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觀臺灣第 47 期:島與島》,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BO》編輯檯好書推薦:《觀臺灣第 47 期:島與島》】
最適合閱讀本書的讀者:台灣四面環海,在豐富的天然環境與多元族群交織下,孕育出獨特的面貌;但你曾跳脫「本島」中心,從台灣周遭離島回看本島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台灣人在出不了國的情形下,開始往山上、離島跑,一度造成「偽出國」旋風。不過,在旅遊途中,你是否真的有認識台灣外島,改變「大島思考」的模式呢?(選書編輯:徐子捷)
文/石文誠(副研究員)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地圖及多媒體研究室
從離島思考「臺灣」
「臺灣」,作為不同歷史時期的「離人」所定義及具體實踐而成的空間概念,當這個政治空間逐漸成形後,統治者便開始把文化、經濟及社會等空間填充進政治空間之中,也就是整體行政空間的確立。
亦即,若要稱臺灣為「本島」,就需要有其它參照座標,便需要去定義「誰是離島」;所以當「臺灣」概念逐漸成形時,「離島」的政治及文化空間也隨之被定型。
原本也是離島的臺灣
查閱明代到清初文獻中關於臺灣的記載,通常將臺灣稱為東番,例如「雞籠山,在彭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去泉州甚邇」,或是「東番諸山,其人盛,聚落而無君長;習鏢弩,少舟楫。自昔不通中國」。 基本上,臺灣被鄰近的中華帝國視為海盜的巢穴,被認為「自古荒服之地,不通中國」。
荒服,就是距離中國皇帝所居帝都最偏遠的化外之地,所以臺灣對中華帝國而言不只是「離島」,而堪稱是「離離離離離島」。
還沒到臺灣之前,以金廈二島為據點的鄭成功,曾經將遭判刑的人流放到臺灣來。雖然當時臺灣島上有荷蘭人建城及經營商貿活動,但臺灣依舊被中華帝國那邊的人視為流放犯人的「荒服之地」。
不過,當 1661 年鄭成功準備將版圖擴大到臺灣之際,臺灣便成了鄭成功口中「田園萬頃,沃野千里」的海上巨島,可以作為鄭家開國立家的根本。後來的演變我們都知道,鄭氏政權在臺灣建立了東寧王國,讓臺灣從荒服地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當然,這都是漢人史觀呈現出的角度。
短暫的東寧王國在 1683 年終結,清國隔年正式派官治理臺灣;從東寧王國成了中華帝國底下福建省的臺灣小府,似乎又再度退回帝國邊陲。不過,同一時期,臺灣也開始在臺灣府的政治架構下建立本島、主島的地位。
當時,臺灣府內的主要外島有隸屬於臺灣縣的澎湖群島、鳳山縣的小琉球、噶瑪蘭廳的龜山等。而蘭嶼、綠島約莫於光緒年間被納入恆春縣,但未曾派官治理過。金門跟馬祖更不用說,不屬臺灣府範圍內,分屬泉州及福州二府。直到 1895 年後,「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改歸日本帝國殖民統治,但基本上臺灣所屬的外島中,蘭嶼和綠島,仍大致維持一定程度的獨立發展,國家勢力尚未大舉影響原有的海島生活。
臺灣本島及離島狀態的形成
臺灣本島地位的更加確立,以及各外島的「離島化」狀態的形成,基本上是在 1949 年中華民國來臺灣之後。中華民國控制的臺灣省,承繼了清末、日本時代以來的臺灣本島及澎湖、蘭嶼、綠島等外島,還把福建省的金門、馬祖二島(外加烏坵)拉了進來。
在中華民國的政治架構下,臺灣為本島、中心,其他島嶼則是外島、前線,為中華民國外衛。在這樣的政治架構下,國家勢力開始強硬地改變金門、馬祖﹑蘭嶼等島的海島生活狀態。 原為僑鄉、貿易港口的金門,以及漁村馬祖,都被強制轉型為「戰地前線」,成為中華民國的重要軍事基地,也被迫斷開與原鄉閩南、閩東地區之間的生活聯繫與文化連結,轉而與臺灣成為政治共同體。
蘭嶼則面臨國家勢力的進駐殖民,再加上族群差異性,達悟族人似乎成了次等國民,這顯現在國家曾將蘭嶼作為管訓罪犯之地和核廢料的儲存地,以及島上落後本島一大截的基礎建設。曾以安置罪犯聞名綠島,則被賦予一個神秘且負面的形象,好像島上只住著犯人一樣。
戰後的臺灣史論述重點常是臺灣經濟起飛、十大建設、臺灣為亞洲四小龍等命題,不過這些主旋律能及於諸多外島嗎?十大建設當中哪一項建設在外島?甚至其中一項「建設核能電廠」,核廢料還被存放在蘭嶼。
當臺灣不斷強化本島本位,各外島也愈發淪於「離島化」狀態。 雖然,政府於 2000 年施行「離島建設條例」,以建設離島為名,目的是要促進離島地區的發展與改善離島居民的民生需求。但弔詭的是,這個離島化的現象明明是政府所造成,而這用來補償並改變離島與本島落差的條例,卻稱之為「建設」。
可以這麼說, 所謂的離島建設條例,反而更定義及加強了臺灣社會的「離島印象」,反而持續製造出離島與本島間的隔閡與差異認知。 例如,為了加強「建設及發展」,近十多年來,我們常聽到的「離島議題」之一就是設置賭場,這顯然又是一個「本島思維」下的政策規劃。
去臺灣化的思考
1949 年以後,臺澎金馬、蘭嶼及綠島等島,組成了中華民國這個「意外的國度」;在中華民國的政治共同體架構下,本島主體位置的形成,也讓各外島逐步「離島化」與「臺灣化」。
通常一個國家在定義好其國家疆域與行政空間後,要做的是以國家的力量讓行政空間與經濟、文化、社會空間儘可能重疊。 因此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下的各外島,不管距離遠近,文化及生活上都被迫連結臺灣,可說是「離島逐漸臺灣化」的社會文化空間改造過程。
雖然如此,「臺灣」並不因此真的成為一個跨越地理空間、文化或族群差異的文化及生活共同體, 對多數外島人而言,「臺灣」只是一個地理名詞,指涉的範圍就是臺灣本島。
當我們把金門、馬祖、蘭嶼等島拉進中華民國的政治架構裡,但「臺灣人」又經常僅指涉臺灣本島人,甚至島內還曾有論調要拋棄金馬二島,似乎認為金馬二島是黨國體制留下的遺產,棄之並不可惜。要打破這個狀況,就必須看到及體認到 1949 年後,在中華民國政治架構下,所造成各種島跟島之間的生活、文化上的連結與各類社會現象,再去追溯島與島之間歷史文化互動的長期脈絡性發展。
「誰跟你是臺灣人?」我們需擺脫本島主體立場,從離島角度來思考「臺灣」的現在、過去與未來。 學習如何「去臺灣化思考」,就是現階段我們談離島議題的最大意義所在。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高雄是澎湖人蓋出來的】歷史解密:為何高雄會成澎湖人「移居台灣」的首選?
【科學揭密】龜山島真的會動!每年偷偷向東南方游 3 公分,不僅「冬眠」還愛甩尾巴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觀臺灣第 47 期:島與島》,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想看到每天《報橘》精選好文?趕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