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灣回憶探險團
1947 年 3 月 25 日,228 事件中代表嘉義市民向中華民國軍隊和談的潘木枝醫師、畫家陳澄波、牙醫盧鈵欽、戲院老闆柯麟等人,被公然於嘉義火車站前槍決。
228 事件發生後,全臺陷入混亂。嘉義政府官員及軍隊一度遭憤怒的人民圍困在水上機場,軍隊以迫擊砲對市區射擊,造成死傷。為了避免傷亡擴大,潘木枝醫師、畫家陳澄波、牙醫盧鈵欽、戲院老闆柯麟等臺籍菁英,前往水上機場與中華民國軍隊和平交涉。在中華民國方以兩面手法拖延時間,等待外部兵力增援的策略奏效後,立即將前去和談的使節逮捕。並於 3 月 25 日於嘉義火車站前以殘虐手法槍決,曝屍多日讓市民觀看作為警告。
據潘木枝三子潘英三口述:「當時我只有 13 歲,在距離火車站約 50 公尺處,聽到槍聲。我從人牆擠進去抱住父親,他的臉已經變形了,雙頰消瘦的不成人樣。 我跟他說二哥已經死了,家裡情形如何如何,父親眼眶開始潮濕,但仍然瞪著雙目。最後我跟父親講, 好好安心的去吧, 用右手往下撫摸,父親才閉上眼。」,最後只留下寫在香菸包裝紙背面的遺書,表示自己是為市民而死,對不起妻子希望能得到愛妻原諒,自己死後會留在身邊守護家人。
陳澄波為臺灣史上第一位以繪畫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的畫家,而中華民國在這位臺灣傳奇畫家的畫布上,用子彈畫下了句點。之後數十年遭刻意抹滅、遺忘,導致臺灣人竟普遍不認識自己的國寶畫家,畫作失竊新聞記者竟還認為「陳澄波本人也相當的緊張」
逝去的菁英、消失的兇手、抹去的記憶,留下的卻是無盡的疑問與惋惜。
(本文、標題由台灣回憶探險團授權轉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