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這篇文章】
嘉義市不少古蹟已經被政府拆除殆盡。而原日治時期嘉義東門町派出所,更是列為古蹟,卻至今尚未修復;諷刺的是,反而在台南博物館中,有一個仿製的警察局,作為介紹當時的警察制度的展示空間。這派出所,認真說起來可是走過兩代的警察制度呢!
連假在即,不如有機會到台南博物館去看看這個建築吧。也希望嘉義市不要浪費這麼難得的歷史古蹟了。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魚夫
原日治時期嘉義東門町派出所,在現在嘉義市東區公明路236號,原基地包含一座辦公廳舍與兩棟宿舍,1987年廢止使用,1996年又借給東區聯合里當辦公室,2000年歸還市警局。不過原建物雖列入歷史建築,目前為止仍未發包修復,反而在臺南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造了一座好大的仿製品,當成是介紹日本時代警察制度的展示空間。
仿製所依據的老照片裡,有一張是一排警所人員的合照,館方將警察的蠟像依樣畫葫蘆,在旁側坐成一排,故意留出一個空位來,成為許多參觀民眾拍照留影時的最愛。
東門町派出所約於日治初期、明治37-38年(1904-1905)間,即有「嘉義東門街警察官吏派出所及廳舍敷地用土地寄附收納報告」等文件記載,大正12年(1923年)煉瓦磚造的派出所落成,還請梨園演出慶祝。
只是在1930年的大地震中,建物受創嚴重,改以檜木重新建築,現為一和洋混搭木構造式建築,日式屋頂,西式屋身,採左右不對稱分佈,中間入口處向內收束,留出玄關空間來,其後則包覆了警備用活動空間。由於目前並未開放,所以不能理解各個量體的用途,而史博館則僅表面陳列,很像影城裡的道具。
在我的畫中還示意性的畫了兩位壯丁團成員,約相當於現在義警、義消的身份,主要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防範抗日勢力。日治時期的警察工作無所不包,舉凡治安、戶口、衛生、催租、動員大掃除、捕鼠,乃至於推廣農作技術演習、急難救助等等。所以史博物館在派出所內也展出一張「南無警察大菩薩」的圖畫來,現代人看來非常逗趣。
1935年出生的施福珍老師有首台語唸謠《油炸粿》,形容日治時期的警察大人的八面威風:
「油炸粿、杏仁茶,見著警察磕磕爬,碗公弄破四五個,警察掠去警察衙,叫阮雙腳站齊齊,哎呀喂,大人啊喂,阮後「回」(讀音:擺)不敢賣,阮後回不敢賣。」
賣油炸粿、杏仁茶者,沿街叫賣的小販也,被警察大人撞見會被抓去嚴刑重罰,所以嚇得兩腿發軟,手忙腳亂,碗盤全打碎了,看來警察連路邊攤都得管,只不過從前警察大人威風澟澟,哪裡有如今警察輕聲細語的「親民」。
日人治台後,先是採乃木希典大將的「三段警備」制,即由軍隊、憲兵、警察組成維護社會治安的主力。然而,1899年深坑人陳秋菊起兵抗日,二次圍攻臺北城、大稻埕一帶,當時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乃召來辜顯榮研商治「匪」策略。
辜主張成立保甲制度,讓全民投入治「匪」行列,總督兒玉源太郎採納斯言,通過「保甲條例」,成立「保甲總局」,任命辜顯榮為第一任局長,辜又花了2個月的時間成立年齡從17到47歲的壯丁團。
這一招果然奏效,從此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保,甲設甲長,需經郡守認准;保設保正,需經州長認准。雖是義務職,但社會地位崇高,到了1930年代,臺灣有甲數51,542個,保數有5,383個。
最後整個日本統治下的警察制度漸趨成熟,從警察本署、廳(警務課)、支廳與派出所再加上保甲組織,編織成五層綿密法網,以達成控制社會的目的。
1945年日本戰敗,從8月15日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到10月25日國民黨政府前來代表盟軍接收的無政府狀態期間,台灣社會卻奇蹟似的平靜,並無重大動亂出現,可見社會控制已深入民心,如此統治策略後來當然也就被國民黨政府全盤接收了。
東門町派出所無異是這兩個世代警察制度的見證者,現在晾在那裡,風吹雨打,不知何時修復?
用手機拍了影像來分享:
(本文經合作夥伴獨立評論@天下、作者魚夫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原文連結:〈魚夫:台南博物館裡的嘉義東門町派出所,告訴你日本警察的秘密〉。)