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是否有這樣的經驗?
在喜氣洋洋的新年,家中長輩會兌換紅色且嶄新的「孫文百鈔」並塞滿在給小朋友的紅包袋裡,或是收到塞進一枚光亮的孫文一元硬幣,代表「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祝福。
在大家回憶新年的同時,不妨拿起你手邊的「孫文一元硬幣」以及最常見的「蔣介石十元硬幣」。好!你有沒有發現,一元硬幣中的孫文一臉嚴肅的神情?十元硬幣中的蔣介石像一位溫和的微笑老爹對著你笑,笑得你心裡發寒……
再仔細想想,咱們從小到大念書的學校禮堂中懸掛的「國父肖像」、「蔣介石肖像」,孫文總是有著「屎」一樣的表情,蔣介石則是笑容可掬;要是不瞭解他們兩人生平事蹟的話,各位會比較喜歡哪一幅畫像呢?這可是個歷史的「奧秘」!一個常見的圖像,卻被有心人士刻意設計,試圖渲染大眾的思想。
事實上,孫文並不嚴肅,還很親民。即使他老兄當上了臨時大總統,有一天,一個鄉下老農民闖進孫文辦公室,大呼小叫,孫文不但沒轟他走,反而請老農民一起吃飯,甚至聽他訴苦。至於硬幣上微笑的蔣介石,則是跟民眾保持冷漠的距離,除了設計好的公眾活動外,平常搭著黑窗總統車、住在幽靜私宅、身旁總是圍繞著一大隊特工。
- 到底是誰親切?誰嚴肅?
不過當一九四九年,中國國民黨從大陸撤退來台,為了塑造「蔣總統」的崇高形象,當年的政府開始一系列有關蔣介石個人的「造神」工程。除了廣設中正路、中正國小、中正公園……這一系列的紀念建築外,還在各政府機關、學校、公眾場合,儘可能地擺放蔣公肖像或是雕像。而且這些肖像製作時還有規定:「神貌應充分顯示 蔣公慈祥、雍容之神貌,並含蘊大仁、大智、大勇、堅毅、樂觀之革命精神,與至誠、博愛、愉快、生動之神情。」
注意!重點是愉快生動!這樣才容易讓民眾產生親切感。至於孫文,則刻意塑造了嚴肅的臉孔,讓不知情的民眾產生隔閡感,進而增加對蔣總統的好感。
甚至以前的鈔票,孫文用一百元作為紀念,蔣介石就用五百及一千元作為紀念,硬是把孫文給死死地壓下去!而且舊版一百元上的孫文表情還是一臉嚴肅的討人厭模樣!
風水輪流轉, 自二○○○年開始通用的一百元紙鈔,孫文老兄換上了一副笑臉,至於老蔣則是二百元鈔票的紀念主角。這也是二○○○年後上台的新政府試圖隱晦傳達的「奧秘」!表面上老蔣仍然受到紀念,可實際上,由於二○○元鈔票印刷數量不多、平常很少有機會使用,所以老蔣的存在感,也在民間被淡化削弱。
我們可以從鈔票的演變, 看到歷屆政府透過多種方式,試圖影響甚至引導群眾相信他們認可的史觀。其實不只是歷史,政治意識、財經投資取向、對人的品評好惡……等等事務,都常有人試圖主導眾人的意見,所以當有人問我:「幹嘛一定要學歷史?那不都是過去的事情嗎?」我會回答:「學歷史不只是知道過去發生什麼故事,厲害的人可以從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對應到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然後去因應。至於更厲害的人,會學到獨立思考的習慣;如此一來,不管是面對過去還是現在發生的事情,就不會那麼容易受到他人的操縱了。」
- 課本裡沒說的孫文
由於本書部分內容曾在網路上刊載,所以當初在網路上看過黃興和宋教仁文章的讀者,也許會有這樣的想法:「金老師應該很討厭孫文啊。」
其實正好相反,我尊敬孫文,並認為他在整個革命過程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能被稱為「國父」可謂實至名歸 (不過我要強調的是,他只是「國父」之一,一個國家能創立絕非一人之功,而是有賴於眾人的群策群力)。
首先,他建立了革命學說,是提倡民主思想的早期先鋒。民主思想在現代社會稀鬆平常,可是在一百年前,大家滿腦子的流行思想還是「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若不是孫文首先提出一個比較完整的《三民主義》政治學說,當時眾多青年還搞不清楚努力方向,包括黃興,就是被孫文的學說煞到,才加入了孫文的革命粉絲團。
其次,他負責極為重要的使命就是籌措資金!革命畢竟不是幾個人喊喊口號就能成功的,而是要付出實際行動。舉凡:搞文宣、買武器、拉會員……哪個不要錢?那麼,請問:「到底要怎麼把錢弄到手呢?」
叫黃興拿起噴子,連開三槍!然後說:「同胞們!贊助我們吧!」
叫宋教仁開辦政治學課程,然後說:「請大家付我學費,資助革命。」
叫長得很帥的汪精衛出來說:「賣我個臉面,捐款搞革命吧!」
要這些人攢錢真是十足的不可靠!所以搞錢的重責大任基本上就交給孫文了。那孫文到底要怎麼掙錢呢?簡單來說,就是出一張嘴!
