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此王陽明非彼王陽明,絕對不是演偶像劇的那個,而是課本超無聊的那篇《訓蒙》的作者。但王陽明真的不是那麼無聊的人,他其實也很感性、有很多很有趣的故事,今天想介紹的〈瘞旅文〉就是他走馬上任時的紀錄,也是一篇感人又悲傷的小故事。
(責任編輯:林芮緹)
記得不久前,才有網友寄信給我,說想請我有空談談王陽明。後來開始老課本調查,就找到了這篇〈瘞旅文〉。
這篇文章是早期國文課本的必選內容,在51課綱這一批課本中,就收錄於高一上第十二課。
不過,隨著時代慢慢推進,這篇文章消失了。為了讓大家看看這篇滿有意思的文章到底在說什麼,我這一篇先作個簡單的介紹。
關於〈瘞旅文〉一篇,究竟如何消失在時代洪流之中,老課本又是怎麼詮釋這篇文章的,我們下一篇再談。
王陽明是誰?
談到王陽明,現在的學生可能都比較陌生。
王陽明是明代非常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影響了整個近代。
陽明,名字是守仁,字伯安,陽明先生是世稱,因他在故鄉陽明洞築室之故。他是明中葉時期的人物,當時朱熹的思想是社會的主流,陽明學說出現,基本上是一個反傳統的姿態。
王陽明和許多文人一樣,被貶官到貴州,但他也在這裡完成他最重要的思想,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龍場悟道」。
他最有名的思想,就是提出「致良知」的說法,讓一切價值根源回到人的內心,而非朱子的「讀書窮理」。
陽明後學有很多比較激進的思想,跟現在的社會議題其實都大有關係,如兩性平權、情慾解放、經典去神聖化等等。
我常常覺得有點可惜,現在的教材不太選這些比較激進的文章。
其實這些文章都很有討論價值,比起一些強調人情世故的敘事、抒情文,這些文章或許更值得被放在國文課的選文之中。
王陽明跟台灣也有關?老蔣原來是王陽明粉
王陽明跟台灣的政治其實還有另一層淵源。
王陽明是蔣介石非常欽佩的思想家,據記載,老蔣熟讀王陽明的著作,並大力推崇他的《傳習錄》。
要知道老蔣有多愛王陽明,可以看看台北的陽明山就知道了。陽明山本名草山,後來才被老蔣改為陽明山。
一座山直接以王陽明為名,這是何等的推崇。山上的陽明書屋,號稱是老蔣的最後一個行館,也是以王陽明命名的。
張學良日記中也曾寫道:「我問蔣介石,我應該看些什麼書?蔣介石說,《大學》和《陽明傳習錄》很好。」
老蔣推崇王陽明,和當初他身邊的文人思想傾向也脫離不了關係。現在談起這一部份淵源,可能會讓人誤會蔣介石一生的所作所為,都與王陽明有關。但事實上,若陽明復生,必然會反對老蔣的種種集權作風的。
政治的議題談到這,有空細談。總之,老蔣推崇王陽明,比較接近一種「神主牌」式的標舉,並不是真的在思想內容上有多具體的體悟,這點必須釐清。
王陽明不是只會寫嚴肅的哲學文——〈瘞旅文〉一篇感人又哀傷的故事
談了這麼多,該回到今天的正題〈瘞旅文〉。
雖說王陽明最值得談的仍是他的思想,但〈瘞旅文〉其實和陽明的學說沒有多大的關係。〈瘞旅文〉是一篇簡單的記敘抒情小文,寫陽明在貴州遭遇到的一件人間慘劇。
這慘劇不是陽明自己的,是關於一個素昧平生的過路人的。
「瘞」是埋葬的意思,「旅」就是旅人、行人。這篇文章,述說了一個偶然路過陽明住所的行人,最後慘死路旁,陽明聽聞後趕去將他埋葬的故事。
當時陽明被貶官,在貴州這地方百死千難的熬下來了。當時交通條件不好、衛生環境也不好,被貶到這種偏遠地方,是很慘的事。
文章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維正德四年秋月二日,有吏目云自京來者,不知其名氏;攜一子、一僕,將之任,過龍場,投宿土苗家。予從籬落間望見之,陰雨昏黑,欲就問訊北來事,不果。明早,遣人覘(讀沾,看的意思)之,已行矣。」
某一天,陽明發現隔壁來了個投宿的行人,帶著他的兒子與隨從。遽聞,是一個要去赴任的吏目(小官員)。陽明本來要去問他北方的事,後來沒有。隔天一早請人去看,他已經啟程了。
後來的故事急轉直下,陽明接連聽聞附近的山路「蜈蚣坡」傳來壞消息,聽說這旅人死了,兒子與僕從在旁哭泣,而後,兒子與僕人在一日內相繼死去。
想來這個旅人已經非常孱弱了,加上長途勞頓,可能染上的當地的什麼瘴癘疾病,早已是風中殘燭。終於,客死異鄉,曝屍荒野。
陽明不忍,找了兩個小僮僕,希望他們可以一起去葬了這三個人。童僕起初不敢,直到陽明說:「噫!吾與爾猶彼也。」,意思是我和你們,就和這個客死的旅人一樣啊,童僕才啟程。
在埋葬三人之後,陽明悲從中來,開始祭悼他們。
文章的後半段是陽明寫的祭文。一篇祭文,哭悼三個根本不相識的靈魂,本來很難以想像。但陽明此處的情緒,來自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觸。
一樣到了這麼偏遠的地方赴任,陽明好不容易活下來了,這個不幸的旅人,卻不幸身亡。陽明不知道他姓甚名誰,只能憑著種種猜測,想像這個人的境況。
但天底下的苦難大抵相似,不知為了什麼,這旅人為了少少的俸祿,跋山涉水,離鄉背井,最後慘死在異域客途。
就這樣,陽明埋葬了這個陌生的生命,卻觸動了自己的心事,悲慟不已。
這篇文章說來有點恐怖,但讀起來確實有些悲傷。
想想陽明學影響了整個時代,他心中的懷抱、志向,該當是何等遠大。但這些思想家們,即便在歷史上站上了那麼高的位置,卻連身邊的生命都無法安頓,甚至連自己都悽悽惶惶。
「吾與爾猶彼也」我們、你們、他們,到頭來都該是一樣的人。只是有人幸,有人不幸,有人特別不幸。旅人死在途中,陽明只能默默將之埋葬。
面對人間苦難,大思想家的無能為力,格外讓人感到挫折與諷刺。
不知是不是在面對更大的苦難時,人心中久藏的仁愛才會被挖掘出來。只是很多時候,畢竟都已經遲了。
今天先簡單分享〈瘞旅文〉的內容,過幾天來看看老課本的詮釋,進一步探討為什麼這篇文章終於消失在教材之中。
(本文經合作夥伴地表最強國文課沒有之一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時代眼淚消失的課文——王陽明〈瘞旅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