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製作這個專題:百年建築—華山】
華山,我最常去的就是 Legacy 了。都市女聲我去聽了好幾場,韓國的獨立樂團來我也衝,每次在那邊跟著唱啊跳啊不怕像 XX 展覽館場地一樣地板會晃(難道音浪太強)——沒想到 Legacy 那棟建築居然是 1933 年就存在的古蹟!
一叢擁有百年歷史的建築,佇立台北城一世紀,始終在孕育。以前她孕育酒,現在她孕育文青的夢。一個眨眼,她是古蹟;再一個眨眼,她是一百年來人們夢想持續起飛的地方。喜歡華山的你,這篇文章倒轉一百年,帶你回去看華山誕生的歷史。(責任編輯:鄒家彥)
文:朱詠真、林俊劭
日據時期的華山: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廠,專製清酒
1914年(大正3年)
04月,芳釀社造酒工場開始籌建於台北市三板橋庄大竹圍,水井、貯藏庫落成。
06月,造酒工場新建工程之事務室落成,此即為今日指定古蹟的「高塔區」之一。
同年,清酒工坊(今行政大樓)落成。
同年,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廠,專製清酒、蝴蝶蘭、人參酒
1915年(大正4年)
10月,安部幸之助集資130萬圓,改組成立「日本芳釀株式會社」。
1918年(大正7年)
02月,「日本樟腦株式會社台北支店」在芳釀酒工場西北側設立生產精製腦的「昇華工場」(今紅磚六合院)。
1920年( 大正9年)
11月,品管試驗室(今高塔區)建造。因分別於不同年代逐次修建而成,呈現不同時代的工法及建材特性。
1922年( 大正11年)
04月,台北地址改用日式「町」名,日本芳釀株式會社酒工場所在地改稱「台北州樺山町80番地」。 由台灣總督府實施專賣制度予以收買,改稱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酒工廠,以製造米酒及各種再製酒為主。
06月01日,台北專賣支局於租用日本芳釀株式會社的造酒工場,成立「台北專賣支局附屬台北造酒場」。同年,清酒工坊(今行政大樓)改為總辦公室。
1924年(大正13年)
12月25日,專賣局組織調整,裁撤台北專賣支局,由專賣局直轄,並更名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酒工場」。
1925年(大正14年)
車庫工坊建造,由北至南依序原為「消防車庫、蒸餾室、酒槽及休息室」使用。
1929年 (昭和4年)
07月10日,專賣局收購先前租用之芳釀株式會社所有之土地與建物,正式收歸官有官營。
1931年(昭和6年)
03月,鍋爐室、煙囪新建完工,高50m,是當時台北市最高的建築物。「貯酒庫」(今烏梅酒廠)建造。
11月,維修工場建造。同年,包裝作業場(今光點華山)落成。
1933年(昭和9年)
03 月:紅酒貯藏庫(今四連棟)建造。
11月:米酒作業場建造,內部主要分為米酒及紅(露)酒製造場兩大空間。
同年:再製酒作業場(今Legacy「傳」音樂展演空間)、蒸餾室 建造。
1944年(昭和19年)
米酒作業場附屬倉庫建造。
國民政府接收時期的華山:生產價格低廉且受歡迎的「太白酒」
1945年(昭和20年/民國34年)
二次世界大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改名為台灣省專賣局台北酒工廠。
1946年(民國35年)
11月,由臺灣專賣局接收,定名「臺灣專賣局台北酒工場」。
1947年(民國36年)
01月,專賣局改制設立酒業有限公司,改為「臺灣專賣局酒業有限公司第一酒廠」。
06月,臺灣省政府成立,專賣局改組為菸酒公賣局,酒廠改稱「臺灣省菸酒公賣局第一酒廠」。
1949年(民國38年)
因台灣省專賣局改制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改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第一酒廠,生產價格低廉、以樹薯為原料的「太白酒」,成為一般民眾日常消費的最愛。
黃金年代的華山:研發「水果酒」傲視台灣
1957年(民國46年)
03月,改名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第一酒廠」。配合政府政策,研發各種水果酒,開啟黃金年代。