沒錯!正因為孫文擁有十足的嘴炮能力,能罵透敵人、鼓舞群眾、募款籌錢、提升組織知名度,時人給予孫文一個名副其實的稱號:「孫大炮」!而我有幸聽過孫文的演講錄音帶,雖然聽不大懂他的廣東話,可光憑著孫文說話時的抑揚頓挫、彷彿是用盡生命說話的力度、配上玉樹臨風的外觀,真給人一種「我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權威感。
本著「相見恨晚」的心態,我努力解析孫文的嘴炮心法,琢磨出了以下幾個原則。
- 孫大炮的演說秘訣
嘴炮無敵第一式──即席反應
很多時候,計畫趕不上變化,一個好的嘴炮,在遇到臨時狀況下,就要依賴自己的想像力、應變力、創造力,或是靠著簡單幾句話來挽回整個局面。
話說本是熱血醫生的孫文創立了「興中會」搞革命,不過這個興中會實力實在弱得可以,搞了兩次起義(一次還沒發動就失敗,另一次被清朝狠揍了一番)之後就徹底歇氣。孫文自然不滿意這樣的結果,幸好之後在日本,他遇到革命時期的好戰友─「華興會」會長黃興。黃老兄也是兩次起義不成功後,逃難到日本。更巧的是,另一個革命團體「光復會」的領袖陶成章也來到日本。
這幾人湊在一起,得出「團結力量大」的答案,於是共同成立了強而有力的革命團體──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當天,所有成員一起窩在一個日本人家中開會。沒想到開會人數過多、重量太重,大家才剛激情宣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建民國!平均地權……」
崩!地板給壓塌了!
這實在不是個好預兆啊!就在所有人臉色陰晴不定的時候,孫文突然放聲大笑:「各位!這就是滿清政府倒塌的前兆啊!」
這話雖然純粹是嘴炮,還是個超級高射炮!偏偏大家就吃這一套,紛紛說:「孫先生說得好啊!滿清要倒了!」這就是他優良的即席反應,可以用幽默感凝聚團隊的向心力。
嘴炮無敵第二式──言簡意賅
好的嘴炮者,話不用多,一句就夠!要利用最短的字詞表達自己的處境,並且使他人認同自己的處境。
話說武昌起義成功以後,孫先生根本不知情!因為他當時不在中國,而是在美國。一直到湊巧看到報紙報導武昌起義的消息,加上黃興打電話通知,他才趕回中國,主持大局。
好不容易抵達中國,一群記者立馬團團包圍住孫文,直接了當地問道:「孫先生從國外趕回來,到底帶了多少錢?」
怎麼記者第一句話就談到錢呢?那是因為民國臨時政府雖然成立了,卻沒有國庫收入。而國家大事卻樣樣都要花錢,先不說經濟建設,光是那三十萬為革命黨效力且攻下南京的大軍,總要付薪水,才能讓他們上工啊!
此時的孫文處境可囧了!所有人都認為:「孫文在同盟會時期,就是專門募款的,現在應該是帶錢回來吧?」事實上,孫文根本就是個窮光蛋!甚至有位歷史學者唐德剛先生,透過訪問,竟得出「孫文在美國還當過『企檯』,也就是洗盤子的打雜工人」這種勁爆的史料。
跟孫文要錢?想得美!
問題是,眾人對他的期待這麼高,究竟要如何回應眼前的逼問?(先別偷看孫文的說法,自己先閉眼想套說詞吧!)
