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 編按:本文原刊於 PTT 討論串,回覆一文【[ 問卦 ] 有沒有台語注音符號的八卦?】,以下則是擁有語言專業的作者,拿出許多台語史料與鄉民討論的精彩專文)
來來來,藏書界竹野內豐跟你講一段台語拼音的故事。 台語的拼音有幾種?
大大大小加起來,起碼也有幾十種, 甚至家父自己也創了一種,只有他自己作筆記時在用。
我來簡單介紹主要幾大類。 第一大類,漢人韻書傳統十五音。
十五個聲母字,四十五個韻母字, 加上「君滾棍骨裙滾郡滑」八調,要花時間去唸熟「切音」, 「君,柳圇、邊分、求君、去昆、地敦……」
我人生中第一套學的標音系統就是這個, 我應該是當年全台灣會查《彙音寶鑑》的人中,年紀最小的一個。
《彙音寶鑑》是嘉義梅山沈富進編輯的,是戰後臺灣民間最常用的台語字典。
這種反切法承襲自漢人傳統的字典,康熙字典也是用這種。
好比說標注「東,德紅切」,意思是「東」這個字的發音,是「德」和「紅」拼出來的; 上字「德」取其「ㄉ」音及其聲調歸為「陰」; 下字「紅」取其「ㄨㄥ」音及其四聲為「平」。 因此得到「東」是「ㄉ」「ㄨㄥ」陰平聲的結論。
後來在福建有人將這種切音法改成更有系統性,規定上字聲母只能用哪十五字, 並直接標注出該字是第幾聲,不要讓人在那裡上字取陰陽下字取四聲想老半天。
也就是「東」字從「德紅切」或「得紅切」、「都籠切」、「得公切」等拼法統一成為只有一種拼法「公一地」。
意思是先有「公」(ㄨㄥ)的第一聲(陰平), 然後「地」(ㄉ)再反過頭切音湊上去形成「ㄉㄨㄥ」(一聲)的聲音, 所以這種方法又叫「反切」。
這種「三字反切」法據說是明朝大將戚繼光駐軍福建時所編的, 書名叫《戚參軍八音字義便覽》,是閩語最早的韻書, 但可能只是託名之作,不見得真的是戚繼光寫的。
但是從此之後福建的韻書聲韻系統都參照這本書的方式來拼音, 如《彙音妙悟》、《增註雅俗通十五音》等。
不過這種拼音法,現今幾乎只剩民間的漢學老仙仔在用, 相關的字典也多沿用舊典,未能與時俱進, 其中很多俗讀俗字等,都不是正音正字。
- 第二大類,假名拼音
從日本人 1895 年在澎湖編輯出第一本台語教材開始使用。
當時都還沒簽訂馬關條約,日本已經出兵佔領澎湖, 軍隊通譯官岩永六一便在澎湖,幾個月內將《臺灣地誌及言語集》完稿。
成為日本史上首次,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用日本假名拼音的台語教材。
然而由於編輯時間匆促,有許多拼音方式未能完全掌握,謬誤不少, 最明顯的地方就是,你從圖中書影可以看出裡面的拼音都沒有調號。
後來日治時代極多台語字典、文獻,都是用假名拼音。 其中功勞極大者當推日本人小川尚義。
他在 1901 年編撰《訂正臺灣十五音及字母詳解》,確定了台語的假名拼音系統。
從此不管是官方、民間的台語文標音,皆用這套符號。
不過,這種拼音法,現今台語界,檯面上可見者,幾乎無人使用。
蔡培火在日治時代因警察一再查禁他的「白話字班」(白話字待會兒會說到), 於是借用日本這種假名符號來做拼音,組成方塊字的樣子, 也算是這一大類拼音的變種。
- 第三大類,羅馬拼音。
這一系列系統分支甚多,從最初的教會羅馬字(白話字), 到後來因應電腦打字方便改良的TLPA、以英文思維創造的通用拼音等, 至今教育部推薦使用,也是閩南語比賽、認證所用的音標,是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
由於羅馬拼音是語言學界算公認最科學性的符號, 加上它由歐洲傳教士引進,能與極多歐洲文字接軌,與國際音標又多相通; 而且台灣在馬雅各醫師在台南開始推行白話字傳教,至今已 150 年, 教會系統在台灣留下了極大量的台語文獻。
因此羅馬拼音是目前台語拼音的主流。 如先前我分享過好幾次的蔡培火日記,就是用白話字書寫的。
還有他在 1925 年寫出台灣第一本社論集,同時也是台灣第一本羅馬字散文集, 《十項管見》,全文都是用羅馬字書寫。
這種拼音它不只是拼音而已,是可以當成文字使用的。
比如說馬偕當年來台灣,白天與牧童玩耍聊天,聽到陌生的詞彙就用筆記下來, 晚上回家再問他的台籍僕人該詞句意義,甚至最後還編出一本台語字典《中西字典》。
五個月後,馬偕能用台語做第一次的講道。
馬偕那個時代,沒有錄音筆這種東西, 他的錄音筆,真的就是一支平凡的筆。—- 一枝能寫羅馬拼音的筆。
就簡單的十數個羅馬文字,每個字你都在英文字母表看過, 加上五個撇來撇去的調號,就能完美記錄台灣的語言。
甚至到了百年後的今天,我們還能從當時傳教士的紀錄, 得知百年來台灣語料的變動。 以下是教會相關出版的各種文獻:
馬偕也將拼音符號傳授給台灣的百姓,原本大字不識一個的人, 到能用羅馬拼音寫信、讀聖經,只花了半年。(印象中) 從此擺脫文盲的命運。
- 第四大類,就是原 po 說的注音符號類,又叫方音符號。
日本人來臺灣,用假名制定台語音標,是為了統治、研究。
國民政府來臺灣,用注音符號制定台語音標,也是為了統治, 但是這套音標基本上是為了讓民眾方便學國語, 也就是讓民眾從「方言比較」中易於學國語和注音符號。
你看看差多少,日本人的台語教材,大多是編給警察、日本人使用的, 也就是讓日本人學會台語,方便溝通和宣傳政令。
國民政府的台語教材,是編給民眾讀的, 為的是讓臺灣人從這些教材作基礎,快速進階到國語。 好比說這本書:
這本是《國台語通用詞彙》,為什麼要列出國台語用字相同的詞彙? 就是為了讓臺灣人快速認識國語。
日本人編台語教材是為了讓日本人快速學會台語。
國民政府編台語教材是為了讓臺灣人快速學會國語。
後者歧視語言的現象,讓臺灣的本土語快速流失。
戰後初期民間自己編的台語教材,也有少數是教外省人學台語的, 但大多不怎麼樣,連正式的音標都沒有,例如這一本《臺灣話》。
戰後初期民間自己編的台語教材,也有少數是教外省人學台語的, 但大多不怎麼樣,連正式的音標都沒有,例如這一本《臺灣話》。
它裡面教讀者台語的「麻雀」要唸作「初嬌阿」。
很蠢很好笑對不對?
先別笑,當我們寫著「凍蒜」、「踹共」、「揪團」、 「北七」、「嗆聲」、「嗯湯啊嗯湯」的時候,其實也跟這本書做了一樣的事情。
國民政府統治七十年,我們都成為戰後初期的外省人了。 今日我們都成為失語的一代。
(本文為活水來冊房授權刊載,粉絲專頁:活水來冊房,原文刊載:PTT——[ 問卦 ] 有沒有台語注音符號的八卦?,非經允許、不得轉載)
延伸閱讀:
拼音字母寫成的台語日記,解碼 85 年前日本欺凌霧社原民的暴行惡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