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雖是上個世紀的事,它的威力仍在,深深削弱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雖然台灣在金融危機的衝擊沒其他國家來得強烈,作者卻認為自那時起,台灣的金融體系因為政府政策已經溫順地走進良夜。(責任編輯:黃梅茹)
真要說台灣有哪些「歷史時刻」的話,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應該要在歷史上記上一筆。
1997 年 7 月,泰國鬆綁固定匯率,當天對美元的跌幅就達到 17%,接著影響到韓國、新加坡、印尼,亞洲各國股市與匯率的跌幅都大跌三到五成,泰國跟印尼倒掉 56 及 17 家金融機構、韓國排名前二十的財團也倒了 4 間,韓國、泰國與印尼的政府接連在後來的選舉中倒台。
台灣從這場危機中全身而退,成為歷史課本上不斷美化的政府功績。
《星際效應》電影中布蘭教授的台詞:「不要溫順的走入那良夜」(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night),台灣在那時候卻走進良夜了。
許多人歸功當時央行總裁的操作,讓 這場風暴沒有對台造成如同在其他國家的影響,保護了台灣,但同時也保護了從戰後的金融裙帶與特許,但這些裙帶與特許本質上的不效率與弊病,卻在往後的十幾年逐漸顯現出來 。
中央操作的後續不甚理想
2000 年之後,民進黨推動一次金改,希望消除呆帳以及處理體質不良的眾多金融機構,但此舉卻惹毛了地方派系,派系大老們動員了全國農漁會系統,2002 年 11 月 23 日,超過十萬農漁民上街,扁政府不得不停下金融改革的行動,而後續的金改也不太順利,爆出弊案,更變成政治人物口中的禁忌。
於是台灣長期維持著 20 幾家金融機構的規模,9 家宣稱自己是政策性銀行的公股行庫,及 10 幾家民營銀行。
與此同時,韓國僅有 5 家政策性銀行,而日本從過去 2 銀(日本開發銀行、日本輸出入銀行)10 公庫,逐漸倂為 2 銀 6 公庫,更預計未來政府要全面退出銀行經營,就連政策性銀行的任務都可以交給民間業者。
「風暴讓各國了解,金融是一種專業,政府不一定能控制、經營好金融業,應該開放外商,來幫助產業,」渣打銀行亞洲總裁南凱英觀察。台灣 就這樣, 沒有從政府不斷保護幼稚、特許產業的「發展型經濟」中,逐漸轉型成追求效率與技術提升的「效率型經濟」,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逐漸脫隊 。
於是我們看到,資本規模不大的公股行庫,但已經算是龍頭的兆豐,在紐約這種真正「效率型的經濟」面前,表示這種高標準的法遵規範,對他們成本過高,逐漸關閉分行。然後在東南亞開了一間又一間的分行,卻能得意的說是呼應政府新南向政策。
布蘭教授的那一句台詞的後續是這樣的:「年老更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吼;怒斥,怒斥抵抗光明的微滅。」(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也許我們仍不知道政府還要放任這些財政官員卻擔任公股銀行董事長、維持這麼多家、上百個酬庸職位,還有讓政府花了幾百億去補貼沒人要用的 Taiwan Pay 多久。台灣的歷史時刻在那時候轉向,但我期待我們還有力氣,可以在日暮時燃燒咆吼,抵抗光明的微滅。
延伸閱讀
【投稿】肥貓誤國!不懂金融的退休官員能當銀行董座,就是台灣官銀年年出包原因
【歷史冷知識】當年台灣政府為累積外匯推廣吃麵,連「可變聰明」超瞎理由都搬出
金融業都是有錢人在玩?鄉民神分析:若沒有銀行,窮人會比富人死得更快
(本文經原作者 黃柏叡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台灣的歷史時刻: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 〉。首圖來源:Simon Launay , CC Licensed)
【你想站在前線觀察 2018 大選嗎?】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政治觀察家開始!如果你熱愛政治、對編輯工作有興趣,想理解、參與新政治的形塑,你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以及政治公共類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應徵】BuzzOrange 社群編輯(或實習編輯):(您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