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製作這個專題:百年建築—華山】
華山那一叢叢擁有百年歷史的建築,佇立台北城一世紀,始終在孕育。以前她孕育酒,現在她孕育文青的夢。一個眨眼,她是古蹟;再一個眨眼,她是一百年來人們夢想持續起飛的地方。
現在,我們去華山看電影、我們去華山聽表演、我們去華山吃小酒館、我們去華山辦野餐、我們去華山買手作、我們去華山逛書店......你還記得你在華山的「哪些地方」做這些事情嗎?這篇文章帶你看完七個華山角落,看她佇立在那一百年的面貌。(責任編輯:鄒家彥)
文:朱詠真、林俊劭 / 攝影:朱詠真
東西文化交萃的新古典美學:日治時代的華山建築
華山雖然建造於日治時代,其建築特色卻帶有濃濃的西洋色彩。原因,要從十九世紀的歐洲開始說起。
當時的歐洲正挖掘出許多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建築遺址,加上社會動盪,革命風潮爆發,促使了新古典主義抬頭。在精神思潮上,歌頌古希臘羅馬時期公民尚武的精神;在藝術美學上,崇尚古典時期的題材與風格,強調均衡、節制、對稱。而當時的藝術家和建築師也融入了過往流行風格的特色,形成一種全新的復古風潮。
這股風潮從歐洲開始,蔓延到世界各地,正處於維新時期的日本,迫不及待的擁抱了西方文化潮流。
古典與現代碰撞,西方與東方交匯,一種全新的建築美學於焉誕生,無法用過往西方學者的名詞予以分類,知名建築學者傅朝卿稱之為「西洋歷史式樣建築」。並在甲午戰後隨著日本流傳來台。
而當時台灣的「西洋歷史式樣建築」風格可大略分為四種:
一、來自於歐陸的古典風格建築,包含了巴洛克與新古典兩種風格。
巴洛克的特色在於利用幾何構圖與具有動感的曲線創造出繁複的裝飾,此見於台灣部分建築樑柱上精緻的雕刻,以及瓷磚牆上幾何圖樣的排列。
新古典在式樣上遵循西方古典系列建築標準之作法,包含圓弧的穹頂、拱形窗、三角形的山牆及底下支撐的圓柱,其特色為結構均衡、對稱且不帶有過多的裝飾。在建材上以石料為主,仿造歐洲神殿、教堂的莊嚴,台灣博物館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二、來自於英國維多利亞時期風格建築。
日本因著明治維新,向各歐洲國招聘建築師和技師,也派遣優秀學生留洋學習。當時擔任東京帝國大學建築系第一任教授的孔德(Josiah Conder)就是英國人,而第一代建築師辰野金吾也是留學英國,因此在日本掌握造專技術後,維多利亞時期的磚造建築便在日本風行,辰野今吾甚至將之與古典建築的元素融合,創造出一種新的「自由古典風格」,亦被稱為「辰野風格」。
三、中世紀風格建築,特色為哥德式的尖塔、尖房頂與繁複的玫瑰花窗,台灣部分小教堂帶有此風格。
四、異風風格。
指的是埃及、印度、馬雅、拜占庭等非西方主流文明之建築。通常是將其部分特色融入建築中,異風風格的建築在構成上較自由,應用較多的是銀行與宗教建築。
這樣將各式風格揉雜而成的建築,除了在視覺上帶來不少趣味外,也因此帶動了台灣建築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如造磚業的發達和「洗石子」技術的引進,華山建築的特殊性,也由此而生………
清酒工坊:行政大樓,1914
清酒工坊落成於1914年,為芳釀社最早期的建築。
清酒工坊的外觀格局方正,二層樓高,採用厚磚建造來隔絕外部溫度,內外牆均厚達一米。立面採用大量的開窗,窗戶的設計為拱形,承襲了西方的新古典建築風格。內部空間配置以各式機器為主,整體建築構造和當時日本的清酒工場相當類似。
