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本書】
人類的書寫文字起源於蘇美 , 這是一個 5 千年前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古老文明,他們發明了世界上最難解讀的楔形文字。可是那個時代沒有紙該怎麼寫字呢?聰明的蘇美人把黏土做成的泥板當成書寫工具,一本本超厚重的「泥板書」就此誕生。(責任編輯:蔡沛宇)
文/ 亞歷山大‧孟洛(Alexander Monro)
那些紙頁仍然是一片空白,但是卻讓人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認為文字就在那裡,由隱形的墨水寫成,吵嚷著要浮出紙面,被人看見。
──伏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文學藝術與常識》(The Art of Literature and Commonsense)
書寫是紙張的必要條件。回頭看看兩千多年之前,紙的早期歷史,在它還未成為書寫文字的載體以前,看來有如一個更加久遠龐大故事的序曲。
以麻布為主要材質製成的中國包裝紙,自西元前二世紀末即存活至今,它是紙張在文字出現以前的遺跡;而當距離中國古都長安(今天稱為西安)三百二十公里遠的放馬灘,出土一張時間標定為西元前二世紀初期的古地圖時,表明了一個紙張的新角色。
關於紙張上書寫文字的證據,另有若干可以將時間標定為西元前一世紀後期的例證,但是這些證據的數量相當稀少,而且幾乎都只剩下碎片。
馬可‧波羅記載道,早在紙張經由人們努力嘗試後,被用來當作書寫的平面以前,中國人將紙張拿來做風箏(風箏在當時被稱為「紙鳶」),運用紙張來發送軍情信號、做為窗紙和裝飾之用。
要是沒有書寫這項功能,紙張的成就雖然不會那麼光輝璀璨,卻也能有相當豐碩的成果,不過,當我們回顧紙張初始使用那蹣跚的起步時,我們就如同坐在書桌前的納博科夫一樣:對著一張空白的紙頁,確信隱匿在紙面之下的文字,終將浮出紙面,被人看見。
因此,書寫的問世是紙張「史前史」的一部分,這個「史前史」是紙張其中一項角色的背景因素,而這項角色將能改造世界。而 書寫則是人類的各種發明裡,最為奇特、也最巧妙的一項,因為它保存了最是轉瞬即逝的事物:話語。
畢竟,話語是人們彼此間包裝自身理念與經驗的方式。而話語做為一種溝通工具,自然是有缺陷的;作家福婁拜(Gustave Flaubert)寫道,人們的言語「只像走江湖賣藝人耍猴戲時敲打的破鑼,哪能妄想感動天上的星辰呢?」
可是,這種遲笨而缺點多多的工具,仍是我們所擁有最為通用的溝通方式;語言仍然是溝通交流時使用的貨幣。它將我們的思緒和經驗從歷史長河裡搶救出來,再存活一小段時間。
然而話語的最大缺陷,並不在於它們不夠精確,而在於它們必將消逝。話語通常在我們說出口的那一瞬間就告消逝。有某些字句的生命可以維持數十年,而某些話語則能夠傳衍好幾個世代。
但是即使如此,這些話語在由男人說給女人聽,以及女人告訴男人時,在形式上都發生了變化。由於沒辦法查證,這種口述歷史的過程顯然就成了一種傳話遊戲。
然而 在五千年前,事情有了巧妙的變化:語言開始有了具體物質的形態,有時候是信筆塗鴉,有時則是雕刻銘記。 突然,就算已經沒有人記得它們,這些話語或許還能繼續存在好幾年、幾十年,甚至數百年之久。
書寫文字的起源
書寫文字起源於蘇美, 這是一個位於美索不達米亞的王國(位於今天的伊拉克南部),這裡像是定居文明的某種原型版本,是目前已知首先懂得廣泛運用車輪、灌溉、耕犁和拱門的地方。
距今八千年前,這群「黑髮人」民族(這是蘇美人對自己的稱呼)停止原先的四處徘徊,或者只是向南方遷徙(他們的發源地至今仍在爭議當中),開始建造城市。 在這些蘇美人建造的城市裡,有一座名為烏魯克(Uruk),在西元前四千年時,開始以記號圖示保存話語。
