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電影《返校》9 月 20 日上映後廣受好評,3 天內票房已達新台幣 6770 萬, 奪下今年度國片 票房冠軍 !許多年輕人藉由這部電影,一窺白色恐怖的過往,作者也強烈建議,我們務必帶長輩好好看一次《返校》。(責任編輯:黃梅茹)
「為什麼要把電影拍得這麼政治這麼恐怖?這跟我們以前的感覺根本不一樣。」
每當有白色恐怖的電影或劇集上映時,總會聽到長輩們提出這樣的質疑,因為他們回憶中的戒嚴時期是美好的,政治沒那麼亂,治安沒那麼差,人與人之間充滿信任,所以描述過去農村質樸的電影要多濫情都可以,但描屬白色恐怖的電影他們就無法接受,因為這與他們過去實際生活的「感覺不一樣」。
一起帶長輩去看《返校》!讓他們找回思考與理解他人能力
這正是為何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帶著長輩好好地看一次返校 Detention 電影版,因為 威權政府剝奪了他們的思想及自由,令他們無法接受其政府以外的思考模式,更殘忍的,是因此也剝奪了他們體會他人感受的能力。
而這幾乎是民主社會最重要的能力。
我們可以在政治傾向上不同,但要學會彼此尊重;我們可以在價值判斷上不同,但要學著理解不同的想法,否則民主根本難以為繼。唯有讓他們明白,即使生活在同一個年代,每個人也會有不同感受,那我們才有可能進一步告訴他:以前政治不亂,是因為獨裁政權不容許其他意見,實際上過去的貪腐遠比現今嚴重;以前政安不差,是因為媒體封鎖消息及傳播管道不多,其實數據攤開,過去犯罪率遠比現在更高;以前人與人之間充滿信任,那是因為他們之間沒有人懷疑過政府的說法,若是朋友中有人想法與政府不同,那很快地他們就會開始互相猜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就會蕩然無存。
為什麼要讀禁書?為什麼要吸取不同的想法?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都是透過了解思想的多樣性,進而得到理解他人的能力。 上一代的長輩們,在人生成長最重要的階段被囚禁了幾乎所有思考的可能,也導致他們變得輕信及難以溝通,但這都不是我們可以放棄溝通的理由。
「總得有人活下去,記得這一切有多得來不易」
可是,活下來的人太少、真的太少太少了,少到他們無法在正史上留下印記,少到群眾開始懷疑他們痛苦的真實性,但,只要能體會他們感受的人越多,那記得這一切的人就會越來越多,也許有一天,固執的長輩們也會回頭反思那曾經以為美好的過去,他們也會發現,其實他們從來不曾忘記那種被支配的恐懼,只是在自由之後,害怕再次想起來。
上週在韓國,常被當地人問說有沒有喜歡的韓星,我都回答沒有,但我很喜歡你們的電影,像《計程車司機》、《1987》跟《華麗的假期》,因為我們拍不出來。現在想起來真是後悔,如果這星期再去,我就能跟他們說,台灣也拍得出《返校》,而且,絕不比你們的民主三部曲差。
延伸閱讀
【花 102 分鐘致敬台灣民主】電影《返校》讓你一路憋氣重回「白色恐怖」:要有人活下去,記得這段歷史
《返校》隱喻你有看懂?深度剖析為何連不懂「白色恐怖」的國外玩家都為它著迷
【台灣的白色恐怖電影要來了】《返校》預告片強力曝光!導演:完全忠於原作精神
(本文經原作者 林艾德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 連結 。首圖來源:截自《返校》臉書粉專 。)
想看到每天《報橘》精選好文?趕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Line 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