較為特殊的是它的牆面,厚磚外部有一層名為「洗石子」的「仿石粉刷 」,敷料以水泥漿、石粒、石灰混合,這項新技術由日本人所引進。當時日本流行西式古典風格,其模仿對象就是歐洲國家的石造建築,而「洗石子」在保護建築結構同時,在視覺上還具有良好的仿石材建造效果,成為日治時期廣為使用的表面裝修材料。
1922年芳釀株式會社因財務問題改由專賣局經營,清酒停產。在短暫作為紅酒、米酒的釀造儲藏空間後,經營者因為此建築的大量開窗,採光充足,加上它的厚牆構造堅固耐熱,冬暖夏涼,便改為總辦公室。1966年改建過後留存至今,成為今日樣貌。
樟腦工廠:紅磚六合院(市定歷史建築),1918
樟腦昇華工場為「日本樟腦株式會社」的台北支店,落成於1918年,位在芳釀酒場的西北側。
昇華工場由多棟一層樓的紅磚建築構成,格局採長方體規劃,因使用功能的緣故,建築立面採大量的開窗設計,以便工場作業時通風散熱,建築規格樣式統一。
明治維新後,日本首屈一指的建築師辰野金吾從英國引進維多利亞時期的技術,以紅磚與木材為主要材料。當時在台灣的日本建築師,有不少人師承於辰野,而昇華工場的建築風格就是他自創的「自由古典風」。
此風格主要特徵為紅磚外貌和橫貫立面的白色水平裝飾,從窗框、門框和屋簷側邊,可看見特意塗上的白漆和古典風格的浮雕裝飾。這樣的浮雕一般多當作柱飾,但辰野給予建築師更大的揮空間,屋頂也沒有一定的形式要求,但基本上採用古典元素,如圖中所見的三角斜式屋頂。在昇華工場關閉後,後人稱此建築群為「紅磚六合院」。
紅磚六合院的外部保存完整,為華山園區歷史第二悠久的建築,還在2007年被台北市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築,見證台灣樟腦產業發展的一頁。
高塔區(市定古蹟),1914、1920
高塔區由兩種不同年代的建物所組合成,分別是1914年建造的事務室和1920年增設的酒精工場。
灰色部分的建物外牆為洗石子,落成於1914年, 由三層樓、二層樓和一層樓的三棟相連建築所組成,形成一個L型的配置,作為當時的事務室。因其辦公用途,立面用大量開窗來增加採光,空間結構也較為複雜,不同於其他的工場簡單方正。
和園區內其他建築相比,高塔區的外觀相對活潑。特別是在窗戶的設計上,每扇窗都有精緻的凹槽和裝飾邊,在比例的安排上也經過精算。以最高的建築為例:一樓為優雅的大型拱窗,二、三樓則是較小的長方形窗。
而在建築的側邊,四扇長方形窗則集中在一個大的拱形凹槽中,雖然花樣多變,卻因著建材簡單的配色和其嚴謹的對稱安排,使視覺上有整齊統一的效果,讓人不至於因為窗戶的大小和形狀不同而眼花撩亂。從這樣精緻卻內斂的設計和其斜屋頂、簡約的拱形窗戶,可判斷此為建築為古典風格。
1920年芳釀為了挽救財務危機而增設酒精生產區,在最低成本花費的情況下,經營者將事務室改建,並在旁邊加蓋一棟由紅磚構成的單層建築,酒精工場就此誕生。
加蓋的紅磚建築格局簡單方正,為配合事務室的設計,屋頂同樣為斜角鋪上瓦片,窗戶也採取拱形與方形交錯。在顏色上,正面則是採用辰野風格的配色,磚紅的牆面配上白色的水平裝飾。側面則同樣為洗石子的灰色牆面,方形窗鑲嵌在拱形凹鑿中。整體組合雖然紅磚顯得特別醒目,但從建築師異中求同的設計,可看見其中的巧思。
煙囪:最高建築(市定古蹟)與鍋爐室,1931
隨著日治時期工業技術的進步,鍋爐和煙囪在1930年代前後陸續在全台各地發展,台北酒工場在1931年亦新增了這項「現代化」的工業新動能。
鍋爐室為鐵骨屋架,挑高一層樓的磚造建築,結構方正,牆面塗上水泥,整體呈現灰色,建築外被配有樓梯。由於鍋爐運轉時酷熱難當,因此斜面的屋頂上有著大大的天窗,牆上亦開了多個排列整齊的方形氣窗,以利通風。鍋爐室是當時造酒的主要動力空間。它將蒸氣供應到各個製酒場,再把廢氣排向煙囪。
日治時期的鍋爐室造型皆類似,然而被保存下來的卻很少,華山的鍋爐室外型完整,替後人留下了日治時期的工業美學。