1959年(民國48年)
水果酒大樓建造,一樓原為水果酒倉庫,二樓為酒廠禮堂。
1961年(民國50年)
06月,樟腦廠停產,廠房租給台北第一酒廠當作倉庫使用。
1966年(民國55年)
清酒工坊(今行政大樓)改建為今日樣貌。
1967年(民國56年)
12月,樟腦廠土地及廠房移交給台北第一酒廠。
1975年(民國64年)
02月,改名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酒廠」。
1987年(民國76年)
04月01日,因地價昂貴及台北水污染問題嚴重、不利釀酒,台北酒廠正式結束作業,遷廠至林口工業區,舊廠現作為華山文化園區使用。
華山被稱為「華山」:「簡單生活節」出現了
1992年(民國81年)
04月,立法院圈定本廠原址為新立法院用址,稱「華山特區」,並公告為「機關預定用地」。
1997年(民國86年)
06月, 金枝演社在華山演出舞台劇《古國之神-祭特洛伊》,遭警方以刑法竊佔國土罪逮捕,此事件也促成了華山藝文特區的建立。
1998年(民國87年)
10月,「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成立,受省文化處委託,負責華山藝文特區營運管理業務。
1999年(民國88年)
06月,台北酒廠正式更名為「華山藝文特區」,其名來自此區原為日本時代的樺山町,為紀念日據時代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而來。精省後,華山轉由文化部經管。
2002年(民國91年)
05月,文建會為解決華山長期藝術表演權與公民使用權之間的爭議,整併為「創意文化園區」。
06月,因藝術活動「火鼓會」遭影射疑似舉辦搖頭派對而聲名大噪。
2003年(民國92年)
台北市政府公告指定台北酒廠之高塔、烏梅酒廠、煙囪為市定古蹟,米酒作業廠、四連棟建議登錄為歷史建築,「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正式設置。
2006年(民國95年)
12月,統一集團在華山創意文化園區舉辦簡單生活節,兩天帶進3萬人潮、營收超過1200萬,奠定日後商業化基礎。
華山進入 ROT:3 億元重新打造華山
2007年(民國96年)
11月,台灣文化發展公司取得ROT經營權,該公司由資深出版人王榮文的遠流出版社、國賓飯店與仲觀設計三家公司共同組成,由王榮文負責整體規劃,國賓飯店出資,仲觀設計主導未來修建、設計,全案總投資額高達3億元。園區總面積共3.5公頃,共有13棟建築須重新整修。
2009年(民國98年)
平均每月舉辦四至六場展演活動,開始有商家入駐。
06月,華山創意園區,正式定名為「華山1914」。成立第一個自有品牌:「1914 Connection」,與三十六家工作室合作,輪流展出三百多位台灣本土設計師的作品。
12月, Legacy「傳」音樂展演空間開幕。
2010年(民國99年)
07 月11日,華山文創公司取得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文化創意產業旗艦中心BOT案」經營權,該公司由遠流出版集團、永豐餘集團與友信投資等組成。
2011年(民國100年)
維持各項大小活動展演,一年約60場。
2012年(民國101年)
6月,「千層野台」啟用,打造無障礙空間。
11月,好樣思維入駐、光點華山開幕。
12月,遠流別境 libLAB開幕。
2015年(民國104年)
01月,披頭四特展、藤森照信的望北茶亭–茶屋365創意計劃
04月,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點名華山1914被餐廳與財團進駐,商業化氣息過濃失去藝文本意。
延伸閱讀
原來華山是釀出全台第一支清酒的地方,難怪去那都想喝醉
除了大草皮和 Legacy,七個你該開著 IG 去拍的華山角落
窮到只剩藝術的華山,如何從破敗古蹟變成「小確幸」聖地?
(資料來源 :華山1949官方網站、閱讀華山、陳柏森-市定古蹟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內高塔區、煙囪、烏梅酒廠修復之調查研究。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