼澤森林等蠻荒之地,與野獸為伍!

這些戰爭的性質和後世歷代王朝都得謹慎地抵禦游牧民族的騷擾一樣,目的都是為了守護這塊世代傳承的大地、田園。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本草春秋:以草藥為引,為歷史把脈,用中藥書寫歷史》,由漫遊者文化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戒嚴時期翻譯怪象大公開!老蔣變戲法,聖經也能變身戰爭勵志小說

$
0
0

【為什麼挑選這本書】

蔣介石除了造神運動洗腦台灣人民崇拜他,甚至連書本都不放過!在老蔣墳墓裡的那幾本書,翻譯通通搞得面目全非,有的還是他自己親自潤筆,也不知道究竟是想騙誰,那些內容通通都是為了迎合蔣介石所寫,跟原著一丁點關係也沒有,只能說可以把聖經搞得像是戰爭小說也算是一大創舉了。

(責任編輯:林芮緹)

  「親愛的同志,新年已展開在我們的面前,迎接我們的勝利。誰也不能預知在未來的路程中,將有什麼遭遇、什麼危險、什麼需要。可是我們確信現在已踏上了勝利的邊緣。」

——王家棫譯《荒漠甘泉》一月二日

1975年,蔣中正過世,遺孀蔣宋美齡在棺木中放了四本書:《聖經》《三民主義》《唐詩》和《荒漠甘泉》。這段故事流傳甚廣,也見諸於英文媒體。老蔣不諳英文,他看的《荒漠甘泉》當然是中譯本。蔣中正不只自己愛讀,他還叫張學良也要讀。奉命翻譯的王家棫版在1959年出版,隔年張學良在日記中便記載著:

    「總統於昨日來西子灣。董大使(按:董顯光)告知我,今晨十時,總統將彼喚去,詢問我對於教理的感想,並特問對於《荒漠甘泉》看了否。董大使告訴總統說,《荒漠甘泉》不但天天看,而且有題注。…董說總統聽後滿意。」

董顯光是奉蔣宋美齡之命,向張學良傳教的。看起來,張學良也藉著《荒漠甘泉》這本書,向老蔣夫婦表示自己很受教。張學良後來也受洗成為基督徒,《荒漠甘泉》這本書的作用顯然不小。當過經濟部長的李國鼎也說:「每天清晨起床後,我都要閱讀蔣總統審定的《荒漠甘泉》作為靈修日課,這一版本每日的標題都是蔣總統親撰的。」

問題是,一本翻譯的靈修書,為什麼每日標題都是蔣總統親撰的?其實,老蔣棺木裡那本《荒漠甘泉》,跟今天我們在書店買到的中文版完全不同,兩者差距之大,實在超乎想像。

Photo Credit:翻譯偵探事務所

《荒漠甘泉》原名Stream in the Desert,是美國考門夫人(Mrs. Cowman)寫作的每日靈修書,1920年出版。每天先引一則經文,然後有一段對於經文的省思,有時也引用別人的詩文。

現在中英文都有APP,可以每天把當日靈修內容傳到你的手機或平板上。以一月一日為例,首先引用的經文出自舊約申命記:你們要過去得為業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有天上雨水滋潤之地,是耶和華你神所眷顧的;從歲首到年終,耶和華你神的眼目時常看顧那地。(申命記11:11-12)

接下來,考門夫人則引申此段經文鼓舞自己:

Today, dear friends, we stand upon the verge of the unknown. There lies before us the new year and we are going forth to possess it. Who can tell what we shall find? What new experiences, what changes shall come, what new needs shall arise? But here is the cheering, comforting, gladdening message from our Heavenly Father, “The Lord thy God careth for it."

親愛的讀者,今天我們站在一個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擺在我們前面的是一個新年,等待我們經過。誰也不能預知在將來的路程中有什麼遭遇、什麼變遷、什麼需要。可是在這裡有一段從父神那裡來的信息,頂能安慰我們,頂能激勵我們。

——1939年唐醒與袁周潔民合譯本,上海福音書房

但老蔣「審定」的《荒漠甘泉》,一月一日所引的經文卻出自約翰福音:耶穌說:「我已戰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

正文的開頭則是:

世界是一個大戰場,人生在世,就是在這戰場上,度著戰爭生活。

這也差太多了吧!約翰福音的經文雖然不是杜撰,但也未免斷章取義。原來聖經寫的是:「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這樣可以變成耶穌說,我已戰勝了世界?