煙囪是配合鍋爐的設置,由當時的專賣局委託日本東洋壓縮會社建造,初建高達50公尺,煙囪底部內徑2.5公尺,頂上內徑1.2公尺。當時這個高度僅次於台灣總督府,從遠方望去,兩棟高聳的建築遙遙相望,使煙囪一度成為台北工業化的象徵地標。
1970年代因為鍋爐燃料從煤炭改燃重油,便截短3公尺,目前全長為47公尺,依舊是園區最高的建築物,並於2003年由台北市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
「貯酒庫」:烏梅酒廠(市定古蹟),1931
烏梅酒廠建於1931年,一開始的設置目的為「貯酒庫」,存放由台北酒工場自行生產的各種酒類產品。
「貯酒庫」的外觀在經過幾十年的風吹日曬下,其牆面的塗料早已斑駁脫落,現在呈現出帶橘色調的磚紅色,由於作為倉庫的緣故,其窗戶的設計偏小且數量少,也沒有多餘的裝飾。其山牆上的拱形窗和白色的水平裝飾,帶有西方建築色彩。
「貯酒庫」為獨棟式單層廠房建築,矩形狹長格局,這棟倉庫有兩個特殊之處:
其一為建材,1923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造成大量傷亡,其中以紅磚造建築損害最為嚴重,引起當時建築學家的熱烈討論。在一片檢討聲浪下,鋼筋與混凝土建築材料的風潮興起。同時期的台灣也開始討論磚造的穩定性, 然而台灣人對磚仍懷有一種信賴感,因此在1920年代,多數建築仍為磚造,台灣的煉瓦場(造磚廠)依舊生意紅火,直到1930年代才開始加入了鋼筋與混凝土。
「貯酒庫」就是一列,在紅磚之外,加入了鋼筋混凝土柱樑系統、與屋架相接的托樑石和大跨距的鐵骨屋架,以加強結構。
其二為門窗的設計,倉庫的四個方向皆有二個出入口,均使用鐵捲門,各出口皆設有遮雨棚。 窗戶方面,每一扇窗子都設有窗柵,這項靈活的裝置可避免陽光直射,使倉庫存物具備防曬功能。
這些特色展現了1930年代台灣工業建築的技術水準,建築的構造越來越複雜且穩固。
紅酒倉庫:四連棟(市定歷史建築),1933
四連棟建於1933年,主要目的為「紅酒貯藏庫」,為四棟樣式統一的獨棟式單層建築。當時的建築多採用磚與鋼筋混凝土搭配,下方鋪有卵石,使其更加穩固。
而在倉庫的設計配置上,以下幾項共同的機能需求,決定了大部分的形式:包括矩形平面的結構、進出口的鐵捲門、窗口的直柵、屋頂的避雷針等,可看出在工業發達的背景下,許多新功能設計開始逐漸普及化。
本建築的特殊處在於入口的山牆,上方開有四個氣窗,形狀排列成拱形,並配有拱頂石裝飾,窗櫺為洗石子,並在屋簷的兩側帶有水平裝飾。
1981-1987年為因應金山北路拓寬的政策,紅酒貯藏庫棟從原本長度一致的規格,被改造為四棟連續但長度不一的建築。現在外牆種滿爬牆虎,用滿面的綠意擋住原本斑駁的灰。
米酒作業場(市定歷史建築),1933
建於1933年的米酒作業場,在當時為台北酒工場內最重要的製酒場,一次掌管著工場兩項重點產品的命運——米酒和紅(露)酒的製造。
作業場由三棟南北向的矩行雙層建築和其兩側的造酒場組成,建材採用磚造鋼筋樑柱結構,牆面為洗石子,設有方形窗和拱形窗,窗櫺為木造,帶有一點英國的維多利亞風情。斜式的屋頂有銅製通風換氣塔,又俗稱「太子樓」,外牆邊緣特別以北投窯業會社的未上釉陶磚做裝飾。
建築物內部挑高近十米,目的是替二樓加上隔間,其主要功能為米酒和紅(露)酒的製造,在二樓的地上有許多當年為設置發酵槽而留下的圓形穿孔,直徑約五米。從現代的角度來看,這樣特殊的設計,意外讓陽光成為一、二樓視覺連結的重點。
米酒作業場因其釀酒而遺留下的特殊建築設計和完整的外貌,在2003年被台北市政府定為歷史建築,也成為現今華山的重要展示間。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