牆上一道畫有一頭野牛與獵人的雕刻,或許就可以說明一個故事。這些圖畫的出現,距今已經超過三萬年。
不過,隨著蘇美人口的增加,其統治者需要將財產歸屬、商業貿易、神廟占卜的解釋等記錄下來。蘇美社會的複雜性質,因而就促成記號的誕生,而由這些記號,再演變為形象,這些形象不但代表物體,也代表這些物體名稱的發音。
慢慢的,形容詞、動詞和連接詞紛紛出現,而蘇美人從中造出一種原始的字體。這種語音的起源,也就是將模仿實體的圖像變為抽象的聲音符號,被稱作「通假原則」(rebus principle,即假借同音字表達意思)。
舉例來說,依照這種原則,通常可以畫一隻眼睛(eye)來表示「i」的發音,而不去管它的意思;這種重要連結的產生,不會晚於西元前四千至三千年之間,產生的地點,則可能是蘇美人的京城烏魯克。
關於如何定義「文字書寫」的爭論,則尚未獲得定論。某些人認為這些記號就是某種「文字」,而另有人堅持主張,這些記號只有在它們用來表示某種聲音(或音位)時,才算得上文字。不過,在人類溝通交流的歷史上,形式上向語音轉變是一項劃時代的創新之舉,這一點很少人抱持疑義。
蘇美人的發票:一塊塊泥板
可是,在書寫上的創新發明並不意味著文字可以快速傳播。 蘇美城邦的抄寫人必須以尖銳的針作筆,在泥板上寫作。
這項器皿,連同他們在泥板上雕刻的文字,被稱為「楔形」(cuneiform),意思就是「以楔狀物刻出的文字」。 因此,蘇美人的文字看起來就像是一連串彼此呈直角的高爾夫球球座,即便它們是取材自日常生活中物品和形狀的圖案。
刻寫文字的泥板很重,通常是長方形,不過偶爾也有呈筒狀的泥板,或甚至呈稜柱狀,六或八角柱體,每一柱面都能夠刻字。有些泥板的尺寸小於今日我們使用的信用卡,它們通常做為收據使用。 例如:一群羊的購買證明、土地款項或稅賦的繳納證明等等;至少它們是方便人們攜帶的。
有一塊西元前二十一世紀時的泥板,現藏於大英博物館,它是一份交易的收據,上面記載了交付一頭羔羊。這塊泥板長大約一英吋,寬一點五英吋,重量大約為一盎司(等於二十八點三五公克)。
要寫下一首詩,或記載一個故事,所需的泥板體積要大上許多;那些用來記載重要歷史事件或政治文件的泥板,通常有半英吋厚,長、寬可能為十二英吋和十八英吋─幾乎是一張 A4 紙的兩倍長度。
黏土做為人們用來書寫的平面,最起碼相當的牢固耐用;一等泥板乾燥以後,刻在上面的文字就算是定型了。但是泥板卻沒能廣泛流通,原因出在它們的大小、重量和易碎脆弱。
體積小的生意收據泥板便於攜帶,但是很少能用在其他方面,而且也很少有菁英階層的人士,能夠負擔得起小泥板的昂貴成本,用來記載重要文件。
就算蘇美人沒能將他們這項發明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它同樣還是一項令人激動的技術。
文字改變了以下這些事情:我們決定事情、和人溝通、述說故事、記憶要事、建立信用、勝任工作、表達自我,以及找尋一個與社會上不同團體對話的共同基礎。
自從頭幾個率先使用書寫文字的文明開始,這項發明或發現就太過於神奇,以至於它和季節遞嬗、農業耕作、生產繁衍和當空照耀的太陽一樣,需要神的解釋。從北歐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到埃及和中國,因此而產生諸多神話故事以闡釋這項奇蹟。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紙的大歷史:從蔡倫造紙到數位時代,跨越人類文明兩千年的世界之旅》,由聯經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