左邊:唐醒與袁周潔民合譯本的一月一日。
右邊:王家棫譯本的一月一日。
(Photo Credit:翻譯偵探事務所)

這個「總統審定」的譯本,譯者是新聞局的王家棫(1908-1980),根據譯者自述,他在1956年奉總統命令翻譯、整理《荒漠甘泉》,「原稿曾蒙總統親自核閱,對於體例、內容及文字,多所指示與匡正。」第一篇篇末有注,原來第一篇是總統親撰,硬把原作的一月一日往後擠了一天,原著一月一日的文章往後推到一月二日。王家棫版一月二日引用的經文是:憑信前進,收復河山。(申命記11:11-12)

出處和原作一月一日引文的確是一樣的,但把「你們要過去得為業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潤之地」改為「收復河山」,這個審定還真的很厲害,連和合本也能改來為革命服務。

接下來的正文也有修改:

親愛的同志,新年已展開在我們的面前,迎接我們的勝利。誰也不能預知在未來的路程中,將有什麼遭遇、什麼危險、什麼需要。可是我們確信現在已踏上了勝利的邊緣。因為這裡有一段最能給我們鼓舞、安慰的信息,就是在申命記所說的:…

friends改為「同志」之外,也多了「迎接我們的勝利」「已踏上了勝利的邊緣」等等不知哪裡冒出來的翻譯。接下來更厲害,連續幾日所引用的經文都和原作不同。王家棫版的引用經文是:

  • 一月三日:「非經激戰,魔鬼決不肯放棄他的掌握;要獲得精神解放,必須償付血的代價。」(馬可福音9:26)
  • 一月四日:「從戰鬥中獲得試煉,從戰鬥中增強信心和力量,使我們不僅戰敗敵人,而且得勝有餘。」(羅馬書8:37)
  • 一月五日:「躊躇一刻,即將危害你的神聖使命。」(約書亞記1:1-2)
  • 一月六日:「只有戰鬥才能造成光榮勝利的軍人。」(申命記32:11-12)

原作一月二日的經文出自以西結書41:7,一月三日的經文出自創世紀33:14,一月四日出自馬可福音11:24,一月五日出自歷代志下14:11,都與王家棫版不同。

事實上,我一路對下去,除了一月二日譯自原作的一月一日之外,從一月三日到一月三十一日,竟沒有一篇和原文相同。就連王家棫在1975年追悼文中所提及的四月五日,引用經文也和《荒漠甘泉》原文不同。

而根據引文所註的出處去翻查聖經,也沒有一句和聖經和合本的文字相同。幾乎每日所引經文都有「勝利」,「戰勝」,「仇敵」,「信心」,「戰爭」這些關鍵字,真是戰地版新編《荒漠甘泉》,既不是原來那本《荒漠甘泉》,所引聖經也非經文原貌,只能說是面目全非了。

有人說這個版本其實是蔣宋美齡翻譯的,也有人說董顯光也翻譯過一些,但最後出版的是王家棫定稿,專給老蔣靈修之用。

王家棫並非基督徒,而是作家兼老蔣隨員。這本為老蔣量身定作的《荒漠甘泉》似乎是從聖經中檢出有「勝利」「戰鬥」等關鍵字的經文,重新「翻譯」成老蔣喜歡的句子,再加上一些符合老蔣心境的小故事,包裝成一本「靈修書」。

但這本書跟原來的《荒漠甘泉》真的不是同一本。既然如此,乾脆自己編就算了,為什麼還要用《荒漠甘泉》這個書名,又註明「美國高曼夫人原編」?到底是誰騙了誰?還是誰要騙誰?還是誰在騙自己?看來這本精心製作的「假」譯本內幕重重啊。