當時孫文只說了一句:「我沒有一文錢。帶回來的,只是革命精神!」
眾記者一時愣住,然後……鎂光燈四射!一旁觀民眾大喊:「孫先生說得好啊!」而這句話也堵住所有軍官的嘴,搞得當時三十萬大軍最高領袖、江蘇都督程德全,明明被底下欠薪的士兵罵翻,也只能說:「孫先生回來就好了。」
說真的,我沒看過有窮光蛋話說得這麼理直氣壯,並且還能夠名留青史的。孫文這張嘴太、厲、害、了!順帶一提,民國臨時政府缺錢的問題其實一直未能解決。根據孫文的助手胡漢民說法:「有一次我去國庫提款,國庫只剩下十元。」,由此可見臨時政府的財務窘境。
嘴炮無敵第三式──忽悠大法
所謂「忽悠」,就是唬爛。意指講的話讓人陷於一種飄忽不定、神志不清、喪失判斷力的狀態。
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為了宣傳民主思想,咱們的文哥可是每天不停地趕場演講。有一次當孫文講到:「所謂的民主,就是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有一個人當場提問:「你說人民是主人有最大的權力,那政府呢?政府要是沒有權力,怎麼執行命令?政府要是有了權力,那人民的權力不就消失了嗎?」
這話問得刁啊!真要是認真解釋,足以在大學開個通識課程。但見文哥突然改變了語調,緩緩地說:
「我來這裡的路上搭了一輛計程車,由於快遲到了,所以我一搭上車就說:『司機!盡快到目的地!』話說完,司機立刻開車,但很奇怪的是,他都不走大馬路,反而走彎彎曲曲的小道。車開得很快,旁邊的道路又很陌生,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所以有些緊張。十分鐘後,我準時到達了目的地,問計程車司機:『為什麼你剛剛不走大路,而一直走小路?』司機回答說:『你剛剛說趕時間,所以我要盡快把你送到目的地,按照這個時刻,我走大馬路就一定會塞車。小路雖然彎曲而且距離較長,但卻可以全力加速,你看,我這不是把你準時送到了嗎?』
各位,乘客就是人民,有權力決定目的地;政府就是司機,可以決定用哪一種方式到達目的地。如果這個司機不能完成我的要求,甚至是胡亂繞路、損害乘客的利益,我們可以不搭這輛車!也就是我們人民可以罷免不需要的政府,這就是我要強調的:人民有權、政府有能!」
說實在話,這就是個有熟悉路況的運將在臭屁。但孫文竟然可以把這件事借題發揮、小題大作、離題萬里的跟政治學思想兜在一起,來解釋政府和人民權力衝突的問題,聽起來蠻順耳、又像有那麼一些道理。更絕的是,這段故事後來被編進了《三民主義》課本,成為我高中時期的考試教材,這演講的威力可見一斑。
看完我描述的孫文,不知各位有什麼感覺呢?
我在「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撰寫這個系列文的時候,很多人反應:「咱們的國父怎麼是個嘴炮?」
前面提到,革命不只是拚命那麼簡單,需要有實際的金錢,還有強而有力的宣傳管道,來獲得群眾支持。孫文靠著他驚人的演講力,使得無數青年,包括汪精衛、胡漢民,甚至日後的蔣介石,開始認識民主制度,並加入革命的行列。他還為各項革命工作募到大筆款項,比如黃花崗革命時,南洋富商就在孫文的號召下,捐款十多萬。
各位評評理:他的功勞大嗎?
如果大家對孫文感到失望,這反應其實極為正常。因為我開始接觸孫文的歷史文獻時也有一種被教科書欺騙的幻滅感。
為何我們理想中的孫文跟實際上的孫文有這麼大的差別?這其實是道德教育的盲點。以往的課本及教育總是告訴大家,孫文多麼偉大!他憂國憂民、堅忍不拔、見識超群,可是面對著孫文的缺點,例如:獨斷獨行、錯誤的革命策略、未能親自參與革命,咱們的教育卻選擇避而不談。總之,我們的教育似乎就是把國父神聖化、樣板化、不朽化,成為近乎完美的典範。
這樣的典範用來告訴單純的小學生還行,但到了國高中階段,我好奇的是:難道咱們的教育單位,面對已經十多歲、正需培養獨立價值觀的學生,還不願意真實呈現一個人的是非對錯,讓學生自己學習做價值判斷嗎?
所以,我寫下了我所認識的孫文。
他並不完美也並不全能;相反地,跟我們一樣是有其優缺點的平常人。如果在今天,他會是在你我身旁的王牌業務員、能言善道的醫生,甚至是購物台的主持人。這樣平凡卻又不平凡的「國父」,是不是真實得多呢?
(本圖文為《平安文化》授權刊載,作者: 金哲毅 書名:國父們,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非經允許,不得轉載。)
延伸閱讀:
歷史解密》你所不知的孫文:我們口中的國父,其實是曾與日本首相密謀賣國的「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