而老蔣還不只「審定」這個《荒漠甘泉》譯本,他連聖經都審定過。

Photo Credit:翻譯偵探事務所
左圖:1946年商務版的聖詠釋義初稿,樞機主教田耕莘題字。 右圖:附在吳經熊譯本的書信,證實蔣中正曾三閱譯稿。

「聖詠」是天主教的說法,基督教稱為「詩篇」,是舊約中的歌集。這本譯本全用中文古詩翻譯,五言的、七言的、四言的、騷體都有;1946年出版之時,白話合和本已通行半世紀以上,這樣的返古現象還蠻有趣的。

經文的內容,很多看來也頗符合主席心境:「雖在重圍,何所用攝。」「雖聞凶音,無有恐怖。惟貞無畏,知敵必潰。」「何列邦之擾攘兮,何萬民之猖狂。世酋蠡起兮,跋扈飛揚。」與《荒漠甘泉》頗有輝映之妙。

商務1946年版附上老蔣的書信,雖然信上很客氣地說「惟中不識外國文字不敢為足下臂助乃為畢生之遺憾」,但這本書出版時還是在書名上冠上「蔣主席手訂」五個字,不但封面如此,連版權頁也是如此。封面題字的是第一位亞洲的樞機主教田耕莘,還有于斌總主教和江蘇海門主教朱希孟作序,面子十足。

譯者吳經熊(1899-1986)是法學教授,1920年代當過東吳大學(大陸的)法學院院長、南京立法院立法委員、上海法院院長等要職,還是中華民國憲法的起草人之一。為什麼法院院長要翻譯聖經呢?

根據于斌總主教的序:「數年前,主席囑吳子德生重譯新經及聖詠。吳子既銜命,即毅然屏擋一切,從事翻譯。」這不是宗教之事嗎,怎麼聽起來主席比主教還大呢,跟那些奉詔翻譯的佛教大師也差不多。

不但是主席交代,而且還親自動筆:「主席於萬機之餘,三閱譯稿,予以修正,加以潤色…其改善原稿之處,不一而足。」因此,「夫以一國之元首,重之以空前之戰事,竟能深思遠慮,躬親主持譯經之事。有史以來,未之前聞。今乃目睹之矣。此不特聖教之光,亦中華之幸也。」

唐太宗還是請大學士去譯場幫忙潤筆,蔣主席連大學士都不用,自己就能提筆潤色,真是比唐太宗還厲害。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翻譯偵探事務所:偽譯解密!台灣戒嚴時期翻譯怪象大公開》,由翻譯偵探事務所、蔚藍文化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

延伸閱讀:

偽譯解密!國民黨戒嚴時期翻譯怪象大公開:龜兔賽跑原來是反共抗俄故事?
蔣中正造就台灣經濟奇蹟?數據打臉國民黨假歷史:日治時期才是台灣起飛的黃金50年
蔣中正沒來,台灣就沒有今天?這批解密文件揭開國民黨令人震驚的暴政紀錄
【歷史解密】沒有老蔣帶來的黃金,就沒有今日的台灣?
【歷史解密】好意思說是「光復」?兩篇報導揭開國民黨71年前來台造成的傷害

 

歷史課本不會教的「失落的王朝」:過於強盛讓漢武帝受威脅,起兵滅絕的「閩越王國」

$
0
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以「中原」為核心論述的中國歷史,關於非中原這塊土地上的民族幾乎都冠以「蠻夷之邦」等貶稱,而閩越地帶實際上擁有豐富的文化,甚至曾在西漢時期被封為王,但因武夷山地形崎嶇探訪不易,也讓閩越文化更添神秘色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個「失落的王朝」的故事吧。

(責任編輯:林芮緹)

閩越王城遺址。(攝影:岳瑞麒,後製:李明維)

作者:岳瑞麒(現於中國福建省武夷學院玉健康管理學院的國際關係博士,在當地記錄中國文化轉型的第一手觀察。)

1999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摩洛哥召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宣布武夷山通過了「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之「複合遺產」的殊榮,此「複合遺產」除了著名的丹霞地形自然景觀之外,更重要的,該地區是閩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1958年在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西南1公里所發掘的漢城遺址即是閩越文化的最佳證明,也是「複合世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武夷山城村漢城遺址的發掘及相關古物的出土,以及武夷山九曲溪兩岸的峭壁上所發現的「架壑船棺」與「虹橋板」之懸棺葬等,開啟了揭謎閩越文化之大門。

武夷山王城宮殿遺址。(攝影:岳瑞麒)
武夷山城村漢城遺址。(攝影:岳瑞麒)

略知閩越文化一、二事

閩越文化是福建地區(簡稱閩)上古時代的居民創造的地方文化。福建當時的居民是閩越人,因此這個時期的文化亦稱為閩越文化。閩越文化是以閩越族人分佈範圍或活動區域為依託,主要以閩江流域為中心,擴及浙、粵、贛等地的部分地區。此文化意涵區分為廣義與狹義兩部分:

從廣義來說,是指自舊石器時代閩越族先民所創造的上古土著文化至漢唐時期閩越土著文化與中原漢族文化相互融合、互動產生的混合型文化,大致分為三大歷史時期:一是「前閩越文化」為閩越文化之萌芽階段,時間上包括舊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

二是「閩越文化」為閩越文化之形成與發展階段,時間上包括商周時期至閩越國亡;三是「後閩越文化」為閩越文化之與中原文化融合及其轉型階段,時間上包括漢代中葉以後至唐末。

而在狹義方面,是指在文獻中所記載的秦漢時期之閩越族文化。換言之,就是閩越國的文化。根據《史記》記載,秦統一後,廢閩越王為郡長,設閩中郡。而《漢書》中寫到,漢高祖五年(西元前202年),劉邦即帝位,念無諸有功,「復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

閩越王城宮廟遺址。(攝影:岳瑞麒)

因此,無諸就成為西漢王朝首封的閩越國國王。

由於,無諸與漢王朝的關係和睦,積極吸收中原先進文化技術,其中以冶鐵技術水準最為著稱。但是,因為閩越國國力不斷發展壯大、對外擴張,讓漢朝備受威脅,於西元前110年被漢武帝所滅,同年此地居民全部遷到江淮一帶,閩越王城從此結束了92年的建都史,淪為廢墟,即是現今位於武夷山城村漢代閩越王城遺址。

值得關注的是,在綿延兩千多年武夷山豐富的閩越歷史文化遺存中,我們發現了相當多有別於中原文化的風俗習慣,如「斷髮」、「紋身」、「拔齒」與「架壑船棺(即懸棺)」等,突顯出閩越族文化的獨特性。

閩越文化中風俗習慣的獨特性

  • 斷髮

斷發是閩越人對不斷生長的頭髮採取的剪裁處理行為,本來是平常事,卻在中原漢人的眼裡視為奇風異俗。中原人認為身體髮膚等受之於父母,不能毀傷,否則就是不孝,所以只能蓄髮而不敢剪斷。這是在儒家思想確立地位以後中原人才有的習俗,閩越國人顯然沒有受到這個影響。

  • 紋身

古代越族的紋身,是一種以龍蛇一類水族為圖騰的遺俗。上古時代各圖騰部落所屬的人們在成年時必舉行一種保證永遠不失信於圖騰的榮譽儀式,而紋身就是這個儀式中的一個程序。

中國學者羅香村《古代越族文化考》進一步指出:

「古代越族之紋身,殆為一種以龍蛇一類水族為圖騰之遺俗。蓋太古各圖騰社會,其所屬民人,於成年時必舉行一種永遠失信於圖騰榮譽儀式,而紋身殆其儀式之一。」

此道出了紋身起源的真諦。

另外,陶維英《越南古代史》指出:

「最初,閩越人紋身,使自己與蛟龍相似,以求避免蚊龍的侵害。漸漸地,由於儘量將自己裝成像蛟龍的樣子,他們逐漸相信蛟龍就是自己的保護神,是自己的祖先,這樣就產生了圖騰觀念,承認蛟龍是自己的圖騰。」

從此紋身帶上了神秘的意味,人們沿襲這種習俗已不再是為了蒙蔽蚊龍,而主要是藉助這種圖騰威靈的保佑庇護。直到最後,圖騰的意義就漸漸地淡薄了,但紋身的習俗卻保留了下來。相類似的特殊風俗,如台灣原住民中的泰雅族、布農族、排灣族,以及魯凱族等對蛇的崇拜習俗仍然延續至今,尤其以排灣族與魯凱族為甚。

閩越族蛇圖騰。(攝影:岳瑞麒)
  • 拔齒

閩越拔齒的習俗在史書中皆有記載,但其真實性目前仍沒有一致的說法。如:《博物志》說:「既長,拔去上齒牙各一,以其身飾。」意思是說,閩越人把拔齒作為成年儀式中的一道程式。《黔書》說:「女子將嫁,必折其二齒,恐防害夫家也。」也就是說,閩越女子出嫁之前,必須拔掉兩顆牙(大約是犬齒),以免妨害夫家。

《雲南志略》則說:「男子十四、五,則左右擊青兩齒,然後婚娶。」這顯然屬於婚姻拔牙。《炎繳紀聞》又說:「父母之死,則子婦各折二齒投棺中,以贈水決。」父母死了,兒子兒媳必須各折兩顆牙放進棺中陪葬。

上述說法如果都是正確的,則每個閩越國人要拔掉5~7顆牙齒。如此一來將嚴重影響進食、說話,似乎不可能,其真實性仍有待探尋。

  • 懸棺葬

武夷山懸棺葬同天葬、水葬一樣,是一種古老的喪葬形式,武夷山千年懸棺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時代,遠自我國商周時代便已出現。

葬址一般選擇在臨江面水的高崖絕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離水面數十至數百米的天然或人工開鑿的洞穴中,有些則是直接放在懸空的木樁上面。但是古代人為何要將棺材懸置高山絕壁上呢?

目前,對古人實行懸棺也有數種解釋:一說是借音「高棺(官)」,以使子孫後代顯貴;一說是保護先人屍體,不讓人獸侵犯;另一說是實行懸棺的民族過著遊獵生活,隨山而居,沿山而葬。總之,有關懸棺歷史之謎仍有待揭開。

目前,在武夷山九曲溪兩岸的峭壁上,仍存有懸棺遺跡十餘處。如小藏峰、大藏峰、白雲岩、大王峰、觀音岩等處,迄今尚遺存有「架壑船棺」與「虹橋板」等古物是古先民喪葬遺存。

武夷山懸棺葬。(攝影:岳瑞麒)

所謂「架壑船棺」是古時候聚居在武夷山一帶古越族入葬俗的遺物,一種形制奇特的棺柩。船棺外形分兩類:一類為兩頭翹起如船形;一類方形其狀如盒,俗稱「函」。所謂「虹橋板」,也就是用來支架船棺或架設棧道的木板

1973年9月,在武夷山觀音岩崖洞取下船棺一具,稱「一號船棺」現存武夷山市博物館。經碳14測定,這具船棺已歷時3800多年。

1978年9月,在白雲岩取下另一具船棺,棺內屍骸上下蓋墊人字紋竹席,竹席下用木棒和竹片作「冊」字形墊托,頭部兩側填塞細棕,身穿大麻、苧麻、絲絹棉布衣。這具船棺距今逾3400年。兩具船棺的棺木都是用武夷山生長的楠木製成。

武夷山架壑船棺是現今中國境內發現年代最久遠的懸棺。部分考古學家認為武夷山是懸棺葬俗的發祥地,亦使該地成為研究先秦歷史和已消逝的古閩族文化的活歷史資料。

武夷山懸棺葬。(攝影:岳瑞麒)

後語

歲月的流逝帶走了閩越文明的輝煌,千年後,它們已經淹沒在歲月塵埃中,被人們遺忘。本文希望將介紹武夷山閩越文化作為起點,探尋中國更多被遺忘與塵封的歷史文明,挖掘文化中的奇風異俗,讓刻畫在人類歷史中的重要文明逐步植入於今日世人的記憶中,同時,讓世界上珍貴的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得到人們的關注和付諸行動的保護。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武夷山觀中國》失落的武夷山閩越文化〉。)

 

Viewing all 63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